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魏晋六朝文论重形式之美、辞藻之丽,在后人看来,这似乎与当时重意轻言,重神轻形的哲学思潮相违背。文章通过对“言”“意”内涵的探讨,解析出魏晋士人心态的转变,由此得出魏晋六朝文论及文学创作中追求形式美的必然性。
关键词:言;意;情本体;自然本体
魏晋六朝文论,重声色之美,尚丽词藻句,形式追求完美,文学创作亦繁复华丽。刘大杰先生称之为“唯美主义”亦即“为艺术而艺术”。这与此时重意轻言,重神轻形的哲学思潮与重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的画论甚至文论自身的风神论,看似相悖,可细细究来,实有可通之处。
魏晋六朝政治更迭频繁,人命朝不保夕。一枝独起的玄学成为名士们可以相托的精神港湾。而其中“言意之辩”是一重要范畴。这首先源于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可道,非常道”凡是语言所能表述的具象,皆已落入第二义。庄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他们都认为言语是有其局限性,无法阐尽那玄之又玄的大“道”。到了魏晋时期,王弼对此作了进一步阐明。《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依照王弼的说法,要获意,先取象,而象由言明,基点终落于言上。所以要明了此“意”,必定要言语详尽此“象”。他肯定了语言的重要性,没有“言”或“言不尽象”,“道”就无法显露,人就无从谈起得道。圣人尚且含道应物,书之六艺。后人览其书,而有所得。
他阐明“言”“象”“意”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只是侧重点仍旧在“意"。不过对于语言的肯定性,于文论影响深远。
我们再来看一下此处所讲“意”的内涵何如?魏晋玄学,承袭老庄的哲学,掺和儒《易》,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不过对母题“道”的阐释,与老庄相近。那就是“自然”。王弼《老子注》第五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第二十九章:“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而物性自得也”。他们痛恨违背自然的虚伪的礼法名教,继而扩伸到人为的一切都是不仁、不善的。他们推翻了儒家为主的人生伦理观,而将视野投向了温情脉脉的大自然。道就是顺其自然,一切适性而已。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的生命力,万事万物,皆谐其性,自由自在的生长乃至死亡。
《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他们从自然山水的品味中,体出了道。纵目所览,无不身着大道,可谓深得其意。
大自然给了他们宁谧、安全的所在。他们将自己的无限情怀完全投到那无言无语的自然。他们从万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体味到宇宙的博大胸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人空羡万物得时,大道既得,此意已领,然而人情何如?
王弼曾提出“圣人有情论”的命题。《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
“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
圣人尚且有情,何况我们凡人?王戎的孩子夭折,“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伤逝》)
“桓公北征金城,见前为瑯琊时种流,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茫茫,百端交集。’”(《世说新语·言语》)
十载匆匆,小苗已成大木,江水滔滔,永无停日。万物皆顺其性,年年共有,唯“人生苦短”“万物逆旅,百代过客”又披世间芜杂,尝尽辛酸苦辣,一览此物,皆泛上心头,如何能够抑得住?圣人可以无累于物,吾辈如何使得?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琊王伯舆当为情死。’”此之大情已兼包宇宙。魏晋名士可谓“一往情深”。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领悟和由此而来的感触,是如此强烈。这可谓人性的高度觉醒。他们口头上虽然谈玄,谈无,似乎一无所挂,风流潇洒,然心里实那没逃出那尘世,悲欢离合,忧喜哀怨。
他们认为自己得了道,受了意,一切皆顺其自然,唯人命有尽,花木凋谢,然明年复发,而人呢“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都是得“道”的祸,倍觉生命之可贵,又如何让人忘怀?只有一次的命,不去尽情释放,岂不愧对?西方有位哲人讲过“知识是忧伤的”人不明智,浑浑噩噩,无情无愁,可一旦得了智,想三念四,情为智恼。佛让人无念无欲,一切皆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万念俱消,宛如石头,又何谈得上人?孔子临逝,尚且有获麟之谈,涕泪满面,真的无累于物?
自然本体与情本体的确立,为魏晋文论的产生垫了基调。
刘勰《文心雕龙》:“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不自然。”情之所发,乃是自然之性。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凛凛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文心雕龙·物色》“微虫犹获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人感之于四时万物,念己之身世,能无慨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书之于文,以泄胸怀。
因为悟得的道乃是自然自在。顺从其性。《文心雕龙·原道》“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道之文也。”
“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卉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自然有大美而不言,皆着之于万物。万物谐其性,尽情展露着自己的美。“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之有情,睹此美景,岂能无言?倘若要将此大美表尽,无文之辞,如何堪此大任,势必要丽词佳句,极声色之美。
《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岂营丽辞,率然而为。”
《文心雕龙·声律》“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合宫商,肇自血气。”“故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
美丽的辞藻乃是天地所赋,人是造物之精,声律本之于人。因此,追求声律词藻是顺着造化的本性,要是辞淡语朴,那是有违自然之道的。这也是陶渊明的诗为什么被钟嵘安到中品了。
杜牧有诗:“南朝大抵皆旷达,惟有东晋最多情。”他们既然识得自然的大美,要展尽其意,如陆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所以要极尽其能,“曲尽其妙”“穷形尽象”“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虽然魏晋六朝文论重形式之美,但对于内容也相当重视。“然后选义按部,靠辞就班”刘勰讲“征圣”“宗经”仍没逃出儒家的气味。只是名士们,不大讲求那些,一任自己性情,发自己所感,从不关乎政治。或许时代的过错,他们以为只要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去,把物象描摹尽了,就算好诗,就算得“意”。看看陆机的诗,情感真挚感人,其悼亡诗,动人心扉。只是他不明白诗要含蓄的委婉曲折,方可夺人心魄。单纯靠描尽物之态,算不得佳作。整个这个时代,遍布这种风气,诗中无不透漏种种忧伤之情,无怪后人责之无病呻吟。其中之情,后人又如何晓得?
重形式之美,原因大抵还有以下两条:
大致文章由格言进入对话式,由历史散文扩而张之,经过诸子的调理,愈加蓬勃,到了汉朝,人心大涨,汉赋风行。极尽描摹之致。到了魏晋六朝开始视文章为独立的个体,对其形式的研究也是毋庸置疑的。
再就是文章地位的提高,这要归功于曹丕。《典论 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一个集天下富贵于一身的帝王,竟然如此钟情于文。据其所言,虽说经国大业,大致讲的还是留名盛事。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人逝而去,唯有留下个名,“汗青”上有所标记,方可不愧对来此一世。又岂能雁过无痕?其实这还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一种觉醒。文章的地位被提得这么高,趋名钓利之辈,又岂能少矣。
一种文学思潮,大致是有其潜存的社会背景,人活在社会中各有所感,必音发而成文。魏晋六朝时期,文的地位一旦被提高,士人们竟不知所措,他们又不以社会为本,唯在自己的情感小范围中翻转,终不能成大气候,不过亦是时代使然。唯有一天纵之才者,方可扭转大局,陶潜乃是超越时代的人,只是地位不够。只有等到包罗万象的大唐盛世,才又走上正轨。但这段时期的所为,在中国诗文的发展历程中实在亦是功不可没,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对于文章形式的研究成果,大都为后世掌握。只是后人境界宽了,不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而且又有佛理的掺入,渐渐都懂了意境的营造。寻求那言外之意,味外之味。虽然魏晋的名士们,本意如此,可惜因为用情过多,又不愿流于世俗,反倒更拘于一方。
参考文献
[1]陆机.陆机集[M].中华书局,1982.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萧统著.李善注,文选[M].中华书局,1977.
[4]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
[6]逯钦立.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M].中华书局,1958.
[7]吴金华.三国志校诂[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关键词:言;意;情本体;自然本体
魏晋六朝文论,重声色之美,尚丽词藻句,形式追求完美,文学创作亦繁复华丽。刘大杰先生称之为“唯美主义”亦即“为艺术而艺术”。这与此时重意轻言,重神轻形的哲学思潮与重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的画论甚至文论自身的风神论,看似相悖,可细细究来,实有可通之处。
魏晋六朝政治更迭频繁,人命朝不保夕。一枝独起的玄学成为名士们可以相托的精神港湾。而其中“言意之辩”是一重要范畴。这首先源于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可道,非常道”凡是语言所能表述的具象,皆已落入第二义。庄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他们都认为言语是有其局限性,无法阐尽那玄之又玄的大“道”。到了魏晋时期,王弼对此作了进一步阐明。《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依照王弼的说法,要获意,先取象,而象由言明,基点终落于言上。所以要明了此“意”,必定要言语详尽此“象”。他肯定了语言的重要性,没有“言”或“言不尽象”,“道”就无法显露,人就无从谈起得道。圣人尚且含道应物,书之六艺。后人览其书,而有所得。
他阐明“言”“象”“意”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只是侧重点仍旧在“意"。不过对于语言的肯定性,于文论影响深远。
我们再来看一下此处所讲“意”的内涵何如?魏晋玄学,承袭老庄的哲学,掺和儒《易》,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不过对母题“道”的阐释,与老庄相近。那就是“自然”。王弼《老子注》第五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第二十九章:“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而物性自得也”。他们痛恨违背自然的虚伪的礼法名教,继而扩伸到人为的一切都是不仁、不善的。他们推翻了儒家为主的人生伦理观,而将视野投向了温情脉脉的大自然。道就是顺其自然,一切适性而已。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的生命力,万事万物,皆谐其性,自由自在的生长乃至死亡。
《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他们从自然山水的品味中,体出了道。纵目所览,无不身着大道,可谓深得其意。
大自然给了他们宁谧、安全的所在。他们将自己的无限情怀完全投到那无言无语的自然。他们从万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体味到宇宙的博大胸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人空羡万物得时,大道既得,此意已领,然而人情何如?
王弼曾提出“圣人有情论”的命题。《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
“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
圣人尚且有情,何况我们凡人?王戎的孩子夭折,“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伤逝》)
“桓公北征金城,见前为瑯琊时种流,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茫茫,百端交集。’”(《世说新语·言语》)
十载匆匆,小苗已成大木,江水滔滔,永无停日。万物皆顺其性,年年共有,唯“人生苦短”“万物逆旅,百代过客”又披世间芜杂,尝尽辛酸苦辣,一览此物,皆泛上心头,如何能够抑得住?圣人可以无累于物,吾辈如何使得?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琊王伯舆当为情死。’”此之大情已兼包宇宙。魏晋名士可谓“一往情深”。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领悟和由此而来的感触,是如此强烈。这可谓人性的高度觉醒。他们口头上虽然谈玄,谈无,似乎一无所挂,风流潇洒,然心里实那没逃出那尘世,悲欢离合,忧喜哀怨。
他们认为自己得了道,受了意,一切皆顺其自然,唯人命有尽,花木凋谢,然明年复发,而人呢“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都是得“道”的祸,倍觉生命之可贵,又如何让人忘怀?只有一次的命,不去尽情释放,岂不愧对?西方有位哲人讲过“知识是忧伤的”人不明智,浑浑噩噩,无情无愁,可一旦得了智,想三念四,情为智恼。佛让人无念无欲,一切皆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万念俱消,宛如石头,又何谈得上人?孔子临逝,尚且有获麟之谈,涕泪满面,真的无累于物?
自然本体与情本体的确立,为魏晋文论的产生垫了基调。
刘勰《文心雕龙》:“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不自然。”情之所发,乃是自然之性。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凛凛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文心雕龙·物色》“微虫犹获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人感之于四时万物,念己之身世,能无慨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书之于文,以泄胸怀。
因为悟得的道乃是自然自在。顺从其性。《文心雕龙·原道》“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道之文也。”
“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卉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自然有大美而不言,皆着之于万物。万物谐其性,尽情展露着自己的美。“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之有情,睹此美景,岂能无言?倘若要将此大美表尽,无文之辞,如何堪此大任,势必要丽词佳句,极声色之美。
《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岂营丽辞,率然而为。”
《文心雕龙·声律》“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合宫商,肇自血气。”“故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
美丽的辞藻乃是天地所赋,人是造物之精,声律本之于人。因此,追求声律词藻是顺着造化的本性,要是辞淡语朴,那是有违自然之道的。这也是陶渊明的诗为什么被钟嵘安到中品了。
杜牧有诗:“南朝大抵皆旷达,惟有东晋最多情。”他们既然识得自然的大美,要展尽其意,如陆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所以要极尽其能,“曲尽其妙”“穷形尽象”“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虽然魏晋六朝文论重形式之美,但对于内容也相当重视。“然后选义按部,靠辞就班”刘勰讲“征圣”“宗经”仍没逃出儒家的气味。只是名士们,不大讲求那些,一任自己性情,发自己所感,从不关乎政治。或许时代的过错,他们以为只要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去,把物象描摹尽了,就算好诗,就算得“意”。看看陆机的诗,情感真挚感人,其悼亡诗,动人心扉。只是他不明白诗要含蓄的委婉曲折,方可夺人心魄。单纯靠描尽物之态,算不得佳作。整个这个时代,遍布这种风气,诗中无不透漏种种忧伤之情,无怪后人责之无病呻吟。其中之情,后人又如何晓得?
重形式之美,原因大抵还有以下两条:
大致文章由格言进入对话式,由历史散文扩而张之,经过诸子的调理,愈加蓬勃,到了汉朝,人心大涨,汉赋风行。极尽描摹之致。到了魏晋六朝开始视文章为独立的个体,对其形式的研究也是毋庸置疑的。
再就是文章地位的提高,这要归功于曹丕。《典论 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一个集天下富贵于一身的帝王,竟然如此钟情于文。据其所言,虽说经国大业,大致讲的还是留名盛事。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将人逝而去,唯有留下个名,“汗青”上有所标记,方可不愧对来此一世。又岂能雁过无痕?其实这还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一种觉醒。文章的地位被提得这么高,趋名钓利之辈,又岂能少矣。
一种文学思潮,大致是有其潜存的社会背景,人活在社会中各有所感,必音发而成文。魏晋六朝时期,文的地位一旦被提高,士人们竟不知所措,他们又不以社会为本,唯在自己的情感小范围中翻转,终不能成大气候,不过亦是时代使然。唯有一天纵之才者,方可扭转大局,陶潜乃是超越时代的人,只是地位不够。只有等到包罗万象的大唐盛世,才又走上正轨。但这段时期的所为,在中国诗文的发展历程中实在亦是功不可没,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对于文章形式的研究成果,大都为后世掌握。只是后人境界宽了,不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而且又有佛理的掺入,渐渐都懂了意境的营造。寻求那言外之意,味外之味。虽然魏晋的名士们,本意如此,可惜因为用情过多,又不愿流于世俗,反倒更拘于一方。
参考文献
[1]陆机.陆机集[M].中华书局,1982.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萧统著.李善注,文选[M].中华书局,1977.
[4]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中华书局,1980.
[6]逯钦立.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M].中华书局,1958.
[7]吴金华.三国志校诂[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