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匠精神作为现代职业素养的要求,需要引起高职教育的重视,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既继承了工匠培养,又彰显了工匠精神内涵。简述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进行了探討,希望可以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一份参考。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060-02
现代学徒制就是现代职业教育与学徒制的结合,校企联合招生,学生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学校学生,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可,高职院校也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现代学徒制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有着较大关联,能够促进工匠人才的培养。
一、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重要性
(一)工匠精神内涵
传统的工匠是指以某项技能赖以生存的人,经过发展工匠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工匠既指传统工艺工匠,也指生产、服务技术人员,而工匠精神涵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守匠德,包括尊师重道、爱岗敬业,其中尊师重道最早体现于学徒制中,在学徒与师傅共同劳动过程中,师傅传授学徒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师徒形成心灵契合。而爱岗敬业是劳动者对工作充满使命感与认同感,劳动者坚定职业理想,在养家糊口过程中对自己的技能充满自豪感,体验工作乐趣,保持对职业的忠诚。二是独具匠功,工匠精神的匠心体现于专注与极致,劳动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工作,不被繁杂的环境干扰,追求极致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力求每道工序产品细节的精致,追求卓越品质。三是别有匠艺体现于精益求精,这也是匠艺的灵魂,工匠精神的重要特征,工匠精神也可以称为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至真极致、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也体现在创新层面,无论是传统手工行业,还是如今机器化劳作,都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劳动者在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思索的基础上,对技艺进行革新,实现创新。现代工业的发展使产品需求更重视人性化,而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更好地促进产品柔性化生产[1]。
(二)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想要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具备匠人的专注与创新,缺乏工匠精神就难以有核心技术,无法得到长远发展,据相关部门统计,市场高级技工缺口较大,尤其是在产业队伍中缺乏高级技工,影响着中国制造的发展,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肩负着重要使命与战略重任,高职院校需要与时俱进,既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又重视职业精神培养,推动职业院校的发展,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有一技之长,更要有持续学习、勇于开拓的精神与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能够精益求精,可以吃苦耐劳,这样才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诚实劳动、精益求精的创造性人才,是受到广泛欢迎与尊重的,学生只有具备工匠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促进其走向事业的成功[2]。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较低,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较低,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很多院校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仅仅是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致使学生不重视课程的深入学习,只是为了不挂科而进行浅显性学习,既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也不利于工匠精神培养。其次,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重视技能教学,忽视人文教学,在多元化社会环境背景下,如果学生缺乏职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就难以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仅仅重视技能提升的教育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工匠精神培养的内涵,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由于缺乏奉献精神、判断与解决能力等,也难以得到成长。最后,教师队伍比较单一,有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综合能力较低,教学理念难以满足时代需求,高职院校在选聘教师时单纯地以学历为标准,忽视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考虑,对晋升也仅仅依靠教研成果作为标准,并未将教师的其他实践情况融入其中,致使教师力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并未突出工匠精神的实质内容[3]。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设工匠精神培育平台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首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价值引导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科学育人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具备科学价值观,能够以德树人,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价值导向需要打破岗位需求局限,防止完全以企业利益为主,要为社会培养具备过硬思想素质、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劳动者。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能力自信理念,避免学生出现技术异化、职业观念桎梏、急功近利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劳动成果、消除职业贵贱歧视,以及正视工匠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励学生自我修缮,增强主体意识,为学生营造勇于创新探索文化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才华施展的平台。并且高职院校需要完善科学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工匠精神培养有很多渠道,例如:开展实训课、创新创业课等,将这些渠道整合成系统化体系,充分发挥各课程作用,使现代学徒制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专业实践教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模块,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通过研究经营服务理念,制定战略目标,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拼搏精神,增强职业认同,领略工匠精神。另外,工匠精神文化氛围营造也要引起重视,高职院校需要吸纳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敬业精神等,将其与学校育人理念、文化创造相结合,形成新的校园文化,培养具备职业情怀的机电人才[4]。 (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动模式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模式,“走出去”是指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学生经过岗前培训,了解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精神,遵守企业组织纪律,维护企业机械设备,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对具有创造力的学生给予奖励,对粗心大意的学生给予惩罚,做到赏罚分明,当学生完成阶段实习后进行学业考核,结合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工作技能等给予评价。“请进来”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系统工匠精神培养,利用思政理论课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工作中需要具备踏实肯干、精益求精、团结合作等素养,当发现学生存在品德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纠正,在进行机电专业教育时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合格的大国工匠,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重视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職业精神培养,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建立协同育人互动式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教育中[5]。
(三)完善合作机制,推动课程改革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有科学的合作机制作为保障,包括现代学徒制方案制定、合作企业选择以及校企两大主体的科学论证等,高职院校与企业要深入调研,考察行业发展趋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效果评价等保障措施。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傅作为言传身教的践行者,其道德水平、精神境界、教育方法等都影响着教育效果,且职业精神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更与师傅紧密相关,因此,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要严格制定师傅选派标准,在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规则制定及反馈,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工匠精神的培养。现代学徒制的载体为企业与高职院校,以企业角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从企业文化活动入手。例如: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组织学生制作宣传手册,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活动中,并为实习学生提供创新平台。以高职院校角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可以从课程改革方面入手,将工匠精神内涵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改革考评机制,将工匠精神作为考核内容,促进学生重视工匠精神的提升。对于机电类学生来讲,从工程认知到满足高质量要求需要一定时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安排由简入深的项目,利用递进式考核促进学生掌握精益求精之技,首先引导学生每日反省,定期检查学生的总结报告,其次培养学生自律之技,将自立进行量化,通过组织表彰大会、分享大会等提升学生的自律性。最后培养学生卓越的追求之魂,引导学生参加高标准的竞赛活动,例如机电技能大赛等,并让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自己,随时充满工作热情,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增强使命感,提升工匠精神。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追求品质精神、创造精神以及服务精神,这些精神能够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高职机电类人才培养仍存在较多缺陷,学生缺乏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致使影响日后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更新教育理念,建设工匠精神培育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模式开展教学,完善合作机制,弘扬工匠精神,推动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匠心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朝开.新常态视野下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36-137.
[2]权宁,吉智,朱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335-336.
[3]李杰,张鹏超.构建高职院校全方位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J].职教发展研究,2020(4):96-100.
[4]任佳.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23):128,130.
[5]力莎.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103-106.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060-02
现代学徒制就是现代职业教育与学徒制的结合,校企联合招生,学生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学校学生,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可,高职院校也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现代学徒制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有着较大关联,能够促进工匠人才的培养。
一、工匠精神内涵及培养重要性
(一)工匠精神内涵
传统的工匠是指以某项技能赖以生存的人,经过发展工匠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工匠既指传统工艺工匠,也指生产、服务技术人员,而工匠精神涵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守匠德,包括尊师重道、爱岗敬业,其中尊师重道最早体现于学徒制中,在学徒与师傅共同劳动过程中,师傅传授学徒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师徒形成心灵契合。而爱岗敬业是劳动者对工作充满使命感与认同感,劳动者坚定职业理想,在养家糊口过程中对自己的技能充满自豪感,体验工作乐趣,保持对职业的忠诚。二是独具匠功,工匠精神的匠心体现于专注与极致,劳动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工作,不被繁杂的环境干扰,追求极致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力求每道工序产品细节的精致,追求卓越品质。三是别有匠艺体现于精益求精,这也是匠艺的灵魂,工匠精神的重要特征,工匠精神也可以称为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至真极致、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也体现在创新层面,无论是传统手工行业,还是如今机器化劳作,都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劳动者在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思索的基础上,对技艺进行革新,实现创新。现代工业的发展使产品需求更重视人性化,而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更好地促进产品柔性化生产[1]。
(二)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想要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具备匠人的专注与创新,缺乏工匠精神就难以有核心技术,无法得到长远发展,据相关部门统计,市场高级技工缺口较大,尤其是在产业队伍中缺乏高级技工,影响着中国制造的发展,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肩负着重要使命与战略重任,高职院校需要与时俱进,既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又重视职业精神培养,推动职业院校的发展,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有一技之长,更要有持续学习、勇于开拓的精神与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能够精益求精,可以吃苦耐劳,这样才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立足。诚实劳动、精益求精的创造性人才,是受到广泛欢迎与尊重的,学生只有具备工匠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促进其走向事业的成功[2]。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较低,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较低,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很多院校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仅仅是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致使学生不重视课程的深入学习,只是为了不挂科而进行浅显性学习,既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也不利于工匠精神培养。其次,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重视技能教学,忽视人文教学,在多元化社会环境背景下,如果学生缺乏职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就难以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仅仅重视技能提升的教育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工匠精神培养的内涵,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由于缺乏奉献精神、判断与解决能力等,也难以得到成长。最后,教师队伍比较单一,有些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综合能力较低,教学理念难以满足时代需求,高职院校在选聘教师时单纯地以学历为标准,忽视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考虑,对晋升也仅仅依靠教研成果作为标准,并未将教师的其他实践情况融入其中,致使教师力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并未突出工匠精神的实质内容[3]。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设工匠精神培育平台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首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价值引导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科学育人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具备科学价值观,能够以德树人,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价值导向需要打破岗位需求局限,防止完全以企业利益为主,要为社会培养具备过硬思想素质、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劳动者。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能力自信理念,避免学生出现技术异化、职业观念桎梏、急功近利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劳动成果、消除职业贵贱歧视,以及正视工匠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励学生自我修缮,增强主体意识,为学生营造勇于创新探索文化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才华施展的平台。并且高职院校需要完善科学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育平台,工匠精神培养有很多渠道,例如:开展实训课、创新创业课等,将这些渠道整合成系统化体系,充分发挥各课程作用,使现代学徒制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专业实践教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模块,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通过研究经营服务理念,制定战略目标,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拼搏精神,增强职业认同,领略工匠精神。另外,工匠精神文化氛围营造也要引起重视,高职院校需要吸纳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敬业精神等,将其与学校育人理念、文化创造相结合,形成新的校园文化,培养具备职业情怀的机电人才[4]。 (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动模式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模式,“走出去”是指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学生经过岗前培训,了解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精神,遵守企业组织纪律,维护企业机械设备,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对具有创造力的学生给予奖励,对粗心大意的学生给予惩罚,做到赏罚分明,当学生完成阶段实习后进行学业考核,结合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工作技能等给予评价。“请进来”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系统工匠精神培养,利用思政理论课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工作中需要具备踏实肯干、精益求精、团结合作等素养,当发现学生存在品德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纠正,在进行机电专业教育时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合格的大国工匠,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重视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職业精神培养,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建立协同育人互动式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教育中[5]。
(三)完善合作机制,推动课程改革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有科学的合作机制作为保障,包括现代学徒制方案制定、合作企业选择以及校企两大主体的科学论证等,高职院校与企业要深入调研,考察行业发展趋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效果评价等保障措施。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傅作为言传身教的践行者,其道德水平、精神境界、教育方法等都影响着教育效果,且职业精神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更与师傅紧密相关,因此,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要严格制定师傅选派标准,在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规则制定及反馈,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工匠精神的培养。现代学徒制的载体为企业与高职院校,以企业角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从企业文化活动入手。例如: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组织学生制作宣传手册,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活动中,并为实习学生提供创新平台。以高职院校角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可以从课程改革方面入手,将工匠精神内涵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改革考评机制,将工匠精神作为考核内容,促进学生重视工匠精神的提升。对于机电类学生来讲,从工程认知到满足高质量要求需要一定时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安排由简入深的项目,利用递进式考核促进学生掌握精益求精之技,首先引导学生每日反省,定期检查学生的总结报告,其次培养学生自律之技,将自立进行量化,通过组织表彰大会、分享大会等提升学生的自律性。最后培养学生卓越的追求之魂,引导学生参加高标准的竞赛活动,例如机电技能大赛等,并让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自己,随时充满工作热情,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增强使命感,提升工匠精神。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追求品质精神、创造精神以及服务精神,这些精神能够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高职机电类人才培养仍存在较多缺陷,学生缺乏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致使影响日后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更新教育理念,建设工匠精神培育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模式开展教学,完善合作机制,弘扬工匠精神,推动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匠心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朝开.新常态视野下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36-137.
[2]权宁,吉智,朱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335-336.
[3]李杰,张鹏超.构建高职院校全方位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J].职教发展研究,2020(4):96-100.
[4]任佳.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23):128,130.
[5]力莎.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103-10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