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响应国家战略方针,扶贫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主要方向集中在经济扶贫以及国家政策、管理方面。课题立项以及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与国际政治几个专业领域。在国家政策引导下,2015年后扶贫课题的科学研究从行业指导到政策研究、职业指导等、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立足于高校背景,对新型扶贫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扶贫;国家政策;高校背景;新型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011-01
扶贫作为我国国家战略,载纳入十三五期间必须完成的攻坚项目形式下,各种产业与扶贫的合作催生出“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政策扶贫”等等新型产业模式,以发展贫困地产业来解决长期而难以解决的贫困问题。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扶贫课题作为扶贫研究新团体,近年论文发表数量已达三百多篇。高校专业背景下的新扶贫模式--“视觉设计扶贫”还属未有研究先例的新课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地区进行针对性的视觉设计在扶贫中的功能探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创新性如下:
1 高校专业背景下,专业与实践的新结合。
立足于高校设计专业培养背景,本项目提出了在扶贫事业还处于空白的视觉设计创新扶贫模式,因此对于“视觉设计+乡镇扶贫”理念创立具有发展空间和机遇。将高校科研团队与扶贫进行项目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高校设计团队的设计视线从商业化到公益化的扩展。在实践项目中,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专业性和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扶贫事业的开展、创业团队的合作等来增强师生实践动手能力、領导能力以及团队能力。对于组建一支以高校为背景的,依托设计专业师生为技术力量的专业设计团队来参与公益扶贫实践是专业与实践的新结合,具有创新性、进步性以及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扶贫宣传模式的新探索
项目通过对扶贫地区的产品整体形象开发、打造自主品牌形成产品、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链等长远规划等,提出“视觉设计+乡镇扶贫”理念来加大对扶贫的宣传力度,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来解决贫困地区的系列问题。同时加大了高校与扶贫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提升地区的扶贫氛围及公益事业的发展。
3 带动帮扶地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能让扶贫收益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深化扶贫效果,从而切实的改变受益群体的生活现状,为当地贫困户打造当地自主品牌,开发其产业链达到可持续发展效果。其还有助于当地贫困户建立创业理念、对自身发展主动进行规划、有效参与、最终成为创业主体,实现长期脱贫。同时还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与帮扶团队形成和谐友好的氛围以及长期合作关系。
高校背景下产生的扶贫项目,能够得到高校教学理论指导及设计专技术支持,以及相应资金帮助。以创新形式,结合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将公益事业融入校园文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传递正能量,发挥其优势,对帮扶地区当地特产、文化、自然风光进行设计包装整合以及推广宣传。利用网络以及微信平台加强对当地特产、文化、自然风光进行推广宣传。大力宣传扶贫事业、从中寻找商机和结合点,为定点帮扶的贫困户争取到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并在活动中搭建一个长期、持久、有效的扶贫平台,帮助其实现脱贫愿望。借助校园平台不定期举办有力度的公益活动对其进行重点推荐,提高其知名度以及带动经济收入。
以高校团队为主要力量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事业创新项目,锻炼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理论研究与社会民生问题相结合,有利于丰富高校的科研类型,同时也可拓展理论研究的应用领域,提升理论知识的实用性,积累实践经验,促进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升。在当今扶贫事业一片大好的环境下,对定点帮扶地区进行针对性的新型扶贫模式带来了巨大契机。扶贫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其创造的后期整体效益必然会带动经济效益。依托以高校专业技术为背景的团队,进行创新公益扶贫实践,将当下社会发展带来的视觉文化发展形势与乡镇落后实情相结合,提升乡镇整体视觉文化氛围,站在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扶贫帮扶,既可以提升当地产品视觉形象,帮助其提升产品竞争力、又可以对落后的乡村乡貌进行视觉提升、还可以在公益文化宣传方面加入当地老百姓对视觉文化的认知等方面,体现了高校专业背景下扶贫模式的进步性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吕琳鳞 编著,县域乡镇发展探索,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小玄 朱克朋 史永君 著,在草根经济上成长的钢琴企业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 彤新春 著,名族落后地区同步小康之路,中国社科出版社,2015
[4] 记绍勤 编著,科教文化与乡镇发展,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5] 张捡峰,周韧,当代视觉设计精品,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介绍:朱艳秋,1985年生,女,硕士,研究方向:视觉设计
关键词: 扶贫;国家政策;高校背景;新型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4-0011-01
扶贫作为我国国家战略,载纳入十三五期间必须完成的攻坚项目形式下,各种产业与扶贫的合作催生出“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政策扶贫”等等新型产业模式,以发展贫困地产业来解决长期而难以解决的贫困问题。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扶贫课题作为扶贫研究新团体,近年论文发表数量已达三百多篇。高校专业背景下的新扶贫模式--“视觉设计扶贫”还属未有研究先例的新课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地区进行针对性的视觉设计在扶贫中的功能探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创新性如下:
1 高校专业背景下,专业与实践的新结合。
立足于高校设计专业培养背景,本项目提出了在扶贫事业还处于空白的视觉设计创新扶贫模式,因此对于“视觉设计+乡镇扶贫”理念创立具有发展空间和机遇。将高校科研团队与扶贫进行项目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高校设计团队的设计视线从商业化到公益化的扩展。在实践项目中,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专业性和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扶贫事业的开展、创业团队的合作等来增强师生实践动手能力、領导能力以及团队能力。对于组建一支以高校为背景的,依托设计专业师生为技术力量的专业设计团队来参与公益扶贫实践是专业与实践的新结合,具有创新性、进步性以及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扶贫宣传模式的新探索
项目通过对扶贫地区的产品整体形象开发、打造自主品牌形成产品、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链等长远规划等,提出“视觉设计+乡镇扶贫”理念来加大对扶贫的宣传力度,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来解决贫困地区的系列问题。同时加大了高校与扶贫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提升地区的扶贫氛围及公益事业的发展。
3 带动帮扶地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能让扶贫收益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深化扶贫效果,从而切实的改变受益群体的生活现状,为当地贫困户打造当地自主品牌,开发其产业链达到可持续发展效果。其还有助于当地贫困户建立创业理念、对自身发展主动进行规划、有效参与、最终成为创业主体,实现长期脱贫。同时还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与帮扶团队形成和谐友好的氛围以及长期合作关系。
高校背景下产生的扶贫项目,能够得到高校教学理论指导及设计专技术支持,以及相应资金帮助。以创新形式,结合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将公益事业融入校园文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传递正能量,发挥其优势,对帮扶地区当地特产、文化、自然风光进行设计包装整合以及推广宣传。利用网络以及微信平台加强对当地特产、文化、自然风光进行推广宣传。大力宣传扶贫事业、从中寻找商机和结合点,为定点帮扶的贫困户争取到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并在活动中搭建一个长期、持久、有效的扶贫平台,帮助其实现脱贫愿望。借助校园平台不定期举办有力度的公益活动对其进行重点推荐,提高其知名度以及带动经济收入。
以高校团队为主要力量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事业创新项目,锻炼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理论研究与社会民生问题相结合,有利于丰富高校的科研类型,同时也可拓展理论研究的应用领域,提升理论知识的实用性,积累实践经验,促进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升。在当今扶贫事业一片大好的环境下,对定点帮扶地区进行针对性的新型扶贫模式带来了巨大契机。扶贫虽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其创造的后期整体效益必然会带动经济效益。依托以高校专业技术为背景的团队,进行创新公益扶贫实践,将当下社会发展带来的视觉文化发展形势与乡镇落后实情相结合,提升乡镇整体视觉文化氛围,站在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扶贫帮扶,既可以提升当地产品视觉形象,帮助其提升产品竞争力、又可以对落后的乡村乡貌进行视觉提升、还可以在公益文化宣传方面加入当地老百姓对视觉文化的认知等方面,体现了高校专业背景下扶贫模式的进步性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吕琳鳞 编著,县域乡镇发展探索,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小玄 朱克朋 史永君 著,在草根经济上成长的钢琴企业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 彤新春 著,名族落后地区同步小康之路,中国社科出版社,2015
[4] 记绍勤 编著,科教文化与乡镇发展,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5] 张捡峰,周韧,当代视觉设计精品,四川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介绍:朱艳秋,1985年生,女,硕士,研究方向:视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