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
1 生活中发现美
美术教育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罗丹曾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幼儿去大自然中感受美、发现美,才会萌发自身的创作欲望,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因此幼儿亲近生活的点滴是非常重要的。我平时在幼儿的生活认真观察幼儿的整日活动,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很有教师的事物来提高绘画教学水平。如等春天来了我们让幼儿到公园去开展实践活动,我们会发现公园里面的花都开的时候,幼儿会惊奇的大叫起来,他们会说花真多呀、花园里的鲜花真漂亮、花为什么是红色的或紫色的等等,于是这样主题活动“春天”就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当我们回到活动室的时候,幼儿之间会自然的进行讨论,有的说我看见的花朵像喇叭、我看见的花朵像太阳、我看见的花朵像桃子等等,这时候教师可以在瓷砖墙上选择一块地方,让幼儿将自己的画作黏贴到墙上,提高的幼儿的自信心。在如后的几天内我们在区域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拿起画笔,画出不同种类的花朵、不同颜色的花朵,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2 环境中创造美
美术具备了直观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可观性,美术的生动形象能激发幼儿的最大感染力,每个幼儿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主要兴趣往往来源于比较直观形象的体验,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于是对于幼儿园的整体设计要做到色彩丰富、生动形象,对于活动室和走廊要装饰一些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展示的绘画作品大多采用教师和幼儿的画作,当幼儿置身在其中时,当其他幼儿对画作进行赞美的时候、发出惊叹的时候,会直接激发幼儿绘画的渴望以及积极性也提高了。因此,美术活动区就成了幼儿非常喜欢去的地方,而通过瓷砖墙展示幼儿作品的位置,幼儿可以不经过教师的批准直接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他人面前,提高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对美的理解情况以及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等等,教师的指导要坚持循环渐进,如:六一节的幼儿园活动的布置,我们要让幼儿先说说自己对节日布置的规划,等到教师将气氛活跃起来时,我们必须让幼儿及时的制作、绘画,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想象力达到顶点,让幼儿萌发了对美术的兴趣,还有有效的使用到了环境教育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在环境中创造美。
3 示范中产生美
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好比给在幼儿面前进行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幼儿形成一种心里暗示,让幼儿的绘画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不会在作画的过程中感到压力的存在。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的过程中要保证将难点和重点做到详细的示范表演。如:在“小鸡”这一活动中,教师在对一只母鸡和一只鸡蛋示范时候,由于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基本掌握了画圆的能力,因此这次教师在示范的时候重点将如何画“尖尖嘴”、“小小脚”作为示范的重点,而鸡的动态需要教师利用语言进行提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于是作品中出现了“小鸡在捉虫”、“小鸡在奔跑”、“小鸡做游戏”等各种动态,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他们自身的想法。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幼儿就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跟着老师的范例画,让幼儿丧失了创作的乐趣。
4 游戏中体现美
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展开绘画活动,教师将绘画融入到做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幼儿的他创造潜力全部的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对绘画的技巧掌握。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小班幼儿生活的经验不多,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较少,这些直接制约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在绘画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选择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我就设计了“下雨了”、“开飞机”、“会跳舞的线宝宝”等绘画游戏活动去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然后我们采用引导方式的教学让幼儿从无目的到有目的的进行涂鸦,进而设计了“快乐的虫宝宝”、“小兔过生日”、“小熊家的花园”等绘画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涂鸦的过程中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创造,至此,我们在幼儿的作品可以看到圆形的图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一袋小圆糖”让幼儿了解到线和圆的组合创造,于是幼儿的作品中经常的出现太阳、树木、花朵、人和动物等等。从以上教学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幼儿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爱好上绘画。
5 综合材料多元发展
艺术的实践性比较强,所有的艺术在表现上都需要建立在物质材料的基础。对材料技法的适时传授对孩子的艺术学习的作用比较巨大,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与练习,让幼儿在技法的练习过程中切实的掌握材料技巧。美术教育工具的新颖性,能够刺激幼儿的新鲜感,效果也比较好。如教会幼儿用罐头裹上小毛巾来画滚筒画,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要求选择喜欢的色彩进行涂色创作,这樣做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为幼儿提供了合理的空间进行合作,当三幅色彩鲜艳的大型滚筒画《美丽的春天》完成时,幼儿们在体会成功的喜悦的时候,爱上绘画。
我们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幼儿对绘画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幼儿快乐的心情,对于提高幼儿在绘画中的想象力发挥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寻找快乐的真滴,让幼儿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1 生活中发现美
美术教育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罗丹曾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幼儿去大自然中感受美、发现美,才会萌发自身的创作欲望,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因此幼儿亲近生活的点滴是非常重要的。我平时在幼儿的生活认真观察幼儿的整日活动,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很有教师的事物来提高绘画教学水平。如等春天来了我们让幼儿到公园去开展实践活动,我们会发现公园里面的花都开的时候,幼儿会惊奇的大叫起来,他们会说花真多呀、花园里的鲜花真漂亮、花为什么是红色的或紫色的等等,于是这样主题活动“春天”就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当我们回到活动室的时候,幼儿之间会自然的进行讨论,有的说我看见的花朵像喇叭、我看见的花朵像太阳、我看见的花朵像桃子等等,这时候教师可以在瓷砖墙上选择一块地方,让幼儿将自己的画作黏贴到墙上,提高的幼儿的自信心。在如后的几天内我们在区域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拿起画笔,画出不同种类的花朵、不同颜色的花朵,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2 环境中创造美
美术具备了直观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可观性,美术的生动形象能激发幼儿的最大感染力,每个幼儿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主要兴趣往往来源于比较直观形象的体验,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于是对于幼儿园的整体设计要做到色彩丰富、生动形象,对于活动室和走廊要装饰一些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展示的绘画作品大多采用教师和幼儿的画作,当幼儿置身在其中时,当其他幼儿对画作进行赞美的时候、发出惊叹的时候,会直接激发幼儿绘画的渴望以及积极性也提高了。因此,美术活动区就成了幼儿非常喜欢去的地方,而通过瓷砖墙展示幼儿作品的位置,幼儿可以不经过教师的批准直接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他人面前,提高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对美的理解情况以及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等等,教师的指导要坚持循环渐进,如:六一节的幼儿园活动的布置,我们要让幼儿先说说自己对节日布置的规划,等到教师将气氛活跃起来时,我们必须让幼儿及时的制作、绘画,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想象力达到顶点,让幼儿萌发了对美术的兴趣,还有有效的使用到了环境教育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在环境中创造美。
3 示范中产生美
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好比给在幼儿面前进行表演,幼儿在欣赏教师轻松自如的作画时,让幼儿形成一种心里暗示,让幼儿的绘画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不会在作画的过程中感到压力的存在。还有我在为幼儿示范的过程中要保证将难点和重点做到详细的示范表演。如:在“小鸡”这一活动中,教师在对一只母鸡和一只鸡蛋示范时候,由于幼儿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基本掌握了画圆的能力,因此这次教师在示范的时候重点将如何画“尖尖嘴”、“小小脚”作为示范的重点,而鸡的动态需要教师利用语言进行提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于是作品中出现了“小鸡在捉虫”、“小鸡在奔跑”、“小鸡做游戏”等各种动态,在这些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他们自身的想法。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地进行示范幼儿就会被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跟着老师的范例画,让幼儿丧失了创作的乐趣。
4 游戏中体现美
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展开绘画活动,教师将绘画融入到做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幼儿的他创造潜力全部的挖掘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对绘画的技巧掌握。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小班幼儿生活的经验不多,幼儿脑中积累的表象较少,这些直接制约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在绘画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选择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简单的事物。我就设计了“下雨了”、“开飞机”、“会跳舞的线宝宝”等绘画游戏活动去满足幼儿的涂鸦需要。然后我们采用引导方式的教学让幼儿从无目的到有目的的进行涂鸦,进而设计了“快乐的虫宝宝”、“小兔过生日”、“小熊家的花园”等绘画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涂鸦的过程中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创造,至此,我们在幼儿的作品可以看到圆形的图形。我们又设计了“摘果子”、“一袋小圆糖”让幼儿了解到线和圆的组合创造,于是幼儿的作品中经常的出现太阳、树木、花朵、人和动物等等。从以上教学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幼儿绘画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幼儿爱好上绘画。
5 综合材料多元发展
艺术的实践性比较强,所有的艺术在表现上都需要建立在物质材料的基础。对材料技法的适时传授对孩子的艺术学习的作用比较巨大,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与练习,让幼儿在技法的练习过程中切实的掌握材料技巧。美术教育工具的新颖性,能够刺激幼儿的新鲜感,效果也比较好。如教会幼儿用罐头裹上小毛巾来画滚筒画,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要求选择喜欢的色彩进行涂色创作,这樣做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为幼儿提供了合理的空间进行合作,当三幅色彩鲜艳的大型滚筒画《美丽的春天》完成时,幼儿们在体会成功的喜悦的时候,爱上绘画。
我们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幼儿对绘画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幼儿快乐的心情,对于提高幼儿在绘画中的想象力发挥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寻找快乐的真滴,让幼儿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