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激烈碰撞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zhi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藤嘉一曾被誉为现代版的“日本遣唐使”,虽然在去年遭受了学历造假的指责,光环渐渐褪去,可是作为一个敢于直言、传播、纠正两国文化观念误会的大学生,其勇气和见识仍然值得钦佩。
  文化的碰撞和误会,不仅仅发生在国与国,即便在一国之内,不同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长期的发展轨迹不一,当民众满怀忐忑地进入相互接触的时代时,也仍然需要足够强大的包容之心和足够多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异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只是一个结果,背后的过程是艰辛的。无论是出国留学生,还是异地交流生,他们站在文化冲突的最前线,作为首当其冲的群体,承受的是不小的压力。
  刘以祁(就读墨尔本大学,专业方向“亚洲研究”)
  海外华人的总数大约为4000万人,用这个数字再造一个国家实在绰绰有余。许多华人是在18、19以及20世纪主要从广东以及福建移民至东南亚而后散播到全世界的,他们大部分人不会说普通话。
  中国人每见到他们,一种同胞重逢的情怀油然而生,拉着他们的手说:“哎呀,你是中国人吗?我也是中国人!”这个时候,对方往往会莫名其妙,辩解道:“不,我不是中国人。”此话一出,中国人便感觉被泼了一身冷水,同胞重逢的热情不再,转而变成了狠狠的批判。“真是墙头草,出国了就翻脸不认祖国。”有些比较激动的甚至会逼迫对方承认自己是Chinese,失败了,便赤红着脸离去。
  其实,在英语里,Chinese是对整一个族群的称呼,不论你生于哪里,国籍何地,母语是什么,信仰为何物,只要你的祖上是从中国来的,那你就是Chinese,即“华人”。
  不过大部分中国人仍然觉得:Chinese=华人=中国人,而只要你是一副中国脸却不承认你是中国人,那就意味着背叛。因此,也就有不少人运用这个概念模糊大赚身份资本。
  前些年,中国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的时代广场播放,可是里面出现的许多名人如甄子丹、吴宇森、陈凯歌都是拿着美国护照的美国公民,包括陈鲁豫在内的几位国内知名主持人亦被曝持有外国绿卡。现如今,许多明星、名人甚至商人都拿着外国护照在中国继续发展事业。在《建国大业》里许多演员也都是外籍。不少国内的知名企业亦是在国外注册以避税的外国公司,然而他们毫无道德障碍地打着“为祖国做贡献”的旗号继续在国内大捞资本。当然,中国需要他们。
  加藤嘉一说,有的人,你赚钱了,有条件出国并加入了其他国家,你回来还说我是“中国同胞”,这是出于一种实用的目的。以爱国、同胞为名义赚钱,这就是爱国背后的实用主义。此种现象,值得深思和警惕。
  亓凯(留学英国,现已归国,任职于知名留学中介机构启德教育集团)
  回国后,参与了不少面试,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出国,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如果你给出的答复只是“感悟”,那么这份工作就注定与你无缘。
  中国浮躁的社会环境,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追问自己一句: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毕业以后要回国而不是留在国外?为什么从事这样的工作?有许多事情,留学生群体面临着巨大的无奈,包括签证、就业。所有无奈堆积起来,造就了当前的困境:大批留学生被迫返回国内。
  在简单的国外,留学生的思维也变得很简单,国外的环境不需要一个复杂的头脑。大家都直来直往,很少有人兜圈子,但是回到国内,留学生群体不得不把自己变得复杂起来,在国外活跃氛围中锻炼出来的活跃性情,在回国后变得沉默,这是性格的二度转变。
  中国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很少人会在意过程如何。出国的结果,对留学生而言,其实只是张毕业证,而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以及我们的感悟,才是受益终生、陪伴成长的定心丸。回头看走过的路,令我们收获最多的,并非那张文凭,而是那段路程。
  夏君(原计划往瑞典留学,后眼见在法国的哥哥受尽折磨,遂放弃留学念头)
  两年前在为哥哥出国欢送的晚上,虽然会不舍到流泪,可我看得到那张脸上分明是勃勃的荣光。
  初到时频频的电话里头有委屈可还听得到梦想,再后来就只剩一句“就那样吧”,那些惊慌那些痛苦多到无从说起,说了又怎样,无人信亦无人懂,毕竟是戴着飞往天堂的光环出发的。
  曾经听哥哥抱怨过无处不在、无法无天的种族歧视,可到后来的留法学生被害事件竟被轻描淡写了。曾经整夜整夜地陪他聊天,因为那个时间在国内只有昼夜颠倒的我在线,我知道他是真的寂寞。曾经劝哥哥少抽些烟,他说“对对,既伤身体还浪费钱”,道理谁都懂,可他是真离不开它。曾经看到哥哥胡子拉碴绿脸红眼还叼着烟的样子,说和他视频像在看恐怖片,他说,论文要做啊……
  哥哥劝过我说,如果可以选择,就考虑别的路吧。那些话背后的心意,有些懂了。
  庄芷君(中国香港人,在内地读书。在暨南大学里,集聚了不少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俗称“港澳生”)
  我是典型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小时候虽然常来往两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也只是偶尔会跟爸妈回家乡探亲,住个几天,所以对国情的了解十分浅薄,基本上可以说是完全无知的状况。2011年,内地香港两地矛盾开始加深,当时以为问题不会很大,但后来发觉影响颇深。
  某天,我和三个内地同学在宿舍吃火锅,扯家常,当我们聊到香港跟内地的教育有什么不同时,她们告诉我,由于内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在高二文理分科前,学生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学科都要学,所有知识都要装进脑袋里去。我则告诉她们,香港的中学生到中四就可以自由选择科目,除了文科理科,也可以选商科,教的东西一般都较具专门性、实用性,比起内地的应试教育,香港学生相对较少压力,且学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开始,聊天还如此其乐融融的,可是当聊到人民的素质时,有一个女孩突然很生气地说:“你知道我们内地为什么有那么多素质不好的人吗?都是拜你们香港的金钱主义和物质主义所赐的!以前我们的人都很纯朴的,每家的钱放在门口也没人会去拿,就是你们香港人把我们的社会弄成今天这样,所以我就是不喜欢你们香港人!”我听后顿时傻了眼,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之后稍微地解释:其实不是所有香港人都这么功利。后来,假期我回到香港,询问朋友对于内地人的看法,不约而同的也是带有偏见。
  两地的互相指责,对于我这种处境的学生而言是很无奈的,在此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误会和矛盾已经积累到这么深的地步。
  我觉得自己应该如同文化使者一样,为内地与香港的民众破解彼此的误解坚冰,搭建起友谊的桥梁。虽然现在的我看似无从人手,也感觉无能为力,颇为泄气,但我深信,只要在我在内地的学习期间,能够先从周围的人做起,让他们改变此前的误解,就也算是尽到绵薄之力了。
  (本刊综合整理)
其他文献
策划前言  1871年始。日本每年派出大批官员远赴欧美发达国家考察、学习、浸淫,然后回国报效,开启改革。有观点认为,日本小国之所以凭借短短的明治维新就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频繁的、大规模的出访与如饥似渴的文化汲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来到当代中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种各样形式的出国考察、学习、交流、访问,无论是人口规模之大、时间持续之长,还是考察层次之深、社会支出之巨,都早已远超当年的
期刊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水准极高,这是公认的事实;在中国大陆,除北大、清华外,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够跻身世界大学排名TOP200,这也是现实。如果把教育看做是一项对家庭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性投资,在国内读大学,已经无法满足许多人的需求了。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水准极高,这是公认的事实;在中国大陆,除北大、清华外,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够跻身世界大学排名TOP200,这也是现实。如果把教育看做是一
期刊
摘要:现如今企业都在尝试着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此实现会计信息管理的高效化。本文首先对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其次对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会计信息化;策略虽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先进的会计信息管理模式,但是企业需要将其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没有必要完全的否定原有的系统,否则不仅需要花费
期刊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三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靠“熟人关系”处事行事的现象较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对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干扰,严重的则导致政令不畅、落实不力、办事不
天津市台办:高标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成效推动对台工作科学发展rn为高质量搞好机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下属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天津
赛缪尔·斯迈尔斯说,“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翻译过来是:“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准备好了,出国会是个机遇;如果你没有准备好,留学或许会变成灾难。  在拜访青岛大学王崇峰副教授之后,记者对留学和海归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王教授推心置腹地以切身体验告诉记者:出国留学,不是闹着玩的。  他举的一个台词很有意思,那是《北京人在纽约》一书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