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来进行改革,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势,为新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244-01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部分高校转型发展,通过服务地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1]。2017年国办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深化产教融合”。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应用所学到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将之科学应用于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以一线生产过程中的真实项目为载体,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就成为了必然选择[2,3]。
结合当前的高校教育形势,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理工科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未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高校教育还是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视实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大多也还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进行学习,最后背考点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所剩无几。很多学生都认为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脱节,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工作中没有用处。在实践教学方面,实验课程还是比较传统单一,实验报告也完全照搬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这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全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机械地操作,不会动脑筋,锻炼不了学生的能力。
2.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目前高校教学还没有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很少有实验和项目是由学生独立自主设计和完成的。这使得學生对老师的依赖非常大,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缺乏实践资源和平台
目前高校虽然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投入的教学资金还是不足,这使得实验所需的各方面资源不足,如实验室的环境规模、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的管理等,这限制了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平台也比较缺乏,实验室形式单一,学生的选择性很少,不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缺乏校企合作
目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还是较少,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紧密结合当前行业的实际情况来教学,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企业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企业是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的来源,有些实践教学条件只有校外企业设备才能完成。没有完善配套的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很难优质地进行,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地提高。
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所谓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即教师借助项目的拓展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实例驱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并由此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具有多种特点及优势。
1.改革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以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为核心进行教材内容的组织,确定教学任务,增加了学生自主式、团队式、研究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以学生为主体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提升。教师实现了对于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各类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帮助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自主解决。在这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的提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优化资源和平台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围绕老师、学校、政府、企业和国家的项目展开,可以充分利用项目经费来完善实验资源,优化实验条件。另外,各个项目涉及的方面都有所不同、形式多样、各有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帮助。最后,项目的完成不可能靠单个人,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建设。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项目整合成若干个研究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建立若干个高水平研究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4.强化校企合作
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下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为了能够解决企业的问题。企业项目在高校实验室完成后,急需要在企业当中进行应用,以解决企业的问题或者进行新产品的试生产,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进行产教融合。在整个过程中,一定需要高校里项目的参与者深入到相关企业进行成果的转化,就加强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此同时,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当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十分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能力,达到了高校、教育部和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理工科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因其具有的各方面优势,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较好的参考。希望通过该方法的运用,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枫,贾波.项目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10):152-154.
[2]栾兰.应用型本科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6):34-35.
[3]杨绍兰,张新富.“兴趣主导、项目驱动式教学”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教学刊,2018(22):77-79.
作者简介:
刘超(1989.6-),男,汉族,湖北随州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氢能材料制备与器件。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244-01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部分高校转型发展,通过服务地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1]。2017年国办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深化产教融合”。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应用所学到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将之科学应用于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以一线生产过程中的真实项目为载体,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就成为了必然选择[2,3]。
结合当前的高校教育形势,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理工科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未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高校教育还是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视实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大多也还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进行学习,最后背考点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所剩无几。很多学生都认为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脱节,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工作中没有用处。在实践教学方面,实验课程还是比较传统单一,实验报告也完全照搬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这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全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机械地操作,不会动脑筋,锻炼不了学生的能力。
2.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目前高校教学还没有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很少有实验和项目是由学生独立自主设计和完成的。这使得學生对老师的依赖非常大,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缺乏实践资源和平台
目前高校虽然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投入的教学资金还是不足,这使得实验所需的各方面资源不足,如实验室的环境规模、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的管理等,这限制了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平台也比较缺乏,实验室形式单一,学生的选择性很少,不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缺乏校企合作
目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还是较少,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紧密结合当前行业的实际情况来教学,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企业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企业是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的来源,有些实践教学条件只有校外企业设备才能完成。没有完善配套的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很难优质地进行,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地提高。
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所谓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即教师借助项目的拓展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实例驱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并由此实现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具有多种特点及优势。
1.改革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以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为核心进行教材内容的组织,确定教学任务,增加了学生自主式、团队式、研究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以学生为主体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提升。教师实现了对于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各类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帮助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自主解决。在这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的提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优化资源和平台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围绕老师、学校、政府、企业和国家的项目展开,可以充分利用项目经费来完善实验资源,优化实验条件。另外,各个项目涉及的方面都有所不同、形式多样、各有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帮助。最后,项目的完成不可能靠单个人,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建设。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项目整合成若干个研究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建立若干个高水平研究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4.强化校企合作
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下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为了能够解决企业的问题。企业项目在高校实验室完成后,急需要在企业当中进行应用,以解决企业的问题或者进行新产品的试生产,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进行产教融合。在整个过程中,一定需要高校里项目的参与者深入到相关企业进行成果的转化,就加强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此同时,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当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十分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能力,达到了高校、教育部和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理工科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因其具有的各方面优势,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较好的参考。希望通过该方法的运用,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枫,贾波.项目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10):152-154.
[2]栾兰.应用型本科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6):34-35.
[3]杨绍兰,张新富.“兴趣主导、项目驱动式教学”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教学刊,2018(22):77-79.
作者简介:
刘超(1989.6-),男,汉族,湖北随州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氢能材料制备与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