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家长对中学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不断提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学生不愿学习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现就自己多年教学的体会谈一谈。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两千多年后,我国教育者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就能保持很大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善于适时地创设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面临一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这种情境,就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通过“设疑”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产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有条件、有可能去思索,同时又有新的要求。这种以矛盾的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将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的计划性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是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自我管理的一项技能。测查中,我们发现平行班学生中能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的仅占该总数的35.9%,实验班中能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的占该总数的62.86%。因此学会确定并有效地执行学习目标是保证学业成功的一个基础。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习动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知道学习目标以及活动的价值,就会激发学习的需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从而全力以赴地学习。
  学习目标讲得越具体越好,确定学习目标要照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可过高或过远大。教师对学生或学生自己提出的目标或要求,要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同时应使远大目标和具近期目标结合起来。长远的目标可以是整个初中阶段的,也可以是一个学年,一个学期的。因为时间比较长,其中难免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类目标不要太具体,只要在学习上明确努力的方向,大致要解决哪些问题就可以了。近期目标可以是一两个月的,也可以是一两周或近几天的,应制定得周密些,把任务分配到每月、每周、每天里去,最好能制定出一个相应的学习进度表。比如下周要进行测验,就要明确要测验哪部分的内容,计划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以目前的学习情况来看,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欠缺,为了弥补这些欠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然后在本周的学习计划进度表中体现出来,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将使学习更有计划性,从而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推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三、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即使学生的动机水平很高,如果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的积极性有可能会被削弱,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初一学生刚刚离开相处多年的老师同学,面对新环境,会出现很多不适应,尤其是学习上,科目的增多、课程难度的增加令很多学生失去了往日的优势。测查中不难看到在学习方法有效性方面,实验班学生普遍比平行班学生高几十个百分点,所以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四、进行师生情感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在教学观上,教师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话”意识,它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交流,彼此间取得了信任,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及时地给予指导,让他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学会调控学习中的情感,及时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着他们的身心变化,为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建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学习兴趣对具有“好奇、好胜”心理特点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自觉、积极、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驾驭教材,讲究授课的艺术,使学生始终保持乐学的状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深入学习、理解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随着不断的学习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尝试,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一、 教育观念要有大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期刊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期刊
【摘要】由于听障学生自身听力和说话都有障碍,这就导致其自身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其智力水平也较正常人差许多,致使他们在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这两大智能方面发展受阻。本文主要探讨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学;欣赏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艺术的教育则是对人的人格心智培养和创造精神的凝练。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新的知识、
期刊
【摘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那么,对于这样的目标导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该怎么办呢?根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寻求更深一层次的突破。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  一、关注小学数学教育的文化性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
期刊
【摘要】高中政治课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是我们每位政治老师思考的问题。结合优良的教学传统,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恰当运用教学手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等方面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课起
期刊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中学计算机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但目前学校在课程设置,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掌握和
期刊
乒乓球乃国球,生得国人喜爱。特别是小朋友课间之余,拿着球拍奔向乒乓球台的喜悦心情,那真叫忘我!  乒乓球是一项具有艺术性,观赏性,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不管是乒乓球娱乐练习也好,还是常规赛对抗赛也罢,擦边球时有发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擦边球,球员们往往望球兴叹,认为那是运气球——死球!可是又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要知道,现在实行的11分制新规则,失去一球和得到一球是致关重要的。本人在30多年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动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求知的欲望。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真正摆正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明确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处于主体地位。不搞师道尊严,充分尊重学生
期刊
自学能力是指运用旧知识去独立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的能力,除了包括阅读能力外,还包括记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理解应用能力,对物理学科来说,还包括实验能力等。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就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以由初中阶段的注重现象的了解转为现象的本质,更主要知识的来源。学生的这种思维习惯,决定了高中教学应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生动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去认知事物,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培养各种能力,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全面培养学生完善的实验能力,,已成为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根椐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