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和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学科具有文科记忆和理科逻辑的特点,且对于实践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化学知识,主动参与到化学问题的探究中来,是当前需要讨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此为立足点,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究了如何提升初中生化学学科探究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和启蒙阶段,因此,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为学生设置相应学习计划的同时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探索实践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必备能力,所谓的化学学科探究能力实际上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是不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否对新接收到的知识有足够的探索欲望,是否会针对化学问题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积极主动地沟通和交流,这种探究能力一旦形成对于后续的化学知识学习甚至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探究能力时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
1.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新事物仍旧保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自身职业技能,对于课本中提及的较为枯燥、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以学生较为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的方式为学生讲授。如我在讲绪言课时,用趣味实验"白纸显字”、“”空瓶生烟”、“”魔棒点灯”极大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在课程进行时积极培养学生把握课堂机会提问的技能
老师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及时对教师进行提问与交流,如果学生由于对所讲授的知识存在疑问而打断教师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思路拉回到思考问题的正轨上来,并在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讲授完毕后为学生设置相关讨论探究时间,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解答,对于班级中存在的观点较为独特,有一定独创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一定的包容度,一方面鼓励其善于的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陷入思考瓶颈时,教师要积极为其进行引导,如果学生在课上课下的问题探究中发现教师的不足,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的行为,并及时纠正所讲知识点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空气”相关知识点讲解时,应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先提出相关问题,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再为学生解答,清晰、详细的讲解。
3.在深度挖掘教材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探究问题
培养探究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化学学科的探究能力提倡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通过自身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到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在學生的角度,自主的改变学习方式将被动学习升级为主动学习。由于探究性学习模式强调的是绝大部分的结论都是学生自主获得的,因此探究问题的选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选题过于简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丧失进一步探究的耐心和动力,探究结果出现的时候,学生也会缺少成就感,但如果所选问题较困难,学生在进行深入探究时就会频繁遇到瓶颈,进而导致学生丧失探究兴趣和探索精神,最终造成结果无法显现或无法得出的后果。因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探究问题时应较为谨慎,在学生所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略微提升难度,既为学生提供探索难度,又不至于使学生丧失探究兴趣,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就十分具有探究价值,学生本身具有“空气中含有氧气”这一常识,因此在讨论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得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
4.教师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进行演示学生在进行观看,教师在进行讲授学生在进行倾听,这种近乎于灌输式教学的方法会使学生丧失一部分的探究能力,学生成为了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被动接收者而不是主动探索者,因此在强调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新型化学课堂当中,教师应积极主动的规避传统课堂当中的缺点,即使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也要主动地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讨论空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当中提出问题时,可以与学生日常当中所接收到的认知相反,如在讲“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时,提问学生“白磷是否可以在水中燃烧”,学生一定会给出否定答案,这时教师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要准备出相关实验器材:白磷、大试管、温水、细玻璃管,并开始实验,首先将一小部分的白磷放置于大试管内部,然后将50度左右的温水注入试管,这时使用细玻璃管为盛放白磷的大试管底部吹入一部分空气,学生们就会发现白磷在水下燃烧起来了,当实验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学生一般会产生较为惊讶的反应,教师就成功获得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目的。
5.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思考维度
学生所形成的探究性思维会存在一定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因此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灵活,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广阔,一旦学生达到了这种程度,教师就应当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灵活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将整块的知识点分解成部分,也能将较为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问题时,要求学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式,冲破原有学生的固化思维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探索问题时的求知精神,使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学科的探究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学习的每时每刻中去。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学科意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于化学学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应为学生创设相关学习情境、为学生课堂提问提供机会、深度挖掘教材信息、加强动手实验频率、提升学生思考维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精神和探索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月梅.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能力培养策略.考试周刊.(2013):157-158.Print.
[2]苗延淑.新时期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方案研究.中华少年.(2019):209-209.Print.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和启蒙阶段,因此,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为学生设置相应学习计划的同时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探索实践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必备能力,所谓的化学学科探究能力实际上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是不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否对新接收到的知识有足够的探索欲望,是否会针对化学问题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积极主动地沟通和交流,这种探究能力一旦形成对于后续的化学知识学习甚至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探究能力时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
1.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新事物仍旧保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自身职业技能,对于课本中提及的较为枯燥、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以学生较为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的方式为学生讲授。如我在讲绪言课时,用趣味实验"白纸显字”、“”空瓶生烟”、“”魔棒点灯”极大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在课程进行时积极培养学生把握课堂机会提问的技能
老师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及时对教师进行提问与交流,如果学生由于对所讲授的知识存在疑问而打断教师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思路拉回到思考问题的正轨上来,并在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讲授完毕后为学生设置相关讨论探究时间,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解答,对于班级中存在的观点较为独特,有一定独创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其一定的包容度,一方面鼓励其善于的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学生陷入思考瓶颈时,教师要积极为其进行引导,如果学生在课上课下的问题探究中发现教师的不足,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的行为,并及时纠正所讲知识点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空气”相关知识点讲解时,应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先提出相关问题,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再为学生解答,清晰、详细的讲解。
3.在深度挖掘教材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探究问题
培养探究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化学学科的探究能力提倡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通过自身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到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在學生的角度,自主的改变学习方式将被动学习升级为主动学习。由于探究性学习模式强调的是绝大部分的结论都是学生自主获得的,因此探究问题的选择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选题过于简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丧失进一步探究的耐心和动力,探究结果出现的时候,学生也会缺少成就感,但如果所选问题较困难,学生在进行深入探究时就会频繁遇到瓶颈,进而导致学生丧失探究兴趣和探索精神,最终造成结果无法显现或无法得出的后果。因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探究问题时应较为谨慎,在学生所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略微提升难度,既为学生提供探索难度,又不至于使学生丧失探究兴趣,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就十分具有探究价值,学生本身具有“空气中含有氧气”这一常识,因此在讨论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得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
4.教师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进行演示学生在进行观看,教师在进行讲授学生在进行倾听,这种近乎于灌输式教学的方法会使学生丧失一部分的探究能力,学生成为了学习知识过程中的被动接收者而不是主动探索者,因此在强调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新型化学课堂当中,教师应积极主动的规避传统课堂当中的缺点,即使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也要主动地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讨论空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当中提出问题时,可以与学生日常当中所接收到的认知相反,如在讲“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时,提问学生“白磷是否可以在水中燃烧”,学生一定会给出否定答案,这时教师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要准备出相关实验器材:白磷、大试管、温水、细玻璃管,并开始实验,首先将一小部分的白磷放置于大试管内部,然后将50度左右的温水注入试管,这时使用细玻璃管为盛放白磷的大试管底部吹入一部分空气,学生们就会发现白磷在水下燃烧起来了,当实验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学生一般会产生较为惊讶的反应,教师就成功获得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目的。
5.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思考维度
学生所形成的探究性思维会存在一定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因此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灵活,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广阔,一旦学生达到了这种程度,教师就应当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灵活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将整块的知识点分解成部分,也能将较为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问题时,要求学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式,冲破原有学生的固化思维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探索问题时的求知精神,使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学科的探究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学习的每时每刻中去。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学科意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于化学学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应为学生创设相关学习情境、为学生课堂提问提供机会、深度挖掘教材信息、加强动手实验频率、提升学生思考维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精神和探索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月梅.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能力培养策略.考试周刊.(2013):157-158.Print.
[2]苗延淑.新时期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方案研究.中华少年.(2019):209-209.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