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国家的号召、引领下,工程得到了深入、有效的推进。随着工程的推进、技术的发展,有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技术应用水平的问题油然而生。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基础教育界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实践性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通过项目协作,强化应用水平,让学生学习更精彩。
为了强化应用水平,2010年我们申请参加了“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该项目旨在将城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促进城乡师生的远程协作,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此项目引领下,我们采取城乡学校结对的方式,围绕十个学习主题开展了一项“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参见:“特酷”项目学习社区http://www.tecol.org.cn/useraspx/special/index.aspx)。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将围绕探索性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最终达成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项目活动中,我们主要参照共同协作建构模式和差异化建构模式进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领导协调,建立城乡学校的学习团队(共同体);网下实践,制订学习活动计划;网上协作,作品(协作)创作与共享。
共同协作建构模式
差异化建构模式
这种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其本质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协作中进步”。它极大地发挥了远程教育工程的实际功效,提升了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过程更精彩。
二、提供技能(技术和能力)支持,提升应用水平,让城乡教师共成长。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技术能够支持“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它可以为情境的构建提供支持,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意义学习”中;也可以解决城乡地区的学习者因为物理距离产生的困惑,为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提供便利,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对话;还能促使城乡教师从技术中学习本体知识,或利用技术进行其他领域的知识学习。
我们主要采取“通识培训”、“专题培训”、“分层培训”、“实践演练”和“任务驱动”五项措施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在“通识培训”中,坚持培训对象的全体性和信息技能的普及性。在“专题培训”中,力求培训对象的专业性和培训内容的专题性。在“分层培训”中,强调培训对象的层面性和技术能力的层次性。在“实践演练”中,突出培训对象的学科性和实践问题的诊断性。在“任务驱动”中,坚持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创作指导的实践性。如开展了“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培训”等十余次专题性培训活动。邀请了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陈艳红老师、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的蒋鸣和教授等技术专家进行“怎样备好一节基于IP资源的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等实践性培训活动。进行了每年一次的以“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指导与实践”为任务的驱动性培训活动。这种多层面、多方位、多专题的培训活动,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必要的、有效的技术支持,更为农村学校进行了必需的、专门的人才培养。
技术支持打基础,能力支持创品牌。我们坚持采用“个人创造、多方协作、实践完善”的方法进行国家级、省级远程教育资源的研制工作。如“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光盘项目”六年级下册的研制、脚本设计和教学指导工作进程中,不仅进行了城乡教师之间的预设性交流活动,还进行了城乡学生之间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此套教育光盘不仅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还作为支援西部教育资源,配送到祖国西部各省,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省级网络课程制作活动中,不仅制作组成员的组合体现了城乡结合,还借助BBS平台开展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互动研讨。此课程不仅在江西省教育电视台播放,还上传到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网进行共享。我们还采取“放大名校效应”的方法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供同步课堂教学资源,实现了同步课堂教学资源的播放,为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同步指导,也促进了城乡教师的共同成长。
三、借助资源共享,展现应用水平,让城乡教育齐进步。
资源共享,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在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同时,还适时借助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开展“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城乡学校的教师参加,开展城乡教师之间教育技术应用的交流研讨,同时也展示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发挥了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
我们还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开展了“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应用优秀课例送课下乡活动”,使得优质教学资源走进农村教育课堂,促进了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现场交流。以“迎进来”的方式与许多农村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并针对“校园网站建设与应用”、“校园电视网络应用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交流、方法互鉴,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教师之间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深层次交流。
让我们以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为平台,扎实推进远程教育技术工程,努力促进远程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促使学生学习更精彩、城乡教师共成长、城乡教育齐进步。
一、通过项目协作,强化应用水平,让学生学习更精彩。
为了强化应用水平,2010年我们申请参加了“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该项目旨在将城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促进城乡师生的远程协作,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此项目引领下,我们采取城乡学校结对的方式,围绕十个学习主题开展了一项“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参见:“特酷”项目学习社区http://www.tecol.org.cn/useraspx/special/index.aspx)。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将围绕探索性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最终达成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项目活动中,我们主要参照共同协作建构模式和差异化建构模式进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领导协调,建立城乡学校的学习团队(共同体);网下实践,制订学习活动计划;网上协作,作品(协作)创作与共享。
共同协作建构模式
差异化建构模式
这种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其本质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协作中进步”。它极大地发挥了远程教育工程的实际功效,提升了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过程更精彩。
二、提供技能(技术和能力)支持,提升应用水平,让城乡教师共成长。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技术能够支持“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它可以为情境的构建提供支持,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意义学习”中;也可以解决城乡地区的学习者因为物理距离产生的困惑,为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提供便利,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对话;还能促使城乡教师从技术中学习本体知识,或利用技术进行其他领域的知识学习。
我们主要采取“通识培训”、“专题培训”、“分层培训”、“实践演练”和“任务驱动”五项措施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在“通识培训”中,坚持培训对象的全体性和信息技能的普及性。在“专题培训”中,力求培训对象的专业性和培训内容的专题性。在“分层培训”中,强调培训对象的层面性和技术能力的层次性。在“实践演练”中,突出培训对象的学科性和实践问题的诊断性。在“任务驱动”中,坚持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创作指导的实践性。如开展了“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培训”等十余次专题性培训活动。邀请了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陈艳红老师、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的蒋鸣和教授等技术专家进行“怎样备好一节基于IP资源的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等实践性培训活动。进行了每年一次的以“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指导与实践”为任务的驱动性培训活动。这种多层面、多方位、多专题的培训活动,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必要的、有效的技术支持,更为农村学校进行了必需的、专门的人才培养。
技术支持打基础,能力支持创品牌。我们坚持采用“个人创造、多方协作、实践完善”的方法进行国家级、省级远程教育资源的研制工作。如“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光盘项目”六年级下册的研制、脚本设计和教学指导工作进程中,不仅进行了城乡教师之间的预设性交流活动,还进行了城乡学生之间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此套教育光盘不仅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还作为支援西部教育资源,配送到祖国西部各省,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省级网络课程制作活动中,不仅制作组成员的组合体现了城乡结合,还借助BBS平台开展了城乡教师之间的互动研讨。此课程不仅在江西省教育电视台播放,还上传到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网进行共享。我们还采取“放大名校效应”的方法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供同步课堂教学资源,实现了同步课堂教学资源的播放,为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同步指导,也促进了城乡教师的共同成长。
三、借助资源共享,展现应用水平,让城乡教育齐进步。
资源共享,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在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同时,还适时借助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开展“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城乡学校的教师参加,开展城乡教师之间教育技术应用的交流研讨,同时也展示了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发挥了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
我们还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开展了“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应用优秀课例送课下乡活动”,使得优质教学资源走进农村教育课堂,促进了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现场交流。以“迎进来”的方式与许多农村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并针对“校园网站建设与应用”、“校园电视网络应用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交流、方法互鉴,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教师之间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深层次交流。
让我们以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为平台,扎实推进远程教育技术工程,努力促进远程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促使学生学习更精彩、城乡教师共成长、城乡教育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