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古诗也被国家重视起来。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古诗,一直到现在依旧不停歇。但是,古诗是课本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困难理解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古诗的教学不是很理想学生们对古诗没有兴趣。这时,教师就要想办法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到诗中来,进而增加古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古诗文;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7,D9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20-01
  从南北朝到今天,有许多诗人经常写诗,用诗来隐晦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短短几句就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这让现代学习古诗的小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对学习古诗提不起兴趣来。多媒体能够将音乐、声音、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融为一体,有助于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古诗的效果,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功能来对学生进行授课。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带入意境
  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留下来的经典,古诗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致使很多人都喜欢古诗。但他晦涩难懂,让学生们很难能够理解古诗的魅力。不能够懂得古诗的意识,学生就会觉得无趣,不能够深刻感受古诗的意境。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音乐软件向学生们提供生动的文本材料,创新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开阔视野,更加能够体会作者当时写作的感受。让同学们更加理解古诗中的境界。例如,在《两小儿辩日》这一篇课文中,诗中红日欲出的景象在诗人脑海中早已呈现出来了,但学生们不能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将视频制作出来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画面,画面中的意境,极大的渲染了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美得感受和无限的遐想空间,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会诗中的意境。这样,学生们在一堂课上既能够集中注意力,又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能有兴趣给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领会作者的感情
  想象力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没有想象力就没有那么多的创新。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是无限的,人们可以尽情的进行想象,想象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活动范围比较小,听、见、接触的東西也不多,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够很快的接受新的事物。但古诗中有很多抽象的东西需要学生去理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将表面的文字制作成有吸引力的画面,帮助学生们去理解古诗中的内容。同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的教学方法,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同时也要合理照顾少部分同学的感受。鼓励学生反复进行朗诵古诗,在读书中不知不觉感受到诗中作者的感情,便于在课堂上更加理解教师讲的古诗内容以及主旨。
  例如,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首诗中,一些感情成人都很难理解,小学生自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作者的孤寂,思念家乡之情就不能够通过浅浅的阅读就去理解的。教师在教授这一首古诗的时候要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设想。在教师进行多媒体展示的时候能够更加融入其中,深刻体会作者孤独寂寥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合理的营造一种悲凉的氛围,让学生寓情于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在学生进行晨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诵读课文,不断地读一首古诗,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深深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教师也要给同学充分的自由空间,不能让他们有压力。否则,事情会朝着反方向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写大量的板书、绘图等,这些既浪费时间又降低了课堂的效率。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将课堂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合理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虽然,教师在课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但是,将课件合理运用到课堂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能够看到清晰的动画,听到一些音乐,能够有效避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忘记内容的现象。合理运用多媒体既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又有时间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简介、主旨等。同时,还能够欣赏作者的其他古诗,更加了解作者的生平。既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又能让学生对作者有很好的了解。
  四、结语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充分展现了现代的科技的发展。采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在许多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朗诵和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到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在合适的氛围中更加体会作者的感情,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张志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60.
  [2]钱丽丽.技术支持下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低卷入认知应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邹德梅.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25.
其他文献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以丰富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是把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融合为一体,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生活化的动态生成下,指引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更好地生活。本文旨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生活化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道德与法治是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到更加多元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丰富并加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格局新追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率课堂,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
摘要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立足教材,广泛吸收,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 语文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计算是其中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也是重要知识体系,想要对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有效强化,教师应该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准确选择。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尚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B01,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1
摘 要 本文将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对于微课的使用进行相关的解析。在微课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增强生物课堂的吸引力,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关键词 微课;高中生物;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004-01  生物课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学习生物课要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找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摘 要在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要重视对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培养,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以此来不断地丰富小学生写作的素材以及情感。经过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的教学,可以把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充分的培养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在实际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中,以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为目标,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此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体
摘要 陶行知先生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出学科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我国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强调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前瞻性,希望一线教师可以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新型课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了生活化教学模式。而小学数学教师也要积极投身于生活化教学改革事业之中,促使数学学科回归现实,以便不断优化本学科的教育效益。本文将从数学内容要体现生活、数学活动要回归生活、数学作业要关乎生活三
摘 要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借助了数的精确和图的直观,将二者有效结合和转换,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数学难度,体现了数学中逻辑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数学;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062-01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主要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部
摘 要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感情、欣赏与表达能力。同时在提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观点:一、抓住阅读教学方面的语文要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二、优化理解与感悟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三、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促进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表达;批注;交流  中图分类号:R361,Q344 .13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来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中小学教师还需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