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生理上已经属于成年人,但是在心理上还不夠成熟,考虑事情不全面。而且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业的压力,以及就业或是创业的选择,而社会发展形势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未来的不不确定性,以及对自身认知的不全面都让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负担,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应用激励理论激发学生的热情、提振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就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激励理念;高校学生管理;运用策略
前言: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育与输出基地,教学质量以及管理模式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加要突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这意味着除了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通过利用激励理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使命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中去。本文就当前高校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变化,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受生活环境、教育、家庭等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在生活上,要扮演家长的角色,关心大学生的生活起居,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心理上,要善于倾听,要懂得共情,采取恰当的手段疏导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压力、学习压力,并树立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在学习上,要能够为他们答疑解惑。同时,还要充当大学生的朋友、思政老师,现阶段,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极易对理念不够坚定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一些游戏场景里的人设,暴力场面等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各种热点消息的传播会导致其思想逐渐复杂化,一些非主流的政治舆论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面临着就业、创业等多重压力,导致其心理活动和思想行为复杂化,有些大学生会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还有些大学生忽略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过于依赖手机,极少运动,身体素质较差,种种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2.1利用目标来激励学生
很多高校学生之所以在高校期间无法全身的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之中,主要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所以才会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基于此,就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厘清方向、找到目标,并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来树立起学生的热情与信心。在帮助学生找到目标之前,所以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喜好,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定位清晰,比如,对物质追求较为强烈的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相关机制,如奖学金机制,校企合作机制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融入,并为之不懈努力。比如对于有清晰的学习目标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考证政策来激励学生提升专业水平,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与潜力。
2.2从情感角度激励学生
被尊重、被肯定、被认可等情感需求是心理层面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个人能力不够突出,专业水平不够过硬,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不够出色的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来说,老师的鼓励与认可往往能引到一剂强心针般的效果,这样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得到认可,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自卑心理或是悲观情绪,不仅影响了身心健康,而且学习上的动力也不足,对人生较为迷茫,看不到前进的方向。教育实施的有效前提是认可,不排斥、不抗拒,尤其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而言,他们处于人生中十分特殊的时期,难与人产生亲近感。基于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亲和力,深入学生的内心,并营造轻松的氛围,对学生产生共情,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使他们能够主动的、自愿的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亲和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消除对个别学生的偏见,充分地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接受他们;二是要通过得体的衣着,温暖的言语,发自内心的微笑与他们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也许是不那么合乎常理的一些想法,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以及抗拒性,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三是要积极的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并给予肯定和恰当的鼓励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根源与动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以更乐观向上,更积极热情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人生。
2.3利用榜样激励
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崇拜的人,也许是身边的同学,也许是某个老师,或者是某个公众人物,会被这些人物身上的特质以及闪光点所吸引。基于此,就可以利用榜样激励法来激励学生向着自己的榜样去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正确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时刻让榜样的力量影响自己,激励自己,并以榜样为标准来警醒自己不断改掉缺点,为了早日成为榜样一般的人物而持续努力,不懈追求。
结束语:
激励教育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尽管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国家栋梁,但也希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们具备开朗、乐观,自我化解负责情绪的能力。让他们在离开学校以及家庭的怀抱后仍然能够满怀信心和憧憬,在人生路中很好地走下去。激励教育就如同人生中的一束微光,一点点的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引发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帮助他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奇轩.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江西社会科学.2020, (04):0071-0071.
[2]黄鹏宇 .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000),005:0039-0041.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朵娟
关键词:激励理念;高校学生管理;运用策略
前言: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育与输出基地,教学质量以及管理模式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加要突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这意味着除了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通过利用激励理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使命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中去。本文就当前高校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变化,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受生活环境、教育、家庭等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在生活上,要扮演家长的角色,关心大学生的生活起居,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心理上,要善于倾听,要懂得共情,采取恰当的手段疏导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压力、学习压力,并树立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在学习上,要能够为他们答疑解惑。同时,还要充当大学生的朋友、思政老师,现阶段,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极易对理念不够坚定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一些游戏场景里的人设,暴力场面等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各种热点消息的传播会导致其思想逐渐复杂化,一些非主流的政治舆论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面临着就业、创业等多重压力,导致其心理活动和思想行为复杂化,有些大学生会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还有些大学生忽略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过于依赖手机,极少运动,身体素质较差,种种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2.1利用目标来激励学生
很多高校学生之所以在高校期间无法全身的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之中,主要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所以才会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基于此,就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厘清方向、找到目标,并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来树立起学生的热情与信心。在帮助学生找到目标之前,所以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喜好,深入学生的内心,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定位清晰,比如,对物质追求较为强烈的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相关机制,如奖学金机制,校企合作机制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融入,并为之不懈努力。比如对于有清晰的学习目标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考证政策来激励学生提升专业水平,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与潜力。
2.2从情感角度激励学生
被尊重、被肯定、被认可等情感需求是心理层面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个人能力不够突出,专业水平不够过硬,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不够出色的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来说,老师的鼓励与认可往往能引到一剂强心针般的效果,这样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得到认可,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自卑心理或是悲观情绪,不仅影响了身心健康,而且学习上的动力也不足,对人生较为迷茫,看不到前进的方向。教育实施的有效前提是认可,不排斥、不抗拒,尤其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而言,他们处于人生中十分特殊的时期,难与人产生亲近感。基于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亲和力,深入学生的内心,并营造轻松的氛围,对学生产生共情,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使他们能够主动的、自愿的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亲和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消除对个别学生的偏见,充分地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接受他们;二是要通过得体的衣着,温暖的言语,发自内心的微笑与他们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也许是不那么合乎常理的一些想法,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以及抗拒性,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三是要积极的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并给予肯定和恰当的鼓励来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根源与动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以更乐观向上,更积极热情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人生。
2.3利用榜样激励
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崇拜的人,也许是身边的同学,也许是某个老师,或者是某个公众人物,会被这些人物身上的特质以及闪光点所吸引。基于此,就可以利用榜样激励法来激励学生向着自己的榜样去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正确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时刻让榜样的力量影响自己,激励自己,并以榜样为标准来警醒自己不断改掉缺点,为了早日成为榜样一般的人物而持续努力,不懈追求。
结束语:
激励教育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尽管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国家栋梁,但也希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们具备开朗、乐观,自我化解负责情绪的能力。让他们在离开学校以及家庭的怀抱后仍然能够满怀信心和憧憬,在人生路中很好地走下去。激励教育就如同人生中的一束微光,一点点的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引发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帮助他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奇轩.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江西社会科学.2020, (04):0071-0071.
[2]黄鹏宇 .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20(000),005:0039-0041.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