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生目前预习存在的问题,以及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采用,小学语文如何实施有效预习,怎样衡量有效预习,旨在重视预习。加强学生预习的有效性,让预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进而调动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语文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有效预习
一、从学生方面来看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知道预习的方法应该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班级里也不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预习,就像第二点所说的那样,只是把课文读一读,生字和词语画一画、读一读就算是完成预习了,他们没有更为良好的方法去深入有效的预习。
二、从教师方面来看
课文创作的背景应该怎样去了解;阅读提纲怎样去写;立足词、句、段、篇时,应注意什么等等。学生不知道,身为老师的我们也没有去引导,学生自然预习不到位。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老师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学生去“自主”,老师不必过多询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师自己对预习研究不够透彻,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学生去自主预习,所以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也比较草率,没有衡量的标准。
三、从家长方面来看
家长对于课前预习,大多都是忽略的状态,他们大多认为抄写在作业本上的作业才算是真正的作业,对于课前预习,他们则认为是学生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不预习也没有关系,因为老师在课堂还是会讲解,总而言之,对于预习,家长不了解其重要性,同时也不重视。
那如何做到有效的课前预习呢?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基于学情,设置有梯度的预习单,增加学生预习的兴趣及主动性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文问题,但是题目内容并不是适合所有程度的学生。基于此,我认为教师若想要达到有效预习的目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基于课后练习题以及学生不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程度的预习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梯度布置预习作业,将课后练习题作为预习单设计的指南,在同一份预习单上,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的预习题目,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拿到适合自己学情的预习任务,这样就不会使学生因为预习难度过大或过易而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主动性。
二、循序渐进,建立有效的常规预习体制,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预习习惯同样如此,需要学生在长期的预习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行为倾向。培养学生养成对常规文章的预习习惯。一般语文课文的预习体系如下:(1)阅读全文,画出生字和词语;(2)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3)标出自然段;(4)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划分部分;(5)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几点在语文阅读程序中都是共同的部分,同时教师也应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文体提出不同的预习点,基于这个共同的预习部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即使在没有任何预习单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常规的预习,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教师深入研究新教材,立足课本,开发多元化预习指导方法
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推行,学生对于新教材的方向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学生就急切需要老师的指导,然后老师指导的前提是对于新教材透彻的理解。
四、利用小组合作模式突破预习瓶颈
采取小组合作预习模式,可以使学生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沟通互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学会、会学,从而达到乐学。合作性预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交流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而且通过小组分工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从差异化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
五、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1)鼓励学生正确认识预习,根据预习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惩罚;(2)引导家长改变观念,重视课前预习,进行良好的家校合作,并建立家校合作评价体系;(3)教师需改变理念,进行有效的预习评价,而不是进行流于形式的评价。
预习的有效性确实不好衡量,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从学生的参与度方面来看
从预习单的字迹来判断,字迹认真且几乎不错字的同学,说明在预习的时候,倾注的精神比较多,注意力又相对集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参与度相对较高,其预习就很大可能会有效。
1、从预习单完成的情况来看,全部完成的同学一般来说比没有完成的同学参与度要高,没有全部完成的同学比没写的同学的参与度要高,而没写的同学参与度为最低,甚至为零,其预习的有效性也几乎为零。
二、从学生的预习过程来看
從学生整个预习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小组合作预习,小组成员讨论时,发表意见的多少,发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等都是可以作为有效性的参考,同时,从小组提交预习单完成的情况也可以作为整个小组预习是否有效的参考;二是个人完成预习,当在学效完成预习时,可以根据学生在预习时注意力集中情况来参考,注意力集中,不易被周围事物所干扰,说明学生在认真预习,其很大可能具有有效性。
三、从学生的预习结果来看
对于预习是否有效,学生的预习结果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预习结果从哪几个方面来看呢?以下几点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从课堂教学来看,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预习的内容会再一次在课堂进行检验,当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提出相对合理的预习问题时,根据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其预习是否有效。
2、从课后作业的情况来看,有效的预习是增加学生听课效率与质量,课后相关作业做的好,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其预习是有效的。
总之,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效的预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其思维拓展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丽.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J].吉林教育,2006(21).
[2]]胡玲.浅谈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9(10).
[3]周梅.让预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 贵州教育. 2019(11)
[4]杨丽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
作者简介:
田路路,女,1991,汉,皖,小学二级教师,在读研究生,小学教育。
(作者单位:无为市建国小学)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有效预习
一、从学生方面来看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知道预习的方法应该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班级里也不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预习,就像第二点所说的那样,只是把课文读一读,生字和词语画一画、读一读就算是完成预习了,他们没有更为良好的方法去深入有效的预习。
二、从教师方面来看
课文创作的背景应该怎样去了解;阅读提纲怎样去写;立足词、句、段、篇时,应注意什么等等。学生不知道,身为老师的我们也没有去引导,学生自然预习不到位。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老师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学生去“自主”,老师不必过多询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师自己对预习研究不够透彻,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学生去自主预习,所以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也比较草率,没有衡量的标准。
三、从家长方面来看
家长对于课前预习,大多都是忽略的状态,他们大多认为抄写在作业本上的作业才算是真正的作业,对于课前预习,他们则认为是学生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不预习也没有关系,因为老师在课堂还是会讲解,总而言之,对于预习,家长不了解其重要性,同时也不重视。
那如何做到有效的课前预习呢?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基于学情,设置有梯度的预习单,增加学生预习的兴趣及主动性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课文问题,但是题目内容并不是适合所有程度的学生。基于此,我认为教师若想要达到有效预习的目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基于课后练习题以及学生不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程度的预习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梯度布置预习作业,将课后练习题作为预习单设计的指南,在同一份预习单上,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的预习题目,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拿到适合自己学情的预习任务,这样就不会使学生因为预习难度过大或过易而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主动性。
二、循序渐进,建立有效的常规预习体制,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预习习惯同样如此,需要学生在长期的预习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行为倾向。培养学生养成对常规文章的预习习惯。一般语文课文的预习体系如下:(1)阅读全文,画出生字和词语;(2)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3)标出自然段;(4)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划分部分;(5)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几点在语文阅读程序中都是共同的部分,同时教师也应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文体提出不同的预习点,基于这个共同的预习部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即使在没有任何预习单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常规的预习,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教师深入研究新教材,立足课本,开发多元化预习指导方法
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推行,学生对于新教材的方向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学生就急切需要老师的指导,然后老师指导的前提是对于新教材透彻的理解。
四、利用小组合作模式突破预习瓶颈
采取小组合作预习模式,可以使学生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沟通互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学会、会学,从而达到乐学。合作性预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交流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而且通过小组分工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从差异化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
五、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1)鼓励学生正确认识预习,根据预习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惩罚;(2)引导家长改变观念,重视课前预习,进行良好的家校合作,并建立家校合作评价体系;(3)教师需改变理念,进行有效的预习评价,而不是进行流于形式的评价。
预习的有效性确实不好衡量,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从学生的参与度方面来看
从预习单的字迹来判断,字迹认真且几乎不错字的同学,说明在预习的时候,倾注的精神比较多,注意力又相对集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参与度相对较高,其预习就很大可能会有效。
1、从预习单完成的情况来看,全部完成的同学一般来说比没有完成的同学参与度要高,没有全部完成的同学比没写的同学的参与度要高,而没写的同学参与度为最低,甚至为零,其预习的有效性也几乎为零。
二、从学生的预习过程来看
從学生整个预习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小组合作预习,小组成员讨论时,发表意见的多少,发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等都是可以作为有效性的参考,同时,从小组提交预习单完成的情况也可以作为整个小组预习是否有效的参考;二是个人完成预习,当在学效完成预习时,可以根据学生在预习时注意力集中情况来参考,注意力集中,不易被周围事物所干扰,说明学生在认真预习,其很大可能具有有效性。
三、从学生的预习结果来看
对于预习是否有效,学生的预习结果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预习结果从哪几个方面来看呢?以下几点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从课堂教学来看,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预习的内容会再一次在课堂进行检验,当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提出相对合理的预习问题时,根据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其预习是否有效。
2、从课后作业的情况来看,有效的预习是增加学生听课效率与质量,课后相关作业做的好,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其预习是有效的。
总之,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效的预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其思维拓展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丽.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J].吉林教育,2006(21).
[2]]胡玲.浅谈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9(10).
[3]周梅.让预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 贵州教育. 2019(11)
[4]杨丽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
作者简介:
田路路,女,1991,汉,皖,小学二级教师,在读研究生,小学教育。
(作者单位:无为市建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