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某高中新引进的几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听课、观察、记录以及自身体会后,发现刚刚走出校门的师范毕业生与老教师存在一定差距,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开始就影响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针对此问题从师范院校对师范毕业生的培养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从“源头”上解决这些困扰新教师的问题,为师范院校更好地培养优秀的毕业生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关键词 ] 课堂教学 对策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高中在2008年新引进的8位各学科新教师,他们来自国内知名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笔者从2008年7月开始至10月末的一段时间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听课、观察、研究后,新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握相比于老教师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学校会采取一系列的培训来帮助新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但是如果把这些必要的措施、培训方式在新教师走出校门前就实施解决,那么新教师会轻松的应对教师这一职业,中学也会减轻负担,同样师范院校就业率也会越来越好,相信会是一个多赢得结果。
一、新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教学基本技能方面
1.教师用语不规范,普通话、教学语速有待提高。通过现场观察新教师的授课,可以发现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语速,语调)艺术。
在授课中存在某些语言方言化、口语化,琐碎话语、口头禅多。8位新进教师都存在口语化教学的现象。其中5位新进教师受来自省份的影响都存在地方方言。语速普遍偏快,语速平均表现为238.7字每秒。
分析原因可能有:新教师没有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文科教学情感影响的重要性,或是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设计环节没有对此做深入地思考和设置,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灵活的运用。
2.新教师教态自我要求不够严格。肢体语言及表情是丰富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能够创设出适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但在观察中新教师在情感的渲染上不够,没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8位新教师中,4位教师在上课时全部有支撑桌子的习惯,三分之二的新教师出现了上课时没有注意学生的观察视角,在教学过程中身体会不经意的挡住学生的观察视线。6位教师的课堂走动过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分析原因:在其生活、学习、工作中没有意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严肃性,在其潜意识里,感觉自我良好,甚至有一种优越感,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也有些是新教师模仿一些实习学校教师或名师的行为所致。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方面
1.师生互动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提问互动多,讨论探究互动少。新教师提问技巧有待提高,无效提问在有些课堂偏多,提问方式单一,点评方式千篇一律,多次提问、追问、重复提问现象存在。在文科教学中多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平均每节课提问21次,点评到位及时。但是教师提问多缺乏技巧性,提问也过多,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白让学生思考,提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反应,提问的效果作用不大即有效提问不多。互动环节在情感目标方面深入分析不够。讨论探究环节太少,几乎每节课接近1次,讨论也不够真实,游戏互动就更少了。以其中一节课为例,互动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的。
据统计,教师提问次数共26次,其中针对全体同学提问8次,提问学生举手回答12次,教师自问自答共6次。在针对学生提问的20个问题中,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共有6次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答案积极地做出评价。整节课没有进行讨论或者其他的交流方式。
总体看来,本节课的师生互动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师提问的学生基本分布在教室的中间偏后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而且有6次没有给出积极的评价。
分析原因:是由于新教师缺少经验所致。在提问技巧上需要在课前仔细琢磨,提问语也需要加以润色。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第一,由于刚毕业的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有限,无法做到收放自如,教师平时缺乏在讲台上讲课的训练能力。经验太少而不能把握住课堂时间节奏。第二,工作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背景的限制,也可能导致问题的出现。
2.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在时间的分配上不是很合理,往往重点内容阐释的不够到位。新教师对重点、难点都能描述出来,但部分新教师对备课准备不足,情感影响不够,主题深化、突破不够,没有深层次地挖掘重、难点深处的情感目标对人的教育。
有些实习教师只备课不写教案或者设计教案,同样也存在新教师的教案是从优秀教案丛书上照抄的,没有很好备课以致上课生疏,造成上课忘词的现象。其中有些教案设计十分简单,选择事例区分度不够。
分析原因:课前的教学设计和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平时教材教学重、难点分析不够。也是可能刚刚参加工作对教案的要求写法以及重难点的理解相对较弱一些。
(三)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方面
1.教师依然主导、学生难显主体性。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因素,因而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大部分新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他们仍然是以“满堂灌”的填鸭式,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少。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并没有很好实现。在课程是新的、教案是新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新课程理念下,实习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的跟上。
分析认为:可能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不透彻,没有仔细的结合教学实际来理解。另一方面,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在他们毕业师范院校所在省是第一年进行,各种评价体系没有一个科学的参考量化标准,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新课程实施中都还是摸索中前行。
2.评价方式单一,很少体现发展性评价观。多数新教师在整节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师生互动环节,给予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简单,没有很好地鼓励学生以及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发展性评价。
新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对两道题进行方法的引导,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对学生做题的评价较少,只做简单评价,没有体现发展性。
实习教师在提问完成后没有及时请同学坐下,所做的评价也仅仅是针对答案的对错进行的,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问题分析:第一,新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理解不透彻;第二,所提的问题过于基础、简单,不便于做出发展性评价;第三,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不足,不知道什么样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第四,新教师教学紧张,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放弃评价时间。
综上出现的问题,每个学校都会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尽相同,方式各异。为中学带来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将这些问题消灭在源头,从师范院校对毕业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就会对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二、师范院校对毕业生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三字一话,锻炼师范生基本功。学校改变师范学生“放羊吃草”的方式,配备专职教师从大一入学开始指导师范专业学生的三字一话,布置一定量的训练作业,做好监督、定期测评工作。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说”、“写”基本能力将会得到有力保障。另外,通过将三字板书、普通话学习和学生社团活动联系起来,三字一话学习过程引入竞争机制。举办如书法练习评比、观摩、硬笔字展览、粉笔字板书现场表演等课外活动,营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由于“教学语言与一般的语言不同,它不仅要求发音准确,而且要求表达力强,富有感染力、交互性和启迪意义。应该大力提倡和举办多次主题的朗诵、辩论、演讲比赛等,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肢体语言表达意义的综合能力。
(二)拓宽渠道,开辟师范生见习途径多元化。见习实践是在师范生走上讲台前的一个必经的实践、锻炼环节。见习给学生一个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教师工作,体会、感受教学工作的喜与哀。除在学校安排的统一实习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留心教学场景,校园中多“偷”师。学生身处学校学习,除了在计算机专业课打好专业功底外,师范生应在校园中多“偷”师:善于日常教学环节细心观察学习,观摩教师的教态;学习有经验的教师如何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积累教学经验;留意教师对学科术语的准确、精练运用,掌握规范的信息技术用语,才能日后授课时准确表述。
2.善用多媒体网络,多多观摩经典教学课例。全国新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学校应建立电教中心和网络资源库,能够让师范生查找到教学课例、教学评论节目等的光盘或者录像带。让师范生可以通过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教学进程,将理论与鲜活的教学课例相结合,更深入地体会教师行为对教学关系影响的微妙之处。多放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并能组织学生和在校有经验的老师多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有所提高,加强实习生的新课程理念;实习前指导教师侧重对实习生这方面的培训等。
(三)微格教学和学生试讲相结合。微格教学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可以掌握、 评估、训练的单一的教学技能,通过这些单一的教学技能进行评估和针对性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让师范生逐步转化思想,适应新课标的思想开展试讲训练,经过多次有学生当观众和专业学科教师的指导后,师范生的课堂经验将会更加丰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
(四)多途径获取真实教学经验。师范生可以参与社会辅导班任教、偏远地区短期支教等多方式、多途径获取最珍贵的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课堂讲课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在理论上的学习,同时为了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比较偏僻地区的学校做代课教师。在真实的课堂获取最有用的经验信息有助于师范生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宗发,冉汇真. 师范院校实习生角色心理冲突与对策 [J]. 教育与职业, 2007(14).
[2]李赛. 角色认知与角色扮演 [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关键词 ] 课堂教学 对策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高中在2008年新引进的8位各学科新教师,他们来自国内知名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笔者从2008年7月开始至10月末的一段时间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听课、观察、研究后,新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握相比于老教师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学校会采取一系列的培训来帮助新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但是如果把这些必要的措施、培训方式在新教师走出校门前就实施解决,那么新教师会轻松的应对教师这一职业,中学也会减轻负担,同样师范院校就业率也会越来越好,相信会是一个多赢得结果。
一、新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教学基本技能方面
1.教师用语不规范,普通话、教学语速有待提高。通过现场观察新教师的授课,可以发现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语速,语调)艺术。
在授课中存在某些语言方言化、口语化,琐碎话语、口头禅多。8位新进教师都存在口语化教学的现象。其中5位新进教师受来自省份的影响都存在地方方言。语速普遍偏快,语速平均表现为238.7字每秒。
分析原因可能有:新教师没有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文科教学情感影响的重要性,或是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设计环节没有对此做深入地思考和设置,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灵活的运用。
2.新教师教态自我要求不够严格。肢体语言及表情是丰富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能够创设出适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但在观察中新教师在情感的渲染上不够,没有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8位新教师中,4位教师在上课时全部有支撑桌子的习惯,三分之二的新教师出现了上课时没有注意学生的观察视角,在教学过程中身体会不经意的挡住学生的观察视线。6位教师的课堂走动过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分析原因:在其生活、学习、工作中没有意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严肃性,在其潜意识里,感觉自我良好,甚至有一种优越感,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也有些是新教师模仿一些实习学校教师或名师的行为所致。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方面
1.师生互动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提问互动多,讨论探究互动少。新教师提问技巧有待提高,无效提问在有些课堂偏多,提问方式单一,点评方式千篇一律,多次提问、追问、重复提问现象存在。在文科教学中多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平均每节课提问21次,点评到位及时。但是教师提问多缺乏技巧性,提问也过多,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白让学生思考,提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反应,提问的效果作用不大即有效提问不多。互动环节在情感目标方面深入分析不够。讨论探究环节太少,几乎每节课接近1次,讨论也不够真实,游戏互动就更少了。以其中一节课为例,互动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的。
据统计,教师提问次数共26次,其中针对全体同学提问8次,提问学生举手回答12次,教师自问自答共6次。在针对学生提问的20个问题中,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共有6次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答案积极地做出评价。整节课没有进行讨论或者其他的交流方式。
总体看来,本节课的师生互动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师提问的学生基本分布在教室的中间偏后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而且有6次没有给出积极的评价。
分析原因:是由于新教师缺少经验所致。在提问技巧上需要在课前仔细琢磨,提问语也需要加以润色。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第一,由于刚毕业的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有限,无法做到收放自如,教师平时缺乏在讲台上讲课的训练能力。经验太少而不能把握住课堂时间节奏。第二,工作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背景的限制,也可能导致问题的出现。
2.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在时间的分配上不是很合理,往往重点内容阐释的不够到位。新教师对重点、难点都能描述出来,但部分新教师对备课准备不足,情感影响不够,主题深化、突破不够,没有深层次地挖掘重、难点深处的情感目标对人的教育。
有些实习教师只备课不写教案或者设计教案,同样也存在新教师的教案是从优秀教案丛书上照抄的,没有很好备课以致上课生疏,造成上课忘词的现象。其中有些教案设计十分简单,选择事例区分度不够。
分析原因:课前的教学设计和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平时教材教学重、难点分析不够。也是可能刚刚参加工作对教案的要求写法以及重难点的理解相对较弱一些。
(三)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方面
1.教师依然主导、学生难显主体性。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因素,因而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大部分新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他们仍然是以“满堂灌”的填鸭式,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少。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并没有很好实现。在课程是新的、教案是新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新课程理念下,实习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很好的跟上。
分析认为:可能是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不透彻,没有仔细的结合教学实际来理解。另一方面,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在他们毕业师范院校所在省是第一年进行,各种评价体系没有一个科学的参考量化标准,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新课程实施中都还是摸索中前行。
2.评价方式单一,很少体现发展性评价观。多数新教师在整节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师生互动环节,给予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简单,没有很好地鼓励学生以及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发展性评价。
新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对两道题进行方法的引导,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对学生做题的评价较少,只做简单评价,没有体现发展性。
实习教师在提问完成后没有及时请同学坐下,所做的评价也仅仅是针对答案的对错进行的,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问题分析:第一,新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理解不透彻;第二,所提的问题过于基础、简单,不便于做出发展性评价;第三,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不足,不知道什么样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第四,新教师教学紧张,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放弃评价时间。
综上出现的问题,每个学校都会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尽相同,方式各异。为中学带来很多的困难。因此我们将这些问题消灭在源头,从师范院校对毕业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就会对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二、师范院校对毕业生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三字一话,锻炼师范生基本功。学校改变师范学生“放羊吃草”的方式,配备专职教师从大一入学开始指导师范专业学生的三字一话,布置一定量的训练作业,做好监督、定期测评工作。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说”、“写”基本能力将会得到有力保障。另外,通过将三字板书、普通话学习和学生社团活动联系起来,三字一话学习过程引入竞争机制。举办如书法练习评比、观摩、硬笔字展览、粉笔字板书现场表演等课外活动,营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由于“教学语言与一般的语言不同,它不仅要求发音准确,而且要求表达力强,富有感染力、交互性和启迪意义。应该大力提倡和举办多次主题的朗诵、辩论、演讲比赛等,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肢体语言表达意义的综合能力。
(二)拓宽渠道,开辟师范生见习途径多元化。见习实践是在师范生走上讲台前的一个必经的实践、锻炼环节。见习给学生一个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教师工作,体会、感受教学工作的喜与哀。除在学校安排的统一实习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留心教学场景,校园中多“偷”师。学生身处学校学习,除了在计算机专业课打好专业功底外,师范生应在校园中多“偷”师:善于日常教学环节细心观察学习,观摩教师的教态;学习有经验的教师如何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积累教学经验;留意教师对学科术语的准确、精练运用,掌握规范的信息技术用语,才能日后授课时准确表述。
2.善用多媒体网络,多多观摩经典教学课例。全国新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学校应建立电教中心和网络资源库,能够让师范生查找到教学课例、教学评论节目等的光盘或者录像带。让师范生可以通过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教学进程,将理论与鲜活的教学课例相结合,更深入地体会教师行为对教学关系影响的微妙之处。多放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并能组织学生和在校有经验的老师多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有所提高,加强实习生的新课程理念;实习前指导教师侧重对实习生这方面的培训等。
(三)微格教学和学生试讲相结合。微格教学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可以掌握、 评估、训练的单一的教学技能,通过这些单一的教学技能进行评估和针对性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让师范生逐步转化思想,适应新课标的思想开展试讲训练,经过多次有学生当观众和专业学科教师的指导后,师范生的课堂经验将会更加丰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
(四)多途径获取真实教学经验。师范生可以参与社会辅导班任教、偏远地区短期支教等多方式、多途径获取最珍贵的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课堂讲课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在理论上的学习,同时为了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比较偏僻地区的学校做代课教师。在真实的课堂获取最有用的经验信息有助于师范生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宗发,冉汇真. 师范院校实习生角色心理冲突与对策 [J]. 教育与职业, 2007(14).
[2]李赛. 角色认知与角色扮演 [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