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出大学校园后,我突然陷入找工作的迷茫中,不知道何去何从,原因就是很多招聘单位最低都要本科学历。母亲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很多大学生要考研究生?就是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成就自己的功名和梦想。”父亲更是满脸严肃地警告我:“你没看新闻吗?就业形势严峻,不提前准备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挨打!”
想着父母的话,我犹豫不决,在找工作和考研之间徘徊。一个周末,已经工作多年的表姐抽空约我出去,劈头盖脸地教训我说:“别相信他们的话。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有本科学历,但做事眼高手低,以至于这么长时间还得不到重用,还不如个初中毕业的技工。听姐姐的话,好好掌握一门适合自己的技术,否则就永远没机会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更加不知道何去何从。
就在这时,我应邀参加同学聚会。其间,我一边询问他们的情况,一边诉说自己的烦恼。关系特别好的同学刘军认真地询问我:“你还记得那个当年在老师和咱们眼里‘不务正业’的师兄王新建吗?”我满脸疑惑地回答:“当然记得啊,怎么,难道他现在有出息了?”刘军瞬间变得满脸崇拜,说:“是啊,而且是非常有出息。他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电视台做摄影记者,混得相当不错。”他的话让我非常吃惊,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也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在校期间,王新建是个出名的“问题生”,老师瞧不起他,很多同学也不屑与他为伍。他学的是摄影专业,却很少用心去读专业的摄影书籍,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琢磨其他学科的知识上,看了大量的“闲书”。老师提醒他,他却总是满不在乎地说:“谢谢您,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您就放心吧!”看着他无所谓的样子,老师也无可奈何。但是,到了大三,他却像变了个人,在校内举办的摄影大赛上获得了特等奖,让很多人费解。问及原因,他坦诚地说:“以前我的所作所为看上去好像绕了条远道,非常冒险,但是我认为,与其他同学成天扛着摄像机‘扫街’相比,我发觉大学里什么都接触点,才是学摄影的最好方法。”
就在大伙刚有点转变对他的看法时,他却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逢人就说:“现在的大学生啊,只要学习一点新闻摄影,就想着混入新闻单位,没有一点真本事,就敢到处忽悠。”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说法受到众多人的反对。面对指责,他丝毫没有退缩,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狂妄地叫嚣,他不会成为工作的奴隶,会让工作主动找到他。这句话不仅让他的大名响彻整个校园,也让他成了同学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临近毕业,大多数同学都为求职四处奔波,而他还是那么怪异:不做简历,不去招聘会,反而用为数不多的存款买了一台DV,跟在众同学后头拍摄他们找工作的过程。最后连班主任都急了,打电话催促他,他却一头钻进校办的机房里剪起了素材带。做好后,他直接把带子寄给了一家电视台,希望制片人能播出这部真实反映大学生求职状况的片子。后来因为着急回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看着我惊奇的样子,刘军叹口气说:“你走后,接下来发生的事真的出人意料。就因为他拍的那个带子,他接到了电视台的录用通知,那部他亲手制作的纪录片也顺利播出。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刘军的话让我极其震惊,现在我才真正明白,找工作犹如左右手在博弈。左手是用人单位在抱怨招不到货真价实的人才,右手是我们在抱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左右手虽然都在努力,可始终无法相握,彼此都只能在试探中捕捉对方的气息。究其原因,也许就错在“没创新”这三个字。
现在,有太多的应聘技巧之类的书籍,我们的思维都被套在那些所谓的技巧里,习惯自作聪明、自顾自地揣测,揣测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揣测用何种方式才能达到目的。与此同时,我们把自己包装成我们揣测来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样子,然后再用揣测来的方式去应聘。结果,千人一面,最终导致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看来,找工作也需要创新。
〔编辑:潘金瑞〕
想着父母的话,我犹豫不决,在找工作和考研之间徘徊。一个周末,已经工作多年的表姐抽空约我出去,劈头盖脸地教训我说:“别相信他们的话。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有本科学历,但做事眼高手低,以至于这么长时间还得不到重用,还不如个初中毕业的技工。听姐姐的话,好好掌握一门适合自己的技术,否则就永远没机会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更加不知道何去何从。
就在这时,我应邀参加同学聚会。其间,我一边询问他们的情况,一边诉说自己的烦恼。关系特别好的同学刘军认真地询问我:“你还记得那个当年在老师和咱们眼里‘不务正业’的师兄王新建吗?”我满脸疑惑地回答:“当然记得啊,怎么,难道他现在有出息了?”刘军瞬间变得满脸崇拜,说:“是啊,而且是非常有出息。他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电视台做摄影记者,混得相当不错。”他的话让我非常吃惊,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也未免太不可思议了。
在校期间,王新建是个出名的“问题生”,老师瞧不起他,很多同学也不屑与他为伍。他学的是摄影专业,却很少用心去读专业的摄影书籍,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琢磨其他学科的知识上,看了大量的“闲书”。老师提醒他,他却总是满不在乎地说:“谢谢您,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您就放心吧!”看着他无所谓的样子,老师也无可奈何。但是,到了大三,他却像变了个人,在校内举办的摄影大赛上获得了特等奖,让很多人费解。问及原因,他坦诚地说:“以前我的所作所为看上去好像绕了条远道,非常冒险,但是我认为,与其他同学成天扛着摄像机‘扫街’相比,我发觉大学里什么都接触点,才是学摄影的最好方法。”
就在大伙刚有点转变对他的看法时,他却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逢人就说:“现在的大学生啊,只要学习一点新闻摄影,就想着混入新闻单位,没有一点真本事,就敢到处忽悠。”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说法受到众多人的反对。面对指责,他丝毫没有退缩,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狂妄地叫嚣,他不会成为工作的奴隶,会让工作主动找到他。这句话不仅让他的大名响彻整个校园,也让他成了同学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临近毕业,大多数同学都为求职四处奔波,而他还是那么怪异:不做简历,不去招聘会,反而用为数不多的存款买了一台DV,跟在众同学后头拍摄他们找工作的过程。最后连班主任都急了,打电话催促他,他却一头钻进校办的机房里剪起了素材带。做好后,他直接把带子寄给了一家电视台,希望制片人能播出这部真实反映大学生求职状况的片子。后来因为着急回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看着我惊奇的样子,刘军叹口气说:“你走后,接下来发生的事真的出人意料。就因为他拍的那个带子,他接到了电视台的录用通知,那部他亲手制作的纪录片也顺利播出。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刘军的话让我极其震惊,现在我才真正明白,找工作犹如左右手在博弈。左手是用人单位在抱怨招不到货真价实的人才,右手是我们在抱怨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左右手虽然都在努力,可始终无法相握,彼此都只能在试探中捕捉对方的气息。究其原因,也许就错在“没创新”这三个字。
现在,有太多的应聘技巧之类的书籍,我们的思维都被套在那些所谓的技巧里,习惯自作聪明、自顾自地揣测,揣测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揣测用何种方式才能达到目的。与此同时,我们把自己包装成我们揣测来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样子,然后再用揣测来的方式去应聘。结果,千人一面,最终导致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看来,找工作也需要创新。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