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依据
“1+3”项目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不仅文化课的学习需要改革,而且体育教学也需要改革。为了推动“1+3”年级体育教学的发展,对“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状况进行研究,为“1+3”年级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2018级“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状况为研究对象、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参与意识
表1可以看出,“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体育价值的深刻认识,适当提高练习负荷,让学生更多的体验运动的乐趣,并且在运动中提升自己的体能和健康水平,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信。例如在基础技术学习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比赛,既能巩固技能,而且能提升运动负荷。
2.體育参与行为
(1)学生体育体验行为
表3可以看出“1+3”九年级学生对课上体育行为态度较为积极,对课外体育行为态度较消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觉性的培养,注重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注入,重视学生体育行为的改变,逐渐培养自觉的“体育人”。
表5说明“1+3”九年级学生对体育情感较强烈,因此更愿意花钱购买体育用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对体育的强烈感情以促进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例如,买篮球,自己去小区或者附近的篮球场进行锻炼。课上课下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思想。
(2)学生体育习惯行为
可以看出“1+3”九年级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进行短时间的锻炼行为,时间主要集中在一小时之内。另一方面,大部分“1+3”九年级学生是因为不想参加中考而选择进入“1+3”项目的学习,因此自觉性较低;同时由于知识不足,不足以支撑学生自我长久锻炼。青春期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和亲朋好友一起参与锻炼,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运动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以及消遣娱乐。综上所述,1+3年级学生具有较好的体育习惯行为,体现在较强的运动动机,良好的锻炼习惯,多样的锻炼方式。
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较广泛,脱离了学校传统体育课程设置重视的三大球、田径体操、武术。在“1+3”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由于不需要参加中考体育,可以学生兴趣为主,开设多种项目的课程。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状况较乐观,其中体育参与意识强于体育参与行为,体现在对体育价值的深刻认识,对体育拥有浓厚的兴趣。
(2)“1+3”九年级学生课上体育参与态度强于课外,对体育关注度和体育消费较低。
(3)“1+3”九年级学生体育习惯行为较较好,每周有不同频次的课余体育锻炼,并且持续时间较宜,具有较强的运动动机和多样的锻炼方式。
2.建议
(1)学校应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与功能开发,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硬环境。
(2)学校充分提供师资,满足“1+3”年级学生对体育热爱的需求。
(3)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相关的活动,例如运动会、友谊赛等。
(4)根据“1+3”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体育课程,因材施教。
“1+3”项目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不仅文化课的学习需要改革,而且体育教学也需要改革。为了推动“1+3”年级体育教学的发展,对“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状况进行研究,为“1+3”年级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2018级“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状况为研究对象、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参与意识
表1可以看出,“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体育价值的深刻认识,适当提高练习负荷,让学生更多的体验运动的乐趣,并且在运动中提升自己的体能和健康水平,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信。例如在基础技术学习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比赛,既能巩固技能,而且能提升运动负荷。
2.體育参与行为
(1)学生体育体验行为
表3可以看出“1+3”九年级学生对课上体育行为态度较为积极,对课外体育行为态度较消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觉性的培养,注重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注入,重视学生体育行为的改变,逐渐培养自觉的“体育人”。
表5说明“1+3”九年级学生对体育情感较强烈,因此更愿意花钱购买体育用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对体育的强烈感情以促进学生更多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例如,买篮球,自己去小区或者附近的篮球场进行锻炼。课上课下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思想。
(2)学生体育习惯行为
可以看出“1+3”九年级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进行短时间的锻炼行为,时间主要集中在一小时之内。另一方面,大部分“1+3”九年级学生是因为不想参加中考而选择进入“1+3”项目的学习,因此自觉性较低;同时由于知识不足,不足以支撑学生自我长久锻炼。青春期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和亲朋好友一起参与锻炼,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运动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以及消遣娱乐。综上所述,1+3年级学生具有较好的体育习惯行为,体现在较强的运动动机,良好的锻炼习惯,多样的锻炼方式。
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较广泛,脱离了学校传统体育课程设置重视的三大球、田径体操、武术。在“1+3”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由于不需要参加中考体育,可以学生兴趣为主,开设多种项目的课程。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3”九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状况较乐观,其中体育参与意识强于体育参与行为,体现在对体育价值的深刻认识,对体育拥有浓厚的兴趣。
(2)“1+3”九年级学生课上体育参与态度强于课外,对体育关注度和体育消费较低。
(3)“1+3”九年级学生体育习惯行为较较好,每周有不同频次的课余体育锻炼,并且持续时间较宜,具有较强的运动动机和多样的锻炼方式。
2.建议
(1)学校应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与功能开发,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硬环境。
(2)学校充分提供师资,满足“1+3”年级学生对体育热爱的需求。
(3)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相关的活动,例如运动会、友谊赛等。
(4)根据“1+3”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体育课程,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