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杜杜朗口模式的得失为主线,以一堂探究课为实例,强调在教育“创新”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中要防止“拿来主义”。
关键词:走出去 杜朗口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42-01
尝试杜朗口模式,让我深感惟有不懈努力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现仅从教学中尝试杜朗口模式得失,谈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要注意“创新”的同时防止“走出去”中的“拿来主义”。
初识:杜朗口教学模式——源于学校考查团的报告。2008年—2009学年度下期在学校“杜朗口模式”考查团的报告中,我了解了这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10+35’模式,在这一模下老师是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一堂课教师讲解≤10(分钟);学生自主≥35(分钟),教室每一面墙壁都挂了黑板,在那里已形成这样的氛围:黑板是学生的黑板,地板是学生的地板,讲台是学生的讲台。课前,学生已经作了充分准备,课堂之上,学生充分自学,展示自我。学生的功夫主要是下在预习上,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是不是真的这样神奇呢?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又最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吗?每一个学科都能这样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吗?带着这些满怀好奇的疑问,在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尝试之后,我也开始了自已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尝试:杜朗口教学模式——《近代社会生活》历史教学探研课。2008年12月23日我按以下计划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课前:学生预习课文,采用活动课与探究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按交通、通讯、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等内容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收集整理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主要变化,根据收集资料的情况在课前分为五大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PK大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对PK大赛的规则进行讲述。
课堂流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围绕一个变字),为啥变——师来谈(教师分析)(4分钟含导入时间), 怎么变——大家谈(学生自主学习交谈:可讲、可以表演各种形式展示成果、可以座谈)PK大赛开始(2分钟小组准备), 咋看变——师生互动(每个小组谈完以后,教师结合课标要求落实的重点发问,由主讲小组指定另外小组的同学回答既可以落实课标重点又可以以此为PK大赛的第二环节,有挑战性)(5个组共25分钟,含教师提问), 归纳变——对5个小组所谈的怎么变进行1分钟总结,并对本课知识进行全面归纳,以抢答的形式加以巩固,实现PK大赛第三环节(8分钟)。落实变:学生对本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列表对比,形式多样,落实本课所有的重点知识,特别是“之最”的内容,其质量成为PK大赛最后的胜出小组的评价标准之一。(1分钟)
课后布置:进行社会调查,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
效果:在拖堂3分钟后勉强完成。
反思:杜朗口教学模式——部分课程适当尝试,不可盲目照搬。《近代社会生活》一课的教学从课前准备到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从最后的教学效果来看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并非是杜朗口教学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对于杜朗口教学模式,我们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学习环境,一定条件下部分相关课程可适当尝试,但要防止“拿来主义”。在尝试中我发现:
“一科紧了,学生累了”。因为要求学生自已讲,课前准备花的时间也就多了,以至于用在历史学科一科上的时间占据了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大部分,主要学科还得要学习啊,还要做作业啊,有的学生为了认真完成各科任务忙到很晚,第二天还得上课啊,学生累了,某些课堂打瞌睡的现象有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何在?
“课堂活了,程序死了”。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活动以各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已小组的内容开展,活动形式保密,这样活动就有新颖性,同学们都十分关注其他小组的表现,在整个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课堂真的活了,因为学生们可以在自已的舞台上展示自已的才华。表演形式过多,以讲为主少,知识的落实存在严重的问题,更多的还需要老师中途补充,也可以说是“花样多了,方向没了”。
“内容多了,时间少了”。课堂上活动的时间有的小组浪费较多又没有效果,临到下课前又没有两手方案,是停了以后下节课再讲,还是继续讲呢,在迷茫之中还是选择了后者,加班加点的去完成,其结果是:“过了忘了”(一学生课后的第一回音)。
“学生动了,老师木了”。课后在兄弟学校老师们的评课中谈到:“这堂课学生的表现确实很好,动起来了,想尽办法表现自已,可老师在这样一个活泼的环境中仍然那么严肃,使课堂又从另一面显得疆硬了点,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也有同感,就有那么一点个性,总是心里有点紧张,学生在转变角色的同时,我却没有跟上节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并不等于削弱老师的引导作用啊!
感悟:学习杜朗口模式——探索一条具有铁中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杜朗口教学模式不是绝对模式,不是唯一模式,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是去学其形式,而是要找出其内在的东西,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同时更要明确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让学生动起来不是去把课堂搞得像一个花鸟市场一样,有名无实,表面热闹实际自由散漫一样。止住“走出去”中的“拿来主义”,我们对杜朗口教学模式的学习绝对不能原盘照端,要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在科学发展观及学校星光文化的指引下,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铁中特色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走出去 杜朗口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42-01
尝试杜朗口模式,让我深感惟有不懈努力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现仅从教学中尝试杜朗口模式得失,谈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要注意“创新”的同时防止“走出去”中的“拿来主义”。
初识:杜朗口教学模式——源于学校考查团的报告。2008年—2009学年度下期在学校“杜朗口模式”考查团的报告中,我了解了这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10+35’模式,在这一模下老师是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一堂课教师讲解≤10(分钟);学生自主≥35(分钟),教室每一面墙壁都挂了黑板,在那里已形成这样的氛围:黑板是学生的黑板,地板是学生的地板,讲台是学生的讲台。课前,学生已经作了充分准备,课堂之上,学生充分自学,展示自我。学生的功夫主要是下在预习上,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是不是真的这样神奇呢?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又最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吗?每一个学科都能这样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吗?带着这些满怀好奇的疑问,在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尝试之后,我也开始了自已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尝试:杜朗口教学模式——《近代社会生活》历史教学探研课。2008年12月23日我按以下计划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课前:学生预习课文,采用活动课与探究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按交通、通讯、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等内容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收集整理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主要变化,根据收集资料的情况在课前分为五大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PK大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对PK大赛的规则进行讲述。
课堂流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围绕一个变字),为啥变——师来谈(教师分析)(4分钟含导入时间), 怎么变——大家谈(学生自主学习交谈:可讲、可以表演各种形式展示成果、可以座谈)PK大赛开始(2分钟小组准备), 咋看变——师生互动(每个小组谈完以后,教师结合课标要求落实的重点发问,由主讲小组指定另外小组的同学回答既可以落实课标重点又可以以此为PK大赛的第二环节,有挑战性)(5个组共25分钟,含教师提问), 归纳变——对5个小组所谈的怎么变进行1分钟总结,并对本课知识进行全面归纳,以抢答的形式加以巩固,实现PK大赛第三环节(8分钟)。落实变:学生对本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列表对比,形式多样,落实本课所有的重点知识,特别是“之最”的内容,其质量成为PK大赛最后的胜出小组的评价标准之一。(1分钟)
课后布置:进行社会调查,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
效果:在拖堂3分钟后勉强完成。
反思:杜朗口教学模式——部分课程适当尝试,不可盲目照搬。《近代社会生活》一课的教学从课前准备到课堂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从最后的教学效果来看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并非是杜朗口教学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对于杜朗口教学模式,我们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学习环境,一定条件下部分相关课程可适当尝试,但要防止“拿来主义”。在尝试中我发现:
“一科紧了,学生累了”。因为要求学生自已讲,课前准备花的时间也就多了,以至于用在历史学科一科上的时间占据了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大部分,主要学科还得要学习啊,还要做作业啊,有的学生为了认真完成各科任务忙到很晚,第二天还得上课啊,学生累了,某些课堂打瞌睡的现象有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何在?
“课堂活了,程序死了”。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活动以各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已小组的内容开展,活动形式保密,这样活动就有新颖性,同学们都十分关注其他小组的表现,在整个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课堂真的活了,因为学生们可以在自已的舞台上展示自已的才华。表演形式过多,以讲为主少,知识的落实存在严重的问题,更多的还需要老师中途补充,也可以说是“花样多了,方向没了”。
“内容多了,时间少了”。课堂上活动的时间有的小组浪费较多又没有效果,临到下课前又没有两手方案,是停了以后下节课再讲,还是继续讲呢,在迷茫之中还是选择了后者,加班加点的去完成,其结果是:“过了忘了”(一学生课后的第一回音)。
“学生动了,老师木了”。课后在兄弟学校老师们的评课中谈到:“这堂课学生的表现确实很好,动起来了,想尽办法表现自已,可老师在这样一个活泼的环境中仍然那么严肃,使课堂又从另一面显得疆硬了点,穿针引线的作用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也有同感,就有那么一点个性,总是心里有点紧张,学生在转变角色的同时,我却没有跟上节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并不等于削弱老师的引导作用啊!
感悟:学习杜朗口模式——探索一条具有铁中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杜朗口教学模式不是绝对模式,不是唯一模式,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是去学其形式,而是要找出其内在的东西,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同时更要明确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让学生动起来不是去把课堂搞得像一个花鸟市场一样,有名无实,表面热闹实际自由散漫一样。止住“走出去”中的“拿来主义”,我们对杜朗口教学模式的学习绝对不能原盘照端,要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在科学发展观及学校星光文化的指引下,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铁中特色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