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作了明确的界定,它凸显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操作性、实用性的特点。研究表明: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地建构数概念。那怎样的材料才能让幼儿与之互动起来呢?
一、以经验为媒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般情况下,对过于熟悉或过于陌生的事物缺少关注。如何让幼儿个体与材料之间发生有效互动,这需要幼儿的已有经验做媒介。在材料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有意渗透数学的知识、能力,并充分考虑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1)根据幼儿知识经验设计。①将锁定的事物与它的环境相联系。如“找家”游戏,小鸟——天空,小鱼——池塘,蜜蜂——花园。由此可以拓展到极地动物企鹅、“沙漠之舟”骆驼等有特定生活环境的动物;还可以迁移到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在哪里开……②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设计。如“找食物”,小鸡——虫子,熊猫——竹子,猴子——桃子等,此类操作材料主要是促进幼儿一一对应能力,可以从小班开始,并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调整年龄段。
(2)根据幼儿生活经验设计。①结合家庭饰品设计,如“插花”游戏,幼儿根据花瓶上的点子插进相应数量的花朵,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又如“编地毯”,幼儿自定或根据标记确定编织带的颜色顺序,操作中体验排序。②结合家庭娱乐活动。如“翻麻将”,两人对弈,同时翻出相同图形标记的麻将,比较筒子、万子、条子的大小,决定谁吃谁,最后比较拥有的麻将总数,多的一方为胜。操作中促进幼儿目测数群、比较量的多少、练习1~30甚至更多量的数数(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以规则为向导
(1)显性规则:通过图示、符号、数字、简单的文字,将玩法呈现给孩子。如小班“穿珠子(项链)”,老师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分别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标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标记,在颜色、数量上逐步提高要求。而“走迷宫”游戏中涉及“箭头”的方向标记,排序活动中还涉及大小、多少等标记。在“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中,教师在楼房的底下、左边分别标上1~4、1~6的数字,在每个动物的背面则分别标上102、303、604等数字,幼儿将动物送到相应的房间里,从中掌握了序数,感知了“排”与“列”。
(2)隐性规则:需要幼儿在操作中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当规则显现时,幼儿能自我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如“猜想”游戏,出示一块实物图片(如水果)排列有序底版,参与者在上面确定一个水果(不能说出来),幼儿逐排提问有否,参与者只要回答“有”“没有”,幼儿说出水果名称,参与者判断是否正确。其中幼儿经历了“有”的那排的点子相加得出答数,寻找标有该答数的水果图片的过程。
三、以兴趣为支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维持幼儿探索的内在动力。
(1)以“形”激趣。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色泽鲜艳的材料容易进入幼儿的视线,可爱的动物形象、熟悉的动画角色会牢牢吸引幼儿的眼球,所以,制作材料时要注意色彩美、形象美,从外观上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以“景”持趣。幼儿的思维具有“泛灵”的特点,将无生命特征的事物赋予人的灵性。将材料的操作置于一定的情景中,会让孩子身临其境,不厌其烦重复着单调的动作。将穿珠子称为“穿项链”,插牌练习序数称为“送小动物回家”,让动物的衣服与裤子的颜色一样(练习“一一对应”)称为“给动物穿衣服”。
(3)以“动”增趣。幼儿的思维带有直觉行动的特征,思维往往伴随着动作进行。在与材料互动中,幼儿始终在不停摆弄,想想、动动、说说。如快乐大转盘,当转到5只蜜蜂与3只蜜蜂时,幼儿可以练习“5 3=8,5-3=2”。每转动一次,都可以练习一次加减法。而“拼花”游戏中,幼儿将三条边上都写有式题的正三角形的一边,拼上边上等式得数相同的正三角形,六个正三角形围成一圈形成一朵花,从中练习加减法。“花瓣”逐层增加,“花朵”越开越大。伴随着动作的展开,幼儿的兴趣愈加浓厚。
(4)以“果”延趣。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以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为主,但有“结果”的操作,会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伸。将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产生的“作品”呈现出来,会增强幼儿的成就感。继续以“穿项链”为例,幼儿可以将“项链”戴在脖颈上,可以呈现在作品展示区,可以放在“商店”卖,从而幼儿制作“项链”的行为得到强化。另外,操作材料的设计中所蕴含的挑战性的元素能激活幼儿好胜心。如中班“走直线”棋类游戏,手执正方形、三角形棋子的两个幼儿对弈,看谁的棋子先走成直线。而棋类游戏中的奖惩规则犹如兴奋剂,不断强化着幼儿的游戏行为。
以上是在区域活动材料中渗透数学教育的几点做法,它们始终围绕着材料进行,材料蕴含了促进幼儿发展的元素。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有个精彩论断:幼儿具有一份吸收性的心智。教师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渗透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数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一、以经验为媒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般情况下,对过于熟悉或过于陌生的事物缺少关注。如何让幼儿个体与材料之间发生有效互动,这需要幼儿的已有经验做媒介。在材料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有意渗透数学的知识、能力,并充分考虑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1)根据幼儿知识经验设计。①将锁定的事物与它的环境相联系。如“找家”游戏,小鸟——天空,小鱼——池塘,蜜蜂——花园。由此可以拓展到极地动物企鹅、“沙漠之舟”骆驼等有特定生活环境的动物;还可以迁移到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在哪里开……②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设计。如“找食物”,小鸡——虫子,熊猫——竹子,猴子——桃子等,此类操作材料主要是促进幼儿一一对应能力,可以从小班开始,并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调整年龄段。
(2)根据幼儿生活经验设计。①结合家庭饰品设计,如“插花”游戏,幼儿根据花瓶上的点子插进相应数量的花朵,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又如“编地毯”,幼儿自定或根据标记确定编织带的颜色顺序,操作中体验排序。②结合家庭娱乐活动。如“翻麻将”,两人对弈,同时翻出相同图形标记的麻将,比较筒子、万子、条子的大小,决定谁吃谁,最后比较拥有的麻将总数,多的一方为胜。操作中促进幼儿目测数群、比较量的多少、练习1~30甚至更多量的数数(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以规则为向导
(1)显性规则:通过图示、符号、数字、简单的文字,将玩法呈现给孩子。如小班“穿珠子(项链)”,老师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分别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标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标记,在颜色、数量上逐步提高要求。而“走迷宫”游戏中涉及“箭头”的方向标记,排序活动中还涉及大小、多少等标记。在“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中,教师在楼房的底下、左边分别标上1~4、1~6的数字,在每个动物的背面则分别标上102、303、604等数字,幼儿将动物送到相应的房间里,从中掌握了序数,感知了“排”与“列”。
(2)隐性规则:需要幼儿在操作中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当规则显现时,幼儿能自我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如“猜想”游戏,出示一块实物图片(如水果)排列有序底版,参与者在上面确定一个水果(不能说出来),幼儿逐排提问有否,参与者只要回答“有”“没有”,幼儿说出水果名称,参与者判断是否正确。其中幼儿经历了“有”的那排的点子相加得出答数,寻找标有该答数的水果图片的过程。
三、以兴趣为支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维持幼儿探索的内在动力。
(1)以“形”激趣。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色泽鲜艳的材料容易进入幼儿的视线,可爱的动物形象、熟悉的动画角色会牢牢吸引幼儿的眼球,所以,制作材料时要注意色彩美、形象美,从外观上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以“景”持趣。幼儿的思维具有“泛灵”的特点,将无生命特征的事物赋予人的灵性。将材料的操作置于一定的情景中,会让孩子身临其境,不厌其烦重复着单调的动作。将穿珠子称为“穿项链”,插牌练习序数称为“送小动物回家”,让动物的衣服与裤子的颜色一样(练习“一一对应”)称为“给动物穿衣服”。
(3)以“动”增趣。幼儿的思维带有直觉行动的特征,思维往往伴随着动作进行。在与材料互动中,幼儿始终在不停摆弄,想想、动动、说说。如快乐大转盘,当转到5只蜜蜂与3只蜜蜂时,幼儿可以练习“5 3=8,5-3=2”。每转动一次,都可以练习一次加减法。而“拼花”游戏中,幼儿将三条边上都写有式题的正三角形的一边,拼上边上等式得数相同的正三角形,六个正三角形围成一圈形成一朵花,从中练习加减法。“花瓣”逐层增加,“花朵”越开越大。伴随着动作的展开,幼儿的兴趣愈加浓厚。
(4)以“果”延趣。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以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为主,但有“结果”的操作,会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伸。将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产生的“作品”呈现出来,会增强幼儿的成就感。继续以“穿项链”为例,幼儿可以将“项链”戴在脖颈上,可以呈现在作品展示区,可以放在“商店”卖,从而幼儿制作“项链”的行为得到强化。另外,操作材料的设计中所蕴含的挑战性的元素能激活幼儿好胜心。如中班“走直线”棋类游戏,手执正方形、三角形棋子的两个幼儿对弈,看谁的棋子先走成直线。而棋类游戏中的奖惩规则犹如兴奋剂,不断强化着幼儿的游戏行为。
以上是在区域活动材料中渗透数学教育的几点做法,它们始终围绕着材料进行,材料蕴含了促进幼儿发展的元素。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有个精彩论断:幼儿具有一份吸收性的心智。教师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渗透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数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