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为了更好的完成对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学实践、调查、分析总结了一些90后中学生的特有的心理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认为应当注意、调整的教育理念和一部分需要深入学习的教学内容,希望本文的思考能引起同行在这方面的重视,并共同探讨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目前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學生基本上都是90年后出生的,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这些孩子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价值理念上都具有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导向教育及课堂教学上,如果沿用已往的方式,他们的接受程度比较低,有时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如何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调整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因此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观察和分析在本文中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90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感恩观念淡薄
  现在有些中学生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物质生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觉得不够或不满足的。对于众多亲人给予的关爱,他们很少体会到幸福,不用说用行动去回报这些关爱,相反他们觉得是一种束缚,是无形的压力,但当他们有所需求时就会利用亲人的这种爱去索取去滥用。例如接触过的某初一男生,母亲做小时工的收入承担了家庭的全部开销,但他看不到父母的辛劳,看不到为了供给他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父母的省吃俭用,他只会冷漠地索取家庭承受不起的物质享受,最后还抱怨父母的无能。这样的孩子对于家庭、父母都是这样,可想见对于周围人的关心帮助会不会感激了。古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他们这里是“涌泉难融冰雪之心”呀!报纸媒体报道的类似案例很多,在教学实践中也会发现学生身上或多或少这样的思想意识。
  2.自我中心意识强烈
  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开始萌发独立意识,每个人都想展现独特的自我,90后的这些中学生更加强烈些,而且是无视集体的独立,展现出的是自己所崇尚的“美”,不去考虑任何人的看法。如某班成绩非常优秀的一名男生,当平时好友问他一个难题时,他明明已经做出来了,却说不会,不给同学解答。还有一些学生做事从不考虑对集体的影响,只凭自己一时好恶,在接受教育时还振振有词,认为自己很冤枉。自我中心意识不断蔓延,使得班级管理相当困难,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自身的进步。
  3.情感表达的内倾性
  90后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老师、家长,甚至好朋友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了,有时他们会觉得没有知心朋友,谁都不可信,自己很孤独,只喜欢上网打游戏发泄情绪,喜欢网上聊天寻找知己,从而恶性循环,形成更多的行为问题。当然也有正确发泄情绪的孩子,可以写自己的博客,创作小说等。因此情绪的内倾性应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给予正确的引导。
  4.耐挫性差
  网上媒体报道的许多个案显示,现在的中学生面对一点点挫折,如一次成绩不理想;老师父母的一点批评;他人的一些威胁或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选择离家出走、自杀、自闭等方式,还有很多学生形成不同形式的心理问题,相比十年前这些问题不知多出几倍了,可见90后的中学生在面对挫折上问题突出,亟需引导。
  5.思维跳跃
  通过教学实践及与学生的沟通我发现他们的思维相当活跃。课上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时,有时老师会觉得答非所问,写出的作文也会读起来很费解,不连贯。答几何证明题时最明显,没有逻辑的将已知条件罗列出来,直接写出结果。应用题就索性只写结果了。这样的跳跃思维使得学生做事凭一时冲动没有逻辑性和计划性,马马虎虎。当然也有优点,就是不会钻牛角尖,转移思维会很快。
  6.创新意识强
  很多成人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有许多看不惯的地方,如发型、衣着、化妆、饰物等,觉得他们另类,觉得他们不符合大众审美,凡事分两个方面说,从积极的角度讲,这也说明了他们不只是遵从于大众品味,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有创新的意识,勇于大胆地去尝试新颖的事物,追随所谓的非主流。非主流也就是或超前或滞后于现实现状的,而社会的发展往往也就是由超前的非主流所推动的。因此,现在中学生展现出来的“另类”表现,包括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另类”,教育者应认真分析,加强引导,培养发展其创新意识。
  
  二、心理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这些鲜明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通过调查分析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1.社会多元化发展
  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强调自主意识,倡导个性发展。电视媒体宣传的都是独特、新颖、自我的展示,从而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导致自我意识的强烈发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给家长更多的创业机会,但还不完善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使其家长尝到了更多的尔虞我诈、投机取巧,这也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感恩意识培养。多元化对孩子刺激的信息量大大增加,随意性更强,这也使孩子的思维更活跃,但严谨性和连贯性都差一些。
  2.家庭关系复杂化
  有调查显示从95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上升的100万对,而且再婚比例也相对上涨,这个比例还不包括未婚同居的数量,因此家庭关系较十年前复杂得多,对孩子的影响也就存在很多消极因素,如孩子性格形成孤僻、倔强、软弱、自卑等,情绪发泄得不到正确引导,为了得到在家里得不到的认可,盲目追随同龄人或“偶像”的非主流文化。家庭的不稳定将孩子过早地推向了社会,这点无疑是孩子心理问题形成的一个因素。
  3.家庭教育不科学
  目前中学生的家长基本上都是70年后出生的人,这代人小时候受过苦的锻炼,但成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体验到了没有文凭的弊端。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容易走入几个误区:首先是溺爱,生怕自己的苦累让孩子再尝到,把尽可能好的物质条件无私的给予孩子,这样就剥夺了孩子的原始欲望发展,也阻碍了学习动力的发展,而孩子却觉得拥有这些是理所应当的,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 不懂爱惜,不用回报。家长还包办代替所有孩子应当承担的责任,剥夺了孩子接受挫折的成长权利。其次是唯学习论,深受知识文化贫乏之苦的家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对身心健康各方面关注都不够。再者是身教不利,经济大潮中家长沾染的恶习及不良思维方式势必会让孩子耳濡目染。
  4.学校教育的片面性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还是会有些学校为了让家长满意倾向于对主科科目的重视,从而也是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学习上弱势的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尊重,失去自信,在学校中的失势同样也使孩子更愿意贴近社会不良青年,意图通过另类展示赢得自尊,从而也就形成了其行为模式及思维特点。而且现在大部分学校还是更多的强调约束孩子的个性行为,统一行动,形式化表达传统美德,总是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这点也是让孩不愿接受其教育的原因。
  5.网络信息化
  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量及传播速度极度提高,孩子接触到的各方面刺激增多,但对于辨别能力尚待提高、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很难从大量的信息冲击中取其精华、抵住诱惑,甚至往往相反是取其糟粕、探寻诱惑。初中正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受到这样的引导后果可想而知了。
  
  三、教学理念、方式及教学内容初探
  
  通过分析现代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成因,我觉得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体现出来,教学内容也因更贴合现代中学生的需要。
  1.教学理念
  首先教育理念要跳出两个误区,一个是心理健康课是思想品德的附属或是德育工作的另种体现,这样的话学生体验不到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的特点及魅力,另一个是心理健康完全是为学生心情愉快服务,无论其行为是否危害其发展,危害集体利益,这样也违背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健康人才的目的。其次心理健康课要与学校打的教育方向相一致,为学生更好的完成现阶段主要任务服务。再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自信,给他们展示自己各方面才艺的舞台。另外教师要跳出作为“教”的身份,教师只是将知识提供给学生,再提供给学生方法,激發学生求知的热情,使学生与知识联系在一起就更好。
  2.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现有的心理特点及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目标,我觉得主要应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深入着重讲授。1)感恩教育:通过与家长通信、共同做游戏、采访父母一日生活等使学生充分了解父母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饲养、对贫困孩子的了解及爱心捐助等培养他们的爱心及对生命的珍爱;通过同学间的真情互动,互帮互助,与人相处的礼仪常识来规范学生的感谢行为,培养感恩意识。2)网络利用方法教育:讲解网络带给社会的巨大利益,对我们将来生活的重大作用,讨论因为利用网络不当而导致的危害,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并建议给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方法及辨别是非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在网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让网络为其服务。3)集体意识及合作教育:可通过设计心理活动如同舟共济、巴格达飞毯等让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及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个人在合作中起到的作用,从而建立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4)情感管理教育:通过讲解情绪产生的理论,从三个主要方面管理、调试自己的情绪,需要教师认真把握教学目标及学生具体情况去设计教学过程,从而给学生又针对性的指导。
  3.教学手段和方法
  将上面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就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发言的机会,思考的机会,体验的机会。这样也能充分体现出心理健康课的优势,多给学生做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多给学生开放型题目供其讨论并适当引导,激发其思维活跃性同时也调整期思考方式;多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满足其成就感自尊感;多运用媒体、剧情、实事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些只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及调查得出的一些教学思考,在新课改形势的指导下中学生心理健康课走向何方,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需要不断地思考总结调整,从而与时俱进地发展创新这一新兴的学科。
  
  作者简介:胡艳(1980—),女 ,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发展心理与教育。
其他文献
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活动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内容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实验操作能力.本文分别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实施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当下高中生
【摘要】大学生就业关乎毕业生和毕业生家庭的利益,作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纳入学校长期事业发展之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努力增强和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多措并举;以情感人
目的:研究优质手术室护理在抢救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观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党和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新的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独立学院中的贫困生就业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本文根据当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了独立学院里贫困生就业出现的心理问题,结合就业现状分析了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善贫困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心理;对策   
摘 要:农村基层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部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层面的民主构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虽然有了很大成效,但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基层民主选举的差强人意、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民主监督的乏力都不同程度阻碍了基层民主的进步。对此,通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加强民主监督等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
我院自1982年1月至1997年10月,共手术治疗19例周围性动脉瘤,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各高校的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很多大学生处于困惑、迷茫中。为此,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运用团体辅导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可行的有效途径。团体辅导可以使大学生在团体情境认识自我、合理规划、助其成才。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团体辅导;大学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各高校纷纷扩招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才需求模式也发生着根本的转变.数以万计的劳动者急需转型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因此带来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也面临着重大改革.培养高素质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应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公司企业需要有关电子信息的相关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的建设更加需要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符合我国的经济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许多高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一个人真正受教育阶段应该从学前的教育开始算起,因此,在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教育方法并能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