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是一个殛待回应的重要现实课题。对贵州省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2011年将有65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亟待回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国外理论界注重对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的社会结构、社会功能与社会过程分析。迪尔凯姆的“社会失范理论”指出了道德规范对个体社会适应的影响。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探讨了个体社会适应的发展过程。后来的研究者证实和发展了以上理论观点。威尔等(2006)对三个太平洋岛国的研究显示,就业机会缺失是大学生沦为内乱参与者的基本原因。奥布赖恩等(1998)对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对失业大学生的情感状态、自我控制及工作价值影响显著。国内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研究。主要涉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源(吴文峰、卢永彪,2006)、就业压力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桂世权,2006)、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策略(赵天武,2007)等内容。2、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研究。如杨雄(2006)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出的与社会问题“同构”现象的探讨、曾燕波(2005)关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等。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已得到了一定的学术关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从研究视角来看,相关研究或为侧重个体的心理病理模式研究,或为侧重结构的社会病理模式分析,将二者加以结合的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研究很少。2、在研究内容上,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主要是片面、横断的研究,缺乏对二者整合、纵向的研究。3、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局限于缺乏实证依据的主观描述,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的较为少见。因此,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展开整合、纵向的研究,尚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变量的界定
1.大学生:本研究中指的是已经毕业但还没有就业的和在读的大学生。
2.就业压力:指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和个人主观就业理念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产生的一种承受困难的状态。大学生就业压力指的是大学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课程设置、知识技能状态、个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理感受。
3.社会适应: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比如人格发展、对父母的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学层面上的社会适应,指的是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个体通过自身的社会化,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能力、性格与价值看法。社会适应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个体,即社会适应过程的主体;二是情境,即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适应过程中情境的重要部分,三是改变,即社会适应的中心环节。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适应是由达到个体和环境的和谐关系所必需的个体自身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双方组成的,它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个体在遇到新情境时,一般有三种基本的适应方式:其一,问题解决,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个体本身发展的需要;其二是接受情境,即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主动地作出与社会相符的行为;第三是心理防御,个体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掩盖由新情境的要求和个体需要的矛盾产生的压力和焦虑的来源。心理防御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和曲解现实,其作用通常是个体没有意识到的、自动的,主要有压抑、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等方面。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于2010年5月中旬在贵州各大高校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医学院、师大求是学院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单位,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26份。对收集来的资料,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基本现状
1.对就业心理压力的了解
在“非常了解、较了解、一般了解、了解不多和完全不了解”五项指标中,大部分对象选择对心理压力有一定的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人有96人(占11.6%),而“较为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人占了调查总人数的77.4%(分别为43.2%与34.2%),这是主流所在。但仍有11%的人对心理压力还是了解不多,甚至完全不了解。说明加强心理压力的教育和知识的普及仍是必要的。
2.对危害程度的反映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压力“危害非常大”的为21.4%,“危害较大”的为54%,这两项之和已经占了75.4%,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过大的压力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等造成危害,而且危害不小。这就告诉我们在物质生活日趋满足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为他们排除心理上不必要的堆积。大学生“压力非常大”的人占到9.6%,“压力较大”的为37.7%,而“压力一般”的占41.8%,这说明有9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压力。
3.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头痛、头晕眼花、睡眠不好、面青唇白等现象,以及抑郁、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压力导致的身体不适主要有“头痛”(35.7%)、“头昏眼花”(24.4%)和“睡眠不好”(56.1%),心理不适主要有“抑郁”(45.6%)、“焦虑”(58%)和“不安”(54%)。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过重的压力下心理或者生理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不适反映。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主要应对方式
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大学生遇到压力问题时,最先寻求帮助的对象是“同学”(24.8%)、其次是“父母”(18%)、“亲友”(15.6%)、“男女朋友”(11.9%)。大学生比较倾向于向关系密切的人寻求帮助,而对关系相对疏远的班主任、老师等则相对较少。大学生心中最理想的处理压力的方式是“找朋友商量”(36.2%)、“找专业人员”(24.5%)、“自己解决”(23.6%)。大学生们认为理想的模式是“找朋友商量”,这和前面的他们乐于向同学、男女朋友、兄弟姐妹等寻求帮助相符,但前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5%的人会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但被问及理想的压力处理方式时,有23%的人认为这是理想的方式,这说明大学生们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够,对其还有惧怕心理或认为不需要如此大动干戈。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在“找朋友商量”一项中,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男:28.79%,女:41.40%),虽然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是解决压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这也说明女生的独立性相对较差,而寻找朋友是她们寻求帮助对象的第一选择。
面对压力,部分同学采取“逃避”、“推却”、“攻击”或“自责”的方法,这些方法将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甚至容易引发校园不安全事件。
(三)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及原因
1.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
(1)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缺失
在调查的几所大学中,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大为淡化,突出地表现为这样一种心态:十多年的寒窗之苦终于到了尽头,走上社会之日就是获取回报之时,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水、效益好的单位是自己的最爱,至于如何去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去回报社会则想得很少,甚至从来不想,“为人民服务”在他们那里演化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显然,抱着这样的心态走上社会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当代大学生身处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很多人的消费支出比较高,对走上社会后的收入充满期待,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然而,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等,决定了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收入并不总能令人满意,更难达到人人满意。于是,一些人选择反复跳槽,一些人选择满腹牢骚或是沉沦,社会适应失败。也许,大款、大腕以及其他成功人士的房子、车子等是令人羡慕的。但总体而言,这一切都归功于实践中的艰苦奋斗,这样的获得才靠得住、可持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实践就没有真正成功和幸福的可能。用俗语来说,就是“天上掉不下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
(2)个性缺陷
大学生个性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一是自负自傲甚至有点目空一切,有点狂妄;二是自卑、怯懦,对自己没有信心;三是缺乏宽容之心,待人严,律己宽。这些缺陷的症结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认识他人。大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评价自我和他人时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和判断流于表面,易出现上述问题。这些缺陷不利于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大学生被社会接纳的重要障碍。
(3)害怕竞争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成长于、发展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较大,竞争意识普遍较强。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总体上是肯定竞争的,但往往只是抽象地肯定,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涉及到自己,则显示出害怕竞争的意识或心态,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囿于选择“安宁”和“稳定”。
有的学生,有一种拒绝长大的心态。长大,意味着独立自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要勇敢地去面对竞争、参与竞争,意味着不怕失败。然而有的学生却不想长大、拒绝长大。表现为害怕毕业的临近,面对毕业感到恐惧,表现为毕业就业双向选择的无所作为,表现为毕业后宁可专门复习考研而不就业等。这种心态是一种逃避社会的心态,是一种自我束缚。这既是社会适应严重缺失的表现,又是社会适应的巨大屏障。
2.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承受就业压力,调适自身的能力、思想和价值观,从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非常薄弱。主要原因凸显在以下两方面。
(1)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了社会适应的能力
多数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严重地受到落后思想的影响,认为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到正规的“铁饭碗”部门工作,因此,择业面变小,自己在社会其他方面的能力基本上处于真空。这是很多大学生进了企业或者说是流浪在社会上求生存的本领大打折扣。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大学生的择业状态,72.3%的认为要到党政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工作才算就业。
(2)目前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课程改革,可以说在所有改革中处于最落后的状态。根据调查对象的反映,贵州的几所大学近年来,课程改革是没有一丝毫进展的,有的只是口号。教师的授课,学生的选课,学生的培养方式等一系列内容上,2010年的大学生与10年前的学生面对的情形没有本质变化。近年来贵州的各所大学,要说有变化的话,只是校园外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社会环境发生着转型性的变化。10年前的授课内容和水平,10年前的课程设置,如何能确保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对策建议
(一)青年大学生要善于化解主观方面的矛盾
首先是学生个体要了解压力、正确对待压力。由于压力的主观性特征,同样的事件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压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什么事件产生压力将依赖于人们的感知评价和对事件的解释。因此让学生了解压力,把压力当作一种挑战,有助于减轻对压力的感受。
其次是学生个体要掌握减压的方法,培养社会适应的良好心态。
再次是学生个体要找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要学会独立,正确看待学业;正确把握自己的未来,不要盲目担忧;认清就业形势,不盲目随从。
(二)社会各界要化解客观环境产生的矛盾
贵州各高校要加强改革,提高“学校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方面当务之急是解决课程设置的科学化问题、教学模式落后问题和疏于管理的问题。贵州各级政府应该加大用人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确保大学生就业压力缓解,就业恐惧心理消除。
(三)大学生应该为就业问题做好三个准备
一是思想准备。心中要有个职业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职业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然,还要在思想上准备好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在学校里,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帮助,100分的知识学会六成也能及格过关;而在社会上,一项工作交给你独立完成,没有及格与不及格的标准,只能拼命干好。
二是知识准备。大学学业,一刻也不可放松。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过时了,工作用不上,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工作后边干边学就行。这种思想害人不浅,没有知识的沉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习惯,就算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也是在修筑空中楼阁。多少次在招聘会上,看见那些苛刻的人事主管们,把求职者词藻华丽的自荐信搁置一边,直奔主题寻找英语等级证书、奖学金证明,你再抱怨用人单位过于看重分数又有何意义?知识储备还要抓紧时间,一个上大二的学生告诉我,毕业后想去应聘程序员,大三下学期准备开始学习几种编程语言,问我这个目标可行吗?确实,她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计划,但为什么学习不从现在开始,非要等上一年呢?
三是能力准备。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上大学这几年,除了抓紧时间学知识之外,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锻炼自己与人沟通、待人接物、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早适应未来的工作。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择业路上,愚者等待施舍,智者则提早准备。就业形势严峻,我们无法逃避,只能主动出击。
参考文献
[1]王康.社会学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袁虹.关于高等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思考——宁波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4]郭亨杰.大学生适应心理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海涛.从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J].科技信息,2008(15).
[7]杨宜勇.失业冲击波[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8]张信杰.浅论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及社会适应[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8.
[9]赵天武.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7(01).
[10]杨朝明.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及其措施[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11]Ware,Helen.Standing on the Corner: Youth Bulges and the Lack of a Role for Youth in Asia and the Pacific[Z].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2006.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磊(1983—),男,贵州黔西南人,现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2011年将有65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亟待回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国外理论界注重对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的社会结构、社会功能与社会过程分析。迪尔凯姆的“社会失范理论”指出了道德规范对个体社会适应的影响。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探讨了个体社会适应的发展过程。后来的研究者证实和发展了以上理论观点。威尔等(2006)对三个太平洋岛国的研究显示,就业机会缺失是大学生沦为内乱参与者的基本原因。奥布赖恩等(1998)对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对失业大学生的情感状态、自我控制及工作价值影响显著。国内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研究。主要涉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源(吴文峰、卢永彪,2006)、就业压力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桂世权,2006)、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策略(赵天武,2007)等内容。2、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研究。如杨雄(2006)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出的与社会问题“同构”现象的探讨、曾燕波(2005)关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等。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已得到了一定的学术关注,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从研究视角来看,相关研究或为侧重个体的心理病理模式研究,或为侧重结构的社会病理模式分析,将二者加以结合的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研究很少。2、在研究内容上,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主要是片面、横断的研究,缺乏对二者整合、纵向的研究。3、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局限于缺乏实证依据的主观描述,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的较为少见。因此,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展开整合、纵向的研究,尚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变量的界定
1.大学生:本研究中指的是已经毕业但还没有就业的和在读的大学生。
2.就业压力:指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和个人主观就业理念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产生的一种承受困难的状态。大学生就业压力指的是大学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课程设置、知识技能状态、个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难以承受的心理感受。
3.社会适应: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比如人格发展、对父母的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学层面上的社会适应,指的是个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个体通过自身的社会化,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能力、性格与价值看法。社会适应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个体,即社会适应过程的主体;二是情境,即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适应过程中情境的重要部分,三是改变,即社会适应的中心环节。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适应是由达到个体和环境的和谐关系所必需的个体自身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双方组成的,它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个体在遇到新情境时,一般有三种基本的适应方式:其一,问题解决,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个体本身发展的需要;其二是接受情境,即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主动地作出与社会相符的行为;第三是心理防御,个体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掩盖由新情境的要求和个体需要的矛盾产生的压力和焦虑的来源。心理防御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和曲解现实,其作用通常是个体没有意识到的、自动的,主要有压抑、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等方面。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的调查。此次调查于2010年5月中旬在贵州各大高校以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医学院、师大求是学院和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单位,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26份。对收集来的资料,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基本现状
1.对就业心理压力的了解
在“非常了解、较了解、一般了解、了解不多和完全不了解”五项指标中,大部分对象选择对心理压力有一定的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人有96人(占11.6%),而“较为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人占了调查总人数的77.4%(分别为43.2%与34.2%),这是主流所在。但仍有11%的人对心理压力还是了解不多,甚至完全不了解。说明加强心理压力的教育和知识的普及仍是必要的。
2.对危害程度的反映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压力“危害非常大”的为21.4%,“危害较大”的为54%,这两项之和已经占了75.4%,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过大的压力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等造成危害,而且危害不小。这就告诉我们在物质生活日趋满足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为他们排除心理上不必要的堆积。大学生“压力非常大”的人占到9.6%,“压力较大”的为37.7%,而“压力一般”的占41.8%,这说明有9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压力。
3.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头痛、头晕眼花、睡眠不好、面青唇白等现象,以及抑郁、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压力导致的身体不适主要有“头痛”(35.7%)、“头昏眼花”(24.4%)和“睡眠不好”(56.1%),心理不适主要有“抑郁”(45.6%)、“焦虑”(58%)和“不安”(54%)。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过重的压力下心理或者生理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不适反映。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主要应对方式
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大学生遇到压力问题时,最先寻求帮助的对象是“同学”(24.8%)、其次是“父母”(18%)、“亲友”(15.6%)、“男女朋友”(11.9%)。大学生比较倾向于向关系密切的人寻求帮助,而对关系相对疏远的班主任、老师等则相对较少。大学生心中最理想的处理压力的方式是“找朋友商量”(36.2%)、“找专业人员”(24.5%)、“自己解决”(23.6%)。大学生们认为理想的模式是“找朋友商量”,这和前面的他们乐于向同学、男女朋友、兄弟姐妹等寻求帮助相符,但前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5%的人会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但被问及理想的压力处理方式时,有23%的人认为这是理想的方式,这说明大学生们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够,对其还有惧怕心理或认为不需要如此大动干戈。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在“找朋友商量”一项中,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男:28.79%,女:41.40%),虽然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是解决压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这也说明女生的独立性相对较差,而寻找朋友是她们寻求帮助对象的第一选择。
面对压力,部分同学采取“逃避”、“推却”、“攻击”或“自责”的方法,这些方法将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甚至容易引发校园不安全事件。
(三)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及原因
1.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
(1)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缺失
在调查的几所大学中,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大为淡化,突出地表现为这样一种心态:十多年的寒窗之苦终于到了尽头,走上社会之日就是获取回报之时,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水、效益好的单位是自己的最爱,至于如何去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去回报社会则想得很少,甚至从来不想,“为人民服务”在他们那里演化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显然,抱着这样的心态走上社会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当代大学生身处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很多人的消费支出比较高,对走上社会后的收入充满期待,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然而,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等,决定了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收入并不总能令人满意,更难达到人人满意。于是,一些人选择反复跳槽,一些人选择满腹牢骚或是沉沦,社会适应失败。也许,大款、大腕以及其他成功人士的房子、车子等是令人羡慕的。但总体而言,这一切都归功于实践中的艰苦奋斗,这样的获得才靠得住、可持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实践就没有真正成功和幸福的可能。用俗语来说,就是“天上掉不下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
(2)个性缺陷
大学生个性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一是自负自傲甚至有点目空一切,有点狂妄;二是自卑、怯懦,对自己没有信心;三是缺乏宽容之心,待人严,律己宽。这些缺陷的症结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认识他人。大学生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评价自我和他人时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和判断流于表面,易出现上述问题。这些缺陷不利于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大学生被社会接纳的重要障碍。
(3)害怕竞争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成长于、发展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较大,竞争意识普遍较强。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总体上是肯定竞争的,但往往只是抽象地肯定,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涉及到自己,则显示出害怕竞争的意识或心态,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囿于选择“安宁”和“稳定”。
有的学生,有一种拒绝长大的心态。长大,意味着独立自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要勇敢地去面对竞争、参与竞争,意味着不怕失败。然而有的学生却不想长大、拒绝长大。表现为害怕毕业的临近,面对毕业感到恐惧,表现为毕业就业双向选择的无所作为,表现为毕业后宁可专门复习考研而不就业等。这种心态是一种逃避社会的心态,是一种自我束缚。这既是社会适应严重缺失的表现,又是社会适应的巨大屏障。
2.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承受就业压力,调适自身的能力、思想和价值观,从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非常薄弱。主要原因凸显在以下两方面。
(1)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了社会适应的能力
多数大学生,在择业方面严重地受到落后思想的影响,认为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到正规的“铁饭碗”部门工作,因此,择业面变小,自己在社会其他方面的能力基本上处于真空。这是很多大学生进了企业或者说是流浪在社会上求生存的本领大打折扣。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大学生的择业状态,72.3%的认为要到党政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工作才算就业。
(2)目前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课程改革,可以说在所有改革中处于最落后的状态。根据调查对象的反映,贵州的几所大学近年来,课程改革是没有一丝毫进展的,有的只是口号。教师的授课,学生的选课,学生的培养方式等一系列内容上,2010年的大学生与10年前的学生面对的情形没有本质变化。近年来贵州的各所大学,要说有变化的话,只是校园外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社会环境发生着转型性的变化。10年前的授课内容和水平,10年前的课程设置,如何能确保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对策建议
(一)青年大学生要善于化解主观方面的矛盾
首先是学生个体要了解压力、正确对待压力。由于压力的主观性特征,同样的事件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压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什么事件产生压力将依赖于人们的感知评价和对事件的解释。因此让学生了解压力,把压力当作一种挑战,有助于减轻对压力的感受。
其次是学生个体要掌握减压的方法,培养社会适应的良好心态。
再次是学生个体要找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要学会独立,正确看待学业;正确把握自己的未来,不要盲目担忧;认清就业形势,不盲目随从。
(二)社会各界要化解客观环境产生的矛盾
贵州各高校要加强改革,提高“学校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方面当务之急是解决课程设置的科学化问题、教学模式落后问题和疏于管理的问题。贵州各级政府应该加大用人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确保大学生就业压力缓解,就业恐惧心理消除。
(三)大学生应该为就业问题做好三个准备
一是思想准备。心中要有个职业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职业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然,还要在思想上准备好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在学校里,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帮助,100分的知识学会六成也能及格过关;而在社会上,一项工作交给你独立完成,没有及格与不及格的标准,只能拼命干好。
二是知识准备。大学学业,一刻也不可放松。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过时了,工作用不上,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工作后边干边学就行。这种思想害人不浅,没有知识的沉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习惯,就算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也是在修筑空中楼阁。多少次在招聘会上,看见那些苛刻的人事主管们,把求职者词藻华丽的自荐信搁置一边,直奔主题寻找英语等级证书、奖学金证明,你再抱怨用人单位过于看重分数又有何意义?知识储备还要抓紧时间,一个上大二的学生告诉我,毕业后想去应聘程序员,大三下学期准备开始学习几种编程语言,问我这个目标可行吗?确实,她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计划,但为什么学习不从现在开始,非要等上一年呢?
三是能力准备。能力是逐渐培养出来的,上大学这几年,除了抓紧时间学知识之外,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锻炼自己与人沟通、待人接物、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早适应未来的工作。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择业路上,愚者等待施舍,智者则提早准备。就业形势严峻,我们无法逃避,只能主动出击。
参考文献
[1]王康.社会学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袁虹.关于高等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思考——宁波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4]郭亨杰.大学生适应心理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海涛.从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J].科技信息,2008(15).
[7]杨宜勇.失业冲击波[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8]张信杰.浅论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及社会适应[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8.
[9]赵天武.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7(01).
[10]杨朝明.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及其措施[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11]Ware,Helen.Standing on the Corner: Youth Bulges and the Lack of a Role for Youth in Asia and the Pacific[Z].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2006.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磊(1983—),男,贵州黔西南人,现就读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