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设计有效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效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注重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三是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猫》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搜集了各种猫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貓朋友,然后用课件出示猫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关爱、激励、培养自信,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可从罗森塔尔的实验中看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名单,却以赞赏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浓厚。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掩饰不住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唤醒了他们的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们的心中荡漾!
在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到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变得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思维开放,智慧互相碰撞,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其实老师的激励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的运用,诸如:眼神赞许、颔首、伸大拇指、微笑、抚摸学生的头等动作,也可用“你真行”、“真棒”、“好样的”等语言,还可以用评选“小能手”、“表现奖”、“创新奖”等。
四、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整节课,读出自己的感悟,书声朗朗,读味十足。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读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总之,生活即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足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将生活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将自己所见的春联、有趣的事情记下,然后在语文课堂上鼓励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总之,教师只要足够用心,笔者相信,每一堂语文课都会变得绘声绘色,将课堂气氛带“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 . 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9.
[3]教育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效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注重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三是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猫》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搜集了各种猫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貓朋友,然后用课件出示猫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关爱、激励、培养自信,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可从罗森塔尔的实验中看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名单,却以赞赏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浓厚。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掩饰不住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唤醒了他们的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们的心中荡漾!
在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到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变得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思维开放,智慧互相碰撞,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其实老师的激励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的运用,诸如:眼神赞许、颔首、伸大拇指、微笑、抚摸学生的头等动作,也可用“你真行”、“真棒”、“好样的”等语言,还可以用评选“小能手”、“表现奖”、“创新奖”等。
四、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整节课,读出自己的感悟,书声朗朗,读味十足。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读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总之,生活即语文,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足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将生活感受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将自己所见的春联、有趣的事情记下,然后在语文课堂上鼓励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总之,教师只要足够用心,笔者相信,每一堂语文课都会变得绘声绘色,将课堂气氛带“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 . 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9.
[3]教育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