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思想品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91—01
初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品德已开始形成,但仍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因此,品德不良、走歧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前途乃至社会的进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保障和动力作用,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将较多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和机械的操练上,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兴趣。如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作出改变,不仅教师会感到疲劳,学生也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学,以学生为本,对教学有效性进行认真的思考,在教学方式上作出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使其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过,只要身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不断地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践行,对学生的德育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有的教师肚子里“墨水”多,但是常常在讲课时倒不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没有把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有关的思想品德知识,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而且还要深入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 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三种主要的学习方法:(1)阅读的方法。教师科学组织学习材料,让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从而科学读书。(2)尝试学习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明理开窍”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敢于“让我试一试”的动机,培养探究能力。(3)思考的方法。通过例证示范、练习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常用的独立思考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打造交流平台,加强合作沟通。中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有跳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各自的性格和表达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赋予了课堂教学以多样化和灵活性,才能让课堂活力四溢,让学生思维发散,充分发挥出内在的潜能。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体验、探究、合作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表达内心,互相探索和交流,以分组合作、交流探究、教师点拨的形式,拉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创建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效果。
4.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既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任何一堂课都有其成功的地方,也可能存在某些缺憾,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任何一节课,即使是课前反复推敲、仔细研究的,在课堂实践之后,定会有可改进之处。若教师能反复推敲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加以充实和改进,就可使以后的教学更轻松,更趋于完善。
编辑:孟 刚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91—01
初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品德已开始形成,但仍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因此,品德不良、走歧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前途乃至社会的进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保障和动力作用,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将较多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和机械的操练上,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兴趣。如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作出改变,不仅教师会感到疲劳,学生也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要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学,以学生为本,对教学有效性进行认真的思考,在教学方式上作出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使其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过,只要身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不断地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践行,对学生的德育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有的教师肚子里“墨水”多,但是常常在讲课时倒不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没有把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有关的思想品德知识,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而且还要深入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 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三种主要的学习方法:(1)阅读的方法。教师科学组织学习材料,让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从而科学读书。(2)尝试学习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明理开窍”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敢于“让我试一试”的动机,培养探究能力。(3)思考的方法。通过例证示范、练习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常用的独立思考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打造交流平台,加强合作沟通。中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有跳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各自的性格和表达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赋予了课堂教学以多样化和灵活性,才能让课堂活力四溢,让学生思维发散,充分发挥出内在的潜能。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打造一个体验、探究、合作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表达内心,互相探索和交流,以分组合作、交流探究、教师点拨的形式,拉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创建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效果。
4.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既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任何一堂课都有其成功的地方,也可能存在某些缺憾,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任何一节课,即使是课前反复推敲、仔细研究的,在课堂实践之后,定会有可改进之处。若教师能反复推敲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加以充实和改进,就可使以后的教学更轻松,更趋于完善。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