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5年的文献资资料表明中医综合治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效。目前临床上常用保守治疗方法有中药外敷、中药内服、电针、针刀、推拿、刺络放血、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且研究表明综合运用疗效更好。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1 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1]。
2 中医治疗
近5年来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资资料表明中医综合治理腰椎间盘突出症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医治疗具有治疗手段多样性、疗效持续性、无创伤损害性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保守疗法有包括中药外敷、中药内服、电针、针刀、推拿、刺络放血、艾灸等,经过大量临床实验与分析显示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具有更好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综述如下。
2.1 中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以腰4~5椎间盘、腰5~骶1椎间盘的最为多见,约占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的95%[2]。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于“腰痛”“痹证”范畴,中医将腰背、腰脚痛归于“筋骨痹痛”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圣济总录》曰:“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骨乃痹而其证内寒也”。《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景岳全书·风痹》曰:“风痹之证,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惟血气不充,故风寒得以入之”。可见,肝脾肾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不通是本病的关键病机。肝脾肾虚为本病发生之本,风寒湿邪入侵为发病的主要外在条件,急性发作尤以风寒湿为主。痹病日久,伤血耗气,损伤肝肾,痰瘀交结。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使用活血化瘀消徵药、息风止痉药、温里散寒药、补益肝肾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3]。临床数据分析表明所用的代表方药中多用当归、川芎、杜仲、独活、牛膝、地龙、桑寄生、没药、乳香等,其中当归应用次数最多。此外,亦可通过中药外治,借助各传统中药外敷、膏药外贴、熏洗等方法使药物通过皮肤,作用受累的神经根部位,以达到消炎镇痛,减轻症状的目的。
2.2 针灸疗法
针灸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阴阳,且因痛苦小,风险低,有一定的疗效,是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具有消炎、镇痛、解痉、脱敏和免疫刺激的作用。本病病变部位多集中在腰部及大腿外侧,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膀胱经、胆经及局部穴位,同时也与坐骨神经的循行部位相吻合,且脊神经根在体表的投影正好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腰部的2条循行线。如大肠俞、关元俞为腰部重要穴位,针刺可直达病所,宣通气血、松解粘连;秩边深层有坐骨神经通过,刺此穴可健腰利腿;“腰背委中求”,委中主治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环跳深层有坐骨神经干,针之可祛风湿、利腰腿;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疏经络、通关节;悬钟是八会穴之髓会,填精益髓、舒经活络、活血止痛。诸穴同用,共奏健腰利腿、活络止痛之功。方法有普通针刺、电针疗法、温针疗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放血疗法、火针疗法等,而临床应用当中,常是两钟或两钟以上针灸方法结合使用。此外,亦常结合其它疗法,如腰椎牵引、推拿、中药治疗等,多能增加疗效。
2.3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开泄腠理、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和活血化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无创伤及不良反应等特点。
2.4.推拿疗法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显著,经济而无副作用,病人易于接受等特点,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主要方法。江涛[6]将常见手法大概分为:①牵引法;②旋转法;③侧卧斜扳法;④屈伸折项法;⑤拔伸牵抖法;⑥其他如点穴、揉、提扳、顺筋、理筋、滚捏等辅助手法。手法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7]:①调整脊柱顺应性,松解肌痉挛;②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③纠正小关节错位及滑膜嵌顿;④松解神经根粘连,促进炎症、水肿吸收;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修复;⑥镇痛及提高组织痛阈;⑦促进椎间盘的自然吸收。
3 总结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很多,现临床上多采用多种方式综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佳效。但在治疗方面仍存在着方法庞杂、疗效评定缺乏统一量化等缺陷。如何根据患者的证候、证型变化,利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论进行统一的量化及信息采集,以及后期的数据统计分析,是当前理论研究、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难点。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规范对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8]。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秦新裕,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3.
[2]曾令辉.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23:94-95.
[3]李具宝,熊启良,亓峰,余喆,屈尚可,張磊,王琦,包可,李帆冰.近10年文献中特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06:27-29.
[4]谈东辉,赵继荣,朱换平,李红专.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1,11:109-111.
[5]张则信.针灸疗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文献综述[J].中医临床研究,2012,07:118-120.
[6]聂容荣,黄春华,符文彬.针刀疗法配合远道取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906-910.
[7]张立勇,叶勇,邵湘宁,朱静.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4,02:49-53.
[8]戚秀中,刘栋,顾瞻,等.何为“经络”[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7):171-173.
作者信息:
张少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
谢文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4级
陈立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3级
李碧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4级
龚雪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3级
第一作者:张少平(1993-),女(汉),广东普宁人,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医学(骨伤方向)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1 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1]。
2 中医治疗
近5年来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资资料表明中医综合治理腰椎间盘突出症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医治疗具有治疗手段多样性、疗效持续性、无创伤损害性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保守疗法有包括中药外敷、中药内服、电针、针刀、推拿、刺络放血、艾灸等,经过大量临床实验与分析显示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具有更好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综述如下。
2.1 中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以腰4~5椎间盘、腰5~骶1椎间盘的最为多见,约占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的95%[2]。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于“腰痛”“痹证”范畴,中医将腰背、腰脚痛归于“筋骨痹痛”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圣济总录》曰:“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骨乃痹而其证内寒也”。《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景岳全书·风痹》曰:“风痹之证,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惟血气不充,故风寒得以入之”。可见,肝脾肾虚、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不通是本病的关键病机。肝脾肾虚为本病发生之本,风寒湿邪入侵为发病的主要外在条件,急性发作尤以风寒湿为主。痹病日久,伤血耗气,损伤肝肾,痰瘀交结。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使用活血化瘀消徵药、息风止痉药、温里散寒药、补益肝肾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3]。临床数据分析表明所用的代表方药中多用当归、川芎、杜仲、独活、牛膝、地龙、桑寄生、没药、乳香等,其中当归应用次数最多。此外,亦可通过中药外治,借助各传统中药外敷、膏药外贴、熏洗等方法使药物通过皮肤,作用受累的神经根部位,以达到消炎镇痛,减轻症状的目的。
2.2 针灸疗法
针灸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阴阳,且因痛苦小,风险低,有一定的疗效,是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具有消炎、镇痛、解痉、脱敏和免疫刺激的作用。本病病变部位多集中在腰部及大腿外侧,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膀胱经、胆经及局部穴位,同时也与坐骨神经的循行部位相吻合,且脊神经根在体表的投影正好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腰部的2条循行线。如大肠俞、关元俞为腰部重要穴位,针刺可直达病所,宣通气血、松解粘连;秩边深层有坐骨神经通过,刺此穴可健腰利腿;“腰背委中求”,委中主治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环跳深层有坐骨神经干,针之可祛风湿、利腰腿;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疏经络、通关节;悬钟是八会穴之髓会,填精益髓、舒经活络、活血止痛。诸穴同用,共奏健腰利腿、活络止痛之功。方法有普通针刺、电针疗法、温针疗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放血疗法、火针疗法等,而临床应用当中,常是两钟或两钟以上针灸方法结合使用。此外,亦常结合其它疗法,如腰椎牵引、推拿、中药治疗等,多能增加疗效。
2.3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开泄腠理、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和活血化瘀,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无创伤及不良反应等特点。
2.4.推拿疗法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显著,经济而无副作用,病人易于接受等特点,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主要方法。江涛[6]将常见手法大概分为:①牵引法;②旋转法;③侧卧斜扳法;④屈伸折项法;⑤拔伸牵抖法;⑥其他如点穴、揉、提扳、顺筋、理筋、滚捏等辅助手法。手法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7]:①调整脊柱顺应性,松解肌痉挛;②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③纠正小关节错位及滑膜嵌顿;④松解神经根粘连,促进炎症、水肿吸收;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修复;⑥镇痛及提高组织痛阈;⑦促进椎间盘的自然吸收。
3 总结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很多,现临床上多采用多种方式综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佳效。但在治疗方面仍存在着方法庞杂、疗效评定缺乏统一量化等缺陷。如何根据患者的证候、证型变化,利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论进行统一的量化及信息采集,以及后期的数据统计分析,是当前理论研究、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难点。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规范对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8]。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秦新裕,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3.
[2]曾令辉.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23:94-95.
[3]李具宝,熊启良,亓峰,余喆,屈尚可,張磊,王琦,包可,李帆冰.近10年文献中特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06:27-29.
[4]谈东辉,赵继荣,朱换平,李红专.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1,11:109-111.
[5]张则信.针灸疗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文献综述[J].中医临床研究,2012,07:118-120.
[6]聂容荣,黄春华,符文彬.针刀疗法配合远道取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906-910.
[7]张立勇,叶勇,邵湘宁,朱静.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4,02:49-53.
[8]戚秀中,刘栋,顾瞻,等.何为“经络”[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7):171-173.
作者信息:
张少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
谢文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4级
陈立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3级
李碧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4级
龚雪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3级
第一作者:张少平(1993-),女(汉),广东普宁人,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医学(骨伤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