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纵观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重要理念并未得到全面真正落实。脱离生活的教学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着生活世界。
1 小学语文教学堪忧的现状
1.1 教学内容局限。不少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课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讲解一篇篇选文,教和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这一篇篇选文。教学内容完全被僵化在几百篇的课文内,被隔离在教室的水泥四壁内。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看不到知识与他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看不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1.2 教学方法单调。虽然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被否定,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断涌现,但就大多数教师而言,“满堂灌”、“满堂问”、“填鸭式”还仍严重地存在着。尽管教师们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总是收效甚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结果的掌握,忽视的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而对课文产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无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介入自己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体验不到语文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的意义,当然也就无法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动追求人生经验与意义的建构。
1.3 教学场所单一。毋庸置疑,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很大程度上在课堂上获得。但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它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场所。刘国正先生说:“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所以,语文教学空间应尽可能拓展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去,课内课外,双翼并举。只有这样,那原来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篇篇课文,才不至于成为抽象乏味的教学符号,而是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变得亲切、生动,充满活力。
2 回归生活理性的思考
2.1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关照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对人生与社会自主思考的忽视,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导致教育丧失生活意义。总之,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的教育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无法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正是从此意义上,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重建的根本依据。
2.2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学科性质的要求。
2.2.1 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是指语文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每个角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语文无所不在。学生学习语文并非是从学校开始,也不会以走出学校而结束。语文学习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读书看报是学语文,欣赏名山大川是学语文,了解民俗风情是学语文,参加公益事业是学语文,甚至休闲娱乐游戏亦是学语文,语文学习的触角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真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另一方面,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真正掌握,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有没有提高,提高了多少,只有在人的生活语言活动中才得以真正的检验。语文学习联系生活,可让学生深切体验到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语文,学语文可更好地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效率。
2.2.2 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具体地说,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脱离生活,读就变成无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辨别优劣美恶的基本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述自己的见解,并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将所教所学的语言有效地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依托于人的生活,语言介入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唯一途径就是介入他的生活。而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因为它本身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了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读、写、听、说本身就属于他们的生活形式,本来就是实现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主要渠道,因而语文教学可以顺水推舟地把作为学习形式的读、写、听、说自然而然地变为学生的生活形式。
1 小学语文教学堪忧的现状
1.1 教学内容局限。不少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课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讲解一篇篇选文,教和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这一篇篇选文。教学内容完全被僵化在几百篇的课文内,被隔离在教室的水泥四壁内。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看不到知识与他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看不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1.2 教学方法单调。虽然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被否定,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断涌现,但就大多数教师而言,“满堂灌”、“满堂问”、“填鸭式”还仍严重地存在着。尽管教师们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总是收效甚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结果的掌握,忽视的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而对课文产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无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介入自己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体验不到语文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的意义,当然也就无法促进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动追求人生经验与意义的建构。
1.3 教学场所单一。毋庸置疑,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很大程度上在课堂上获得。但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它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场所。刘国正先生说:“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所以,语文教学空间应尽可能拓展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去,课内课外,双翼并举。只有这样,那原来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篇篇课文,才不至于成为抽象乏味的教学符号,而是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变得亲切、生动,充满活力。
2 回归生活理性的思考
2.1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关照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对人生与社会自主思考的忽视,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导致教育丧失生活意义。总之,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的教育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无法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正是从此意义上,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重建的根本依据。
2.2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学科性质的要求。
2.2.1 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是指语文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每个角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语文无所不在。学生学习语文并非是从学校开始,也不会以走出学校而结束。语文学习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读书看报是学语文,欣赏名山大川是学语文,了解民俗风情是学语文,参加公益事业是学语文,甚至休闲娱乐游戏亦是学语文,语文学习的触角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真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另一方面,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真正掌握,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有没有提高,提高了多少,只有在人的生活语言活动中才得以真正的检验。语文学习联系生活,可让学生深切体验到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语文,学语文可更好地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效率。
2.2.2 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具体地说,读(包括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脱离生活,读就变成无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辨别优劣美恶的基本标准。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述自己的见解,并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将所教所学的语言有效地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依托于人的生活,语言介入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唯一途径就是介入他的生活。而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因为它本身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了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读、写、听、说本身就属于他们的生活形式,本来就是实现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主要渠道,因而语文教学可以顺水推舟地把作为学习形式的读、写、听、说自然而然地变为学生的生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