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k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的提出,不但是对新课改要求的贯彻和落实,也是对目前高中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所以,高中数学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育形式,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方式,努力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点,从而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习惯;兴趣;课堂气氛
  一、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1.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知道好的习惯伴随我们一生,在高中阶段,学生正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培养好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爱思考的习惯.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高中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首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构建,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从课堂的知识导入环节就开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日常熟知的新闻、人物、故事等话题,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在话题的吸引下进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个小节目,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数学教师的负担,使数学教师在付出同样的精力的前提下,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高中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最缺乏的就是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要想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就要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内学习数学知识.
  4.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建立立体式教学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高中数学课堂也要适时的引入多媒体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简化高中数学教师的任务量,把立体几何和画图部分的工作量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数学课件进行数学教学,不但提升了教学层次感,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就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立体式的教学结构.目前的高中教育中,都已经开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应用效果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便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定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立体式教学结构,是高中数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5.教师应该抓住学习的重难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相关的学习理论,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安排,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师要结合旧知识进行新课导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在旧知识基础上通过深入和延伸来构建新知识.其次,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教师要抓住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规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思维方式,使得教学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内容,教学难点不一定就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难点进行突破,构建高效课堂.最后,教师要积极运用学习理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衡量课堂效率的标准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学习相关的学习理论,并加以实际运用.例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学生经过努力可能达到学习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取得教学成功的同时付出一定的努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以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理论作为指导,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选用恰当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赵妍.论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2,17:94.
  [2]黄凯.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
  [3]李新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1).94.
其他文献
法律全球化对侦查工作法治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站在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高度,反观我国侦查工作法治化,会发现很多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其中包括侦查工作的价
【摘要】 目的:算术平均值本质是等额权重,验证算术评价法的误差范围,分析该法在主观赋值评标计算中能否规避专家能力和隐形倾向差异?方法:选择根据信息的不确定性来确定权重的信息熵法,实际投标案例对比计算,以评标结果和误差大小平行分析.结论:评标结果完全一致,误差平均0.89 % ,说明算术平均法评标准确可靠,能够避免专家能力和隐形倾向差异,且具有计算简单,利于信息公开的优点,可作为评标的主要方法.  
一、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对于初入小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是非常有限的. 然而,小组合作对于数学课堂来说,弥足轻重: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再次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所以小组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那么,数学教师应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呢?本人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多种体验,丰富操作经验  荷
盾构施工要满足对周边环境微扰动的要求,需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监测等技术。文章以盾构区间下穿机场主跑道工程为例,针对盾构施工引起的短期、长期沉降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通
刑事诉讼的全球化趋势有着其自身的逻辑与体现,其中人权保障观念的弘扬是这一趋势兴起的基石;一系列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通过与实施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载体;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