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 阅读能力
从教二十年,听了许多名师的示范课,看过不少优质课的教学录像,常常看到学生的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请坐直……”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似乎数学课本在课堂上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另外,一说到阅读,人们往往就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政治等文科课程的事情,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片面的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听讲和做大量习题,认为数学课本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做作业的依据而已。因此,学生很少翻阅数学课本,也很少得到有关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由于他们阅读能力的长期弱化,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内容越来越少。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雅尔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第一步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阅读的素质。下面结合实践,谈一点儿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 养成预习习惯,培养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的提前是对将要学习内容进行阅读,包括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特别是代数部分可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他们先通读全文,了解本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以及与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中的识记内容。根据自己的预习效果和水平,找出自己不懂或不足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既培养学生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的精讲教材的有关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参与者。”但学生如果对阅读的对象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就会很糟糕。除了预习,教师在课上也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部分阅读,并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的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从而可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而有趣,富有启发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在应用题、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中,都有大量的生动有趣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阅读理解和应用题,这些章节的部分相关内容,正适合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应用题理解的难易程度,进行阅读示范,带领学生逐字逐句逐段进行阅读,指出一些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用日常语言、图表语言、列式清理各关键词和关键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数学阅读的要领。
4 在定义、定理及公式的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数学定义、定理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最佳教材。准确地定理,准确地定义、逻辑的演绎、严密的推理,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解脱出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读感知定义、定理、公式化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已有的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同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达到对定义、定理、公式真正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提醒学生的是:要求学生把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几何语言进行相互转化。如几何定理的内容是文字语言,学生不仅要熟记文字内容也要能熟练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对应的几何语言,公式中的字幕所表示的范围要理解熟记直接影响着公式的正确运用,把一些用语言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如各种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关联就可以用直观的图形表示,从而非常容易理解定义,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推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中进行,而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数学阅读教学,不仅是针对传统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等思想在教学中的自觉实践。因此,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寻找时机让学生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发挥教材的阅读价值,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 阅读能力
从教二十年,听了许多名师的示范课,看过不少优质课的教学录像,常常看到学生的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请坐直……”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似乎数学课本在课堂上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另外,一说到阅读,人们往往就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政治等文科课程的事情,很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片面的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听讲和做大量习题,认为数学课本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做作业的依据而已。因此,学生很少翻阅数学课本,也很少得到有关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由于他们阅读能力的长期弱化,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内容越来越少。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雅尔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第一步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阅读的素质。下面结合实践,谈一点儿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 养成预习习惯,培养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预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的提前是对将要学习内容进行阅读,包括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特别是代数部分可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他们先通读全文,了解本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以及与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中的识记内容。根据自己的预习效果和水平,找出自己不懂或不足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既培养学生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的精讲教材的有关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参与者。”但学生如果对阅读的对象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就会很糟糕。除了预习,教师在课上也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部分阅读,并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的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从而可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而有趣,富有启发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在应用题、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中,都有大量的生动有趣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阅读理解和应用题,这些章节的部分相关内容,正适合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应用题理解的难易程度,进行阅读示范,带领学生逐字逐句逐段进行阅读,指出一些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用日常语言、图表语言、列式清理各关键词和关键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数学阅读的要领。
4 在定义、定理及公式的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数学定义、定理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最佳教材。准确地定理,准确地定义、逻辑的演绎、严密的推理,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解脱出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读感知定义、定理、公式化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已有的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同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达到对定义、定理、公式真正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提醒学生的是:要求学生把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几何语言进行相互转化。如几何定理的内容是文字语言,学生不仅要熟记文字内容也要能熟练画出相应的图形,写出对应的几何语言,公式中的字幕所表示的范围要理解熟记直接影响着公式的正确运用,把一些用语言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如各种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关联就可以用直观的图形表示,从而非常容易理解定义,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推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中进行,而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数学阅读教学,不仅是针对传统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等思想在教学中的自觉实践。因此,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寻找时机让学生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发挥教材的阅读价值,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