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anyw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更要在生活中用。据此,本文提出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五个环节:情境感知—数学理解—模型建立—问题解决—情境拓展。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经历两次转化:“从情境感知到数学理解”的转化和“从数学理解到模型建立”的转化。
  关键词: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91-1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小学高年级学生仍然处在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即形象思维发达、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未成熟。此时的特点是思维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因而高年级学生的数学理解离不开问题情境。出于这种教学理念的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非常注重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但是往往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数量关系的分析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生活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当学生面对新的生活情境时,会感到陌生进而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往往教学中注重的是在情境中“学”数学,而非“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二,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分散编排,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掌握比较缺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必要的重视,不能有效增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其三,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部分,从例题到习题的题型丰富,跳跃性较大,关注了问题解决的策略,但是缺少了必要的模仿巩固及数学模型的建立,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
  解决问题是一种积极探索和克服障碍的活动过程。它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是新的,至少其中某些部分是新的,这些方法和途径是已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组合的过程中面临着思维的判断与方法的选择,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必要的简单数学问题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也是学生能够顺利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关键。比如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图形计算公式、周期规律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用高深的数学知识去为某一实体建立数学模型,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了解数学模型及建模思想,并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思想。我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五个环节:“情境感知、数学理解、模型建立、问题解决、情境拓展”。关键是让学生经历两次转化:“情境感知到数学理解”的转化、“数学理解到模型建立”的转化。
  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课堂教学策略
  1.情境感知到数学理解
  把数学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抽象和归纳,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直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产生一种迫切的解决问题的心向。这一环节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信息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对话的、文字的、表格的、图画的等;有些信息是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有些信息对解决问题是没用的,甚至有时给出的信息是隐藏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训练才能得到发展与提高,才能让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生活情境时,不感到陌生与束手无策。
  2.数学理解到模型建立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是不够的,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目标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还必须让学生经历由数学问题到数学模型的转化,利用相关的工具、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是完成第二层面的转化。学生是否对规律中的数量关系有深入的认识、是否具备相应的数学表达能力决定了这个层面转化的成败,因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同学的帮助及激励性的评价来促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本人在活动中感知、质疑,在活动中思考、释疑。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找到对应的数学模型。
  3.问题解决到情境拓展
  学生经历“两次转化”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生活走向了数学,用数学的思考与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是,学生能列对算式不一定真正学会了这道题。这还够,有价值的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存在的情境是鲜活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再次走向生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应要求学生对所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头脑中建立了数学模型后,要对自己所认识的模型会解释。这样才会对类似问题的拓展灵活地解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4.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主要形式是师生交流、同学间的评价。以评价促讨论,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以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型建立。例如:在找规律教学中,学生为解决问题出现了列举的策略、画图的策略、也出现了计算的策略。让学生互相评价,通过学生自身的感受达到策略的优化。形成以计算策略为优化策略。教师要合理地引导评价的氛围,使评价真正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自己,做到在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教学中,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特点,解题策略等,还要评价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意志、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心理因素,进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要有导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面对陌生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时,有勇气、有能力创造性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并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然而,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1.通过阅读,增强自学效果    自学的主要
摘要:化学作为高中理科学习考察的重点科目,不仅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有所体现,而且对于人类的工业、商业也有影响,更关乎人类的生活质量。化学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动手做实验,去研究和观察实验的反应,体现了一个人的细致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就此探讨了实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
金普珠不喜欢自己的鼻子,得知有迷信说法称朝天鼻不守财后,她想整整自己的鼻子。  有一天在发廊等待时,她看到了杂志上的整形广告,于是便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去做鼻子整形。  在韩国,整形如同理发一般稀松平常。体貌完美在韩国被视为能够帮助改善生活品质,有助找到好工作以及嫁娶得更好。  医生称他能让金普珠变得像明星一样,于是她决定冒险一试,贷款花了3000万韩元(2.8万美元),让医生一天在她的脸上动了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入,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地图教学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关系着地理课堂教学高效成果的实现。但目前的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却存在着些许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剖析地图教学的重要性,对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开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针对地图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的同时,也找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式被动等问题。所以本文主要是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课堂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思考基于学科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
《天堂中转站》[ 美] 维多利亚·斯威特 著王君 译中信出版集团2018 年12 月  当年,我的家人在得知我志在学医时,他们惊讶极了。我出生于一个商人与学者辈出的家庭,我的家人甚至整个家族中,从来没有一个人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对于他们来讲,医学显得过于理性和缺乏人情味儿。  对此,我亦有同感,但仍然被它的另一面吸引。通过医学,我有探知几个终极概念的可能,例如死亡、复活、天堂、地狱和炼狱,此外,令我
摘 要:我们常用“为人师表”来评价一个教师是否称职,是否足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可见,教师的魅力何其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感性认知阶段,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言语表情,都是学生关注并争相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是最能吸引学生关注度的地方。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自身语言功底更是展现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魅力;吸引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摘 要:  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本文试从教师精心备课、师生充分准备、师生的角色定位和课堂讨论的注意事项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课堂讨论的实效,优化政治课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讨论;策略研究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 -01   课堂讨论是在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
摘 要:在日益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综合社会科课程的价值越来越凸显。空间感知、历史意识、公民自觉、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是综合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基本内涵。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揭示综合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综合课程;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15-1  一、课程的整合性:体现学科的综
2月的最后一天,泰国反政府集会领导人素贴突然宣布:“封锁曼谷”行动结束,集会地点只保留伦披尼公园一处,他同时声称,推翻政府、终结英拉家族统治的斗争还将继续。  持续近4个月的反政府集会将曼谷变成了一个“战场”,一个令外国游客望而却步的地方。这种局面的出现,65岁的素贴绝对“功不可没”。  当2011年被迫失去副总理职位的时候,素贴明白了一个道理:靠议会选举,自己所在的民主党始终都只会是输家;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