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当归四逆汤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阳虚血瘀型女性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取中医辩证为阳虚血瘀型女性痤疮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外涂阿达帕林凝胶,1次/d,薄涂于患处。对照组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每天2次,每次1片,饭后服用;治疗组同时服用当归四逆汤,每天1剂,早晚温服,于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4周的有效率分别是83.33%、56.67%。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在治疗阳虚血瘀型女性痤疮中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多西环素;阿达帕林凝胶;痤疮;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007-03
痤疮是皮肤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临床上常见的发病因素有: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脂腺的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以及炎症等[1]。中医学认为痤疮大多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之品,而导致肺胃湿热,循经络上行至胸面部,从而发病[2],既与先天禀赋相关,又同后天五脏六腑密不可分,临床上多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凉血解毒为主,所用药物多为寒凉之品[3]。
然而因现代生活节奏迅速,大多数人喜冷饮,爱吹空调,加上女性的生理特质偏阴,这导致较多女性患者会出现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瘀滞而使面部长疮,这时候我们就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病情,比如辩证以寒邪为主的痤疮患者应该采用温阳散寒法,不能一味的运用除湿清热的药物去治疗痤疮,如果没有辩证就予以寒凉药物治疗,不仅对于痤疮的治疗无效,反而会损伤患者的脾胃[4]。本研究就运用当归四逆汤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阳虚血瘀型女性痤疮60例,疗效尚可,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8月至2021年0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0例阳虚血瘀型女性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4~38岁,病程2月~10年,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1.1.1 诊断标准 符合《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5]和《中国痤疮治疗指南》[6]中痤疮的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③2周内未曾外用任何治疗痤疮的药物,1月内未曾口服任何药物;④无长期需要服用药物的慢性疾病患者;⑤无其他药物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年纪、病程及健康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在面部丘疹处外用阿达帕林凝胶(生产企业: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6871,每支30g),每晚1次,避光使用,涂抹于患处。对照组同时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生产企业: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1266,每片0.1g),每天2次,每次1片,饭后半小时后服用;治疗组同时口服当归四逆汤中药颗粒剂(江阴江天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配方颗粒),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冲服,每次200ml。當归四逆汤组成: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3g,通草6g,大枣8枚,炙甘草6g;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柴胡10g、桃仁、红花各15g;痛经明显者加延胡索15g;手足冰冷者加桂枝10g;治疗4周后观其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病情的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四周,每周复诊一次,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皮疹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实验完成后对其评分及疗效进行相应的评价。
1.3.1 中医症候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对应主症:皮疹的颜色、疼痛、瘙痒情况;次症:皮疹质地及全身症状(饮食、睡眠、二便等)等项目,进行相应的评分(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把各项积分相加后计算总分(见附表1)。
1.3.2 皮损情况 参考Doshi等提出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将痤疮的易发部位进行分区,共分为6个区:1区:前额,2区:右颊部,3区:左颊,4区:鼻部,5区:下颊区,6区:胸及上背。根据痤疮相应的分布区域进行制定分布积分:1、2、3区各计2分,4、5区各计1分,6区计3分。根据分布区域的皮损情况制定皮损积分(判定原则是炎症反应最重的皮损决定该区的分值):无皮损计0分,大于等于1个粉刺计1分,大于等于1个丘疹计2分,大于等于1个脓疱计3分,大于等于1个结节计4分。若同时有多种皮损存在,则取最严重的皮损计算分数。
1.3.3 临床疗效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皮损分布及类型,运用GAGS评分系统计算出皮损总积分(见附表2),通过治疗前后的皮损积分对比,观察其变化情况,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表1所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治疗4周后,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疗效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皮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皮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皮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皮损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皮损积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的皮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不良反应 有5例患者外涂阿达帕林凝胶后皮肤出现泛红、脱皮以及轻微刺痛,告知患者其为阿达帕林的副作用,可停用2-3天后再次外涂,后无明显不适;2例患者服用当归四逆汤后出现大便稀溏,嘱患者1剂分2天服用后症状消失,后恢复至原剂量服用,未再出现腹泻症状。
2.5 复发率 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2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6.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痤疮在中医属于“粉刺病”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其中“皶”及“痤”就是皮疹的意思,这是中医对痤疮最早的文字记载。《诸病源候论》中写道“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这说明痤疮多发于面部。现代社会,人们因嗜食冷饮及吹空调,寒气入体,容易导致阳气不足而生疮,且常伴有手足冰冷,又因缺乏运动、情绪压力问题,易致血瘀。
当归四逆汤首见于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厥阴篇中,原文中记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其药物组方为当归、白芍、细辛、甘草(炙)、通草和大枣。本方重用当归为君药,性苦辛甘温,用以补血和血,与芍药合用以补血虚,桂枝性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用可以除内外之寒,,甘草、大枣之甘,益气健脾,既可以助当归、芍药增强其补血之功,又可以助桂枝、细辛通阳之效,再加入通草以通经脉,使阴血充而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而手足温,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各个药物之精华得以被充分吸收,运化其药力而发挥作用。该方可随症加减。
经现代各项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总体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机体的免疫失衡、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激素作用、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等,这些主要机制已得到公认。此外,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痤疮的发病同时还与患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相关;另外,肤质的不同、情绪变化和滥用化妆品、护肤品也可导致痤疮的产生。目前西医治疗痤疮的常规方法是外用抗生素联合激素软膏来治疗[8]。
针对中重度面部痤疮的患者,其主要治疗原则为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消除炎性反应及抑制皮脂腺过量分泌,临床常使用多西环素进行治疗[9]。多西环素是一種四环素类抑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抗炎的作用,并且其安全性较高,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减少活性氧的释放,达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10]。从而实现皮脂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的目的,让面部痤疮的炎性反应减轻[11]。
阿达帕林凝胶是常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药物,属于第三代维甲酸类药物[12]。它既具有维A酸的活性和抗炎特性,还同时有其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光及氧稳定性及高亲脂性,其能选择性的与胞核内的视黄酸受体或维甲酸受体相结合,而发挥其作用,同时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化反应,产生炎症介质,从而使毛囊上皮细胞正常分化而减少微小粉刺形成。
本研究虽然说明了当归四逆汤疗效的可靠性,但由于时间、经费、人力等原因,存在着一些不足: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短,对临床试验观察的客观性有一定的影响;受试者因考虑个人隐私,多拒绝留存皮损照片,令试验结果缺乏更直观的说服力;对皮损及症候积分的评判,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没有客观的指标支撑。
综上所述,当归四逆汤口服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痤疮,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 张志礼.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3] 陈勇, 刘桂华. 痤疮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5(23):34-36, 41.
[4] 贺欢, 闫小宁. 当归四逆汤治疗痤疮临床体会[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4(30):55.
[5] 王玮蓁, 曾宪玉. 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16(04):382-384.
[6] 鞠强.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48(09):583-588.
[7]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8] 杨星哲. 中西医痤疮病因病机研究撷要[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8(4).
[9] 李秀贞. 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11(19):103-105.
[10] 刘乐, 陈文慧. 羟氯喹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19(05):431-432.
[11] 种树彬. 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27):16-17, 18.
作者简介:王贝,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专业2019级研究生。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多西环素;阿达帕林凝胶;痤疮;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5-007-03
痤疮是皮肤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临床上常见的发病因素有: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脂腺的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以及炎症等[1]。中医学认为痤疮大多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之品,而导致肺胃湿热,循经络上行至胸面部,从而发病[2],既与先天禀赋相关,又同后天五脏六腑密不可分,临床上多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凉血解毒为主,所用药物多为寒凉之品[3]。
然而因现代生活节奏迅速,大多数人喜冷饮,爱吹空调,加上女性的生理特质偏阴,这导致较多女性患者会出现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瘀滞而使面部长疮,这时候我们就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病情,比如辩证以寒邪为主的痤疮患者应该采用温阳散寒法,不能一味的运用除湿清热的药物去治疗痤疮,如果没有辩证就予以寒凉药物治疗,不仅对于痤疮的治疗无效,反而会损伤患者的脾胃[4]。本研究就运用当归四逆汤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阳虚血瘀型女性痤疮60例,疗效尚可,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8月至2021年0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0例阳虚血瘀型女性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4~38岁,病程2月~10年,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1.1.1 诊断标准 符合《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5]和《中国痤疮治疗指南》[6]中痤疮的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③2周内未曾外用任何治疗痤疮的药物,1月内未曾口服任何药物;④无长期需要服用药物的慢性疾病患者;⑤无其他药物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年纪、病程及健康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在面部丘疹处外用阿达帕林凝胶(生产企业: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6871,每支30g),每晚1次,避光使用,涂抹于患处。对照组同时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生产企业: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1266,每片0.1g),每天2次,每次1片,饭后半小时后服用;治疗组同时口服当归四逆汤中药颗粒剂(江阴江天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配方颗粒),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冲服,每次200ml。當归四逆汤组成: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3g,通草6g,大枣8枚,炙甘草6g;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柴胡10g、桃仁、红花各15g;痛经明显者加延胡索15g;手足冰冷者加桂枝10g;治疗4周后观其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病情的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四周,每周复诊一次,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的皮疹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实验完成后对其评分及疗效进行相应的评价。
1.3.1 中医症候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对应主症:皮疹的颜色、疼痛、瘙痒情况;次症:皮疹质地及全身症状(饮食、睡眠、二便等)等项目,进行相应的评分(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把各项积分相加后计算总分(见附表1)。
1.3.2 皮损情况 参考Doshi等提出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将痤疮的易发部位进行分区,共分为6个区:1区:前额,2区:右颊部,3区:左颊,4区:鼻部,5区:下颊区,6区:胸及上背。根据痤疮相应的分布区域进行制定分布积分:1、2、3区各计2分,4、5区各计1分,6区计3分。根据分布区域的皮损情况制定皮损积分(判定原则是炎症反应最重的皮损决定该区的分值):无皮损计0分,大于等于1个粉刺计1分,大于等于1个丘疹计2分,大于等于1个脓疱计3分,大于等于1个结节计4分。若同时有多种皮损存在,则取最严重的皮损计算分数。
1.3.3 临床疗效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皮损分布及类型,运用GAGS评分系统计算出皮损总积分(见附表2),通过治疗前后的皮损积分对比,观察其变化情况,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表1所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治疗4周后,治疗组30例,临床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30例,临床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疗效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皮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皮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皮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治疗前后皮损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皮损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皮损积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的皮损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不良反应 有5例患者外涂阿达帕林凝胶后皮肤出现泛红、脱皮以及轻微刺痛,告知患者其为阿达帕林的副作用,可停用2-3天后再次外涂,后无明显不适;2例患者服用当归四逆汤后出现大便稀溏,嘱患者1剂分2天服用后症状消失,后恢复至原剂量服用,未再出现腹泻症状。
2.5 复发率 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2个月后对其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6.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痤疮在中医属于“粉刺病”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其中“皶”及“痤”就是皮疹的意思,这是中医对痤疮最早的文字记载。《诸病源候论》中写道“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这说明痤疮多发于面部。现代社会,人们因嗜食冷饮及吹空调,寒气入体,容易导致阳气不足而生疮,且常伴有手足冰冷,又因缺乏运动、情绪压力问题,易致血瘀。
当归四逆汤首见于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厥阴篇中,原文中记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其药物组方为当归、白芍、细辛、甘草(炙)、通草和大枣。本方重用当归为君药,性苦辛甘温,用以补血和血,与芍药合用以补血虚,桂枝性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用可以除内外之寒,,甘草、大枣之甘,益气健脾,既可以助当归、芍药增强其补血之功,又可以助桂枝、细辛通阳之效,再加入通草以通经脉,使阴血充而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而手足温,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各个药物之精华得以被充分吸收,运化其药力而发挥作用。该方可随症加减。
经现代各项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总体来看,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机体的免疫失衡、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激素作用、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等,这些主要机制已得到公认。此外,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痤疮的发病同时还与患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相关;另外,肤质的不同、情绪变化和滥用化妆品、护肤品也可导致痤疮的产生。目前西医治疗痤疮的常规方法是外用抗生素联合激素软膏来治疗[8]。
针对中重度面部痤疮的患者,其主要治疗原则为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消除炎性反应及抑制皮脂腺过量分泌,临床常使用多西环素进行治疗[9]。多西环素是一種四环素类抑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抗炎的作用,并且其安全性较高,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减少活性氧的释放,达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10]。从而实现皮脂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的目的,让面部痤疮的炎性反应减轻[11]。
阿达帕林凝胶是常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药物,属于第三代维甲酸类药物[12]。它既具有维A酸的活性和抗炎特性,还同时有其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光及氧稳定性及高亲脂性,其能选择性的与胞核内的视黄酸受体或维甲酸受体相结合,而发挥其作用,同时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化反应,产生炎症介质,从而使毛囊上皮细胞正常分化而减少微小粉刺形成。
本研究虽然说明了当归四逆汤疗效的可靠性,但由于时间、经费、人力等原因,存在着一些不足: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短,对临床试验观察的客观性有一定的影响;受试者因考虑个人隐私,多拒绝留存皮损照片,令试验结果缺乏更直观的说服力;对皮损及症候积分的评判,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没有客观的指标支撑。
综上所述,当归四逆汤口服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治疗痤疮,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 张志礼.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3] 陈勇, 刘桂华. 痤疮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5(23):34-36, 41.
[4] 贺欢, 闫小宁. 当归四逆汤治疗痤疮临床体会[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4(30):55.
[5] 王玮蓁, 曾宪玉. 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16(04):382-384.
[6] 鞠强.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48(09):583-588.
[7]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8] 杨星哲. 中西医痤疮病因病机研究撷要[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8(4).
[9] 李秀贞. 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11(19):103-105.
[10] 刘乐, 陈文慧. 羟氯喹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19(05):431-432.
[11] 种树彬. 红蓝光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27):16-17, 18.
作者简介:王贝,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专业2019级研究生。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