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在践行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从观念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项要求必然对传统的教学提出挑战,需要我们放弃旧有的教学观念,践行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应对,用新的教学方式走出以往课堂教学的误区。
主题词:课堂改革 走出误区 应对措施
近几年,在践行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从观念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项要求必然对传统的教学提出挑战,需要我们放弃旧有的教学观念,践行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方式走出以往课堂教学的误区。
一、走出误区之一:摒弃旧的讲读教学的模式;要在师生之间对话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一言堂”是前些年常见的教学模式,后来变为教师一边自己讲,一边对学生提一些死板的价值不大的问题。旧的教学模式就是当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遵循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解词、分段、逐段“分析”、中心思想中心意思,写作特点一系列固定模式,还有些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很多问题,学生逐一回答。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使学生眼花缭乱,难以应付,阅读文章变得索然无味。这种模式必定限制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丧失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做有悖于学生的求知习惯,使学生提不起精神来,甚至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求知欲,不要一味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程序施教,不能用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代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而不是外加的灌输。指导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应对的措施是:在重视师生之间对话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如何才能在这三者之间展开对话呢?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某一高度,对所教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牢牢把握住文章的主脉,用一个切中文章主旨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和讨论热情。
举例来说,以往讲授八年级上册《老王》这一课,往往从老王的生活怎么样入手,然后去分析老王是一个什么人,再分析作者全家为老王做了什么,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这不可避免地就会将问题问得琐碎,形成老师问、学生答的死板套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抓住文章最后的主旨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从这句话的理解入手带领学生分析全篇。整节课其实可以就提一个大的问题:你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在这个大前提下,带领学生关注“幸运的人”,“不幸的人”,“愧怍”,依据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要从文中寻找答案,要与文本形成对话,一个学生说的不全面,其他学生要去补充,小组里面也可以就“愧怍”进行讨论,这就形成了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再举一例,八年级下册有一篇台湾作家琦君的文章《春酒》,看过很多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大都是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围绕“春酒”回忆了哪两件事情,接着问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春酒吗?我认为这样设计缺少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文章的结尾,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可以从文章结尾入手,让学生读文章小组探究:什么才算是“道地家乡味”?什么才是真正的“家醅”?这个问题正是切中文章主旨的一个大问题,学生要与文本对话,从文中找寻回答问题的依据,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补充,最后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的发言,师生之间也进行了对话。
二、走出误区之二: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递的结果,忽略了知识传递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过程;教学中要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
以往的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结论,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记住结果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学生获取结果的过程,这就导致学生不重视过程,对过程的参与意识不强,大脑停滞,一味听老师讲课,机械记录成为很多学生的上课状态。
应对措施: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如何培养这种自信心呢?就是要做到“三施教”,即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学生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师的施教水平,语文课如果只是让学生背记东西,学生很有可能没有自信甚至厌烦。教师只有自己将教材、大纲、考纲钻研吃透,对所教内容花大量时间精心准备,心中有数,才能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不可否认,教学准备得再精心,学生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因为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对此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我的做法是让好学生你追我赶努力竞争,让差孩子不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每一名学生在课上课下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认真地准备好每一节课,有精气神地上好每一节课,按计划有步骤地向教学目标靠近,这本身就是快乐的。如果课上准备得不充分,再利用课下弥补,搞疲劳战术,这当然就快乐不起来了。教师努力自己多钻研一点,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相长,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师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样学生有了自信,学习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三、走出侧重应试教学的小圈子;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学中要突出阅读的实用价值。
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阅读关注的是文章中自己需要的和感兴趣的内容,目的是要读懂、弄明白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介绍的主要方法及有关内容。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当然,作为教师不可能不去考虑应试问题,但也应该考虑学科教育乃至学校教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如果使阅读教学与学生的阅读实践脱节就会相互抵消、使学生无所适从。那种分段、理解特定语境中词、语、句的含义、归纳段落大意,只是阅读训练的一个个环节和应试训练的方法,而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相反注意文章的整体、揭示全文的主旨,更有助于应试训练——因为谋全局者才能更好地谋一役。 应对措施:学习文章更注重带领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就是把握全文的主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一篇文章写了什么不是难点,而作者为什么写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里的不求甚解就是指读书更重的是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当然语文还是要对字、词、句、段形成解釋,但这必须要在领会全文的主旨基础之上。
四、走出误区之三:走出习惯成自然的低效率训练模式;坚持授之以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阅读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但同时也要传授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否则学生只是盲目阅读。拿到一篇文章,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旨、写作的手法等等,这些都是要开设专题训练课来进行的。这种专题训练课备课量非常大,要准备的东西非常多,很多老师往往怕麻烦,就随意找两篇阅读给学生做一下,然后讲一讲,这样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一点作用也没有。
应对措施:教师要重视方法的提炼,精心设计系列专题训练课。例如在进行“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一专题训练时,我分“初步探索”、“难度递进”、“再迈新高”三个梯度进行了设计,在“初步探索”阶段,我设计的是所证明的观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在“难度递进”阶段,难度有所提升,有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不能从文中直接提取,需要将文中某些句子加以变化或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最后,一部分程度好领悟块的学生进入到“再迈新高”阶段,就是找到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之后,要分析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在明确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用材料为什么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每个阶段精选三道例题,带领学生从中总结出方法和步骤,然后是三道练习巩固题,一两道课堂检测题,并对学生做题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每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最好也有梯度的呈现。所有这些都配有ppt和学案稿及相应的板书设计。可以想见,准备这样的阅读专题课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经过这样的阅读指导,效果明显,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得心应手。
五、走出误区之六:走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困境;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学生向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些不能当场解答,不少老师需要“拿回去”弄明白后再回答学生,这已经不单纯出现在语文学科。此种现象大致可说明两点,其一,老师没有很好的阅读和钻研教材,对课标和考纲的理解也只是表面化;其二,教师的“解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一个没有很好熟悉和钻研教材的教师,怎能够指导学生阅读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写作目的,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去逐步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中感悟到阅读的真谛。这是目前阅读教学中殛待解决、也是每位教师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一名教师要勇于改变自己,走出误区,勇于创新,从提高自身能力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不停探索,才能开创出新的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秋玲王彤彦张萍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刘庆华《课堂组织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主题词:课堂改革 走出误区 应对措施
近几年,在践行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从观念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项要求必然对传统的教学提出挑战,需要我们放弃旧有的教学观念,践行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方式走出以往课堂教学的误区。
一、走出误区之一:摒弃旧的讲读教学的模式;要在师生之间对话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一言堂”是前些年常见的教学模式,后来变为教师一边自己讲,一边对学生提一些死板的价值不大的问题。旧的教学模式就是当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遵循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解词、分段、逐段“分析”、中心思想中心意思,写作特点一系列固定模式,还有些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很多问题,学生逐一回答。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使学生眼花缭乱,难以应付,阅读文章变得索然无味。这种模式必定限制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丧失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做有悖于学生的求知习惯,使学生提不起精神来,甚至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求知欲,不要一味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程序施教,不能用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代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而不是外加的灌输。指导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应对的措施是:在重视师生之间对话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如何才能在这三者之间展开对话呢?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某一高度,对所教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牢牢把握住文章的主脉,用一个切中文章主旨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和讨论热情。
举例来说,以往讲授八年级上册《老王》这一课,往往从老王的生活怎么样入手,然后去分析老王是一个什么人,再分析作者全家为老王做了什么,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这不可避免地就会将问题问得琐碎,形成老师问、学生答的死板套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抓住文章最后的主旨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从这句话的理解入手带领学生分析全篇。整节课其实可以就提一个大的问题:你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在这个大前提下,带领学生关注“幸运的人”,“不幸的人”,“愧怍”,依据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要从文中寻找答案,要与文本形成对话,一个学生说的不全面,其他学生要去补充,小组里面也可以就“愧怍”进行讨论,这就形成了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再举一例,八年级下册有一篇台湾作家琦君的文章《春酒》,看过很多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大都是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围绕“春酒”回忆了哪两件事情,接着问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春酒吗?我认为这样设计缺少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文章的结尾,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可以从文章结尾入手,让学生读文章小组探究:什么才算是“道地家乡味”?什么才是真正的“家醅”?这个问题正是切中文章主旨的一个大问题,学生要与文本对话,从文中找寻回答问题的依据,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补充,最后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的发言,师生之间也进行了对话。
二、走出误区之二: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递的结果,忽略了知识传递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过程;教学中要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
以往的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结论,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记住结果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学生获取结果的过程,这就导致学生不重视过程,对过程的参与意识不强,大脑停滞,一味听老师讲课,机械记录成为很多学生的上课状态。
应对措施: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如何培养这种自信心呢?就是要做到“三施教”,即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学生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老师的施教水平,语文课如果只是让学生背记东西,学生很有可能没有自信甚至厌烦。教师只有自己将教材、大纲、考纲钻研吃透,对所教内容花大量时间精心准备,心中有数,才能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自信。不可否认,教学准备得再精心,学生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因为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对此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我的做法是让好学生你追我赶努力竞争,让差孩子不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每一名学生在课上课下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认真地准备好每一节课,有精气神地上好每一节课,按计划有步骤地向教学目标靠近,这本身就是快乐的。如果课上准备得不充分,再利用课下弥补,搞疲劳战术,这当然就快乐不起来了。教师努力自己多钻研一点,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相长,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师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样学生有了自信,学习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三、走出侧重应试教学的小圈子;注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学中要突出阅读的实用价值。
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阅读关注的是文章中自己需要的和感兴趣的内容,目的是要读懂、弄明白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介绍的主要方法及有关内容。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当然,作为教师不可能不去考虑应试问题,但也应该考虑学科教育乃至学校教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如果使阅读教学与学生的阅读实践脱节就会相互抵消、使学生无所适从。那种分段、理解特定语境中词、语、句的含义、归纳段落大意,只是阅读训练的一个个环节和应试训练的方法,而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相反注意文章的整体、揭示全文的主旨,更有助于应试训练——因为谋全局者才能更好地谋一役。 应对措施:学习文章更注重带领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就是把握全文的主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一篇文章写了什么不是难点,而作者为什么写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里的不求甚解就是指读书更重的是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当然语文还是要对字、词、句、段形成解釋,但这必须要在领会全文的主旨基础之上。
四、走出误区之三:走出习惯成自然的低效率训练模式;坚持授之以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阅读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但同时也要传授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否则学生只是盲目阅读。拿到一篇文章,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旨、写作的手法等等,这些都是要开设专题训练课来进行的。这种专题训练课备课量非常大,要准备的东西非常多,很多老师往往怕麻烦,就随意找两篇阅读给学生做一下,然后讲一讲,这样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一点作用也没有。
应对措施:教师要重视方法的提炼,精心设计系列专题训练课。例如在进行“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一专题训练时,我分“初步探索”、“难度递进”、“再迈新高”三个梯度进行了设计,在“初步探索”阶段,我设计的是所证明的观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在“难度递进”阶段,难度有所提升,有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不能从文中直接提取,需要将文中某些句子加以变化或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最后,一部分程度好领悟块的学生进入到“再迈新高”阶段,就是找到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之后,要分析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在明确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用材料为什么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每个阶段精选三道例题,带领学生从中总结出方法和步骤,然后是三道练习巩固题,一两道课堂检测题,并对学生做题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每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最好也有梯度的呈现。所有这些都配有ppt和学案稿及相应的板书设计。可以想见,准备这样的阅读专题课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经过这样的阅读指导,效果明显,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得心应手。
五、走出误区之六:走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困境;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学生向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些不能当场解答,不少老师需要“拿回去”弄明白后再回答学生,这已经不单纯出现在语文学科。此种现象大致可说明两点,其一,老师没有很好的阅读和钻研教材,对课标和考纲的理解也只是表面化;其二,教师的“解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一个没有很好熟悉和钻研教材的教师,怎能够指导学生阅读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求教师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写作目的,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去逐步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中感悟到阅读的真谛。这是目前阅读教学中殛待解决、也是每位教师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一名教师要勇于改变自己,走出误区,勇于创新,从提高自身能力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不停探索,才能开创出新的教学天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秋玲王彤彦张萍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刘庆华《课堂组织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