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10月,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印发了两个错误的材料,即《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邓小平的主要罪行》。根据这两个所谓的罪行材料,全会作出了两个错误的决定:一是永远开除刘少奇的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二是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正是这两个错误的材料和错误的决定,才有了刘少奇、邓小平的特殊专机飞行。
坐飞机的“首长”竟是刘少奇
1969年10月的北京。西郊机场在朦胧的夜色中,影影绰绰看到一架银灰色的伊尔一14型客机,孤独地停在候机楼门前。它将执行什么任务?飞向何方?何时起飞?机长邹立升不清楚,领航员刘道义与其他机组成员也都不清楚。
以往凡是执行专机任务的飞机,都是机舱门朝着候机楼停放,这样既便于首长和乘客上下飞机,也便于迎送人员接送客人,而这次却恰恰相反,飞机机舱门正好是背对着候机楼。很显然,这样停放专机是防止首长登机时被人看见。
候机室楼前宽敞的停机坪上,有两根高大的水泥杆,上面装有10多万千瓦的照明灯,凡有夜航任务,它们都要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停机坪照得同自昼一般。而那天晚上却是黑灯瞎火。停机坪上没有人,没有光,只有死一般的沉寂与黑暗。
上述种种反常现象化成一连串的问号,困惑着刘道义和机组的每一位成员。然而这些问号只能在脑海里转悠,谁也不敢问及,因为他们用党性作过保证,不向任何人打听和透露这次任务的任何细节。因此,他们都木然地坐在驾驶舱里待命,以十分好奇的心情等待着那位神秘首长的到来。但他们谁也没有料到将要乘坐他们飞机的首长竟会是刘少奇。
1969年10月17日晚7点左右,押送刘少奇的轿车驶进西郊机场,在那架等待多时的伊尔-14飞机前停了下来。车刚一停稳,押送人员便以最快的速度将躺有刘少奇的担架抬上飞机。在飞机客舱里迎接的只有机长邹立升一人。这也是上级的规定:此次任务中,除了机长邹立升一人之外,机组其他成员不得走出驾驶舱。
机长邹立升在客舱灯的照耀下,发现他们要送的是一位病危的首长,那垂在脑后的白发有一尺多长,凌乱而干枯;那双露在被单外面的赤脚干瘦干瘦的,没有半点血色。担架被搁在飞机客舱的过道里。机长一见这情景便赶忙向随行人员建议道:“飞机上有沙发床,请将首长放到床上休息吧!”押送人员商量了一会儿后,采纳了机长的建议,把首长抬到了床上。就在这时,盖在刘少奇面上的纱巾掉了下来,机长看到了首长的真面目,原来他竟是机长非常熟悉的刘少奇主席。
邹立升是从陆军选调进航校学飞行的,他参加过解放战争,立有战功,是一位一贯听从党指挥的老党员。他坚信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然而当他亲眼目睹了刘少奇的惨状后,心中却油然升起一种说不清的感情。正当他茫然的时候,押送人员给他下达了“马上起飞,到开封南郊机场降落”的命令。邹立升带着一串新的问号走进驾驶舱。“开车,飞开封!”他对机组下达完简单的指令后,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刘道义与机组其他成员什么也没问,她赶紧准备飞开封的航线。
7点10分左右,邹立升机组驾驶着3284号专机起飞了。这时,首都北京已是华灯齐放,万家灯火。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就这样悄然无声地被撵出了北京。这也是刘少奇同志和首都、首都人民以及自己亲人的永别。
3284号飞机载着奄奄一息的刘少奇,在黑沉沉的夜空,向着南方飞去。邹立升的心也在记忆的长空中飞驰。
1963年4月12日至5月16日,刘少奇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刘少奇访问越南时,在河内接见中国在越南工作的专家,其中就有邹立升。他当时正在为越南培养运输机飞行员,并负责执行越南领导人的专机任务。胡志明主席就多次坐过他驾驶的专机。因此,他很自然地回忆起那次被刘少奇接见时的情景:那时的刘少奇是那样和蔼可亲、朴素健壮,和他握手时是那么有力,对他们的勉励也是那么中肯:“你们在越南执行飞行任务时,一定要百分之百地保证安全。要很好地为越南人民服务,为增强中越两党、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而努力工作。”接见时,刘少奇还和援越专家一起合影留念。这张照片3年前虽然上交了,但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他的心里。可是万万没有想到,6年后的今晚,再见刘少奇时,他竟会被折磨成这个样子。虽说此时他是党内的最大“走资派”,见了仍然令人心酸。
1961年9月23日下午,一架载着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的军航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送他去武汉见毛泽东主席。蒙哥马利元帅在武汉停留了两天。他与毛泽东会见时的详细情况当时没能透露出来,但有一点却从工作人员嘴里传到了机组成员的耳朵里,那就是毛泽东明确地向蒙哥马利元帅表示:刘少奇是他的当然接班人。谁都明白,向西方要人表明此事,就等于向全世界公开宣布刘少奇是毛泽东的接班人。为什么8年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突然会变成“叛徒、内奸、工贼”了呢?
晚9点多钟,押送刘少奇的3284号“囚机”在开封古城降落。飞机停稳后,按规定只有邹立升一人来到客舱为客人打开舱门。刘少奇被抬下飞机后,被一辆救护车拉走了。
邹立升机组没有在开封停留,他们连夜返回北京。他哪里知道27天后,刘少奇就极为悲惨地结束了他风云际会、大起大落的人生。
永难忘怀执行
送小平同志去南昌的任务
1969年10月22日,北京远郊沙河机场的机窝里,停放着一架伊尔14型客机,机尾号为3287。清晨,机组成员就做好了飞行前的一切准备,等待首长的到来。执行这次任务的机长是飞行技术过硬、航行经验丰富的李骏。以往的专机任务,首长都是在候机楼门前上飞机,而这次特殊,是将飞机从停机坪拖到机窝里,让客人在机窝里上飞机,这样的安排在专机部队历史上从未有过。这种特殊安排使本就保密的任务变得更加神秘。8点多钟,一辆吉普车与一辆卡车驶进了机窝,停在飞机旁,汽车停稳后,从吉普车上下来一人,他径直走到在机翼下待命的机组前面问:“哪一位是机长?”
李骏上前一步回答道:“我是。”
那人忙将他拉到一旁小声说道:“我是中央办公厅的,知道你们今天是送谁吗?”李骏摇了摇头。
“你们今天是送中国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
李骏听后心里咯噔了一下,尔后问道:“毛主席说他可以当秘书,干嘛送他走?”
那人拍了拍李骏的肩膀笑道:“留下来给你当秘书,你敢用吗?不过你们一定要保证安全。”说完便指挥卡车上的人往飞机上搬行李。装行李时发生了矛盾,伊尔14型飞机属小型飞机,载重量有限,行李中有几大木箱书太沉,如果让它们上飞机,飞机就会超重。办公厅的人坚持行李都上飞机,机组则不让上。李骏只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飞机超载不能保证首长安全,先把书箱留下, 等以后你们再想办法将书箱送到南昌。”一听超重危及飞行安全,办公厅的人只好同意了。
装完行李后,办公厅的人便招呼一直坐在吉普车上的乘客上飞机。从吉普车上下来四人:邓小平、卓琳、邓林和邓小平的母亲。邓小平留着平头,穿着中山服,仍很精神,不失伟人风范,根本就不像一个被流放的落难者,与街头漫画上被打上红叉的狼狈像大相径庭。与外界隔绝了很长时间的邓小平,乍一见到专机部队的空地勤战士,有一种亲切感,下车后本能地朝他们走去。邓小平是这支部队的常客,早在1952年7月12日,他即将由西南局调政务院工作,便乘坐该部队的里一2型8209号专机前往昆明、武汉等地视察。这是专机部队首次执行专机任务。当时部队组建才70天,各项保障条件都很差,飞机航材奇缺,包括团长等飞行员都还没有飞过夜航,不具备四种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技能,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完整的飞行管制系统,航线上导航点很少。7月正值雷雨季节。在这样的条件下,保证飞行安全困难很多,没有绝对把握。但邓小平高度信任刚组建的空军专机部队,毅然决定率先乘坐空军专机。在首长的鼓励下,专机组克服各种困难,安全圆满地完成了首次专机任务。此后邓小平曾多次乘坐空军专机,至1982年,他共乘坐军航专机58次、107架次,其中有3次是出国访问。
因此,专机部队的飞行人员对邓小平非常熟悉,都非常敬仰他。然而,当一见邓小平向自己走来,几名空地勤人员在一位领导干部的示意下,却往后退了两步。这时邓小平可能意识到今非昔比,他已不是当年受尊重的总书记,而是被批判的中国第二号“走资派”;摆在他前面的不再是接送他的专机,而是押送他的“囚机”。他冲他们微微一笑后,健步上了飞机。
客人上飞机后,李骏机组开车滑行,很快便腾空而起,向着江西南昌飞去。与邓小平一家四口同行的还有两名专案组成员,他们是押送人员,坐在机舱的后部。邓小平坐在客舱前部的桌子旁,他母亲和妻子则坐在为她们临时安装的沙发床上。飞机平飞后,空勤机械员问李骏:“机长,要不要给客人水喝?”
押送邓小平的专机组没配空中服务员,也没带任何招待用品,只有两暖瓶白开水,主要是供机组饮用的。
“不管什么人,坐在我们飞机上,就是我们的乘客,没啥东西招待他们,但水还是要给他们喝的。不过你送水时不要与客人交谈。”
机械员拎着一个暖水瓶和一小箱水杯进了客舱,他遵照机长的嘱咐,没说话,他首先走到邓小平面前,用手拍着暖水瓶,潜台词很明确:“您喝水吗?”
邓小平也没开口,只望着他摇了摇头,双眼里透出感激的目光,那意思也很清楚:“不用,谢谢你!”
机械员冲每个人都拍过暖水瓶后回到驾驶舱。“机长,他们都没喝。”
“那人怎么样?”
“很淡定,也很和……”
“甭说了,忙你的吧!”李骏打断了他的话,又集中精力操纵飞机,他暗下决心,一定平稳安全地将客人送到南昌。
也许蓝天白云知道飞机上坐的是一位遭受迫害的伟人,因此天更蓝,云更白,一路风平浪静。下午1点左右,3287号飞机在李骏机组精心驾驶下,在南昌向塘机场降落。机组成员除机长李骏照顾客人下飞机外,其他人都按要求坐在座位上没有离开。李骏打开机舱门,请客人下飞机,邓小平经过他面前时,特意停了下来,用满含感激的目光望了他一眼,此时李骏很想说一声首长再见,可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李骏尾随在客人后面也下了飞机。他发现南昌向塘机场的气氛不像北京沙河机场那样冷清,迎接邓小平的人不少,有人微笑着主动与他握手,还有人叫他同志。见到这意外的场景,他有点后悔,当邓小平驻足望他时,也应该主动伸出手去。他正懊恼时,邓小平一行已乘车远去。
李骏一生执行过多少次重要专机任务,他自己也记不清,但送邓小平同志去南昌的任务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令他永难忘怀。
(责任编辑 李树泉)
坐飞机的“首长”竟是刘少奇
1969年10月的北京。西郊机场在朦胧的夜色中,影影绰绰看到一架银灰色的伊尔一14型客机,孤独地停在候机楼门前。它将执行什么任务?飞向何方?何时起飞?机长邹立升不清楚,领航员刘道义与其他机组成员也都不清楚。
以往凡是执行专机任务的飞机,都是机舱门朝着候机楼停放,这样既便于首长和乘客上下飞机,也便于迎送人员接送客人,而这次却恰恰相反,飞机机舱门正好是背对着候机楼。很显然,这样停放专机是防止首长登机时被人看见。
候机室楼前宽敞的停机坪上,有两根高大的水泥杆,上面装有10多万千瓦的照明灯,凡有夜航任务,它们都要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停机坪照得同自昼一般。而那天晚上却是黑灯瞎火。停机坪上没有人,没有光,只有死一般的沉寂与黑暗。
上述种种反常现象化成一连串的问号,困惑着刘道义和机组的每一位成员。然而这些问号只能在脑海里转悠,谁也不敢问及,因为他们用党性作过保证,不向任何人打听和透露这次任务的任何细节。因此,他们都木然地坐在驾驶舱里待命,以十分好奇的心情等待着那位神秘首长的到来。但他们谁也没有料到将要乘坐他们飞机的首长竟会是刘少奇。
1969年10月17日晚7点左右,押送刘少奇的轿车驶进西郊机场,在那架等待多时的伊尔-14飞机前停了下来。车刚一停稳,押送人员便以最快的速度将躺有刘少奇的担架抬上飞机。在飞机客舱里迎接的只有机长邹立升一人。这也是上级的规定:此次任务中,除了机长邹立升一人之外,机组其他成员不得走出驾驶舱。
机长邹立升在客舱灯的照耀下,发现他们要送的是一位病危的首长,那垂在脑后的白发有一尺多长,凌乱而干枯;那双露在被单外面的赤脚干瘦干瘦的,没有半点血色。担架被搁在飞机客舱的过道里。机长一见这情景便赶忙向随行人员建议道:“飞机上有沙发床,请将首长放到床上休息吧!”押送人员商量了一会儿后,采纳了机长的建议,把首长抬到了床上。就在这时,盖在刘少奇面上的纱巾掉了下来,机长看到了首长的真面目,原来他竟是机长非常熟悉的刘少奇主席。
邹立升是从陆军选调进航校学飞行的,他参加过解放战争,立有战功,是一位一贯听从党指挥的老党员。他坚信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然而当他亲眼目睹了刘少奇的惨状后,心中却油然升起一种说不清的感情。正当他茫然的时候,押送人员给他下达了“马上起飞,到开封南郊机场降落”的命令。邹立升带着一串新的问号走进驾驶舱。“开车,飞开封!”他对机组下达完简单的指令后,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刘道义与机组其他成员什么也没问,她赶紧准备飞开封的航线。
7点10分左右,邹立升机组驾驶着3284号专机起飞了。这时,首都北京已是华灯齐放,万家灯火。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就这样悄然无声地被撵出了北京。这也是刘少奇同志和首都、首都人民以及自己亲人的永别。
3284号飞机载着奄奄一息的刘少奇,在黑沉沉的夜空,向着南方飞去。邹立升的心也在记忆的长空中飞驰。
1963年4月12日至5月16日,刘少奇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刘少奇访问越南时,在河内接见中国在越南工作的专家,其中就有邹立升。他当时正在为越南培养运输机飞行员,并负责执行越南领导人的专机任务。胡志明主席就多次坐过他驾驶的专机。因此,他很自然地回忆起那次被刘少奇接见时的情景:那时的刘少奇是那样和蔼可亲、朴素健壮,和他握手时是那么有力,对他们的勉励也是那么中肯:“你们在越南执行飞行任务时,一定要百分之百地保证安全。要很好地为越南人民服务,为增强中越两党、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而努力工作。”接见时,刘少奇还和援越专家一起合影留念。这张照片3年前虽然上交了,但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他的心里。可是万万没有想到,6年后的今晚,再见刘少奇时,他竟会被折磨成这个样子。虽说此时他是党内的最大“走资派”,见了仍然令人心酸。
1961年9月23日下午,一架载着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的军航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送他去武汉见毛泽东主席。蒙哥马利元帅在武汉停留了两天。他与毛泽东会见时的详细情况当时没能透露出来,但有一点却从工作人员嘴里传到了机组成员的耳朵里,那就是毛泽东明确地向蒙哥马利元帅表示:刘少奇是他的当然接班人。谁都明白,向西方要人表明此事,就等于向全世界公开宣布刘少奇是毛泽东的接班人。为什么8年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突然会变成“叛徒、内奸、工贼”了呢?
晚9点多钟,押送刘少奇的3284号“囚机”在开封古城降落。飞机停稳后,按规定只有邹立升一人来到客舱为客人打开舱门。刘少奇被抬下飞机后,被一辆救护车拉走了。
邹立升机组没有在开封停留,他们连夜返回北京。他哪里知道27天后,刘少奇就极为悲惨地结束了他风云际会、大起大落的人生。
永难忘怀执行
送小平同志去南昌的任务
1969年10月22日,北京远郊沙河机场的机窝里,停放着一架伊尔14型客机,机尾号为3287。清晨,机组成员就做好了飞行前的一切准备,等待首长的到来。执行这次任务的机长是飞行技术过硬、航行经验丰富的李骏。以往的专机任务,首长都是在候机楼门前上飞机,而这次特殊,是将飞机从停机坪拖到机窝里,让客人在机窝里上飞机,这样的安排在专机部队历史上从未有过。这种特殊安排使本就保密的任务变得更加神秘。8点多钟,一辆吉普车与一辆卡车驶进了机窝,停在飞机旁,汽车停稳后,从吉普车上下来一人,他径直走到在机翼下待命的机组前面问:“哪一位是机长?”
李骏上前一步回答道:“我是。”
那人忙将他拉到一旁小声说道:“我是中央办公厅的,知道你们今天是送谁吗?”李骏摇了摇头。
“你们今天是送中国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
李骏听后心里咯噔了一下,尔后问道:“毛主席说他可以当秘书,干嘛送他走?”
那人拍了拍李骏的肩膀笑道:“留下来给你当秘书,你敢用吗?不过你们一定要保证安全。”说完便指挥卡车上的人往飞机上搬行李。装行李时发生了矛盾,伊尔14型飞机属小型飞机,载重量有限,行李中有几大木箱书太沉,如果让它们上飞机,飞机就会超重。办公厅的人坚持行李都上飞机,机组则不让上。李骏只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飞机超载不能保证首长安全,先把书箱留下, 等以后你们再想办法将书箱送到南昌。”一听超重危及飞行安全,办公厅的人只好同意了。
装完行李后,办公厅的人便招呼一直坐在吉普车上的乘客上飞机。从吉普车上下来四人:邓小平、卓琳、邓林和邓小平的母亲。邓小平留着平头,穿着中山服,仍很精神,不失伟人风范,根本就不像一个被流放的落难者,与街头漫画上被打上红叉的狼狈像大相径庭。与外界隔绝了很长时间的邓小平,乍一见到专机部队的空地勤战士,有一种亲切感,下车后本能地朝他们走去。邓小平是这支部队的常客,早在1952年7月12日,他即将由西南局调政务院工作,便乘坐该部队的里一2型8209号专机前往昆明、武汉等地视察。这是专机部队首次执行专机任务。当时部队组建才70天,各项保障条件都很差,飞机航材奇缺,包括团长等飞行员都还没有飞过夜航,不具备四种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技能,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完整的飞行管制系统,航线上导航点很少。7月正值雷雨季节。在这样的条件下,保证飞行安全困难很多,没有绝对把握。但邓小平高度信任刚组建的空军专机部队,毅然决定率先乘坐空军专机。在首长的鼓励下,专机组克服各种困难,安全圆满地完成了首次专机任务。此后邓小平曾多次乘坐空军专机,至1982年,他共乘坐军航专机58次、107架次,其中有3次是出国访问。
因此,专机部队的飞行人员对邓小平非常熟悉,都非常敬仰他。然而,当一见邓小平向自己走来,几名空地勤人员在一位领导干部的示意下,却往后退了两步。这时邓小平可能意识到今非昔比,他已不是当年受尊重的总书记,而是被批判的中国第二号“走资派”;摆在他前面的不再是接送他的专机,而是押送他的“囚机”。他冲他们微微一笑后,健步上了飞机。
客人上飞机后,李骏机组开车滑行,很快便腾空而起,向着江西南昌飞去。与邓小平一家四口同行的还有两名专案组成员,他们是押送人员,坐在机舱的后部。邓小平坐在客舱前部的桌子旁,他母亲和妻子则坐在为她们临时安装的沙发床上。飞机平飞后,空勤机械员问李骏:“机长,要不要给客人水喝?”
押送邓小平的专机组没配空中服务员,也没带任何招待用品,只有两暖瓶白开水,主要是供机组饮用的。
“不管什么人,坐在我们飞机上,就是我们的乘客,没啥东西招待他们,但水还是要给他们喝的。不过你送水时不要与客人交谈。”
机械员拎着一个暖水瓶和一小箱水杯进了客舱,他遵照机长的嘱咐,没说话,他首先走到邓小平面前,用手拍着暖水瓶,潜台词很明确:“您喝水吗?”
邓小平也没开口,只望着他摇了摇头,双眼里透出感激的目光,那意思也很清楚:“不用,谢谢你!”
机械员冲每个人都拍过暖水瓶后回到驾驶舱。“机长,他们都没喝。”
“那人怎么样?”
“很淡定,也很和……”
“甭说了,忙你的吧!”李骏打断了他的话,又集中精力操纵飞机,他暗下决心,一定平稳安全地将客人送到南昌。
也许蓝天白云知道飞机上坐的是一位遭受迫害的伟人,因此天更蓝,云更白,一路风平浪静。下午1点左右,3287号飞机在李骏机组精心驾驶下,在南昌向塘机场降落。机组成员除机长李骏照顾客人下飞机外,其他人都按要求坐在座位上没有离开。李骏打开机舱门,请客人下飞机,邓小平经过他面前时,特意停了下来,用满含感激的目光望了他一眼,此时李骏很想说一声首长再见,可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李骏尾随在客人后面也下了飞机。他发现南昌向塘机场的气氛不像北京沙河机场那样冷清,迎接邓小平的人不少,有人微笑着主动与他握手,还有人叫他同志。见到这意外的场景,他有点后悔,当邓小平驻足望他时,也应该主动伸出手去。他正懊恼时,邓小平一行已乘车远去。
李骏一生执行过多少次重要专机任务,他自己也记不清,但送邓小平同志去南昌的任务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令他永难忘怀。
(责任编辑 李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