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凝聚力工程”通过17年的实践,作为党建和社会建设的品牌叠加,从其内涵、外延的拓展和更深刻的社会影响来看,已经实现了由“存在”向“价值”层面的跨越,就其当下的社会认知而言,人们已经从更深的“精神文化”层面来看待“凝聚力工程”。以文化新视角来进一步认识、研究“凝聚力工程”,已成为当前长宁区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领域的共同关注点。
[关键词]“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引领;社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6-0045-003
党建文化是指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全党所认同的政治思想、组织心理、制度规范、行为作风以及由此决定的党的形象。党建文化作用域可分为两方面:党内,具有增强自身建设的功能;党外,体现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功能,即价值引领和功能示范。“凝聚力工程”,是上海市长宁区委在长期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基础上概括提炼形成的党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为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营造了政策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步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转变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让“社会人”转变为“组织人”,适应这种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现实要求,作为担负着各种文化形态领导者、探索者和开拓者角色的“凝聚力工程”,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走出了一条具有长宁特色、上海特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新路。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开始由启动转入加快的进程,三个文明建设也同步推动和发展,为促进和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相适应,“凝聚力工程”通过民主的纽带联系居民,抓规范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在组织社会、进入社会、引领社会上体现了重要性和作用力。
(三)优秀的区域文化为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积淀了人文环境。“凝聚力工程”发展的十几年来,注重把区域文化特色的智慧思想吸纳到党建文化系统之中。源远流长的法华文化已成为新华社区“人文新华”文化的精髓,“民俗文化”成为北新泾社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会所文化”成为周桥社区沟通居民、凝聚人心的主要载体,“融”文化成为虹桥街道古北新区满足涉外居民需求的信息平台……如此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传承和构建、对多元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整合,是构筑现代城市社区精神和“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所需要的宝贵财富,为滋润“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核心理念积淀了适宜的人文环境。
二、探索和实践“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意义
(一)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命题,是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对今后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建设作为不断推进党自身成长、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总是在其身处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态中展开,而不是孤立地根据党的单方面意志进行。”因此,构建先进的党建文化,发挥其对社会文化的榜样和示范效应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这是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内在需要。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城市工作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作为“上海的西大门”,长宁区在经历了依据环境改善、人文环境营造以及数字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塑之后,已成为上海中心城区中交通、生态、居住和人文环境最好的城区之一。社区重塑不是光靠单一的行政体制向基层社会的延伸和覆盖,或者简单地增加政府对基层社区的投入所能完成的。社区重塑的要义是在构建社区“硬实力”的同时,培育社区“软实力”,使生活于不同区域、类型和层次社区的居民,在互动中享受到社区的温馨、和谐,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何有效地向社会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巩固文化领导权,无疑显得极其紧迫、极其重要。
三、“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搭建“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平台载体
1.建立全覆盖的党建阵地。健全“1+4”阵地建设。“1”即“凝聚力工程学会”。为完善区域化党建体制和格局的新探索,加强区委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组织沟通协商、联动合作,以党建带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长宁区委成立了“凝聚力工程学会”这一战略平台,发挥枢纽作用,成为服务的桥梁、信息的平台、党建的载体。“4”即街道镇全力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延伸组织网络,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向楼宇、楼组延伸,完善中心、站、点三级网络;提升服务功能,率先在全市推出双休日工作等“六项承诺”,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2.建设特色化的党建场馆。结合长宁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实际,着力建设好《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宋庆龄陵园等场馆。这些特色党建场馆可以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党的思想,体会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3.建构信息化的党建媒介。利用“数字长宁”的先发优势,开设各类党建网站,为“凝聚力工程”插上信息化翅膀。江苏街道华山居民区党支部开通了全市首家小区网站,发布党的政策和社区信息。周桥街道大家源小区居民区党组织注重发挥版主作用,共同打造“网上会所”和“网络社区”。
4.培育公益化的社会组织。长宁区注重扶持和培育具有专业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如天山社区的张颉法律工作室、胡明生劳动人事工作室、北新泾社区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室、新泾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投资理财工作室。新华街道还创新思路,同步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及联合会党支部,成功覆盖34家会员单位,覆盖了医疗、教育、养老、法律、文化体育等不同领域。
(二)创新“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活动方式
1.空间开放化。打破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行政壁垒,加强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去,让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在学实活动中,问计于民、问智于民、问需于民,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我为长宁献一计”活动;在迎办世博期间,举行了以“服务世博盛会争当世博先锋”为主题的开放性组织生活会,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的党员在同一平台开展“思想工作共做、文化建设共兴、文明礼仪共创、综合治理共管、各类资源共享”活动。
2.形式多样化。成立区、街道、居民区三级体系党课宣讲团。走进社区、园区、企业,解读党的理论、政策的热点前沿问题。同时将党建文化的工作着力点放在提升文化品位上,举办高端讲座、高端文艺演出、高端文化展览,将高雅文化引进社区、引进群众的家门口。全区10个街镇分别与市级文艺单位团队签约结对,长宁的老百姓在社区就能欣赏到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舞团、上海轻音乐团等市级文艺团体的精彩表演。区委还先后邀请余秋雨、于丹举办专题讲座,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3.特色品牌化。发现工作典型和经验典型,在全区铺开推广,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影响力。虹桥街道的“双结合大联动”、临空园区的“六个便利”服务联盟、新华街道的“牡丹文化节”、周桥街道的“会所文化”、仙霞街道的“睦邻文化节”、北新泾街道的“民俗文化”、“新泾-百联”社区文化活动、荣华居委会“融之情”涉外工作法等,在全区乃至全市已产生一定的党建文化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制度规范
1.建立党建责任制。党建责任制的内容包括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实行基层党建目标管理、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等方面。党建责任制明确把党建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考核的第一职责,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2.推行生活关爱制度。建立经常性的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各支部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及谈心谈话活动。建立定期走访慰问机制,做到“五必访”。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和已致富的党员同志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切实帮助解决困难党员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培育“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精神理念
1.用“文化元素”双向建构。“凝聚力工程”建设17年来,在党的建设和文化建构中不断增强人文关怀,用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凝聚力工程”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一方面,“凝聚力工程”建设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效地传达给社区居民群众,形成党建文化社会化,并转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又合理吸收来自基层社区中的组织、群体、阶层中的有益文化,使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互动、融合、包容,形成社会文化党内化,从而在社会领域营造浓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氛围。
2.用“精神家园”引领群众。“凝聚力工程”将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相结合,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索“共建共享”机制,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居民区活动室建设,每年为每个居民区活动室配备购书经费2万元。组建“长宁区送欢乐艺术团”,为群众送去欢乐和笑声。全区10个街镇分别与市级文艺单位签约结对,使老百姓在社区就能欣赏到市级文艺院团的精彩表演。每年组织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举办“虹桥文化之秋”、长宁运动会、长宁歌会等群众文体活动,一批特色文化活动成为城区文明的崭新符号。
四、构建“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几点启示
(一)根本目的:党建文化要服务于民。文化权利是人民的民主权利,服务人民意味着对人民公共利益的关注。把服务于民作为党建文化的切入点,就是用文化凝聚党内外资源,赢得社会的公信力,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凝聚人心。“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华阳社区就是通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关心群众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党实现了“对群众的呼声,各级党组织一呼百应”,而且产生了“对各级党组织的号召,老百姓一呼百应”的效果。
(二)社会联动:党建文化引领社区文化。社区作为相对独立完整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有其自身的自组织机制,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进而实现社区公共生活的有序化,而社区文化则是社区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条件。党建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是群众文化、社区文化的实质和主体是群众文化,党建文化和社区文化虽属不同范畴,一个属政治领域,一个属社会领域,但其服务的对象却有共同的交集即社区、群众,这就赋予了党建文化和社区文化的目的统一性。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党建文化,也就义不容辞承载了引领社区文化的这一使命。长宁区委2007年率先提出构筑党的社会化工作体系,并通过社区“1+3”领导体制格局,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推进“凝聚力工程”全覆盖,在党委、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渠道。一方面,通过社区文化向党内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文化党建化,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群众所需要的文化产品的类型、品质和数量,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级党组织、党群一体化组织(如工青妇、群团力量)和中介组织(如民生服务组织、公益性组织、志愿者工作室组织等),使党建文化社会化,群众的文化意识、民主意识也就培育起来,实现党委政府和基层社区的和谐进步。
(三)文化认同:党建文化的评价标准。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效果如何,要接受社区党员、群众以及社区所在的有关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的评价和认可。有效的党建文化的实践模式,要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保障,主要包括:党员、群众对基本路线、纲领、经验等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情感,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程度,党员、群众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可和执行程度,党所具有的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等。长宁区委、区政府制定的《长宁区“凝聚力工程”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其评估体系和内容体现了群众的文化认同标准,通过党建文化认同评价体系的完善,使党建文化实践更趋人本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了社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马西恒,夏军.党建文化及其社会化[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汪洋.党内文化新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2).
[3]刘文江.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4]许涞华.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建资源整合思想发展脉络的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12).
[5]王国梁、王瑞华.“凝聚力工程”与科学发展观[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8).
[6]施凯.党的社会化工作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党建文化引领社会建设”课题组组长:许涞华,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执笔人:常俊、王瑞华,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教师
■ 责任编辑:袁志平
[关键词]“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引领;社区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6-0045-003
党建文化是指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全党所认同的政治思想、组织心理、制度规范、行为作风以及由此决定的党的形象。党建文化作用域可分为两方面:党内,具有增强自身建设的功能;党外,体现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功能,即价值引领和功能示范。“凝聚力工程”,是上海市长宁区委在长期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基础上概括提炼形成的党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为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营造了政策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步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转变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让“社会人”转变为“组织人”,适应这种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现实要求,作为担负着各种文化形态领导者、探索者和开拓者角色的“凝聚力工程”,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走出了一条具有长宁特色、上海特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新路。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开始由启动转入加快的进程,三个文明建设也同步推动和发展,为促进和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相适应,“凝聚力工程”通过民主的纽带联系居民,抓规范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在组织社会、进入社会、引领社会上体现了重要性和作用力。
(三)优秀的区域文化为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积淀了人文环境。“凝聚力工程”发展的十几年来,注重把区域文化特色的智慧思想吸纳到党建文化系统之中。源远流长的法华文化已成为新华社区“人文新华”文化的精髓,“民俗文化”成为北新泾社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会所文化”成为周桥社区沟通居民、凝聚人心的主要载体,“融”文化成为虹桥街道古北新区满足涉外居民需求的信息平台……如此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传承和构建、对多元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整合,是构筑现代城市社区精神和“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所需要的宝贵财富,为滋润“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核心理念积淀了适宜的人文环境。
二、探索和实践“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意义
(一)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命题,是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对今后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建设作为不断推进党自身成长、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总是在其身处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态中展开,而不是孤立地根据党的单方面意志进行。”因此,构建先进的党建文化,发挥其对社会文化的榜样和示范效应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这是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内在需要。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城市工作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作为“上海的西大门”,长宁区在经历了依据环境改善、人文环境营造以及数字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塑之后,已成为上海中心城区中交通、生态、居住和人文环境最好的城区之一。社区重塑不是光靠单一的行政体制向基层社会的延伸和覆盖,或者简单地增加政府对基层社区的投入所能完成的。社区重塑的要义是在构建社区“硬实力”的同时,培育社区“软实力”,使生活于不同区域、类型和层次社区的居民,在互动中享受到社区的温馨、和谐,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何有效地向社会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巩固文化领导权,无疑显得极其紧迫、极其重要。
三、“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搭建“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平台载体
1.建立全覆盖的党建阵地。健全“1+4”阵地建设。“1”即“凝聚力工程学会”。为完善区域化党建体制和格局的新探索,加强区委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组织沟通协商、联动合作,以党建带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长宁区委成立了“凝聚力工程学会”这一战略平台,发挥枢纽作用,成为服务的桥梁、信息的平台、党建的载体。“4”即街道镇全力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延伸组织网络,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向楼宇、楼组延伸,完善中心、站、点三级网络;提升服务功能,率先在全市推出双休日工作等“六项承诺”,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2.建设特色化的党建场馆。结合长宁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实际,着力建设好《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宋庆龄陵园等场馆。这些特色党建场馆可以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党的思想,体会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3.建构信息化的党建媒介。利用“数字长宁”的先发优势,开设各类党建网站,为“凝聚力工程”插上信息化翅膀。江苏街道华山居民区党支部开通了全市首家小区网站,发布党的政策和社区信息。周桥街道大家源小区居民区党组织注重发挥版主作用,共同打造“网上会所”和“网络社区”。
4.培育公益化的社会组织。长宁区注重扶持和培育具有专业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如天山社区的张颉法律工作室、胡明生劳动人事工作室、北新泾社区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室、新泾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投资理财工作室。新华街道还创新思路,同步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及联合会党支部,成功覆盖34家会员单位,覆盖了医疗、教育、养老、法律、文化体育等不同领域。
(二)创新“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活动方式
1.空间开放化。打破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行政壁垒,加强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去,让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在学实活动中,问计于民、问智于民、问需于民,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我为长宁献一计”活动;在迎办世博期间,举行了以“服务世博盛会争当世博先锋”为主题的开放性组织生活会,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的党员在同一平台开展“思想工作共做、文化建设共兴、文明礼仪共创、综合治理共管、各类资源共享”活动。
2.形式多样化。成立区、街道、居民区三级体系党课宣讲团。走进社区、园区、企业,解读党的理论、政策的热点前沿问题。同时将党建文化的工作着力点放在提升文化品位上,举办高端讲座、高端文艺演出、高端文化展览,将高雅文化引进社区、引进群众的家门口。全区10个街镇分别与市级文艺单位团队签约结对,长宁的老百姓在社区就能欣赏到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舞团、上海轻音乐团等市级文艺团体的精彩表演。区委还先后邀请余秋雨、于丹举办专题讲座,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3.特色品牌化。发现工作典型和经验典型,在全区铺开推广,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影响力。虹桥街道的“双结合大联动”、临空园区的“六个便利”服务联盟、新华街道的“牡丹文化节”、周桥街道的“会所文化”、仙霞街道的“睦邻文化节”、北新泾街道的“民俗文化”、“新泾-百联”社区文化活动、荣华居委会“融之情”涉外工作法等,在全区乃至全市已产生一定的党建文化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形成“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制度规范
1.建立党建责任制。党建责任制的内容包括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实行基层党建目标管理、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等方面。党建责任制明确把党建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考核的第一职责,树立“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2.推行生活关爱制度。建立经常性的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各支部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及谈心谈话活动。建立定期走访慰问机制,做到“五必访”。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和已致富的党员同志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切实帮助解决困难党员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培育“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精神理念
1.用“文化元素”双向建构。“凝聚力工程”建设17年来,在党的建设和文化建构中不断增强人文关怀,用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凝聚力工程”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一方面,“凝聚力工程”建设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效地传达给社区居民群众,形成党建文化社会化,并转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又合理吸收来自基层社区中的组织、群体、阶层中的有益文化,使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互动、融合、包容,形成社会文化党内化,从而在社会领域营造浓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氛围。
2.用“精神家园”引领群众。“凝聚力工程”将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相结合,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索“共建共享”机制,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居民区活动室建设,每年为每个居民区活动室配备购书经费2万元。组建“长宁区送欢乐艺术团”,为群众送去欢乐和笑声。全区10个街镇分别与市级文艺单位签约结对,使老百姓在社区就能欣赏到市级文艺院团的精彩表演。每年组织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举办“虹桥文化之秋”、长宁运动会、长宁歌会等群众文体活动,一批特色文化活动成为城区文明的崭新符号。
四、构建“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几点启示
(一)根本目的:党建文化要服务于民。文化权利是人民的民主权利,服务人民意味着对人民公共利益的关注。把服务于民作为党建文化的切入点,就是用文化凝聚党内外资源,赢得社会的公信力,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凝聚人心。“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华阳社区就是通过“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关心群众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党实现了“对群众的呼声,各级党组织一呼百应”,而且产生了“对各级党组织的号召,老百姓一呼百应”的效果。
(二)社会联动:党建文化引领社区文化。社区作为相对独立完整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有其自身的自组织机制,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进而实现社区公共生活的有序化,而社区文化则是社区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条件。党建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是群众文化、社区文化的实质和主体是群众文化,党建文化和社区文化虽属不同范畴,一个属政治领域,一个属社会领域,但其服务的对象却有共同的交集即社区、群众,这就赋予了党建文化和社区文化的目的统一性。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党建文化,也就义不容辞承载了引领社区文化的这一使命。长宁区委2007年率先提出构筑党的社会化工作体系,并通过社区“1+3”领导体制格局,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推进“凝聚力工程”全覆盖,在党委、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渠道。一方面,通过社区文化向党内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文化党建化,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群众所需要的文化产品的类型、品质和数量,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级党组织、党群一体化组织(如工青妇、群团力量)和中介组织(如民生服务组织、公益性组织、志愿者工作室组织等),使党建文化社会化,群众的文化意识、民主意识也就培育起来,实现党委政府和基层社区的和谐进步。
(三)文化认同:党建文化的评价标准。凝聚力工程党建文化的效果如何,要接受社区党员、群众以及社区所在的有关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的评价和认可。有效的党建文化的实践模式,要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保障,主要包括:党员、群众对基本路线、纲领、经验等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情感,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程度,党员、群众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可和执行程度,党所具有的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等。长宁区委、区政府制定的《长宁区“凝聚力工程”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其评估体系和内容体现了群众的文化认同标准,通过党建文化认同评价体系的完善,使党建文化实践更趋人本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了社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马西恒,夏军.党建文化及其社会化[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汪洋.党内文化新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2).
[3]刘文江.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4]许涞华.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建资源整合思想发展脉络的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12).
[5]王国梁、王瑞华.“凝聚力工程”与科学发展观[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8).
[6]施凯.党的社会化工作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党建文化引领社会建设”课题组组长:许涞华,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执笔人:常俊、王瑞华,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教师
■ 责任编辑:袁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