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今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外阅读也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其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越发引起广泛的关注。依据南通大学文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等三个学院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并根据统计数据分门别类地对该校文科、工科、经管类学生课外阅读中涉及到的课外阅读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做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2-0239-02
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摆在大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第二课堂的提出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工作而言的,第二课堂也已然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这其中,大量而有效地课外阅读则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有了书籍,就有了阅读。读书是文明传承和支撑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但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下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引导大学生读好书,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笔者对我校文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问卷调查,抽样时按照学生所在学院、年级、性别进行合理的分配,抽样中三个学院各100人,其中女生198人,男生102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各100人。问卷调查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100%。问卷共设18道选择题,内容分别从课外读物内容、阅读方式、时间、影响阅读条件、图书馆利用等几个方面展开。
1.课外阅读在大学生业余生活所占比重和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所选的业余生活安排中,三个学院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首选是上网,各占36%、42%、35%;课外阅读均排在第二位,比例分别是28%、20%、18%。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化,高校学生配备电脑也逐渐增多,而上网占据了学生大部分课外时间。调查中,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也依次是聊天、游戏、看电影、查阅学习资料。
上网占据了大部分课外时间,随之的课外阅读时间也要大打折扣。调查表明,52%的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1—3个小时,3小时以上的只占2%。阅读时间少的原因一方面或许跟大学生专业课繁多、忙于考取各类相关资格证书有关;另一方面却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利用大学课余时间,尤其是很多大一新生,结束了紧张的高三,进入一个自由的大学天地,一下无所适从,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比较突出。
2.课外阅读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性,阅读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阅读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的书籍名目繁多。这其中,选择考证、考研辅导书和武侠、言情、科幻等通俗读物的比例较高,分别占25%、28%;相比较而言,专业书目比例较低,只有11%。如果按照年级、专业来看,也存在差异性。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娱乐性、消遣性的书籍,高年级的学生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和就业技能,比较倾向于实用主义较强的书籍,包括考研、考证和一些应用技术类书;文学院、商学院的学生主要阅读书目以文学名著、通俗类读物和考研、考证为主,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以专业书目、通俗类读物和考研、考证为主。
从基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不管是文科、经管专业还是工科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对一些能提升就业能力的考研、考证的书很是青睐。此外,以武侠、言情、科幻为代表的通俗读物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热门,这些书中没有什么晦涩、难解的语句,不需要费大量时间去思考,相反给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放松和消遣。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报刊、杂志外,电子书刊因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的特点也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而承载电子阅读的工具也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电脑、电子书、MP4、MP5、手机等电子工具进行阅读。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所占比例就超过了纸质阅读,这其中,尤其是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方式的首选。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现今的手机使用早已在大学生中普及,其功能也非常强大,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小小的手机不亚于一台掌上电脑,自然深受大学生们欢迎。
3.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第二课堂基地。在一定意义上,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也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图书馆在某些方面还需有更完善的改进。
调查中,三个学院的学生每月去图书馆借阅的次数基本差不多,平均下来1—2次的比例是48%,3—5次的比例是40%,5次以上的是7%,基本不去的是5%;对图书馆书籍是否能够满足需要的选择中,能满足的只有2%,基本满足是52%,不能满足的是46%;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无重要意义的选择中,回答重要的占80%,回答一般的占18%,只有2%选择是无任何重要意义。从以上这3组比例来看,本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还是比较缺乏。当然,图书馆藏书资源不足,尤其是新书太少以及网络电子书的大量使用,也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大学生还是意识到高校图书馆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有重要的意义的;如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工作和补充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也是图书馆工作中所不能忽视的。
二、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的建议
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总体情况来看,课外阅读依然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既要让大学生去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好这些相关工作,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结构
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偏少,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课余时间是可以自己掌握的,关键是看学生本人的自控能力,但怎么去读书或者说去读什么样的书是需要各学校或学院重视的。调查中,各类言情、武打、科幻等通俗读物深受各专业学生的青睐,相反,中外经典名著、专业类书籍却表现出冷淡,即使去阅读,也是为了应付授课老师的课堂要求,真正自觉地通过阅读专业书和人文社科类书籍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为数不多。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导读力度,有针对性地帮助各专业的学生调整阅读结构。由于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文科学生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所以学校的每个学院都应该为各专业的学生制定一份必读书目,其内容可以涉及文学名著、史学专著、哲学精品著作、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学科前沿的知识作品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很重要,各学校或学院可以经常开展一些书评书展、读书系列讲座、读书笔记成果展示、各类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
2.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则是直接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具有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而网络资源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网络学习的效果。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这次调查中发现,不合理地利用网络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网络书籍的阅读也改变了一些学生阅读取向。现在阅读纸质书本的人数在急剧下降,而网络在线阅读的人数快速上升,但网上信息资源往往也是良莠不齐,如果学生不能自觉提高甄别、自控和自律能力,自觉地抵御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那么,网上阅读的效率显然不高。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创设一些读书论坛,论坛上可链接一些较好的读书网站,方便学生阅读学习。
3.不断增强馆藏资源,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在此前对本校图书馆书籍能否满足需要的调查中,基本满足和不能满足的选择各占了一半,可想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不甚满意,图书馆还应不断加强藏书建设和报刊杂志的流通量,建议最好有针对性地补充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阅读需求。除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专业和阶段需求层次的不同去推荐一些好书、新书,这样对学生的阅读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对新书馆藏情况。
大学图书馆的纸质藏书往往有限,但现在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不但在逐步将纸质书籍转换成电子图书,各高校之间也在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图书馆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提供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地址,将收集到的书籍、期刊存档在网络上,便于师生查询。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目前,南通大学就在新生进校之后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课,着重培养大学生信息获取、存储、利用、加工信息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图书馆也要善于研究读者的心理和要求,建构利于学生学习、满足学生需求的服务体系,不断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在很多高校都开展过,而如何有效利用大学时间去读书,这也是每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基于这次对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阅读量并不低,阅读途径也多元化,但若从质量方面来讲,这个阅读量就不是很高。学校一方面要做好相关的帮辅工作,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和规划性,但关键是大学生的读书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或是被动的考试性读书模式,要有自主意识,学会依据社会发展和个人自身兴趣去调整阅读结构,从而去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
[2] 莫伟鸣.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6).
[3] 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3).
[4] 李丕仕,郭太敏.读好书,把书读好——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5.
[责任编辑 张宇霞]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2-0239-02
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摆在大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第二课堂的提出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工作而言的,第二课堂也已然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这其中,大量而有效地课外阅读则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有了书籍,就有了阅读。读书是文明传承和支撑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但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下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引导大学生读好书,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笔者对我校文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问卷调查,抽样时按照学生所在学院、年级、性别进行合理的分配,抽样中三个学院各100人,其中女生198人,男生102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各100人。问卷调查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100%。问卷共设18道选择题,内容分别从课外读物内容、阅读方式、时间、影响阅读条件、图书馆利用等几个方面展开。
1.课外阅读在大学生业余生活所占比重和时间安排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所选的业余生活安排中,三个学院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首选是上网,各占36%、42%、35%;课外阅读均排在第二位,比例分别是28%、20%、18%。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化,高校学生配备电脑也逐渐增多,而上网占据了学生大部分课外时间。调查中,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也依次是聊天、游戏、看电影、查阅学习资料。
上网占据了大部分课外时间,随之的课外阅读时间也要大打折扣。调查表明,52%的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1—3个小时,3小时以上的只占2%。阅读时间少的原因一方面或许跟大学生专业课繁多、忙于考取各类相关资格证书有关;另一方面却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利用大学课余时间,尤其是很多大一新生,结束了紧张的高三,进入一个自由的大学天地,一下无所适从,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比较突出。
2.课外阅读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性,阅读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阅读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的书籍名目繁多。这其中,选择考证、考研辅导书和武侠、言情、科幻等通俗读物的比例较高,分别占25%、28%;相比较而言,专业书目比例较低,只有11%。如果按照年级、专业来看,也存在差异性。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娱乐性、消遣性的书籍,高年级的学生为了提升专业素养和就业技能,比较倾向于实用主义较强的书籍,包括考研、考证和一些应用技术类书;文学院、商学院的学生主要阅读书目以文学名著、通俗类读物和考研、考证为主,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以专业书目、通俗类读物和考研、考证为主。
从基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不管是文科、经管专业还是工科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对一些能提升就业能力的考研、考证的书很是青睐。此外,以武侠、言情、科幻为代表的通俗读物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热门,这些书中没有什么晦涩、难解的语句,不需要费大量时间去思考,相反给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放松和消遣。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报刊、杂志外,电子书刊因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的特点也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而承载电子阅读的工具也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电脑、电子书、MP4、MP5、手机等电子工具进行阅读。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所占比例就超过了纸质阅读,这其中,尤其是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方式的首选。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现今的手机使用早已在大学生中普及,其功能也非常强大,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小小的手机不亚于一台掌上电脑,自然深受大学生们欢迎。
3.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第二课堂基地。在一定意义上,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也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图书馆在某些方面还需有更完善的改进。
调查中,三个学院的学生每月去图书馆借阅的次数基本差不多,平均下来1—2次的比例是48%,3—5次的比例是40%,5次以上的是7%,基本不去的是5%;对图书馆书籍是否能够满足需要的选择中,能满足的只有2%,基本满足是52%,不能满足的是46%;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无重要意义的选择中,回答重要的占80%,回答一般的占18%,只有2%选择是无任何重要意义。从以上这3组比例来看,本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还是比较缺乏。当然,图书馆藏书资源不足,尤其是新书太少以及网络电子书的大量使用,也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大学生还是意识到高校图书馆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有重要的意义的;如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工作和补充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也是图书馆工作中所不能忽视的。
二、关于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的建议
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总体情况来看,课外阅读依然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既要让大学生去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好这些相关工作,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结构
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偏少,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课余时间是可以自己掌握的,关键是看学生本人的自控能力,但怎么去读书或者说去读什么样的书是需要各学校或学院重视的。调查中,各类言情、武打、科幻等通俗读物深受各专业学生的青睐,相反,中外经典名著、专业类书籍却表现出冷淡,即使去阅读,也是为了应付授课老师的课堂要求,真正自觉地通过阅读专业书和人文社科类书籍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为数不多。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导读力度,有针对性地帮助各专业的学生调整阅读结构。由于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文科学生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理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所以学校的每个学院都应该为各专业的学生制定一份必读书目,其内容可以涉及文学名著、史学专著、哲学精品著作、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学科前沿的知识作品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很重要,各学校或学院可以经常开展一些书评书展、读书系列讲座、读书笔记成果展示、各类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
2.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则是直接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具有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而网络资源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网络学习的效果。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这次调查中发现,不合理地利用网络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网络书籍的阅读也改变了一些学生阅读取向。现在阅读纸质书本的人数在急剧下降,而网络在线阅读的人数快速上升,但网上信息资源往往也是良莠不齐,如果学生不能自觉提高甄别、自控和自律能力,自觉地抵御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那么,网上阅读的效率显然不高。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创设一些读书论坛,论坛上可链接一些较好的读书网站,方便学生阅读学习。
3.不断增强馆藏资源,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
在此前对本校图书馆书籍能否满足需要的调查中,基本满足和不能满足的选择各占了一半,可想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不甚满意,图书馆还应不断加强藏书建设和报刊杂志的流通量,建议最好有针对性地补充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阅读需求。除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专业和阶段需求层次的不同去推荐一些好书、新书,这样对学生的阅读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对新书馆藏情况。
大学图书馆的纸质藏书往往有限,但现在各个高校都很重视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不但在逐步将纸质书籍转换成电子图书,各高校之间也在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图书馆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提供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地址,将收集到的书籍、期刊存档在网络上,便于师生查询。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目前,南通大学就在新生进校之后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课,着重培养大学生信息获取、存储、利用、加工信息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图书馆也要善于研究读者的心理和要求,建构利于学生学习、满足学生需求的服务体系,不断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在很多高校都开展过,而如何有效利用大学时间去读书,这也是每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基于这次对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阅读量并不低,阅读途径也多元化,但若从质量方面来讲,这个阅读量就不是很高。学校一方面要做好相关的帮辅工作,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和规划性,但关键是大学生的读书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或是被动的考试性读书模式,要有自主意识,学会依据社会发展和个人自身兴趣去调整阅读结构,从而去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
[2] 莫伟鸣.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6).
[3] 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3).
[4] 李丕仕,郭太敏.读好书,把书读好——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5.
[责任编辑 张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