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策略探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通过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语言基础水平得以提升,同时还能够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我国整体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某些环节上依然暴露了一定程度的缺陷,这给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带来了阻碍。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困境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困境;对策
  0.引言
  作为最为基本的语言交流工具,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给予语文教学充分的重视。从大环境来看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但事实上传统的应试教育依然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对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带来了阻碍,这应当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新课改中强调了“以人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残留影响,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教学地位,这必然会给实际教学带来影响。首先从教学氛围上来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会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来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但事实上学生是否真在思考,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确,思考时出现了哪些阻碍,老师却未进行仔细的观察,没有进行充分的掌握。为了加快教学进度,老师仅仅是“一味地教”,而学生却没有“自主地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这也使得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教学模式不够灵活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小学生依然处于人生的最初阶段,其心智并不成熟,且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未完全构建起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语文教师引导的重要性。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循环主要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循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并且可以让教学流程变得顺畅,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教学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有一些老师则将学生完全作为教学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所耗费的时间较多,会给延迟教学进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的情况。因此老师在筛选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平衡化,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融合起来。
  1.3语文教学未与生活连接起来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语文与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而生活中的一些元素恰好是良好的语文载体,而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一点,未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元素形成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来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换句话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依然还是停留在教材的基础上,扩展性还有所缺乏。
  2.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化
  其实学生接触语文的途径有很多,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以及计算机环境的充斥下,也使得语文教学的扩展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习惯,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出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例如在《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实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查阅与居里夫人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发言,讲述自己对居里夫人的看法,通过“各抒己见”的方式来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并学习到居里夫人那种为科学奉献的精神。
  2.2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善于将生活元素充斥其中,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饱满,并以此来构建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悯农》的教学中老师在教导学生理解古诗本身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同时以节约为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学生可以讲述生活上的一些事例或者是长辈们的教导,让节约粮食这种行为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2.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属性
  语文并不仅仅是机械性、重复性的语言文字,它还具备了相当的人文属性。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语文的人文属性,将静态的语文赋予动态的元素,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关注度,从而让他们对语文抱有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领悟到语文中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3.结语
  要完全摆脱小学语文教学困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目前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并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元素融合起来,发挥出语文的人文属性,以此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顾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青年与社会.2013(11):107-109.
  [2]方宏伙.有声有色有趣,培养听说读写[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201-203.
  [3]李春光.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J].教育前沿(理论版).2010(12):171-172.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语文教师要乐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把正确的认识、生活的道理教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再现自我。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农村 作文教学 体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原因不仅仅是作文在小
结合“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和茶文化理念的全面引导,陈炉古镇这一极具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传统遗迹,在今天散发出了时代气息。当然,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开发,本质上看,只有在坚
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概念是研究亳州地域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在对概念的考证中,得出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范畴的结论。亳州地域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有其
为了探讨两性-阴离子湿润剂复配剂对硫化矿尘的润湿性能,通过毛细管正向渗透实验法,研究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CAB)、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
【摘要】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
采用准分子紫外光解/光催化降解两种体系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光子效率定量评价了光催化反应器的性能,考察了初始浓度、外加氧化性离子、外
<正>据《越南之声》5月4日报道,虽然越南大米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出口价值偏低。在融入国际经济的背景下,为了让越南大米打入大型市场,许多大米出口企业正面向出口优质大米
【摘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因不同的性别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而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受到幼儿气质类型、社会情感水平以及道德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在充分了解幼儿个性特点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常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  【关键词】幼儿 自控能力 探讨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