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面对这一切,有正义感的人无不尽其所能,为国纾难。“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的《从军行》自是黄钟大吕之音,响彻了十多个世纪的悠悠岁月。在此与诸君简略聆听一下:
杨炯的主要成就在五律方面,善于运用乐府歌行来作律诗。《从军行》原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此题多写军旅战争之事,杨炯却用来就律,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唐代初期,西北方突厥等贵族军事集团,常常侵扰边境,威胁着祖国边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唐王朝或被迫迎击,或以主动出击的手段来捍卫和巩固边疆。因此,边塞战争颇为频繁,杨炯去过边塞,对边塞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所以,写了不少具有现实主义的边塞诗。这首《从军行》就是属于这类作品,杨炯此篇之可贵,在于他把保卫祖国看作无尚光荣,激励士子投笔从戎,倾吐了一个知识分子爱国的心声。
前两名写边境告急,激起了志士慷慨赴边的热情。情况究竟如何危急呢?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却说“烽火照西京”。“西京”,即长安,说战争的火警已照到长安来了。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来渲染军情的紧急。一个“照”字,非常形象,传神地把边境危急的情况传达给人们,使之仿佛就置身于战火的笼罩之下,有人可能会问,边塞的烽火再猛也照不到西京那么远啊?这当然是作者的夸张之词,写意之说,正因为诗人用了这个“照”字,使全诗的起势峭拔,意境阔大,从而振领全篇。那么军情既然如此紧急,当然会引起人们的严密关注。这样接下去诗人便脱口而出:“心中自不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敌人的猖獗,诗人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他不愿再把青春的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决心投笔从戎,捍土卫疆。一个“自”字,笔意深重,它倾吐了一个书生志士由衷的爱国热情,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样前一句交待了“从军行”的客观原因,后一句说明了“从军行”的主观条件,从而给诗的主题的展开开辟了道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征的情景。“牙璋”,是古代调兵的信符,分两块,两相嵌合处称“牙”。调兵遣将时,一半皇帝自留,一半交给主帅执掌。“凤阙”,指朝廷。汉武帝所建章宫的上面有金凤,称凤阙,此处以凤阙代指皇帝。诗人之所以从“牙璋”,“凤阙”取材,是有其用意的,一是在于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是奉皇帝之命;另一方面也在于显示出征场面的隆重,庄严和威武雄壮,这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样就为下句“铁骑绕龙城”的出现作好了有力的铺垫。“铁骑”,精悍的骑兵。“龙城”,匈奴君主祭天地、祖宗、鬼神和大会诸部落的地方,这里泛指敌人驻所。意思是说,精壮的骑兵已重重包围了敌人的城堡。“铁骑”,显示了唐军兵强马壮,所向无敌。“龙城”,显示了敌军的垂死挣扎,负隅顽抗。这里“铁骑”,“龙城”相对,渲染了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已是力重千钧,它生动地体现了唐军处在主动出击的地位。这两句,语似驰缓而实峭拔,意似平淡而实激荡,这是一种决战前的平静!
一般来说,上两句写了将士的火速出征,包围敌城,接下去就应该从正面描写战斗情况,而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塞外苦寒,凄风怒吼的景物描写来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凤多杂鼓声”,意思是说,阴暗的天空,大雪纷纷扬扬,连军旗上的彩画都失掉了鲜明的色彩,战士们奋勇杀敌,风声和鼓声混杂在一起。诗人这里选用了具有象征性的“旗”和“鼓”,表现出出征将士在军旗下同敌人搏斗的英勇无畏精神和在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诗人这两句从大漠苦寒落笔,也是颇具匠心的。其一,作者上句已经说过“铁骑绕龙城”,唐军已是稳操胜券,如果再用笔墨描写唐军如何残杀,这实在没有必要。其二,这首诗的主题在抒写作者投笔从戎的壮志,通过塞外的冰雪苦寒,凄风怒吼,更能显示出从军的意之坚,志之昂。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一结句让人知道什么是“豹尾”,干净利落,给人以强烈震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会立即浮现在我们眼前。艰苦激烈的战斗生活,更增添了诗人对这种不平凡生活的热爱,它宁愿作一个低级军官,驰聘疆场,也不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百夫长”,即晨卒之长,泛指低给军官。出自《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书生”,读书人。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愿投笔从戎,捏土卫国的坚定决心和献身国防的炽热的爱国热情。这块不是诗人的一时的激动,在其它诗篇,如《出塞》:“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紫骝马》:“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都充满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这也不是个别的现象,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后来的边塞诗人高适也曾希望“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榆关夜不扃,窗口长萧萧”。并以英雄的姿态嘲笑了老于牖下的文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是穷”。王维诗中也有“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王翰也曾大声疾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边塞军功的向往,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杨炯的主要成就在五律方面,善于运用乐府歌行来作律诗。《从军行》原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此题多写军旅战争之事,杨炯却用来就律,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唐代初期,西北方突厥等贵族军事集团,常常侵扰边境,威胁着祖国边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唐王朝或被迫迎击,或以主动出击的手段来捍卫和巩固边疆。因此,边塞战争颇为频繁,杨炯去过边塞,对边塞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所以,写了不少具有现实主义的边塞诗。这首《从军行》就是属于这类作品,杨炯此篇之可贵,在于他把保卫祖国看作无尚光荣,激励士子投笔从戎,倾吐了一个知识分子爱国的心声。
前两名写边境告急,激起了志士慷慨赴边的热情。情况究竟如何危急呢?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却说“烽火照西京”。“西京”,即长安,说战争的火警已照到长安来了。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来渲染军情的紧急。一个“照”字,非常形象,传神地把边境危急的情况传达给人们,使之仿佛就置身于战火的笼罩之下,有人可能会问,边塞的烽火再猛也照不到西京那么远啊?这当然是作者的夸张之词,写意之说,正因为诗人用了这个“照”字,使全诗的起势峭拔,意境阔大,从而振领全篇。那么军情既然如此紧急,当然会引起人们的严密关注。这样接下去诗人便脱口而出:“心中自不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敌人的猖獗,诗人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他不愿再把青春的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决心投笔从戎,捍土卫疆。一个“自”字,笔意深重,它倾吐了一个书生志士由衷的爱国热情,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崇高的精神境界。这样前一句交待了“从军行”的客观原因,后一句说明了“从军行”的主观条件,从而给诗的主题的展开开辟了道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征的情景。“牙璋”,是古代调兵的信符,分两块,两相嵌合处称“牙”。调兵遣将时,一半皇帝自留,一半交给主帅执掌。“凤阙”,指朝廷。汉武帝所建章宫的上面有金凤,称凤阙,此处以凤阙代指皇帝。诗人之所以从“牙璋”,“凤阙”取材,是有其用意的,一是在于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是奉皇帝之命;另一方面也在于显示出征场面的隆重,庄严和威武雄壮,这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样就为下句“铁骑绕龙城”的出现作好了有力的铺垫。“铁骑”,精悍的骑兵。“龙城”,匈奴君主祭天地、祖宗、鬼神和大会诸部落的地方,这里泛指敌人驻所。意思是说,精壮的骑兵已重重包围了敌人的城堡。“铁骑”,显示了唐军兵强马壮,所向无敌。“龙城”,显示了敌军的垂死挣扎,负隅顽抗。这里“铁骑”,“龙城”相对,渲染了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已是力重千钧,它生动地体现了唐军处在主动出击的地位。这两句,语似驰缓而实峭拔,意似平淡而实激荡,这是一种决战前的平静!
一般来说,上两句写了将士的火速出征,包围敌城,接下去就应该从正面描写战斗情况,而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塞外苦寒,凄风怒吼的景物描写来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凤多杂鼓声”,意思是说,阴暗的天空,大雪纷纷扬扬,连军旗上的彩画都失掉了鲜明的色彩,战士们奋勇杀敌,风声和鼓声混杂在一起。诗人这里选用了具有象征性的“旗”和“鼓”,表现出出征将士在军旗下同敌人搏斗的英勇无畏精神和在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诗人这两句从大漠苦寒落笔,也是颇具匠心的。其一,作者上句已经说过“铁骑绕龙城”,唐军已是稳操胜券,如果再用笔墨描写唐军如何残杀,这实在没有必要。其二,这首诗的主题在抒写作者投笔从戎的壮志,通过塞外的冰雪苦寒,凄风怒吼,更能显示出从军的意之坚,志之昂。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一结句让人知道什么是“豹尾”,干净利落,给人以强烈震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会立即浮现在我们眼前。艰苦激烈的战斗生活,更增添了诗人对这种不平凡生活的热爱,它宁愿作一个低级军官,驰聘疆场,也不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百夫长”,即晨卒之长,泛指低给军官。出自《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书生”,读书人。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愿投笔从戎,捏土卫国的坚定决心和献身国防的炽热的爱国热情。这块不是诗人的一时的激动,在其它诗篇,如《出塞》:“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紫骝马》:“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都充满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这也不是个别的现象,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后来的边塞诗人高适也曾希望“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榆关夜不扃,窗口长萧萧”。并以英雄的姿态嘲笑了老于牖下的文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是穷”。王维诗中也有“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王翰也曾大声疾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边塞军功的向往,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