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只有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历史知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才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龚自珍感叹说:“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由此可见历史的重要性。怎样教好历史,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课程标准》说:“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精心设计历史课,“导入语”是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结合教材特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可以先概括简述隋朝的繁盛再铺开。这种由简到繁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多措并举,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宣读,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激活课堂情绪。教师要用心改变长期形成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确立轻松和谐的教与学关系。允许学生持有不同意见,认同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展示自我,施展才华。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采取多种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活跃学生的思想,落实其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里的明清八股取士一课中,授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鼓励他们去图书馆。由于准备充足,课上学生能够纷纷发言,陈说八股利弊。我提出,如果现在仍然是八股制度,则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留的作业是课下思考。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深入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
三、教师要博学多闻,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历史教师要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还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对教材驾轻就熟,对知识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的长河总是给人留下许多启示,璀璨、辉煌历史带给每个国民的财富是数之不尽的。我国古典文化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给人以心理上的提醒和涤荡,时刻警醒自身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道德,真正做到从内到外优秀。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大量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许多辉煌,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例如为西藏历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成婚,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造酒、研磨、纸墨等生产技术,与中原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上保持了友好的关系。这一和亲的举动不仅密切了唐和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增进了中原与西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习松赞干布在历史上的伟大事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勇于创新,积极培养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讨论、问答、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历史课本剧编演等方法。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石器、竹简、泥制活字等。此外,课堂上可以运用直观性、动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捕获历史信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于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只有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历史知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才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龚自珍感叹说:“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由此可见历史的重要性。怎样教好历史,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课程标准》说:“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精心设计历史课,“导入语”是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结合教材特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可以先概括简述隋朝的繁盛再铺开。这种由简到繁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二、多措并举,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宣读,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激活课堂情绪。教师要用心改变长期形成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确立轻松和谐的教与学关系。允许学生持有不同意见,认同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展示自我,施展才华。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采取多种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活跃学生的思想,落实其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里的明清八股取士一课中,授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鼓励他们去图书馆。由于准备充足,课上学生能够纷纷发言,陈说八股利弊。我提出,如果现在仍然是八股制度,则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留的作业是课下思考。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深入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
三、教师要博学多闻,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历史教师要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还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对教材驾轻就熟,对知识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的长河总是给人留下许多启示,璀璨、辉煌历史带给每个国民的财富是数之不尽的。我国古典文化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给人以心理上的提醒和涤荡,时刻警醒自身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道德,真正做到从内到外优秀。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大量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许多辉煌,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例如为西藏历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成婚,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造酒、研磨、纸墨等生产技术,与中原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上保持了友好的关系。这一和亲的举动不仅密切了唐和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增进了中原与西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习松赞干布在历史上的伟大事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勇于创新,积极培养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讨论、问答、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历史课本剧编演等方法。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石器、竹简、泥制活字等。此外,课堂上可以运用直观性、动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捕获历史信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于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只有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历史知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才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