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怎样变,语文课的特点不能被弱化,“语文味”不能被淡化。不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语感,只是让学生讨论课文内容所揭示的一些问题,结果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地理课、历史课等,这都是不足取的。
一、加强朗读,强化语文味
语文课其本质是读写课,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朗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还可以煅炼口头表达能力。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学习的至妙之法,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读文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通过朗读,能把书面上的文字演绎成鲜活的生活画面,转换成听者的内心视像,展现在听众的面前,但目前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分析文章的精妙之处,将科学研究的方法机械地运用到艺术领域,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统治着语文教学,语文课缺少“语文味”,被异化为科学课、政治课等等。例如《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说明文,该文语言生动、修辞得当。一位教师在执教时,整堂课组织学生探讨一些气象知识、天文知识,没有一点朗读的声音,语文气息淡泊,这与其说是语文课,还不如说是自然科学课。
二、注重品味,突出语文味
语言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内容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一位语文教学界知名人士曾说:“语文教学的灵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了语言文字,等于教学失去了灵魂,导致“魂不附体”。语文教师要把教材视作活的生命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推敲精彩用词,揣摩弦外之音。一位优秀教师在执教《梅岭三章》时,不是仅仅停留在“写什么”这一层次上,而是更加注重“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认真辨词析句,细细挖掘语言的精妙之处。如“旌旗十万斩阎罗”中为什么用“旌旗”指代“部队”?“阎罗”能否改成“敌人”?“人间遍种自由花”中的“自由花”指什么?一节课的两大主要环节是朗读和品味,语文味儿十分浓烈。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教师忽视抓语言因素,热衷于架空分析,捡了芝麻,扔了西瓜。如一位教师讲《明天不封阳台》,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作者对封阳台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变化,作者想到了什么?联系课文或实际讨论人类有哪些不珍爱自然的行为,结果怎样?整堂课没有对语言的品味和理解,如此来教学这样一篇语言和人文色彩俱佳的文章,未免失之偏颇。
三、训练语感,体现语文味
语感实质上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把语文教学与其它人文学科区分开来的正是语感。语文课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以体现语文课的原汁原味。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音韵美、气势美,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2.揣摩比较文章的重点词语,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就要想想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 等词?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情趣,给读者造成一种丰富的想象空间。3.深刻领悟文章的点睛之笔。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结尾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便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不仅道出了人与动物如何友好相处的一个准则,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其实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联想和想像,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揣摩语序的变异和句式的变换,并通过语感分析训练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堂语文课的“语文味”浓不浓,跟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密切相关。课堂缺乏语文氛围和力度,这跟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有关。也就是说如果教师的文化修养欠缺,在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情景和画面去欣赏文章的美时,就会对文本缺少一种人文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因文学素养偏低、文学底气不足,上课时不能对生成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展开,语言枯燥乏味。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照本宣读,味同嚼蜡。听这样的课简直是受罪,使人喘不过气来。相反有的语文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底蕴深厚,腹有诗书气自华,上课时能左右逢源、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讲话温文尔雅、抑扬顿挫。语言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听着语文味儿十足的语文课,学生定如沐春风、情趣盎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的实质。通过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等途径,上出语文语文课的“语文味”。
(吴振华,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
一、加强朗读,强化语文味
语文课其本质是读写课,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朗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思想美、情感美、语言美,还可以煅炼口头表达能力。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学习的至妙之法,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读文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通过朗读,能把书面上的文字演绎成鲜活的生活画面,转换成听者的内心视像,展现在听众的面前,但目前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分析文章的精妙之处,将科学研究的方法机械地运用到艺术领域,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统治着语文教学,语文课缺少“语文味”,被异化为科学课、政治课等等。例如《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说明文,该文语言生动、修辞得当。一位教师在执教时,整堂课组织学生探讨一些气象知识、天文知识,没有一点朗读的声音,语文气息淡泊,这与其说是语文课,还不如说是自然科学课。
二、注重品味,突出语文味
语言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内容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一位语文教学界知名人士曾说:“语文教学的灵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了语言文字,等于教学失去了灵魂,导致“魂不附体”。语文教师要把教材视作活的生命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推敲精彩用词,揣摩弦外之音。一位优秀教师在执教《梅岭三章》时,不是仅仅停留在“写什么”这一层次上,而是更加注重“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认真辨词析句,细细挖掘语言的精妙之处。如“旌旗十万斩阎罗”中为什么用“旌旗”指代“部队”?“阎罗”能否改成“敌人”?“人间遍种自由花”中的“自由花”指什么?一节课的两大主要环节是朗读和品味,语文味儿十分浓烈。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教师忽视抓语言因素,热衷于架空分析,捡了芝麻,扔了西瓜。如一位教师讲《明天不封阳台》,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作者对封阳台的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变化,作者想到了什么?联系课文或实际讨论人类有哪些不珍爱自然的行为,结果怎样?整堂课没有对语言的品味和理解,如此来教学这样一篇语言和人文色彩俱佳的文章,未免失之偏颇。
三、训练语感,体现语文味
语感实质上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把语文教学与其它人文学科区分开来的正是语感。语文课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以体现语文课的原汁原味。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音韵美、气势美,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2.揣摩比较文章的重点词语,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就要想想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 等词?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情趣,给读者造成一种丰富的想象空间。3.深刻领悟文章的点睛之笔。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结尾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便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不仅道出了人与动物如何友好相处的一个准则,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其实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联想和想像,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揣摩语序的变异和句式的变换,并通过语感分析训练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堂语文课的“语文味”浓不浓,跟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密切相关。课堂缺乏语文氛围和力度,这跟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有关。也就是说如果教师的文化修养欠缺,在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情景和画面去欣赏文章的美时,就会对文本缺少一种人文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因文学素养偏低、文学底气不足,上课时不能对生成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展开,语言枯燥乏味。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照本宣读,味同嚼蜡。听这样的课简直是受罪,使人喘不过气来。相反有的语文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底蕴深厚,腹有诗书气自华,上课时能左右逢源、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讲话温文尔雅、抑扬顿挫。语言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听着语文味儿十足的语文课,学生定如沐春风、情趣盎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语文教师一定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的实质。通过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等途径,上出语文语文课的“语文味”。
(吴振华,江苏省吴江市南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