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心理学认为,态度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组成的。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反映倾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将情感与认知目标更好地融合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培养态度的习得阶段做起。新课标提及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及必要性。它是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科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发展他们的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其对周围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那么,如何通过情感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情感认知与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入手,探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教育的弊端,对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价值观培养与情感认知
在新课程改革体系的发展进程中,高中物理教学的最根本任务便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而作为形成科学学习素养核心要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成为高中物理教师首要的培养目标。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我国的传统物理教学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没能用生动的情境教学、丰富的教学手段使来源于实践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而是以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将物理知识固定于狭隘的知识体系框架中,体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例如,学生在刚刚升入中学阶段,无不对物理学科充满了好奇心理,他们被丰富的实验器材、与生活贴近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因此在课堂中积极活跃、兴趣十足。随着物理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则被纷繁复杂、抽象客观的物理原理与公式所牵绊,一旦考试成绩欠佳,便会逐步丧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积极情感是需要培养与激励的,一旦缺乏精神食粮,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枯燥、充满了恐惧。因此,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唯有注重学生认知能力与情感发展的协调统一,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才能真正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教育规范之下形成科学学习的价值观并以求实创新的自主学习热情促进自我的终身发展。
传统物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隘的唯知主义框架之中。许多中学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学生刚入中学时,对物理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堆堆繁杂抽象的原理、公式,他们原来的热情开始消退。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最终会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转而厌倦物理学习。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合理的教学过程,但给学生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此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新课程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在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阐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
二、价值观培养与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独立的教学环节,更不能抛开专业学科的教育內容,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只有将其与每一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融合,使科学的思想教育指导理论教学,通过对学生内心活动的调节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学习态度、科学求实的探究精神才能最终使学生形成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综合学习素养。
从认知培养入手,强化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态度。认知态度是人们基于评价思维形成的观点与信念,具体的表现形式为赞成认知与反对认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认知培养促进学生形成正面的、积极的、热情的认知态度,从而使之在物理学习中转变固有观念、增强学习信心,以敬仰与信服之情感认可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例如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常常出现学得容易、做得难;记得容易、忘得快的现象,久而久之他们面对困难的物理学习失去了继续探究的勇气与信心,产生了消极的抵触情绪。这时,高中教师应通过敏锐的洞察思维,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认知态度的差别变换,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科学的教学方案设计,通过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创新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的紧密对接,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认知态度。
从情感培养入手,塑造学生自我监控与调节意识的形成。情感培养是人们基于认知对象在认识态度基础上通过评价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例如赞同、喜欢、反对、厌恶等。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情感培养教育入手,使学生掌握对学习态度的自我掌控与调节能力,从而最终形成化被动为主动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能力。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解除学生的情感困惑
高中生的年龄段是其情感世界丰富而复杂的阶段,教师一定要在熟知学生情感困惑的基础之下,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要想改变学生对高中物理“学而无趣”的现状,除了对其要进行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两者合力,才会让学生产生“学乐俱得”的效果。在学习状态中,内因起着关键作用,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达到“学用兼收”的效果。很多高中生自尊心极强,性格也显得孤僻,还经常抱怨同学不了解自己,父母不了解自己,教师也不了解自己,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教师就应该多与他们沟通,打开他们其封闭的心灵,鼓励他们多学习新知,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培养积极的情感取向。
综上所述,物理知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有效武器,是他们通过物理规律了解生活、掌握生产技能、促进物理科学应用于实践创新的核心途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是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注重科技创新的体现、注重情感探究实践教学与价值观培养的科学方法运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感学习思维与价值观取向习惯,并最终实现综合学习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己课堂的魅力,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知识,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情感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情感认知与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入手,探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教育的弊端,对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价值观培养与情感认知
在新课程改革体系的发展进程中,高中物理教学的最根本任务便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而作为形成科学学习素养核心要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成为高中物理教师首要的培养目标。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我国的传统物理教学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没能用生动的情境教学、丰富的教学手段使来源于实践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而是以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将物理知识固定于狭隘的知识体系框架中,体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例如,学生在刚刚升入中学阶段,无不对物理学科充满了好奇心理,他们被丰富的实验器材、与生活贴近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因此在课堂中积极活跃、兴趣十足。随着物理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则被纷繁复杂、抽象客观的物理原理与公式所牵绊,一旦考试成绩欠佳,便会逐步丧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积极情感是需要培养与激励的,一旦缺乏精神食粮,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枯燥、充满了恐惧。因此,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学唯有注重学生认知能力与情感发展的协调统一,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才能真正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教育规范之下形成科学学习的价值观并以求实创新的自主学习热情促进自我的终身发展。
传统物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隘的唯知主义框架之中。许多中学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学生刚入中学时,对物理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堆堆繁杂抽象的原理、公式,他们原来的热情开始消退。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最终会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转而厌倦物理学习。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合理的教学过程,但给学生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此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新课程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在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阐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
二、价值观培养与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独立的教学环节,更不能抛开专业学科的教育內容,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只有将其与每一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融合,使科学的思想教育指导理论教学,通过对学生内心活动的调节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学习态度、科学求实的探究精神才能最终使学生形成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综合学习素养。
从认知培养入手,强化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态度。认知态度是人们基于评价思维形成的观点与信念,具体的表现形式为赞成认知与反对认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认知培养促进学生形成正面的、积极的、热情的认知态度,从而使之在物理学习中转变固有观念、增强学习信心,以敬仰与信服之情感认可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例如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常常出现学得容易、做得难;记得容易、忘得快的现象,久而久之他们面对困难的物理学习失去了继续探究的勇气与信心,产生了消极的抵触情绪。这时,高中教师应通过敏锐的洞察思维,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认知态度的差别变换,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科学的教学方案设计,通过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创新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的紧密对接,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认知态度。
从情感培养入手,塑造学生自我监控与调节意识的形成。情感培养是人们基于认知对象在认识态度基础上通过评价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例如赞同、喜欢、反对、厌恶等。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情感培养教育入手,使学生掌握对学习态度的自我掌控与调节能力,从而最终形成化被动为主动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学习能力。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解除学生的情感困惑
高中生的年龄段是其情感世界丰富而复杂的阶段,教师一定要在熟知学生情感困惑的基础之下,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要想改变学生对高中物理“学而无趣”的现状,除了对其要进行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对其进行情感教育,两者合力,才会让学生产生“学乐俱得”的效果。在学习状态中,内因起着关键作用,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达到“学用兼收”的效果。很多高中生自尊心极强,性格也显得孤僻,还经常抱怨同学不了解自己,父母不了解自己,教师也不了解自己,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教师就应该多与他们沟通,打开他们其封闭的心灵,鼓励他们多学习新知,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培养积极的情感取向。
综上所述,物理知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有效武器,是他们通过物理规律了解生活、掌握生产技能、促进物理科学应用于实践创新的核心途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是一种快乐的精神享受。注重科技创新的体现、注重情感探究实践教学与价值观培养的科学方法运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感学习思维与价值观取向习惯,并最终实现综合学习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己课堂的魅力,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知识,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