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政治核心作用的认识
对党章中确定的政治核心作用,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核心?核心就是事物或事情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和发展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没有核心,事物将不复存在。那什么是政治核心?“政治核心”这一概念是1989年8月,中央在《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它明确了党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到目前已经过去24年,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探索和实际操作,现在比24年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深化和提高,但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普遍推行和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政治核心不是全面的核心,而是从政治的角度发挥领导作用,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国有企业实行政治领导。
二、如何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
1、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工作定位(加强四支队伍建设)是基础
(1)加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毛泽东曾经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经营管理者队伍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发挥着决策中枢和指挥中枢的作用,其领导力、决策力以及执行力直接关乎着企业的兴衰。要继续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以创建“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领导班子为载体,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形象好、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要以中心组学习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新知识新领域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总揽全局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继续坚持“一岗双责”的体系,健全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树立基层一线选拔人的用人导向,古人都坚持“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所以要进一步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经营管理干部的力度。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的关键。清代夏之蓉指出:“国家致治之本,首在得人,而得人之要,必广其途而储之(《汲古篇·进书札子》)。宋代张孝祥把人才看作国力强弱的象征,认为“国之强弱,不在兵甲(不在人多),不在金谷(不在条件的好坏),独在人才之多少。”(《论人才之路欲广札子》)。而企业之间的竞争,表象上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培养和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这是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的基础。企无人则止,员工是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帅明将精,还必须兵雄能战,方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心、关爱职工是党组织体现亲和力,增强吸引力,提升凝聚力的凝心工程。要始终把教育、激励、关怀、帮扶职工作为激发职工队伍活力的重要措施, 因企制宜,因材施教、因人施助,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2、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准工作目标是前提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就是增强三个力,即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无疑为今后国企改革发展再次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围绕三个力,我们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把握方向的作用,积极出谋划策,引导企业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不断调整投资方向,统筹协调长期战略投资和短期效益,有进有退,向经济安全以及民生领域上集中,向政策扶持的产业上集中,逐步建立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才能不断增强公司的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三、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把握四个环节是关键
(一)参与决策。支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科学决策的有力保证。党组织要议大事、谋全局、把方向,对涉及企业改革发展全局的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以及关系到职工切实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参与决策。在参与决策前,党委要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在广泛听取广大党员、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酝酿形成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二)带头执行。党组织要支持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要带头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带头执行董事会、经理层对企业重大问题作出的正确决议。要自己带头执行决议做表率,带领党员完成任务当先锋。要做好企业重大决策实施的宣传动员工作,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上来。同时,党组织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决策的实施开展党建活动,不断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引导广大党员职工要立足岗位争优秀,履职尽责当先锋,确保企业的各项决策得以坚决执行。
(三)有效监督。党组织不参与经营,不越位但绝不能缺位,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监督。在监督环节中,党组织要重视对人、财、物和信息的监督以及对经营过程的监督。通过监督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同时防止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错误,避免小疼痛变成大手术。王岐山同志讲过:“我们要多作保健医生,少作外科大夫。”这也是我们发挥监督职能的定位。党委在监督中一以贯之的坚持四项监督制度即党内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和民主监督。
(四)党管干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直接明确了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中的主导作用。这里再强调一下,是主导而不是决定。在用人上,古人主张“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提到干部的任免,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党务干部,由党委会研究决定后上报集团公司党委,批复后按正常程序任免;对于行政干部,党委会确定用人标准,向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提名推荐,董事长或是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可以按干部管理办法,在会议上提名推荐,然后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批复后按正常程序任免。要进一步深化“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严把干部选拔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票决、任职回避制、档案审核制、任前公示等关键环节,真正把习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清正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要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提供更高更大的平臺。
对党章中确定的政治核心作用,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核心?核心就是事物或事情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和发展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没有核心,事物将不复存在。那什么是政治核心?“政治核心”这一概念是1989年8月,中央在《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它明确了党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到目前已经过去24年,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探索和实际操作,现在比24年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深化和提高,但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面普遍推行和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政治核心不是全面的核心,而是从政治的角度发挥领导作用,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国有企业实行政治领导。
二、如何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
1、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工作定位(加强四支队伍建设)是基础
(1)加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毛泽东曾经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经营管理者队伍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发挥着决策中枢和指挥中枢的作用,其领导力、决策力以及执行力直接关乎着企业的兴衰。要继续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以创建“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领导班子为载体,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形象好、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要以中心组学习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新知识新领域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总揽全局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继续坚持“一岗双责”的体系,健全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树立基层一线选拔人的用人导向,古人都坚持“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所以要进一步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经营管理干部的力度。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的关键。清代夏之蓉指出:“国家致治之本,首在得人,而得人之要,必广其途而储之(《汲古篇·进书札子》)。宋代张孝祥把人才看作国力强弱的象征,认为“国之强弱,不在兵甲(不在人多),不在金谷(不在条件的好坏),独在人才之多少。”(《论人才之路欲广札子》)。而企业之间的竞争,表象上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培养和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这是加强“四支队伍”建设的基础。企无人则止,员工是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帅明将精,还必须兵雄能战,方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心、关爱职工是党组织体现亲和力,增强吸引力,提升凝聚力的凝心工程。要始终把教育、激励、关怀、帮扶职工作为激发职工队伍活力的重要措施, 因企制宜,因材施教、因人施助,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2、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准工作目标是前提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就是增强三个力,即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无疑为今后国企改革发展再次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围绕三个力,我们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把握方向的作用,积极出谋划策,引导企业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不断调整投资方向,统筹协调长期战略投资和短期效益,有进有退,向经济安全以及民生领域上集中,向政策扶持的产业上集中,逐步建立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才能不断增强公司的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三、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把握四个环节是关键
(一)参与决策。支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科学决策的有力保证。党组织要议大事、谋全局、把方向,对涉及企业改革发展全局的三重一大,即: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以及关系到职工切实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参与决策。在参与决策前,党委要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在广泛听取广大党员、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酝酿形成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二)带头执行。党组织要支持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要带头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带头执行董事会、经理层对企业重大问题作出的正确决议。要自己带头执行决议做表率,带领党员完成任务当先锋。要做好企业重大决策实施的宣传动员工作,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上来。同时,党组织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决策的实施开展党建活动,不断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引导广大党员职工要立足岗位争优秀,履职尽责当先锋,确保企业的各项决策得以坚决执行。
(三)有效监督。党组织不参与经营,不越位但绝不能缺位,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监督。在监督环节中,党组织要重视对人、财、物和信息的监督以及对经营过程的监督。通过监督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同时防止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错误,避免小疼痛变成大手术。王岐山同志讲过:“我们要多作保健医生,少作外科大夫。”这也是我们发挥监督职能的定位。党委在监督中一以贯之的坚持四项监督制度即党内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和民主监督。
(四)党管干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直接明确了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中的主导作用。这里再强调一下,是主导而不是决定。在用人上,古人主张“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提到干部的任免,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党务干部,由党委会研究决定后上报集团公司党委,批复后按正常程序任免;对于行政干部,党委会确定用人标准,向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提名推荐,董事长或是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可以按干部管理办法,在会议上提名推荐,然后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批复后按正常程序任免。要进一步深化“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严把干部选拔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票决、任职回避制、档案审核制、任前公示等关键环节,真正把习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清正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要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提供更高更大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