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同居酿苦酒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褚芳莲与徐先桃,恋爱始于1976年的秋天。那时候,21岁的徐先桃,是全村唯一的高中毕业生,他幼年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与胞妹相依为命。加之徐弱不禁风,常年患病,亲友们都为他未来的婚事担忧。
  不久,经人介绍,徐先桃认识了邻近的昌松公社松山四队褚芳莲姑娘。她身材匀称,眉清目秀。两人一照面,都暗暗相中了对方。8月,两家热热闹闹地将这门亲事订了下来。
  同年10月,大学恢复招考的消息传开了,徐跃跃欲试,准备参加考试。他把这一打算告诉芳莲后,当即得到了她的热情鼓励与支持。
  1978年春,徐先桃被南京某大学录取了。临行前的一晚,他俩一直谈到深夜,互相嘱咐,共表誓言。这一夜,两人突破了最后的防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徐先桃的眼里,婚姻问题也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在升腾,在更迭。
  徐先桃回乡度过第一个暑假以后,开始对褚芳莲冷淡了。返校即给褚寄来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为了使我安心学习,你不要多写信了,钱我也不要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褚芳莲没有接到徐的来信,心里慌了,急忙给他寄去了一封、两封、三封信……如同石沉大海。
  1979年暑假早已来到,褚芳莲望眼欲穿,还是不见徐的影子。在她的一再催促下,徐先桃总算回来了。然而,他到家三天,一次都没有登门看望她。
  徐先桃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专院校的学生,觉得再与一位农村姑娘婚配,是不相称了,决定要与她断绝恋爱关系。于是,在第二个寒假回来时,他对褚芳莲百般挑剔,以她个性倔强为由,主动提出与芳莲解除婚约。
  从此,徐先桃家务不理,经常怂恿妹妹与褚芳莲争吵,晚上谢绝她的挽留,寄宿到村邻家里。此情此景,使褚芳莲几次产生了可怕的念头。一天,她把自己牵肠挂肚的事告诉了父母。父母开导说:“芳莲,他既然无心与你相好,我们看这门亲事就算了,让他去称心如意吧。再则你年纪还轻,也不愁找不到好人家。”褚芳莲奔至徐家,含泪叫出徐先桃,当面剪掉了订婚照,以示断绝恋爱关系,徐答应了。于是,褚芳莲收拾行李,含恨离去。村民们对徐这一忘恩负义行为,纷纷加以指责。
  徐先桃听着乡邻们的怒斥声,如坐针毡,他十自褚芳莲有个三长两短,要是乡邻们捅到学校里,会砸掉自己的“铁饭碗”。他想,这样做未免太露骨了,等到毕业分配后再说吧。
  当天晚上,徐请来干部、亲友,发誓痛改前非,与褚芳莲重归于好。徐为了表示诚意,愿与她签订一式三份的婚姻协议书:一、双方永不变心,和睦相处:二、徐毕业6个月后结婚,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三、将女方户口迁至男家落户。双方伏案签字,当事人画押,生产队还盖了见证公章。
  随后褚芳莲办妥了户口迁移手续,住到徐家,挑起了家务的重担。这年7月18日,徐先桃回来了,却成日在外游荡。23日中午,褚芳莲特意将徐找回,试探性地与他商量起婚姻大事来。
  “先桃,明年你就要毕业了,结婚的事总得有个打算啊。”
  “结婚,谈何容易,我身体有病。”
  无论怎样,徐总不愿答应。姑娘绝望了。不论她自己还是乡亲们,都认为自己已经“是他的人”了,“清白毁了”,他不和自己结婚就没人会要自己。
  7月24日清晨,这是褚芳莲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梳理了凌乱的头发,擦净了脸上的泪迹,洗涤完徐氏兄妹的衣裳,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回踱步在村头,最后,终于关上房门,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药物,大口大口地吞服了下去。
  葬礼那天,乡亲愤怒的呼声达到了高潮。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拖住大队书记说:“他用软刀子杀人,求求你们按国法办事,为姑娘伸冤哪!”徐先桃的一位亲戚气愤地说:“我们坚决要求政府处理他!”
  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人们还不能理性地看待两性婚恋的种种变化。未婚同居遭人唾弃,婚前性行为被视为“伤风败俗”、“破鞋”,如果男方抛弃已经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则会被钉在道德的十字架上,甚至被绳之以法。
  
  链接:“流氓”明星 迟志强
  1982年,迟志强到南京拍摄电影《月到中秋》,期间认识了一些高干子弟,一起跳贴面舞,看内部小电影,后被邻居举报。1983年10月,迟志强被警方拘捕。南京市公安局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取证,决定不对迟志强追究刑事责任,并致函长影厂内部处理。然而,随着文章《银幕上的明星,生活上的罪犯》的发表,迟志强一事在全国上下掀起轩然大波。文章发表后,南京市公安局对于该文章两名记者的失实报道提出了抗议,但碍于举国上下已被文章激起的民愤,南京市公安局不得不重新给迟志强定性。1984年5月24日,南京中院以流氓罪判处迟志强有期徒刑4年。
  
  张行
  1985年,以一首《迟到》红遍全国的歌星张行因“三角恋爱”“流氓罪”入狱3年。当时,张行在一家工厂认识了两个女孩,并搞起了“三角恋爱”,不过,成名前就和她俩分手了。分手后,那两个女孩老是来找张行。张行因为经常在外地演出就没有理她们。结果其中的一个女孩对记者说,张行现在成名了就把她给踢掉了。那女孩说她一年为他打9次胎。文章出来后,张行就成了一个万恶不赦的“流氓”。
其他文献
写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    那天和一个香港朋友聊天,说起了黄家驹的一首歌《大地》,听说是送给父亲的,不知不觉中让我也谈起了父亲来。  我习惯叫那个男人“老爹”,直到今天,他依旧会给我买花衣服穿,会背着妈妈给我零花钱,会时不时电话查我的岗……  他老骂我懒,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好象我是个和他无关的路人甲路人乙。可是当他看到劳累了一天的我坐在沙发上被他骂的时候只是傻笑,也不辩驳,他选择了默默
期刊
如同没有不生病的人,世上也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婚姻。  放眼周围,也许真的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外人看来光鲜无比、恩爱和谐的家庭,关上门也会有想象不到的矛盾和烦恼。建国60年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婚姻观多元、婚姻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婚姻出现问题不可怕,就如同人的身体,只要不是病入膏肓,就还有健康的希望。然而我们不少人总是不愿谈及,更无法正视婚姻问题。不是我们意识不到,而是深以问题婚姻
期刊
如今,大家都喜欢供奉财神,这样下去,财神很快要变成众神之神了。    做饭的时候想到,也许该买个灶王爷放在厨房里。  今日之灶王爷,应该是倍感寂寥的。在新式厨房里,没有木柴燃烧释放的黑烟和香气,过去人们只需勤勉地收集柴禾就能做饭,但在今天,却需要有钱购买天然气和煤气罐才行。厨房里也不再有木头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只有抽油烟机隆隆作响,灶王爷一定觉得很吵,又嫌煤气味太过难闻,坐在那里暗自生气吧。他应该
期刊
建国6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暂一瞬。对于中国,却是一场亘古未有之变。婚恋之变,无疑是这场巨变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60年婚恋,最大的特征是两个字:激荡。多变、颠覆、震撼、深刻,勾勒出这段情史不同凡响的大轮廓。  婚恋问题,世上的人谁也躲不开。情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需求。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不管是出于生理需要,还是心理慰藉,或者传宗接代,很难找出一个正常人是婚恋的绝缘体。  婚恋问题,是人生很重
期刊
60年风云激荡,中国人的婚恋观一个甲子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路程:传统颠覆,婚恋多元,幸福成为唯一。60年变迁史,镌刻着众多具有时代印记的流行词,连缀起来,绘就了60年的婚恋图卷。  60年过去了,“刘巧儿”仍然会被人提起,这是个曾经蜚声全国的名字,能瞬间唤起父辈们心中那个熟悉的形象。而这个形象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叫封芝琴。  我们几经周折,联系上这位已85岁的老人。和黑白相框里那张娟
期刊
朱凤琴:63岁  郭常信:68岁    1967年深秋,我和妻子朱凤琴的婚恋在“文化大革命”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中开始了。  我1965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版社,按规定“下去”参加了一年“四清”。1966年9月回来,正赶上“文化大革命”。1967年,我已是27岁的大龄青年了,还没有女朋友,好心的老同志吕燕就帮我介绍对象。  对象是比我小5岁的女孩朱凤琴,在太原街一个食品商店工作,各
期刊
口述:和慕娟 整理:许 芳    我叫和慕娟,是沈阳市第一食品厂一名退休工人。1956年8月和老伴蒲文和登记结婚,这张结婚证陪伴我们携手走过了52年的风雨历程。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们,坚强的母亲带着我们兄妹4人艰难的生活。因为家里穷,缺劳力,小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安心在农村参加劳动。  两年后,有亲属在城市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叫蒲文和,是辽宁
期刊
男人没有女人就没有家。丁乃钧直到40岁仍然单身一人。  1980年年底的一天晚上,整个学校一片冷清,年近40岁的丁乃钧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一份《人民日报》。无意间,他看到了一则广告,便突发奇想:既然产品能在报纸上登广告,单身的我是否也可以在报上刊登一则征婚广告呢?于是,丁乃钧连夜给《人民日报》的编辑写了封长信,请求给他登一则征婚广告……  1981年初,《市场》报刊登了这则征婚启事,丁乃钧也
期刊
泡泡是位二奶。  当然,在我认识二奶泡泡之前,泡泡只是泡泡,一个多梦、善感,雅致并且漂亮得有些离谱的女孩。  那是1993年11月底的某个黄昏,我刚来深圳不到一个月,因赶一个特别的采访(采访内容我忘了),破天荒打了一部的士。抵达目的地之后,我猛地一掀车门,撞翻了一位骑车上夜校的少女。天啊,因为我的莽撞、焦躁,竟将这位美女的小拇指撞成了骨折。  我放弃了采访,陪她去了医院。等待的间隙中,我们相互谈论
期刊
李爽,52岁,画家。1984年在巴黎结婚,定居至今。    李爽躲在法国人白天祥的公寓里。尽管公寓就在北京,她踩着的是自己国家的土地,但她依然有些心里没底。每当有陌生人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她都忍不住一阵紧张。  这是1980年的秋天,李爽刚刚23岁,身份是自由画家,最辉煌的职业经历是参加了中国美术馆的星星画展。“窝藏”她的白天祥是她的情人,时任法国驻北京使馆文化处的外交官。1979年,两人在一次画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