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际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我们知道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站在培养祖国二十一世纪人接班人的高度,在教学中应随时有“如何育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本人认为,要实施素质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打破原有观念,不要认为自己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就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学者的模样,不会装会、不懂装懂,如果这样,则不仅害了学生,也害了自己。教师同样是一个人,也有许多不懂不会的地方。“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我们现代的教师呢?教师与学生一样,要真诚地对待问题,谦虚请教,努力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多查阅资料,多向其他教师研讨,再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这样反而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学会不断学习。不仅学习新知识,还要巩固知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刚参加工作时,做个习题,感觉不会吹灰之力;可从事工作几年之后,再重做一下当年的习题,却感觉生疏了许多。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活到老,学到老,努力适应现代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宽广的胸怀去爱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熏陶学生,有开朗的性格去影响学生;现代的老师不仅要求“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育人。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存,这都是我们语文课应做到的。
二、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是语文课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贪玩,自制力不是很强。要提高他们素质,就必须抓住他们好玩爱动的天性,让他们在娱乐活动中素质得到提升。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设计活动。如:设计讲故事、唱歌、背诗、演讲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说话能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要会创设情境,创设好情境,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展露出来。例如:王维的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个“诗中有画”呢?我们在教学《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时,让学生先闭上眼来想一想大漠是一番什么样子,很多学生都会答道:“广阔无垠、没有生气。”师再问:“大漠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道:“荒凉。”师问:“突然之间,你发现这广阔无垠、没有生气的大漠中有一缕炊烟升起,缓缓指向天空,你们心里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答道:“有了生气,因为有了炊烟,那是生命的显露,但还是觉得荒凉。”学生答得很好,老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这一幅画,体味一下这壮美的感受,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诗中所描绘的用画画下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都画得很逼真。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创设好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也愈显生动活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三、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是一门功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发挥这门学科的功能性,来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1、“说”的功能。说话训练是发展口头语言学、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多创设一些“人人都参与”的说话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有话可说。要做到这样,老师的说话方式要多变,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问话,对学生的谈话要做好随机指导,另外还要发挥家长的积极参与作用。通过学生的说话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丰富了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观察、思维、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对说话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写”的功能。老师利用作文课来引导学生走出狭小的空间,把自然、社会作为课堂。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多给学生写的机会(如设下一些“快乐作文”活动:让学生写假如想逃课的理由、最想对同桌说的话等),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事、写自己想写的事,让语言和思想有机地结合。
3、“读”的功能。在教学中应多设朗读活动,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情操、美感、认知感等。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兴趣,让课堂“活”起来,让师生“动”起来,使课堂有效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一、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打破原有观念,不要认为自己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就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学者的模样,不会装会、不懂装懂,如果这样,则不仅害了学生,也害了自己。教师同样是一个人,也有许多不懂不会的地方。“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我们现代的教师呢?教师与学生一样,要真诚地对待问题,谦虚请教,努力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多查阅资料,多向其他教师研讨,再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这样反而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学会不断学习。不仅学习新知识,还要巩固知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刚参加工作时,做个习题,感觉不会吹灰之力;可从事工作几年之后,再重做一下当年的习题,却感觉生疏了许多。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活到老,学到老,努力适应现代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宽广的胸怀去爱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熏陶学生,有开朗的性格去影响学生;现代的老师不仅要求“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育人。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存,这都是我们语文课应做到的。
二、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是语文课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贪玩,自制力不是很强。要提高他们素质,就必须抓住他们好玩爱动的天性,让他们在娱乐活动中素质得到提升。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设计活动。如:设计讲故事、唱歌、背诗、演讲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说话能力、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要会创设情境,创设好情境,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展露出来。例如:王维的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个“诗中有画”呢?我们在教学《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时,让学生先闭上眼来想一想大漠是一番什么样子,很多学生都会答道:“广阔无垠、没有生气。”师再问:“大漠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道:“荒凉。”师问:“突然之间,你发现这广阔无垠、没有生气的大漠中有一缕炊烟升起,缓缓指向天空,你们心里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答道:“有了生气,因为有了炊烟,那是生命的显露,但还是觉得荒凉。”学生答得很好,老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这一幅画,体味一下这壮美的感受,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诗中所描绘的用画画下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都画得很逼真。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创设好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也愈显生动活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三、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是一门功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发挥这门学科的功能性,来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1、“说”的功能。说话训练是发展口头语言学、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多创设一些“人人都参与”的说话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有话可说。要做到这样,老师的说话方式要多变,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问话,对学生的谈话要做好随机指导,另外还要发挥家长的积极参与作用。通过学生的说话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丰富了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观察、思维、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对说话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写”的功能。老师利用作文课来引导学生走出狭小的空间,把自然、社会作为课堂。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多给学生写的机会(如设下一些“快乐作文”活动:让学生写假如想逃课的理由、最想对同桌说的话等),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事、写自己想写的事,让语言和思想有机地结合。
3、“读”的功能。在教学中应多设朗读活动,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情操、美感、认知感等。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兴趣,让课堂“活”起来,让师生“动”起来,使课堂有效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