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买家刘益谦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刘益谦2009年因高调参与定向增发、艺术品拍卖引人关注。而在他本人看来,自己是个趋势投资者,而且无论早年炒卖国库券、认购证、法人股还是如今参与定向增发,基本上都是走边缘化的路线。对于艺术品投资,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因为靠公开的证券投资起家,刘益谦对自己的财富积累过程颇感坦荡。凭借朴素的投资逻辑,新理益集团在投资、保险等领域都风生水起,不过仍保持真实率性本色的刘益谦也有着平凡投资人的苦恼,一方面新理益地产至今是他的一块心病,而在地产股增发中遭遇政策调控的系统风险,也令他懊恼不已。
  
  大手笔参与定向增发,屡创艺术品拍卖纪录,曾被200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重点关注的富豪刘益谦,过去一年的表现颇引人瞩目。
  自2009年6月以16.8亿元购得京东方A(000725.SZ)7亿股增发股开始,刘益谦在定向增发上就一发不可收。当年7-12月,他先后参与了保利地产(600048.SH)、首开股份(600376.SH)、金地集团(600383.SH)、浦发银行(600000.SH)、中体产业(600158.SH)、东方电气(600875.SH)、华电国际(600027.SH)和高鸿股份(000851.SZ)等公司的定向增发,共耗资约60亿元,俨然由“法人股大王”变身为“增发股大王”。
  刘益谦在艺术品市场上的手笔同样令人惊叹。2009年国内拍卖市场成交额居前的十大艺术品中有4件被他收入囊中,其中,他以1.69亿元成交价买下的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更创下了全球中国绘画成交纪录,以至于他与妻子王薇击败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香港的刘銮雄和台湾的林百里,当选中国艺术权力榜的“2009年度收藏家”。有媒体统计,过去一年,刘益谦砸向艺术品的资金达到12亿元,这种行事风格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已经很难用“一掷千金”、“出手阔绰”来形容,甚至有媒体评论,刘益谦以一己之力拉升了中国艺术品的估值体系,带动了中国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刘益谦在2009年的高调行为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如此大手笔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动机,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投资者,究竟有多少财富,他在创业征途中有着怎样的辛酸与遗憾,他的下一步动作又是什么?带着种种疑惑,在2010年1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新理益集团,走进刘益谦的办公室。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位顶端于右任手书的“坚忍耐烦”,这正是刘益谦所信奉的投资理念;而会客沙发上方悬挂的是清晚期海派大画家吴昌硕的篆书“谦受益”。眼前的刘益谦没有刻意修饰,黑白相间的羊毛衫,普通牛仔裤,似乎很难与其如今的身份联系在一起,但他举手投足间表露出来的自信又分明告诉你,这正是那个在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挥金如土的“大买家”。
  刘益谦的好友董国强曾这样评价他:“真实,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都不做作。作为普通人这也许并不稀奇,但以他这样身份能保持本色,十分难得。”我们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访问中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刘益谦身上明显保留着“下只角”长大的上海人气质,讲话率性自然,并不掩饰情绪,而在他朴素的逻辑中却表现出对事物本质敏锐的洞察力。而采访也近乎成了拉家常,刘益谦似乎更愿意用闲聊的方式来表达他的真实和他已经到达的“自由境界”。于是在一场漫无边际的“侃大山”中,我们的疑惑一一找到了答案。
  
  “宏观调控中期最大的影响在房地产股票上,而不在房地产行业上”
  新财富:在你参与的定向增发组合中,地产股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最近的股市调整中,地产板块无疑受伤最重,你重金认购的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股价已相继跌破了增发价。现在,你如何看待这次调控对房地产行业及房地产股的影响?
  刘益谦:这次政策出台主要是抑制房价的整体涨幅过快,而不是把房价打压下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是矛与盾的关系,很多城市把土地出让金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的调控可能对房地产行业会有影响,房价我认为就是涨得慢一点,房地产未来5到10年的趋势不会变。
  我感觉,调控中期最大的影响在房地产股票上,而不在房地产上。股票反映的是预期,现在的一个预期就是感觉房地产要调控,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消息出来,所以市场的主流机构很难去拿房地产股,从基金角度来说,只能低配,不敢配到标准配置或者超配。如果感觉到政策出完了,我觉得房地产股可能就见底了。
  我们公司去年参与了很多房地产股的定向增发,当时我跟很多员工都说过“老板看好房地产行业”,我也说房地产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因为看好是从市场的基本面去看好,但不知道宏观的变化这么快。
  新财富:为什么没想到宏观政策会出现变化,你怎么判断未来的政策走向?
  刘益谦:2007年政府出台政策抑制房地产,但谁也不知道有金融危机,于是政策马上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今天市场上出现流动性过剩,人们又开始说这个话了,但我们不可能政策又来一个360度转弯。
  你说经济学家也好,专家也好,他考虑问题要不就是滞后的,要不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一个经济学家预测到了金融危机。今天,也可能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过去了,流动性太多势必会造成新一轮的通胀。从我这么多年在宏观方面的经验来看,假设全世界认为金融危机被救过去了,那么我们再怎么收缩流动性,通胀也是会出现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就是很大的一个通胀,这个通胀是说,你的货币增加了,与资产不对应了,必然会造成资产的价格上涨,通胀的时候谁都避免不了。但是现在没有全世界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经济学家明确表态,说金融危机过去了,甚至还有人担心会不会有二次探底,包括我们的高层也说了,货币政策会局部调整,说这个话其实就保留了一种意思:别再360度转弯了。
  这反映到资本市场,就形成了一种预期。资本市场反映的都是一种预期嘛,这种预期往往是过激的,1000多点涨到6000千点,就是靠预期;6000多点一下子掉到1000多点,它也是一种预期。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在把握好趋势的前提下去发现价值”
  新财富:和你同时代起步的投资者,大部分已经在近20年来的各种风浪中被市场淘汰了,你能够走到今天,有什么秘诀?你认为自己是何种类型的投资者?
  刘益谦:大家这么多年一直在跟股民灌输一种价值投资理念,事实上,我也希望价值投资,但选择价值的同时首先要选择趋势,如果这个趋势是从6000点掉到1000多点,价值是没有用的。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是在把握好趋势的前提下去发现价值,你不看趋势去发现价值是没有用的。你去讲价值,6000点不可能掉到1600点,怎么可能?
  我看见很多对股市评论比较多的经济学家,在那种趋势下看1000点的都有,还有看到500点的,他完全不顾市场规律。价值我们可以去发现,可以高估,也可以低估,但是怎么样波动都是在一个范围里,不可能低估到送给你。在这个过程中间,你首先要有一个判断,认为差不多了,你就交易,不要等,我从来不听他们的。
  新财富:能不能将你多年的投资心得与我们的读者分享?
  刘益谦:我们公司也好,我个人也好,在资本市场上要看基本面,但同时我们主要还是看趋势,看完趋势以后选择个股。你不看趋势,肯定是错的,就像一个战略与战术的问题,战略上错了,再好的战术有什么用?但趋势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你也不能随波逐流,事实上,到6000点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看黄金十年、看10000点,讲故事,最后讲故事的人自己相信故事。你看华尔街为什么这样?就是在讲故事嘛。这个债怎么样,那个债怎么样,最后大家都搞不清,自己也参与这个过程去运作了,泡沫就产生了。我们也一样,1000多点涨到6000点的时候,政府出台很多政策,比如加印花税等,越出越上涨;但是一个东西在短时间里过快地涨,就会产生一种波动,例如我们的宏观经济要增长,但如果每年增长30%,肯定要出很大问题的,政府肯定会出政策。
  回过头来看,1000多点的时候,你也要看一个趋势,趋势感觉到要差不多了,那就看在这个点位,你做投资是赢面大还是输面大。比如说澳门赌场,赢和输的概率是50%对50%,但是它为什么跟你赌?因为抽你5%的佣金,也就相当于,它55%对你45%。在资本市场我们也要做一个判断,假设你现在的赢面是70%、输面30%,这个时候我感觉你就不用多说了,直接押上去就完了,还想什么?想这么多也是没用的。
  新财富:你曾经讲过“牛市是过程,熊市是结果”,为何这么说?
  刘益谦:任何一个人,只要参与资本市场,在牛市过程中多少都是赚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最后你想想,这个钱你赚谁的,其实是先来的赚后来人的。交易过程中间政府还要收你的税,所以不可能所有的人赚钱。最后,如果来了一个市场调整,有可能在牛市中你10万块最高赚到过30万,但到熊市的时候你还剩20万,那么你赚了10万;剩下5万块,说明你最终的结果还是输了5万。
  这么多年了,我感觉我的钱都是从熊市里面来的。牛市都在抢,越抢你的风险就越大。熊市很简单,没人要的东西多,就是说你选择的余地很大,这时系统风险也应该释放了,价格越便宜的时候,你的系统风险就越小。
  
  “基本上我们走的都是一种边缘化的路线,我们都不是跟市场正面进行交锋的”
  新财富:你去年花了约60亿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让很多市场人士惊叹,作这么大手笔的投入是出于怎样的投资思路?
  刘益谦:我们公司除了在大的市场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参与二级市场较多以外,基本上走的都是一种边缘化的路线。我们不跟市场正面进行交锋的,炒认购证也好,内部职工股也好,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股票也好,转配股也好,任何一个东西,我们都是和市场存在差价的,买增发股也是我们这种价值体系的延伸。
  这好比我2700点买一个股票,要花10块钱;但我要买一个一年以后才能流通的股票,可能只要8块钱,便宜了百分之十几,相当于2500多点的概念。这时我就会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如果认为未来一年指数涨幅大于2700点的概率在70%以上,那就可以买,多少总是赚钱的。你看我买的几个地产股,保利亏几块钱,金地差不多亏1块钱,但我首开赚了5块钱,整个地产股也打平了。
  参与定向增发,我主要是一个大势法则。比如说我从2000多点到3000多点一直做定向增发,在2000多点市场刚刚起步时的东西,价格可能高吗?到3000多点,定向增发(与二级市场股价)的差价就缩小了,2000多点的时候,可能有30%以上的差价,10块钱的股票可以6.5元买到,现在的差价在85折到87折之间,资本市场平稳一点,市场留给你的空间就小了,所以我们只能讲一个平均收益率。
  我们今天不可能还像2000年那样参与资本市场。市场整体格局是发生变化的,从资金安全角度也好,从后期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也好,肯定只要稳定的啦,不可能像十年前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或者十几年前还是个人投资者的状态,如今经过20年发展的资本市场,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健全了。
  新财富: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大家都很关注其中的机会,你如何理解这两个产品,准备参与吗?
  刘益谦:原来基于我这么多年的一个市场判断,我认为不会开。为什么?美国刮起的金融风暴怎么形成的,就是金融衍生产品造成的,我个人当时感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不会推这些产品。但现在可能要从平衡市场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这个单边市场不稳定,如果2007年推出的话,股市不可能从6000点掉到1000多点,因为(股指期货)可以锁嘛,相对好点。融资融券也一样,现在买了股票,要么就是卖掉,你不可能在没钱的时候补仓,原来券商可以融资,但后来都是违规的了,现在通过融资融券,就成为一种规范的东西了。比如说你30块钱买了100万股股票,现在掉到10块钱了,但这个资金有一部分是借来的,那你只能平仓,一分钱没有了;如果有融资融券,就可以延缓市场波动给你造成的损失,你融点资金,可能这个难关就渡过了。在这个时点开出这两个产品,可能还是从市场稳定的角度考虑,可能是反思了从2005年1000多点涨到6000多点又掉到1000多点的教训。
  
  “说句心里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我感觉没有什么人比我的财富积累过程更阳光了”
  新财富:在2009年5月出版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我们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你的个人财富是30亿元,但是从去年你的各种行为来看,这一数字无疑是低估的,你能否透露财富的大概数目,又如何看待社会对你的各种评价?
  刘益谦(笑):我对这种东西看得很淡。我初中没毕业就在社会上混了,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初中没毕业的估计没几个,所以我对好的评论也好,不好的评论也好,不会看得很重。可能有些富豪比较在乎这几个排名,比较在乎一个江湖地位,但我从来不会有这种想法。我现在对财富的增长不会激动,也可能十几年前有更多的激动,现在不会了。也不是说富豪榜是杀猪榜,这30年中倒下去的人很多,那不能说与你们有关,关键是那些倒下去的人他曾经是个什么样的人。
  高估、低估,这个可能也是你们媒体朋友的一种评论,说句心里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有些富豪的公开资料不全,你很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讲到我,肯定你是从新理益的公开资料来查询的,我认为你没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的资产不等于新理益这个资产,看不到的隐性的东西肯定很多,我认为这不叫低估,因为我公开的信息你们能查到的就这么多。比如在成立新理益公司之前,我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前十年,没人知道我赚了多少钱,你们媒体朋友哪一个都查不出来这个资料。
  新财富:新理益成立十周年了,当初成立时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从私人投资者转型为机构投资者?
  刘益谦:成立这样一个公司并不是想到我十年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一个成就,如果想到的话,我感觉我就不是人了。当时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看到法人股和流通股之间有一种差价存在,想去买法人股。因为当时市场没有对法人股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流通给出预期,所以市场给了一个差价的空间。买法人股要凭营业执照,所以成立了这家公司。
  我们公司在2000年到2002年里,通过市场行为搜集了一批法人股,最后这些法人股实现了流通。说我赚了多少钱,我感觉全是马后炮,我这个行为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我感觉没有什么人比我的财富积累过程更阳光了,机会都是平等的。包括今天的定向增发,京东方增发又不是对我一个人的,它也是到处找人,没人要,我为什么两块的股票都不买?现在国家的产业思路变了,电子行业也要振兴,我感觉两块多,为什么不赌呢?市场不可能总是在1000多点。
  
  “对于艺术品,我宁愿去公开场合拍卖,虽然价格有可能比私底下买卖贵,但这种贵是在一种市场体系估值下产生的”
  采访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刘益谦完成一单价值过千万的艺术品交易。一位古董商带了3件古玩出售给刘益谦,除了一件青花釉里红瓷瓶因有破损的痕迹被他婉言拒绝外,另外两件都悉数买下。于是,我们的话题转向了刘益谦另一个一掷千金的领域—艺术品市场。
  新财富:有媒体统计,你2009年在艺术品拍卖上投入了近13亿元,这一数据是否属实?你去年创下了中国绘画拍卖的新纪录,你为什么会选择在拍卖公司花大价钱买东西,而不是更便宜的私下交易?
  刘益谦:13亿,差不多。我参与艺术品市场比股票市场稍微晚一点,是在1993年。私底下买卖一种东西,会让你很难用一种市场的眼光去看待它。因为艺术品不等同于大宗商品,它本来就是一个稀缺的东西,很难定价,大家都不知道多少钱,卖你3000万,你会感觉到这个东西贵;但这个东西如果公开拍卖的话,也许可以卖8000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都在拍,拍到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这样就会形成对这个东西的估值,也就是一个价格体系。所以对于艺术品,我宁愿去公开场合拍卖,虽然价格有可能比私底下买卖贵,但这种贵是在一种市场体系估值下产生的。
  新财富:你不仅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买家,还参与拍卖公司的经营,听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就属于你旗下,有没有将北京匡时打造上市的想法,比如创业板?
  刘益谦:北京匡时从成立到今天只有4年多,在整个市场上的认同度已经比较高了。匡时的总经理董国强是我参与这个艺术品市场时就认识的朋友,我在艺术品市场朋友不多,我的个性很难和这些人去交朋友。当时他想做拍卖业,要我支持他,从这么多年朋友的角度也好,创业的角度也好,我答应和他一起成立这个公司,但前年我就退出了。现在这个公司做得不错,我也在匡时买东西,但已经不是匡时的股东了。
  在匡时成立的4年中,你很难看得到最终会做成什么样,所以当时很难从公司设计的角度朝创业板去做。另外,拍卖公司在创业板融资的话,可能还有一些具体的东西我不了解,所以还没有这样的考虑。但前段时间我跟他说,国家支持文化产业上市,我来帮你成立一个匡时文化产业公司,还帮他设计了一个方案,从三个业务来细分,把匡时拍卖作为一块业务,另外画廊是一块业务,杂志、广告和网络是一块业务,去年底这个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我让我们公司一个老总去帮他做这个事。
  
  “从入主天茂到现在差不多7年了,前两三年的确是很累,很多白头发都为它”
  新财富:你还是天茂集团(000627.SZ)的董事长,你为什么要接手这家公司,是为了从投资向实业方向转型吗?
  刘益谦:从武汉坐车到天茂都要4个小时,它是一个生产企业,湖北又没有资源,原材料在外面,产品在外面,两头在外,怎么做都累死了。我刚开始就是买它的法人股,以后认识了它的董事长,也就是我的前任,他就跟我说,把我们的国有控股也卖给你,我想去弄家上市公司搞搞也蛮好的,就这样买了。
  我买的时候就知道有人在炒这个股票了,但当时我买的是法人股,他炒得再高,我也不能流通,所以很难去关心。后来他在二级市场买得控股了,我就去看谁在炒,竟然是我很多年以前做股票的时候认识的人,他最后做得爆仓了,判了17年。如果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接这一茬了。为什么?很简单,这公司做好了是应该的,做得不好了都是你的问题,股民哪知道里面有什么问题。我入主天茂到现在差不多7年了,前两三年的确是很累,很多白头发都为它。
  
  “我今天来,就是要颠覆寿险业这种盈利模式。要把这个公司经营8年才盈利,我可能都要55岁了,这也不是我的个性”
  从股权结构看,新理益持有天茂集团23.78%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刘益谦持有新理益83.6%的股权,因此,刘益谦仅用19.88%的股权就将天茂集团控制在手中。同时,由于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19.99%的股权、天平车险20%的股权,都是第一大股东,因此看起来,刘益谦仅凭4%的股权就掌控了国华人寿、天平车险两家保险公司。但刘益谦对此并不认同。
  新财富:我们看到你后来把两家保险公司—天平车险、国华人寿的股权注入了天茂集团,这样做的动因是什么?你现在给天茂集团怎样的定位呢?
  刘益谦:天茂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立足中国资本市场,我感觉到大的原则不能变。我们的企业在湖北,有2000来名员工,这么多年经营下来,利润空间一直在压缩,一直都有压力,因为没有资源,要靠天吃饭,市场价格稍微有点变化,对天茂来说就相当敏感,生存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我一直想,给它注入点什么赚钱的资产。保险公司如果不赚钱你给它是个包袱,到了2006年还是2007年,从保险公司赚钱那一刻开始,我就把新理益在天平车险的一部分股权按原值划给了天茂,希望这个股权能带给它一个相对稳定的收益。而国华人寿的股权可能更值钱一点,所以筹备发起的时候,股权直接就给了天茂。也就是说,这两块赚钱的资产原来是新理益持有的,我把它给了上市公司,而不存在一些媒体说的我要用上市公司平台持有保险公司的概念。
  国华成立到今天有两年了,第一年是亏钱的,第二年就赚钱了,按新的会计准则,2009年赚了3000多万。按照寿险行业的传统模式,一个公司一般连续亏损8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这种说法我并不认同。所以,从我接手国华人寿董事长的那天起就跟中层以上干部明确讲,我今天来,就是要颠覆寿险业这种盈利模式。要把这个公司经营8年才盈利,我可能都要55岁了,这也不是我的个性。国华提出的口号就是,我们8年要上市的。我们今年是第二年,的确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的。
  国华也好,天平也好,每年都要给天茂贡献利润,2009年应该有3000万左右,今后可能更大。保险增长的基数快,像天平2009年做了20几个亿,如果按同样的速度增长,今年要做40个亿,利润有可能更大。现在这块股权稳定了天茂的收益,今后保险公司有可能上市会给天茂带来的权益性收入,这是另外一个概念。我从来没有要求我的团队因为有了这块稳定的收益而放弃生产经营,因为天茂本身就是一个生产经营性企业。
  新财富:我们看到现在的刘益谦更像一位实业家,并且经营得还不错,你如何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的?
  刘益谦(激动):我记得接手天茂的时候,媒体有这样的说法:你一个做资本的人做得了实业吗?对说这种话,我从骨子里不认同。包括国华人寿的总经理是原天茂的总经理,他不是保险人士,甚至没有到国华之前不知道什么叫保险,但不懂保险不等于进不了保险行业。天平车险的老总也是这样,十几年前我还在资本市场的时候,他是一个证券公司的老总,和我可能是价值取向比较一致,他到我这里来了。天平成立到现在5年了,去年进入上市辅导期。整个保险行业里,包括监管部门都拿天平作为一种典型,我感觉最起码,我们是按市场的规则来经营的,不赚钱的东西我们肯定不做。任何一个行业的管理是相通的,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是进得了这个行业、进不了另一个行业,那不叫企业家。我做得了资本,做不了企业,我对这种说法就不认同。我今天兼任国华的董事长,我在国华没有办公室,日常的东西我基本不用管,他们都能做好,天平成立5年多,我都没去过几次。
  
  “风投不是叫你去买风险,虽然是风险投资,实际上是叫你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让你谨慎”
  新财富:你在一级市场投资滨江集团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你如何看待目前的风投热?有没有想过成立一家风投公司?
  刘益谦:现在这种说法都是赶时髦的,什么PE、风投,这种东西我十几年前就在做了。风投的意思实际上很简单,你看一家公司能不能上市。我们当时做内部职工股,做一级半,做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看企业上不上得了市,不然去拿它干什么?这个过程中间,我做过的这种东西有100多个。现在我们不需要成立一家风投公司,去赶个时髦。风投不是叫你去买风险,实际上是叫你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让你谨慎,而不是投了不上市也无所谓。滨江也一样,我们当时入股的PE只有4到5倍,而且和滨江签对赌协议的,两年它不上市,我们要按18%收取回报的。
  
  “地产可以说是我的一块心病”
  新财富:这两年房地产市场很火爆,很多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新理益的地产业务做得如何,有没有上市的想法?
  刘益谦(苦笑):地产可以说是我的一块心病。我2007年成立了地产公司,但一直没有做好,今天规模也不大。有钱做不起来,说明什么问题?2008年地产不好的时候,我说了去拿地,可是买不到,人家是有地卖不掉,我们是有钱买不到地。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哪里有地,这个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竟然就有这个问题。
  这让我总结出一种东西来,比如说天平、国华和天茂,包括匡时,这四个职业经理人是对公司认同的;地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我不满意,他想的是这个职业行为过程中他的价值,而不是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和对股东价值的认同度,这是一个矛盾。我认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对股东、对公司的认同度达不到一定标准,在任何一个公司,他的价值取向都会和公司、股东的取向完全不同。我想所有的企业家都会碰到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地产公司要重新培养经理人,而前提首先是价值要取向一致。
  
  “京东方上6代线,就是一个国家战略”
  新财富:京东方你想长期持有,还是解禁后就卖掉?为什么你要投这么一家亏损公司?
  刘益谦:这个还是要看点位,很难用一句话来讲。说不卖,我也说不出来;说卖,要看市场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投资你很难用一句话去概括,就好像我如果知道今天会这样,搞这么多定向增发干吗,当时把京东方包了不就完了?就算按它最近的增发价卖4.64元,也翻一倍了,我多买一点,买21亿股不就完了?
  为什么要投它?很简单,我们公司搞调研的人只是从静态来看问题,他们认为京东方很难发展起来。我不是这样看的,我看得很简单,京东方前几年搞B股我就参与了,对它多少有点了解。我认为所有的人都以为京东方还是一个股本金30亿的公司,但它当时增发120个亿的时候,变成资本金180个亿了。而且,它这次增发的前提是什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电视大国梦想,但在战略上有一个偏差,我们只知道建电视机厂,没有把电视机里最主要的东西抓在手上,所有的面板依赖于进口。京东方上6代线,就是一个国家战略,不然证监会凭什么一年给它一次增发?你看今年京东方经营利润亏损10个亿,年报就不亏钱了,国家补贴给它了;它一旦投产,政府马上就可以调关税,进口就贵了,保护自己的企业嘛,叫电视机厂买自己的产品嘛,它能带动一个很大的产业链。
  
  一个真实的刘益谦?
  采访中,刘益谦抽掉了近半包中华烟,还不时起身去电脑边查看股市的涨跌,并且情绪总是随着股指涨跌而起伏,似乎和普通投资者并无二致。我们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聊他最擅长的领域—证券投资,而无论对宏观经济的认识、行业的理解、投资的策略甚至对个股的价值判断,他都有独特的理解,他用得最多的一句过渡语是“很简单的”,接下来便用最朴素的道理进行阐述,这些最简单的例证与论述中,体现着深刻的务实精神。
  作为多次上榜“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富人之一,刘益谦有着和大多数富人靠实业起家并不相同的创富经历,早年无论是炒卖国库券、认购证还是出入资本市场炒股,他都是单枪匹马上阵,甚至成立新理益公司也只是为了收购法人股。正因为靠公开的证券投资起家,刘益谦对自己的财富积累过程也颇感坦荡。
  新理益成立初期,员工仅有3个,如今其员工规模已接近3万人,经营横跨投资、医药化工、保险及地产等领域。对于这样的成绩,刘益谦自己都感觉到匪夷所思。由资本市场炒家转型成实业家的刘益谦,现在更愿意用“企业家”这一称谓,和我们交流时,他反复强调了自己在实业经营上的理念和业绩。
  很多媒体认为,刘益谦是国内复制巴菲特商业模式最成功的人,这不仅基于其投资上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新理益的架构与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十分相似。当年“股神”收购伯克希尔后,即将其作为资本平台去收购保险公司,从而连续两次放大杠杆效应,利用上市公司、保险公司的渠道低成本筹措资金,并将资金用之于投资上。然而,刘益谦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同:“我说自己在投资领域里没有偶像,并不是说我不尊重这些投资大师。但是就像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一样,这些大师同样不是完人。有人说我一谈到投资就很张狂,其实想想,巴菲特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成就不见得就比部分人大多少。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的话,就很难超越前人,而不能超越前人,就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不过,刘益谦也并非没有失手的时候。就在我们临出门之际,他还在为先前的地产股投资懊恼不已:“我也不知道会这样,不然就不要做这么多了,做京东方一个定向增发就完了。在这样一个投资过程中,就是再敢于冒险,你还是要考虑到系统风险,就像这一次,地产的系统风险就来了。当时我特别看好地产股,包括我们公司的研究人员也一样,当时我说地产股的系统风险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你看现在就来了,谁知道政策的变化这么快。现在很难去看股价,虽然估值低,但很难说短时间里股价有个明显的回升。”他并且坦言,现在补仓都不敢补,看来他同样也有着平凡投资人的苦恼。
  对于本文内容你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当前的美国衰落论过于武断。我们必须将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结构性竞争力的消长相区分,尽管美国在这轮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它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存在;而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崛起,则取决于生产力的提高。    在1890年前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曾经有过一次邂逅,其各自的经济总量分别相当于当时全球经济总规模的13%,不过两个经济体此后的走向却截然相反。晚清时期的中国经济已经千疮百孔,支撑古厦的柱子早已腐朽,只等外力
期刊
公开信息极为有限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数据连续3个月回升,并在2009年12月和今年1月连续稳定在2900亿元的较高水平。面对此种情况,市场主流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热钱正在加速流入国内。  然而,在大家仍然沉浸在流入忧虑之中的当下,未来国际资本可能流出的种种迹象和风险却正在零星显露,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第一,外币存、贷款增速同时上升。自2009年12月以来,外
期刊
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传递出了世界政经格局变化的重要信号:发达国家的国内政策开始左转,致力于帮助中产阶层受益经济复苏、从三方面加强金融监管、大力推进产业政策以淡化虚拟经济;国际政策则向右转,即以实用主义原则应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并力图设计一套管理全球化的体制。值得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从怀疑转为莫名的怨气,并作出了一系列挑衅动作。面对新的形势,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应重新定位经济政策的走向。    
期刊
治大国如烹小鲜,管理国家亦如管理企业,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奥巴马在执政的第一年犯下了种种错误,包括实施新政过多、时机选择失误、低估改革难度、口不择言树敌太多等,由此也导致了民主党在麻省选举中失利。领了黄牌的奥巴马能否痛定思痛,重演克林顿当年反败为胜的历史?    转眼间,奥巴马已经在美国总统任上度过了第一个年头。对于他一年来的政绩,盘点者不少,而且其中的质疑与指责声浪颇大,奥巴马本人也只给自己打了“
期刊
低碳经济领域的投资热背后也蕴藏着失败的风险,太阳能、风能已有前车之鉴,投资者只有保持冷静低调的态度,并借助富于经验的专业人才深入行业潜心研究,才能获得丰厚回报。    越来越多的PE正把新能源、绿色动力(Cleaning Tech)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一些专门投资清洁能源的基金也已陆续出现。2005年以来,无锡尚德、金风科技IPO后的高额回报,引发了中国投资者对新能源的狂热追捧;2009年12月,
期刊
随着消费诉求的转型,中国食用油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潮。在当下普通油向健康油的升级换代中,以山东三星集团、西王集团为代表的民营油企,通过挖掘渠道优势、借力资本市场,开始在玉米油等细分行业崛起,并由贴牌代工、批发为主向发展自有品牌转型,从而对在传统品种小包装油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丰益国际和中粮集团形成挑战。顺承健康油明显的上位趋势,两家巨头继续依托技术、资本及品牌优势开拓高端市场,并在延伸产业链上
期刊
对于手中掌握大量集团客户和现金资源的商业银行而言,分业经营并不意味着与承销保荐业务绝缘,其短期融资券、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非牌照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更积极借助香港子公司积累混业经营经验,对券商系投行构成潜在的威胁。    国际市场上,投行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以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为代表的专业投行和以瑞士银行、花旗等全能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系投行几乎各占半壁江山。而在国内分业经营的政策下,银行无法获得券商牌
期刊
  
期刊
参与投行:中金公司    为保证中国建筑A股顺利上市,中建总公司暂停了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回归A股的进程,并在2009年房地产业强劲复苏的背景下,以公司未来在该领域的扩张为推销重点,全力打造地产蓝筹形象,从而实现了51.29倍的发行市盈率,并成为A股第一个从网上向网下回拨的案例。    2009年7月31日,中国建筑(601668.SH)挂牌上市,募集资金501.6亿元,成为当年A股市场最大的一单I
期刊
参与投行:申银万国    2009年12月15日,同花顺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证券信息服务第一股。尽管上市历程略有曲折,但依托成熟的商业模式、稳健的募集资金投向、良好的市场形象,同花顺终获监管层放行和投资者热捧,上市保荐人申银万国的综合实力得到充分体现。    募集资金投向现有业务,  做大规模又规避风险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信息服务需求日益旺盛,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