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白塞病致主动脉瓣反流1例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人 男,31岁.2002年9月因主动脉瓣脱垂行主动脉瓣置换(St.Jude 23#),术后1年发现瓣周漏,确诊为完全型心脏白塞病.再次手术时发现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根部距瓣环约3 cm处前壁至主动脉弓起始部形成夹层,人工机械瓣两侧与瓣环间各有约1 cm范围裂隙。

其他文献
布鲁菌病是一种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全球分布.我国以羊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牛种菌.自然病程3~6个月.临床可见波状热、全身多个关节肿胀疼痛、睾丸炎等,差异很大,有一定的自限性[1].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比较罕见,是布鲁菌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收治了4例布鲁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病人女,19岁.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部阵发性钝痛,伴胸闷、憋气,活动后症状加重,9个月前发现心包积液,虽经对症治疗症状仍逐渐加重,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痰中带血丝,胸部CT显示双肺内淡片状影及心包积液。
期刊
老年人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老年人瓣膜置换的首要原因[1].高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由于普遍病程长,主动脉瓣根部钙化严重,且合并小主动脉根部、继发性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以及左心室肥厚等因素,对外科处理的要求较高.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和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合作对37例70岁以上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手术治疗35例≥80岁肺癌病人,现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报道结果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29例,女6例;年龄80~85岁,平均(81.1±1.51)岁。
期刊
目的 探讨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及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合并主动脉弓离断的发病情况,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5至2009年5例病儿,均经超声心动图、螺旋CT检查,3例10岁以上病儿行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确诊为A型主动脉弓离断、Ⅱ型主-肺动脉缺损、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均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无室间隔缺损等心内畸形.年龄1~18岁,其中男4例,女1例.结果 1例
病人男,56岁.活动后气促,伴左胸部疼痛,无发热20天.外院CT检查提示左肺周围型肺癌.查体左背部听诊肺下野呼吸音弱.胸部增强CT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实变,左下肺动脉于与胸主动脉间隙消失。
期刊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共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96例.其中右肺上叶切除28例,右肺中叶切除7例,右肺中、下叶切除3例,右肺下叶切除19例,左肺上叶切除12例,左肺下叶切除27例.结果 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中常见问题包括:手术切口及血管出血、胸膜腔广泛粘连、支气管断端漏气.中转开胸4例.
病人 女,53岁.阵发性心前区及后背酸痛不适5年,发病时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显示,T波倒置、ST段下移.先后3次行冠状动脉64排CT扫描,前两次显示,前降支中段瘤样扩张,最后一次显示,前降支中段瘤样扩张,近段可疑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中段局部心肌桥及远端瘤样扩张.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及各项化验均未见明显异常.2009年2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松解术.手术过程中证实为心肌环,给予彻底松解,手术
期刊
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们采用微创的方法矫治成人漏斗胸32例,现对临床初步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2.7±7.0)岁.均自幼或少年期发现胸廓异常,活动耐力低,活动后心慌、气促.心理上有特殊的窘态反应、耻辱感,交际能力受限等.伴脊柱侧凸畸形1例、女性右侧乳房发育差2例。
期刊
病人 女,28岁.因反复胸闷伴咳稀乳样痰2年.两年前病人妊娠3个月时出现无明确原因的胸闷,休息后可以缓解,但随之出现咳嗽,伴有咳稀薄乳白色痰液,偶伴血丝并夹杂絮状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