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大楼依然挺拔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纽约是世界性的大都会。“9·11”事件后,它的名声更加远扬。每个外国人到了纽约,必定要到世贸遗址走一回,去看看这个震惊全世界大事件发生的所在地。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纽约,站在世贸遗址的边上,看了许久,想了很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坐电梯登上帝国大厦顶楼远眺四方景致;又坐旅游巴士到下曼哈顿的金融区;还到上曼哈顿的高级住宅区转了转,用脚丈量34街到57街的中城;然而无论是川普大厦、洛克斐勒中心,还是克莱斯勒大厦,都没能给我震撼的感觉。这些建筑没有一个能够挑起纽约的风景线。
  我开始理解,世贸双厦对纽约的重要性,绝不仅是摩天大楼中的两个点,而是一篇乐章中的最强音;是一座建筑城中的顶梁柱;是一幅画作中的点睛之笔。她们带动了整条风景线的婉转起伏,凸显出世界之都壮丽迷人的韵味。“9·11”毁掉的是纽约的整道风景线。
  遗址被铁丝网围得严严实实,网缝小得连架相机都塞不进去。铁网里的巨大空洞,却大得异常沉重,像张开大嘴择人而噬的巨型怪兽,令人恐慌,也使人不敢估量,那里吞噬了多少痛苦与辉煌。
  大厦钢架残骸做成的破旧十字架被“禁闭”在铁网里,悲怆地矗立在一片空荡之中,格外苍凉。显然,那种悲怆仍使人沉重得透不过气来,多年过去,心里仍被痛惜之情充满。到这里来的游客比其他景点都少,人们脸上带着抹不去的肃穆,它虽然是美国人胸口永远的痛,但无论你是哪国人,当你看着人类相互无情残杀留下的巨大创伤时,都无法轻松。
  穿梭而过的纽约客,漠然无情,不乏边走边高谈阔论,甚至爆出一阵大笑的人,也许是看得太多,变得麻木,也许这就是纽约客冷漠的本性。亲历“9·11”的美国朋友说,当时世贸范围内浓烟滚滚,砖石乱飞,场面混乱不堪,但几个街区之间的小贩,依然不慌不忙地做着生意。街上少有的空荡,然而小贩们还是坚守岗位,不管生意如何,赚钱与否。朋友在感叹纽约客处变不惊的大将之风时,我却在想,这难道不是纽约客极度冷漠的体现?
  我围着铁丝网转了一圈,无法看清那个庞然大“洞”里的情形。我不甘心地绕到遗址西面的世界金融中心二楼,透过玻璃墙从高处望下去。深洞里面却是另外一派景象。许多施工人员穿梭其中,各自忙碌着份内的工作。洞内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施工用的发电机,一些地方已经重新打好了地基。原来,纽约并没有让遗址寂寞地空洞着,而是要用更伟大的辉煌填满。整顿与重建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如果抛开它悲怆的外表,绝对会被深洞里的热火朝天所感染。
  这个曾展示人类最丑恶一面的杀戮场,如今又展示了人性中最值得赞美的一面:每次被击倒,每次都重新站起来,并且一次比一次站得更稳、更挺拔。
  世界并没有绝望,虽然美与丑常常共生,而希望却也往往孕育在绝望之中。在这片空荡之地,不久后又将会有再次令人惊叹的辉煌。想到这里,我一直沉重的心情,有了些轻松。
  站在世贸遗址旁,看到像我一样好奇的游客在“9·11”事件后的双子楼废墟参观。和平鸽飞落在人们身旁,同人类嬉戏,就像什么事都未曾发生过一样。
其他文献
生活中,很多老人退休后,过上了怡然自得的休闲生活,种花养鸟,旅游观光……过去想做而又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在这个时候都可以尽情地去完成。可也有一些老人,尽管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了,仍然处于一种工作的状态,那种工作的态度比起年轻人,更认真、更踏实。也许,在他们的心中,压根儿就没有把自己当成老年人。  袁昌文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年过七旬的他常说,根据联合国对年龄的划分标准,自己还是一个年轻的老年人,是老年
期刊
儿女们都忙工作去了,窝里就剩下我们老俩口过着单调的留守日子。整天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不免也有些厌倦,便想玩点新花样来找乐。   先来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和老伴来到当年撞出爱的火花的河边,花前月下,我对她作了一番“你明天再不煨鸡汤,我就自己到饭店去吃”的“山盟海誓”。回家后,老伴气鼓鼓地说:“刚才你说话声音那么大,被风吹过河去,让人家都听见了,今晚罚你‘独抱浓愁无好梦’。”
期刊
父亲去世早,是母亲一手把他拉扯成人,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一步一步走来,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想起母亲,他心里便充溢着敬意和爱戴。  大学毕业后,谋到第一份工作,领到第一份薪水,他便从中拿出部分给母亲寄去,以后月月都是如此,从未间断,所不同的是,随着工作的不断变换和薪酬的不断提高,他给母亲寄去的钱数也在不断地增加。  几年前,他辞掉公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如今他已坐拥数百万
期刊
我与婆婆相处无间,同事们一提起就交口称赞。有人问我,与婆婆相处有何绝招?绝招只有一个字——哄!  我和丈夫都在10公里外的郊区上班,每天要提前40分钟赶单位的班车。去年生了宝宝,休完产假,我就让家在农村的婆婆来带宝宝。  婆婆刚来的时候,由于生活习惯等的差异,我对婆婆的做法一直颇多微词。婆婆虽然不说什么,我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她的心里也并不是那么畅快。  一天,与一个闺中秘友闲聊,女友的一句话启发
期刊
那刻画在心灵之上的事业,总是与生命形影不离。  大写的人生,总是无声地在各种各样的奋斗中悄然诠释。  退休,只是生命的另一个逗号。离开了工作岗位,可怎么也离不开我们钟爱了一辈子的事业。我们永不言老,迈开双腿、开动大脑,用智慧、经验、奋斗去耕耘生命,又开始砌造新的生活。
期刊
父亲爱酒,而且从未醉过。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每次回来,他中餐、晚餐是必要饮酒的。我不知道父亲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只感觉他每顿喝下的酒并不比我喝的汤少。父亲坐在桌上独自畅饮着那廉价的散装白酒,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他微笑不语,只是有时用手摸摸我的头罢了。或许我与父亲相处时间太少的缘故吧,我心中一直有些怯怯的,总是草草吃了饭便离开桌子跑出去,只留下父亲继续他的豪饮。  转眼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
期刊
对人施以小恩小惠,哪怕是在人家危难之时送给一块干馒头,也时常记挂于心,总觉得接受恩惠的人欠了自己天大的人情。  我们社区里有一个叫刘民的孩子,得了急性阑尾炎,因为家里没钱,拿不出开刀的钱,疼得他在床上打滚。居委会知道以后,组织各家给刘民捐款,结果好多人捐款,有的捐5毛,有的捐1块,有的捐100元。得到了大家的捐款,刘民做了手术,很快康复了。为此,刘民对社区里的每个人都心存感激,见了谁都点头问好,非
期刊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表达了900多年前苏东坡对妻子王弗永不忘怀的深情。当听到黄阿姨内心那段隐藏了40多年的真挚情感时,记者瞬时就想起了这首悱恻凄戚的悼亡之作。这是一个充满了悲伤的故事,诠释了一位普通妇女在面对生活磨难时所表现出的难能可贵的坚强。    爱,永远的单行线    2007年1月9日,64岁的黄阿姨来到杂志社,“
期刊
一天深夜,老伴从床上掉下来,双手撑在水泥地上,胳膊痛得举不起来了。我急忙扶她到床上,取止痛片给她吃,仍然不见效果,还是咬牙皱眉咿呀咿呀地呻吟着,让我阵阵心痛。  第二天一早,我就打电话叫儿子过来,和我一起将老伴带到市人民医院拍片,后确诊为双手腕骨骨折。打上石膏、戴上夹板,双手吊在脖子上。医生交代“伤筋动骨100天,需要在床上静养3个月”。因为儿女们工作都很忙,护理老伴的任务就全由我承担了下来。  
期刊
上小学时,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中年男人在集市上买了一个大饼,回到家中,年迈的父亲问他从集市上买了什么东西,中年男人回答说什么也没有买。然后,中年男人回到自己房中将门反锁上,取出大饼边吃边喂年幼的儿子。  此时,年迈的父亲听到了儿子房内的说笑声,就从门缝向里看去,只见儿子正一边吃着大饼一边喂着孙子。  父亲见此情景,潸然泪下,从地上拣起一个土块在儿子的房门上写了一首打油诗:手扒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