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久以来,在中学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类不同的教学观念;一是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单向的,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或受训者,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知识;二是被称为培育式(启发式)教学观,这种教学观点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老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或者作为展示正确的态度和操行的榜样,处于一种辅导的地位,反对单一传送的教学方式,主张积极的多样化的活动。
关键词:初中物理;互动教学;运用探讨
“互动教学”的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沟通与合作,使师生分享彼此的知识、思考和个人经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学生与教师共同的发展。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是一种主体性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个人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小组与教师是相互关联的,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情感、智力、思维、认知上的互动。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见解。
一、巧用教法,激发兴趣,推进互动
一个教师对知识、对学习的看法,必然会影响他对教学的看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与行为来获取。另外,知识扎根于观念,认知的方式就是价值选择的方式。以前老师经常大搞题海战术。认为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可以不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讲教学艺术。认为多一分时间就多一分收获,完全忽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指望老师"满堂灌",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课堂上有的同学表面静坐哪儿,到底有没有听讲,听了多少,理解多少,对其听课的效果老师并不知道。这都是传统教学老师对学生单向传输知识所带来的弊端。选择互动教学方法无疑是对当前枯燥的课堂教学进行活力输入。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借助生动的物理学史和演示实验、形象的语言,自然现象的观察。在教材中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例来讲解、讨论。例如:从平面镜内看到背后时针所指时刻的读数不同,来讨论平面镜成像的性质;从"池塘叉鱼叉不到"来说明光的折射现象;从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来讨论光、声的传播速度。用这些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例来讲解,学生易懂,也易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加强物理课堂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实验,推进互动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加探究过程,才能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在物理实验中,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条件,改变客观状态和进程,使自然现象的变化有利于得出规律。再则,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而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能够给学生学物理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中学生对新奇现象有浓厚兴趣,教师把实验引入课堂,能使他们积极去看、去想、去做。通过实验事实,建立起概念,从而理解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说,实验本身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而实验的趣味性是我们引入课堂教学的原因之一。
三、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不难看出,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提高物理课堂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气体的压强》时,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为了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几个与生活有关的问题:(1)气球为什么能够被吹起来?(2)吸盘式的挂衣钩(不是带胶的那种)为什么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3)塑料瓶装半瓶热水拧紧瓶子盖冷却后瓶子为什么会瘪?这几个问题都是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有学生说:“是因为有气体进入,才使得气球被吹起来的。”有学生说:“因为热胀冷缩才使得瓶子瘪了。”……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但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能说出为什么吸盘式的挂衣钩为什么能系在平滑的墙面上。接着,我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始思考,引导学生想一下吸盘式挂钩的使用方法。有学生说:“每次都是用很大的力气将挂钩和平滑面压在一起。”“轻轻地将挂钩和平面贴在一起不可以吗?”我接着提问。“不可以,很容易掉下来,我试过。”“那这是为什么呢?”我又问。学生开始思考。“是因为压强。”有一名学生突然给出了答案。“对,是压强。”在我给予肯定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吸盘式挂衣钩的使用过程,并向学生解释了其工作原理,同时,也非常顺利地将学生引入了正文的学习当中。
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师生互动是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 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导向,引领我们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和推进。
总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互动教学;运用探讨
“互动教学”的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沟通与合作,使师生分享彼此的知识、思考和个人经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学生与教师共同的发展。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是一种主体性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个人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小组与教师是相互关联的,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情感、智力、思维、认知上的互动。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见解。
一、巧用教法,激发兴趣,推进互动
一个教师对知识、对学习的看法,必然会影响他对教学的看法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与行为来获取。另外,知识扎根于观念,认知的方式就是价值选择的方式。以前老师经常大搞题海战术。认为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可以不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讲教学艺术。认为多一分时间就多一分收获,完全忽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指望老师"满堂灌",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思考问题。课堂上有的同学表面静坐哪儿,到底有没有听讲,听了多少,理解多少,对其听课的效果老师并不知道。这都是传统教学老师对学生单向传输知识所带来的弊端。选择互动教学方法无疑是对当前枯燥的课堂教学进行活力输入。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借助生动的物理学史和演示实验、形象的语言,自然现象的观察。在教材中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例来讲解、讨论。例如:从平面镜内看到背后时针所指时刻的读数不同,来讨论平面镜成像的性质;从"池塘叉鱼叉不到"来说明光的折射现象;从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来讨论光、声的传播速度。用这些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例来讲解,学生易懂,也易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加强物理课堂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实验,推进互动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加探究过程,才能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在物理实验中,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条件,改变客观状态和进程,使自然现象的变化有利于得出规律。再则,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而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能够给学生学物理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中学生对新奇现象有浓厚兴趣,教师把实验引入课堂,能使他们积极去看、去想、去做。通过实验事实,建立起概念,从而理解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实验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说,实验本身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而实验的趣味性是我们引入课堂教学的原因之一。
三、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不难看出,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提高物理课堂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气体的压强》时,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为了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几个与生活有关的问题:(1)气球为什么能够被吹起来?(2)吸盘式的挂衣钩(不是带胶的那种)为什么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3)塑料瓶装半瓶热水拧紧瓶子盖冷却后瓶子为什么会瘪?这几个问题都是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有学生说:“是因为有气体进入,才使得气球被吹起来的。”有学生说:“因为热胀冷缩才使得瓶子瘪了。”……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但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能说出为什么吸盘式的挂衣钩为什么能系在平滑的墙面上。接着,我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始思考,引导学生想一下吸盘式挂钩的使用方法。有学生说:“每次都是用很大的力气将挂钩和平滑面压在一起。”“轻轻地将挂钩和平面贴在一起不可以吗?”我接着提问。“不可以,很容易掉下来,我试过。”“那这是为什么呢?”我又问。学生开始思考。“是因为压强。”有一名学生突然给出了答案。“对,是压强。”在我给予肯定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吸盘式挂衣钩的使用过程,并向学生解释了其工作原理,同时,也非常顺利地将学生引入了正文的学习当中。
四、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师生互动是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 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导向,引领我们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和推进。
总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