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自身的言语评价行为,给予幼儿一些不恰当的言语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对幼儿造成傷害。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总结了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要分析了造成教师言语评价行为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 言语评价行为 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18-01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常见的问题
本文的“教师言语评价行为”是指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情境中,教师使用口头言语对幼儿的行为和表现作出的价值评判。
(一)重结果不重过程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言语评价时,往往重视幼儿的学习结果,忽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努力程度及思维方式等。如笔者在某幼儿园见习时所见:一教师组织幼儿学习三维智力,在批改过程中,遇到全做对的幼儿既是亲吻又是拥抱,遇到出错的幼儿就说“这题我不是刚讲了吗,你怎么还错?”甚至把本扔到地上。在这过程中老师只注重幼儿做题的正确率,忽视了幼儿在做题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作为一名旁观者,笔者清楚地看到这些出错的小朋友认真听讲、认真做题。然而,这样的努力不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反而遭到老师的批评,这无疑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存在一定的形式化
在集体教学中经常能听到教师如下的言语评价:“真棒”“聪明”“不错”“真能干”等。表扬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但表扬的泛化也使幼儿评价变得形同虚设,评价缺乏真实的内容,甚至变成教师的口头禅,可以随便运用于幼儿的所有活动,这样,评价也就趋于形式化,对幼儿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三)含有较多消极情感
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言语评价含有较多消极情感,如不耐烦、讽刺、挖苦、不屑、嘲笑等。在一次大班学习七巧板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用七巧板创编故事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故事内容,某一个小朋友上台分享时支支吾吾表达不出来,老师显得有些不耐烦,“xx你快一点,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还要请其他小朋友上台分享!”小朋友有些紧张,更加说不出话来,老师有点生气,“好了,你下去吧,我们先请其他小朋友来”。在这过程中教师明显表现出不耐烦的情感,这样容易造成幼儿自卑、胆怯的消极心理。
(四)具有一定的控制性
控制性言语评价行为攻击性很强,话语中的服从与被服从,使得教师与幼儿处于悬殊地位。在一次大班的篮球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教小朋友学习三步跨栏,有一个小朋友在投篮时用“抛”的方式,违背了老师所教的方法。老师随口说道:“你家投篮那样投啊,谁教你的?”“我爷……”小朋友还没说完,老师便打断了小朋友的发言:“还敢顶嘴!”只见这位小朋友再也没有说话,乖乖的站到了队伍后面。案例中,老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幼儿解释的机会,在这之后,幼儿也许能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但却不是心服口服,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二、造成教师言语评价行为问题的原因
(一)幼儿园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幼儿园给予教师的任务繁重,工作质量要求很高,管理制度也很严苛。致使教师的思想负担加重,被迫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怎样使幼儿免受意外伤害、自己不受罚方面,这样势必会束缚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当前,很多幼儿园不能够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这样教师就不能了解言语评价方面的知识和最新动态,也无法科学恰当地对幼儿进行言语评价。
(二)教师因素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心理负担重。教师除了日常的备课、教学、带孩子之外,还要面对一些技能考核、公开课、园本培训以及各种文案工作等,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减少对幼儿的言语评价;二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一些教师因其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匮乏而对评价方面的知识不了解,甚至不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进行评价时只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是模仿其他教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教师的性格特点。不同性格的教师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性格随和的教师,其言语评价多半也是温柔随和的。性格强硬的教师,其言语评价则偏向控制性。在集体教学中幼儿更倾向于喜欢性格温和的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师,他们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就便于教师了解幼儿,有针对性地加以评价。
(三)幼儿因素
幼儿作为教师言语评价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突然的情绪爆发、情绪失控等,这些对幼儿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参考文献:
[1]王坚红主编.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杨海燕.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2007.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 言语评价行为 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18-01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常见的问题
本文的“教师言语评价行为”是指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情境中,教师使用口头言语对幼儿的行为和表现作出的价值评判。
(一)重结果不重过程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言语评价时,往往重视幼儿的学习结果,忽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努力程度及思维方式等。如笔者在某幼儿园见习时所见:一教师组织幼儿学习三维智力,在批改过程中,遇到全做对的幼儿既是亲吻又是拥抱,遇到出错的幼儿就说“这题我不是刚讲了吗,你怎么还错?”甚至把本扔到地上。在这过程中老师只注重幼儿做题的正确率,忽视了幼儿在做题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作为一名旁观者,笔者清楚地看到这些出错的小朋友认真听讲、认真做题。然而,这样的努力不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反而遭到老师的批评,这无疑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存在一定的形式化
在集体教学中经常能听到教师如下的言语评价:“真棒”“聪明”“不错”“真能干”等。表扬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但表扬的泛化也使幼儿评价变得形同虚设,评价缺乏真实的内容,甚至变成教师的口头禅,可以随便运用于幼儿的所有活动,这样,评价也就趋于形式化,对幼儿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三)含有较多消极情感
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言语评价含有较多消极情感,如不耐烦、讽刺、挖苦、不屑、嘲笑等。在一次大班学习七巧板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用七巧板创编故事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故事内容,某一个小朋友上台分享时支支吾吾表达不出来,老师显得有些不耐烦,“xx你快一点,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还要请其他小朋友上台分享!”小朋友有些紧张,更加说不出话来,老师有点生气,“好了,你下去吧,我们先请其他小朋友来”。在这过程中教师明显表现出不耐烦的情感,这样容易造成幼儿自卑、胆怯的消极心理。
(四)具有一定的控制性
控制性言语评价行为攻击性很强,话语中的服从与被服从,使得教师与幼儿处于悬殊地位。在一次大班的篮球集体教学活动中,老师教小朋友学习三步跨栏,有一个小朋友在投篮时用“抛”的方式,违背了老师所教的方法。老师随口说道:“你家投篮那样投啊,谁教你的?”“我爷……”小朋友还没说完,老师便打断了小朋友的发言:“还敢顶嘴!”只见这位小朋友再也没有说话,乖乖的站到了队伍后面。案例中,老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幼儿解释的机会,在这之后,幼儿也许能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但却不是心服口服,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二、造成教师言语评价行为问题的原因
(一)幼儿园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幼儿园给予教师的任务繁重,工作质量要求很高,管理制度也很严苛。致使教师的思想负担加重,被迫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怎样使幼儿免受意外伤害、自己不受罚方面,这样势必会束缚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当前,很多幼儿园不能够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这样教师就不能了解言语评价方面的知识和最新动态,也无法科学恰当地对幼儿进行言语评价。
(二)教师因素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心理负担重。教师除了日常的备课、教学、带孩子之外,还要面对一些技能考核、公开课、园本培训以及各种文案工作等,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减少对幼儿的言语评价;二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一些教师因其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匮乏而对评价方面的知识不了解,甚至不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进行评价时只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是模仿其他教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教师的性格特点。不同性格的教师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性格随和的教师,其言语评价多半也是温柔随和的。性格强硬的教师,其言语评价则偏向控制性。在集体教学中幼儿更倾向于喜欢性格温和的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师,他们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就便于教师了解幼儿,有针对性地加以评价。
(三)幼儿因素
幼儿作为教师言语评价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突然的情绪爆发、情绪失控等,这些对幼儿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参考文献:
[1]王坚红主编.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杨海燕.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