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基金经理认为,不能将中小盘股今年的下跌简单归咎于高估值泡响中小盘股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
上证指数击穿2700点,基金经理的“底部”呼声日渐强烈。不过,若你以为基金经理们狂喊“底部”的背后,会是大手笔的抄底,那事实将令人失望。尽管据粗略统计,目前偏股型基金手握两千多亿的“弹药”,但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基金经理对加仓A股却普遍持观望态度。
一位基金经理坦言,从理性的角度看,A股确实已经到了该布局的合理位置;但从感性的角度看,A股波动屡出预料,现在加仓究竟会是“先知”还是“先烈”,谁也不敢下定论。
频频喊“底”
A股估值跌至历史底部,是支撑基金经理们喊“底”的最大底气。对宏观经济下滑忧虑的缓解,以及对CPI冲高回落的预期,则是基金经理们此时喊出“底部渐近”的诱因。
打开网站,点击“基金”栏目,诸如“底部渐近”、“反弹将至”的基金经理观点蜂拥而来。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一周有余。
“我觉得,就目前的经济和通胀走势来看,央行不断加息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也传递出在经济下滑背景下,紧缩政策有所松动的潜在信号。因此,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过度悲观是不可取的,A股‘底部’的投资机会已经来临。”某基金经理表示。
A股估值跌至历史底部,是支撑基金经理们喊“底”的最大底气。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用整体法测算的全部A股市盈率为16.78倍,按年度排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其中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26倍,为该指数2005年诞生以来的最低值;中小板市盈率为35.1倍,也仅高于2008年的大熊市期间。
对于这种历史最低水平的估值,华富基金就表示,虽然市场恐慌情绪依旧,短期市场受情绪影响波动会较大,但目前的平均估值提供了充分的安全边际。通胀见顶、政策趋缓是大概率事件,市场下行空间有限,建议投资者保持乐观,耐心等待底部的到来。
对宏观经济下滑忧虑的缓解,以及对CPI冲高回落的预期,则是基金经理们此时喊出“底部渐近”的诱因。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向记者表示,如果5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低于4月份的0.93%,就说明经济步入趋势性的下滑,股市必将出现新一轮暴跌。但是如果5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显著地高于0.93%,则表明4月份的工业增速下滑是完全可控的正常波动,市场情绪和预期将因此得以改善,股市将出现小幅反弹。
“目前券商对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的一致预期在13.3%至13.8%,我们计算出对应的季调环比在1.03%至1.17%。预期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大约13.2%,季调环比大约为1.01%,显著地高于4月的0.93%。这意味着经济没有出现趋势性下滑,4月份或许就是经济底,对未来企业盈利也不必过于担忧。”寇文红说。
而在CPI上,许多基金经理的预期也逐渐走出悲观。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虽然CPI短期难以看到“拐点”,但在宏观经济下滑、国外输入性通胀压力减缓等影响下,CPI的上行趋势已至强弩之末,未来几个月将呈现窄幅波动格局,并不排除四季度显著回落的可能。而在此背景下,基金经理们对紧缩货币政策有所松动抱有较大期望。
鲜有加仓
基金经理们频频抛头露面,为A股“部论”加油打气,这让投资者不禁产生一种基金要积极抄底的感觉。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感觉是不折不扣的“错觉”:尽管此时基金已是重金在握,但鲜见有人敢于率先迈出大举加仓的步伐。
多家基金研究机构的仓位测算报告显示,5月以来,偏股型基金仓位已大幅降低,持有的现金则不断增加。以国信证券的最新测算数据为例,截至2011年6月3日,普通开放式股票型平均仓位为78.73%,偏股混合型平均仓位为69.82%,股票型加混合型总体平均仓位则为75.64%。该仓位测算数据与记者调查结果相近。在采访多家基金公司后记者发现,目前许多股票型基金仓位在75%左右波动,混合型基金则差距较大,高者与股票型基金相似,低者甚至达到50%。
根据国信证券公布的基金仓位粗略计算,偏股型基金可供加仓的“弹药”达两千多亿。股票型基金最高仓位理论上能达到95%,则加仓空间为16.27个百分点,以一季度末9117亿的股票型基金规模计算,可供加仓金额将达到1483亿;混合型基金多数仓位上限为80%,则加仓空间约为10个百分点,以一季度末6548亿基金规模粗略计算,则可供加仓金额约为650亿元。二者合并后粗略计算,偏股型基金可供加仓的金额超过两千多亿。
但粗算约两千亿的加仓“弹药”,却并未在基金经理们勤喊“底”中积极入市。与此相反,据了解,许多基金除了调仓上偶尔有些“小动作”外,主要仓位近期并无明显波动。而研究机构的仓位测算报告也显示,近期偏股基金的仓位增减处于正常区间,并未见大举加仓行为。多位基金经理则明确向记者表示,虽然业内普遍认为A股下行空间有限,但基金并不敢在目前位置就出手“抄底”。
某基金公司股票投资总监指出,喊“底”是一种态度,是基金经理们理性的判断,但要落实到具体投资行为,却需要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消除后,才会放心进行。他认为,虽然市场已经有较大幅度回落,个股的泡沫也得到明显挤压,A股投资风险显著降低,但潜在的负面因素依然不可忽视。在这种利多、利空反复交织的复杂环境下,基金经理们宁可谨慎一些,持币观望。
提防什么
手握重金、频频喊“底”,却吝于加仓,这种奇怪的现象背后,基金经理们究竟在提防什么?
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A股频频剧烈震荡,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感觉,已深深地烙进了许多基金经理的脑海里,这是他们对把握市场趋势越来越谨慎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接受了A股处于熊市的现实。过去几次大波动带来的惨痛教训表明,熊市期间,短期趋势波动是很难参照历史经验的。所以,A股走到这个位置,大家宁可看得更清楚一些,再决定如何布局,不会为了一些尚未明朗的预期而贸然下注。”前述股票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所以,在4月底以来的下跌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同行们降仓位的速度比以往都快,但加仓的行动却比以往要缓慢的多。”
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除了低估值外,支撑基金经理喊“底”信心的宏观经济下滑止步、通货膨胀见顶回落以及紧缩政策逐步宽松的三大预期,其实尚存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虽然在A股持续下跌中,基金经理们看到了一丝光亮,但这究竟是“曙光”还是“暮色”,却谁也无法下定论。这是阻止基金经理出手“抄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预期的不确定性中,尤以“紧缩政策逐步宽松”为最,而这恰恰是基金经理们预期A股触底反攻的最大“底牌”。一位基金经理直言不讳地表示,在熊市背景下,A股目前的波动更多受制于政策变动而非估值变化,每逢政策面有趋势性变化,都会引发A股的短期剧烈波动。如果紧缩政策果然在经济下滑、通胀见顶的情况下有所放松,无疑会触发A股一轮较大幅度的反弹,但如果预期落空,则A股遭受的打击也同样沉重。
因此,预期中的投资机会能否来临,最关键还是在于紧缩政策能否如预期中的有所放松,但这一点,恰恰在基金经理预测能力的范围之外。因此,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而言,基金经理敢于喊“底”却不敢大举加仓,也是在当前复杂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一些基金也做好了紧缩政策未如预期放松的心理准备。光大保德信基金就表示,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考虑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政策仍不会放松,这样市场就会有一定压力。因此,目前的市场还在寻底的可能性较大。而在寻底的过程中,也不排除市场出现上行,但目前即使市场出现上行,也更可能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据此,光大保德信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具有防御功能的行业值得关注;如果市场出现反弹,那么有色、煤炭等行业也值得关注,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考虑到现实的经济状况,这种反弹行情更可能是脉冲式的,来的快去的也快,因此参与起来有一定风险。
上证指数击穿2700点,基金经理的“底部”呼声日渐强烈。不过,若你以为基金经理们狂喊“底部”的背后,会是大手笔的抄底,那事实将令人失望。尽管据粗略统计,目前偏股型基金手握两千多亿的“弹药”,但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基金经理对加仓A股却普遍持观望态度。
一位基金经理坦言,从理性的角度看,A股确实已经到了该布局的合理位置;但从感性的角度看,A股波动屡出预料,现在加仓究竟会是“先知”还是“先烈”,谁也不敢下定论。
频频喊“底”
A股估值跌至历史底部,是支撑基金经理们喊“底”的最大底气。对宏观经济下滑忧虑的缓解,以及对CPI冲高回落的预期,则是基金经理们此时喊出“底部渐近”的诱因。
打开网站,点击“基金”栏目,诸如“底部渐近”、“反弹将至”的基金经理观点蜂拥而来。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一周有余。
“我觉得,就目前的经济和通胀走势来看,央行不断加息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也传递出在经济下滑背景下,紧缩政策有所松动的潜在信号。因此,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过度悲观是不可取的,A股‘底部’的投资机会已经来临。”某基金经理表示。
A股估值跌至历史底部,是支撑基金经理们喊“底”的最大底气。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用整体法测算的全部A股市盈率为16.78倍,按年度排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其中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26倍,为该指数2005年诞生以来的最低值;中小板市盈率为35.1倍,也仅高于2008年的大熊市期间。
对于这种历史最低水平的估值,华富基金就表示,虽然市场恐慌情绪依旧,短期市场受情绪影响波动会较大,但目前的平均估值提供了充分的安全边际。通胀见顶、政策趋缓是大概率事件,市场下行空间有限,建议投资者保持乐观,耐心等待底部的到来。
对宏观经济下滑忧虑的缓解,以及对CPI冲高回落的预期,则是基金经理们此时喊出“底部渐近”的诱因。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向记者表示,如果5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低于4月份的0.93%,就说明经济步入趋势性的下滑,股市必将出现新一轮暴跌。但是如果5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显著地高于0.93%,则表明4月份的工业增速下滑是完全可控的正常波动,市场情绪和预期将因此得以改善,股市将出现小幅反弹。
“目前券商对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的一致预期在13.3%至13.8%,我们计算出对应的季调环比在1.03%至1.17%。预期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大约13.2%,季调环比大约为1.01%,显著地高于4月的0.93%。这意味着经济没有出现趋势性下滑,4月份或许就是经济底,对未来企业盈利也不必过于担忧。”寇文红说。
而在CPI上,许多基金经理的预期也逐渐走出悲观。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虽然CPI短期难以看到“拐点”,但在宏观经济下滑、国外输入性通胀压力减缓等影响下,CPI的上行趋势已至强弩之末,未来几个月将呈现窄幅波动格局,并不排除四季度显著回落的可能。而在此背景下,基金经理们对紧缩货币政策有所松动抱有较大期望。
鲜有加仓
基金经理们频频抛头露面,为A股“部论”加油打气,这让投资者不禁产生一种基金要积极抄底的感觉。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感觉是不折不扣的“错觉”:尽管此时基金已是重金在握,但鲜见有人敢于率先迈出大举加仓的步伐。
多家基金研究机构的仓位测算报告显示,5月以来,偏股型基金仓位已大幅降低,持有的现金则不断增加。以国信证券的最新测算数据为例,截至2011年6月3日,普通开放式股票型平均仓位为78.73%,偏股混合型平均仓位为69.82%,股票型加混合型总体平均仓位则为75.64%。该仓位测算数据与记者调查结果相近。在采访多家基金公司后记者发现,目前许多股票型基金仓位在75%左右波动,混合型基金则差距较大,高者与股票型基金相似,低者甚至达到50%。
根据国信证券公布的基金仓位粗略计算,偏股型基金可供加仓的“弹药”达两千多亿。股票型基金最高仓位理论上能达到95%,则加仓空间为16.27个百分点,以一季度末9117亿的股票型基金规模计算,可供加仓金额将达到1483亿;混合型基金多数仓位上限为80%,则加仓空间约为10个百分点,以一季度末6548亿基金规模粗略计算,则可供加仓金额约为650亿元。二者合并后粗略计算,偏股型基金可供加仓的金额超过两千多亿。
但粗算约两千亿的加仓“弹药”,却并未在基金经理们勤喊“底”中积极入市。与此相反,据了解,许多基金除了调仓上偶尔有些“小动作”外,主要仓位近期并无明显波动。而研究机构的仓位测算报告也显示,近期偏股基金的仓位增减处于正常区间,并未见大举加仓行为。多位基金经理则明确向记者表示,虽然业内普遍认为A股下行空间有限,但基金并不敢在目前位置就出手“抄底”。
某基金公司股票投资总监指出,喊“底”是一种态度,是基金经理们理性的判断,但要落实到具体投资行为,却需要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消除后,才会放心进行。他认为,虽然市场已经有较大幅度回落,个股的泡沫也得到明显挤压,A股投资风险显著降低,但潜在的负面因素依然不可忽视。在这种利多、利空反复交织的复杂环境下,基金经理们宁可谨慎一些,持币观望。
提防什么
手握重金、频频喊“底”,却吝于加仓,这种奇怪的现象背后,基金经理们究竟在提防什么?
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下半年以来,A股频频剧烈震荡,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感觉,已深深地烙进了许多基金经理的脑海里,这是他们对把握市场趋势越来越谨慎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接受了A股处于熊市的现实。过去几次大波动带来的惨痛教训表明,熊市期间,短期趋势波动是很难参照历史经验的。所以,A股走到这个位置,大家宁可看得更清楚一些,再决定如何布局,不会为了一些尚未明朗的预期而贸然下注。”前述股票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所以,在4月底以来的下跌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同行们降仓位的速度比以往都快,但加仓的行动却比以往要缓慢的多。”
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除了低估值外,支撑基金经理喊“底”信心的宏观经济下滑止步、通货膨胀见顶回落以及紧缩政策逐步宽松的三大预期,其实尚存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虽然在A股持续下跌中,基金经理们看到了一丝光亮,但这究竟是“曙光”还是“暮色”,却谁也无法下定论。这是阻止基金经理出手“抄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预期的不确定性中,尤以“紧缩政策逐步宽松”为最,而这恰恰是基金经理们预期A股触底反攻的最大“底牌”。一位基金经理直言不讳地表示,在熊市背景下,A股目前的波动更多受制于政策变动而非估值变化,每逢政策面有趋势性变化,都会引发A股的短期剧烈波动。如果紧缩政策果然在经济下滑、通胀见顶的情况下有所放松,无疑会触发A股一轮较大幅度的反弹,但如果预期落空,则A股遭受的打击也同样沉重。
因此,预期中的投资机会能否来临,最关键还是在于紧缩政策能否如预期中的有所放松,但这一点,恰恰在基金经理预测能力的范围之外。因此,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而言,基金经理敢于喊“底”却不敢大举加仓,也是在当前复杂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一些基金也做好了紧缩政策未如预期放松的心理准备。光大保德信基金就表示,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考虑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政策仍不会放松,这样市场就会有一定压力。因此,目前的市场还在寻底的可能性较大。而在寻底的过程中,也不排除市场出现上行,但目前即使市场出现上行,也更可能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据此,光大保德信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具有防御功能的行业值得关注;如果市场出现反弹,那么有色、煤炭等行业也值得关注,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考虑到现实的经济状况,这种反弹行情更可能是脉冲式的,来的快去的也快,因此参与起来有一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