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建设工程。此项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技术措施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国家安排的工程项目,因此一定要有工程的规划。做规划就一定有指导思想、目标、技术措施,有期限、投资、保障措施以及做出效益评估。但天然林保护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基建工程,不是在短期内可完成任务的,只是计划在一定的期限内加大保护力度,停止破坏,使天然林增強恢复的能力。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本方针
国家在1998年就提出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开始启动。国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有明确要求的,并确定了制定工程规划的基本方针,其主要之点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国有林区生存与发展为宗旨,以生态环境需求为导向,停止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采伐,同时大幅度调减其他地区天然林采伐量,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用新思路、新办法,优化林区经济结构,加强林区多资源开发,广辟就业门路,妥善安置林区富余人员,国有林区进一步发挥生态保障作用,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对集体林区的天然林应严格保护其公益林,不能主伐利用其商品林也要控制采伐限额,不能由于采伐利用而破坏环境。显然,这里已包含该工程的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实行3个调整:一是经营思想的调整,将由木材采伐转向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单一的以木材原料为主的林业产业结构,向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保护好天然林资源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好林区的其他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三是管理体制的调整,东北林区要建立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和分级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要求实现4个转变:一是实现由采运企业向营林事业转变、将工作由砍树转向种树;二是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林区由传统的大木头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三是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四是由企业管理资源向国家管理资源转变,把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职能从企业分离出来。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森林经营导向问题,即天然林保护的政策应该具有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坚定性表现在坚决制止乱砍滥伐、超额采、对林地无节制侵犯等现象,采用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手段加速恢复和更新森林,建立稳定的森林群落,提高其生态与社会功能。灵活性则表现在不同类型、不同树种组成、不同年龄阶段与生长状况以及处于不同立地、不同所有制的森林应区别对待。为了彻底扭转过去森林采伐利用失控的状况,以全流域的生态利益为重,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以禁伐先行,堵住继续破坏的源头,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在一个时期内是完全必要的。但也应看到,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由于中国的森林资源不足,而对木材及其他林产品需求量大,不可能长期大量依靠进口,主要应由中国自己的林地生产来解决。因此应将森林的严格保护、资源的不断扩大与适度利用和谐结合起来,在对天然林切实加强保护的同时,需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它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经营,在适当时候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
二、技术措施
天然林保护除了对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山脊险坡与河流两岸的防护林,以及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的森林实行封禁,不让人为干扰外,其他的森林都应给以科学的各种不同的培育措施。
1.就东北林区而言,次生林是目前林区森林的主体,其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近70%,次生林能否得到合理经营与保护,是天然林保护的关键。由于这些次生林都有较好的立地条件,但是缺乏优良的用材树种,因此需要“栽针保阔”与引进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东北林区就是在次生林林下栽植针叶树,或在林隙栽植诸如水曲柳、黄波罗、橡树、核桃揪等阔叶树种,对上层进行砍伐,促进次生林向原始的针阔促交林方向发展。
2.成林抚育是培育优质高产林分的重要手段。林相残败或有病虫危害的公益林也应抚育采伐。对商品林进行抚育采伐时,应与林分改造结合起来,可以伐去一些形质不良的优势木、生长衰退的被压木、濒死木以及散生木,然后在补植一些珍贵用材树种,形成人天混的复层异龄林分。
3.己达工艺成熟的天然林应进行适宜强度的砍伐,或二次砍伐。喜光树种构成的林分也不宜滥伐,宜施行群状择优或强度较大的择伐,并保留好幼树,应及时补栽耐荫树种,或中性树种。林中站杆与倒木应适当保留,有啄木鸟与猫头鹰巢穴的树木都应一概保留。
4.次生林尤其生长良好的次生,不能任意借改造之名加以砍伐、更换树种或营造速生产林。生长好的次生林不但有一定的材积生长量,有一定的产值,而且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与非木质产品资源,还可防止地力衰退与周边人工林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有较好的维持生态环境的作用,所以各地的次生林再也不能借口改造而滥伐。
5.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宜对稀疏林地施行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如去草皮整地,播种栽苗在必要时也可进行,争取形成针阔混交林。所有的种植点都应选择在林隙与局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种植点可簇式配置,将来形成与天然林相似的团状分布的形状,以便充分利用空间与地力,有更高的产量。
6.具有种源与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与荒山荒地,应进行封山育林,不得进行核采与放牧,也不准进山挖取药材。在大面积这类宜封山育林的地区,根据天然更新状况下幼树大小的不同,也可实行半封与轮封,可以适当开放一个时期,让群众进山砍柴或放牧。
7.天然林除培育商品林外,还应进行多资源培育与发展,可以发展中药材、花卉、食用植物、果饮原料等。有的次生林地可适度用于发展畜牧业,以及开展森林旅游,使其有多种价值。
8.在人口多的林区与农林交错区,应尽可能进行农林复合经营。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进行间作。这样可以达到以种代抚,长短结合的目的,并且可以将近期的经济收益和森林的长远生态效益结合起来。
因此,天然林保护不是简单的保护措施,而是天然林经营技术的体系,是森林经营思想的大转变。由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本思想与国家制订的实施方案可见,中国天然林保护是林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进入实施森林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时期。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技术措施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国家安排的工程项目,因此一定要有工程的规划。做规划就一定有指导思想、目标、技术措施,有期限、投资、保障措施以及做出效益评估。但天然林保护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基建工程,不是在短期内可完成任务的,只是计划在一定的期限内加大保护力度,停止破坏,使天然林增強恢复的能力。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本方针
国家在1998年就提出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开始启动。国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有明确要求的,并确定了制定工程规划的基本方针,其主要之点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国有林区生存与发展为宗旨,以生态环境需求为导向,停止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采伐,同时大幅度调减其他地区天然林采伐量,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用新思路、新办法,优化林区经济结构,加强林区多资源开发,广辟就业门路,妥善安置林区富余人员,国有林区进一步发挥生态保障作用,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对集体林区的天然林应严格保护其公益林,不能主伐利用其商品林也要控制采伐限额,不能由于采伐利用而破坏环境。显然,这里已包含该工程的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实行3个调整:一是经营思想的调整,将由木材采伐转向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单一的以木材原料为主的林业产业结构,向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保护好天然林资源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好林区的其他资源,形成新的产业链;三是管理体制的调整,东北林区要建立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和分级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要求实现4个转变:一是实现由采运企业向营林事业转变、将工作由砍树转向种树;二是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林区由传统的大木头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三是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四是由企业管理资源向国家管理资源转变,把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职能从企业分离出来。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森林经营导向问题,即天然林保护的政策应该具有坚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坚定性表现在坚决制止乱砍滥伐、超额采、对林地无节制侵犯等现象,采用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手段加速恢复和更新森林,建立稳定的森林群落,提高其生态与社会功能。灵活性则表现在不同类型、不同树种组成、不同年龄阶段与生长状况以及处于不同立地、不同所有制的森林应区别对待。为了彻底扭转过去森林采伐利用失控的状况,以全流域的生态利益为重,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以禁伐先行,堵住继续破坏的源头,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在一个时期内是完全必要的。但也应看到,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由于中国的森林资源不足,而对木材及其他林产品需求量大,不可能长期大量依靠进口,主要应由中国自己的林地生产来解决。因此应将森林的严格保护、资源的不断扩大与适度利用和谐结合起来,在对天然林切实加强保护的同时,需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它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经营,在适当时候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
二、技术措施
天然林保护除了对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林、山脊险坡与河流两岸的防护林,以及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的森林实行封禁,不让人为干扰外,其他的森林都应给以科学的各种不同的培育措施。
1.就东北林区而言,次生林是目前林区森林的主体,其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近70%,次生林能否得到合理经营与保护,是天然林保护的关键。由于这些次生林都有较好的立地条件,但是缺乏优良的用材树种,因此需要“栽针保阔”与引进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东北林区就是在次生林林下栽植针叶树,或在林隙栽植诸如水曲柳、黄波罗、橡树、核桃揪等阔叶树种,对上层进行砍伐,促进次生林向原始的针阔促交林方向发展。
2.成林抚育是培育优质高产林分的重要手段。林相残败或有病虫危害的公益林也应抚育采伐。对商品林进行抚育采伐时,应与林分改造结合起来,可以伐去一些形质不良的优势木、生长衰退的被压木、濒死木以及散生木,然后在补植一些珍贵用材树种,形成人天混的复层异龄林分。
3.己达工艺成熟的天然林应进行适宜强度的砍伐,或二次砍伐。喜光树种构成的林分也不宜滥伐,宜施行群状择优或强度较大的择伐,并保留好幼树,应及时补栽耐荫树种,或中性树种。林中站杆与倒木应适当保留,有啄木鸟与猫头鹰巢穴的树木都应一概保留。
4.次生林尤其生长良好的次生,不能任意借改造之名加以砍伐、更换树种或营造速生产林。生长好的次生林不但有一定的材积生长量,有一定的产值,而且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与非木质产品资源,还可防止地力衰退与周边人工林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有较好的维持生态环境的作用,所以各地的次生林再也不能借口改造而滥伐。
5.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宜对稀疏林地施行人工促进更新措施,如去草皮整地,播种栽苗在必要时也可进行,争取形成针阔混交林。所有的种植点都应选择在林隙与局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种植点可簇式配置,将来形成与天然林相似的团状分布的形状,以便充分利用空间与地力,有更高的产量。
6.具有种源与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与荒山荒地,应进行封山育林,不得进行核采与放牧,也不准进山挖取药材。在大面积这类宜封山育林的地区,根据天然更新状况下幼树大小的不同,也可实行半封与轮封,可以适当开放一个时期,让群众进山砍柴或放牧。
7.天然林除培育商品林外,还应进行多资源培育与发展,可以发展中药材、花卉、食用植物、果饮原料等。有的次生林地可适度用于发展畜牧业,以及开展森林旅游,使其有多种价值。
8.在人口多的林区与农林交错区,应尽可能进行农林复合经营。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进行间作。这样可以达到以种代抚,长短结合的目的,并且可以将近期的经济收益和森林的长远生态效益结合起来。
因此,天然林保护不是简单的保护措施,而是天然林经营技术的体系,是森林经营思想的大转变。由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本思想与国家制订的实施方案可见,中国天然林保护是林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进入实施森林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