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作为一门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始终指向学生自身体能素质与心理状态的健康成长,这也是为国家与社会所高度重视的。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实施,校园阶段里体育教育将逐步向着健身性、技术性、教育性、娱乐性等方面持续发展。快乐体育正是伴随着社会体育事业及相关教学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创新教学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为体育课程的教授内容增添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快乐,让学习与娱乐相辅相成,这样体育教学的效果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也能够爱上体育,乐于运动。在小学阶段,学生所形成的意识结构与思维逻辑将对今后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使得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教育工作者重点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尊重并发扬学生个性人格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将快乐学习的理念贯彻落实,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学会体育技能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层次从6至12岁不等,其身心特征较为特殊,往往喜好追求新奇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欲以及竞赛心理等。体育游戏作为一种趣味性的运动练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使得他们萌发出运动的激情。因此,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引入直观式的游戏活动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相关的展示讲解以及练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心态。
体育游戏既可以以单人的形式开展,也可以按团队合作竞争的模式进行组织。譬如在教导学生初次接触立定跳远这一体育活动时,单纯教授相关的动作指导就趋于枯燥单调了,学生也容易注意力涣散,学而不得其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游戏方式,将立定跳远和跳格子之类的游戏方式结合起来。这样一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体验,按照规则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学生面对游戏时往往会自主思考如何才能跳得更远、更准、更稳,教师从旁边观察情况并予以适当指导和辅助,这样学生既能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的要领与技巧,还大大提高了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基于团队合作精神意识培养的体育活动教学里,同样可以采用如夹球游戏、两人三足等游戏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和团队进行合作与竞争,在有对手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更趋于兴奋高昂,对游戏中的体育技巧也就更加注重,这也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关于集体和团队协作的概念,为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掘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融入音乐元素,营造课堂氛围
基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及重视学生情感活动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选择恰当的音乐作为背景来辅助授课,是快乐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材水平、学生特征来选取风格协调的音乐,并且在体育课堂中加以合理融入,能够为学习和训练营造出活跃的、动感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的身心体验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的选用需要和体育运动的类型、风格进行适配,不能生搬硬套、毫无针对性地选用。比方说在开展武术类体育课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抱有相应的运动激情,那么选择《中国功夫》《壮志凌云》《男儿当自强》这一类曲目更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以全身心投入的姿态参与其中,这就能让原本单调的机械式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贴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其成效也就更为显著。而在练习跳长绳这一运动项目时,音乐的节奏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两拍一节为主的音乐能够让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协同性,在相关体育技能的掌握上也会更上一层楼;在课前课后进行热身训练与舒缓放松的环节中,教师则应当分别选用旋律偏向动感活泼与舒缓柔和的音乐,前者在调动起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运动状态,后者则用于舒缓学生经过高强度运动之后产生的疲劳,使之能够沉下心来放松身体,回味感受。根据体育活动中的动作风格、技术特点来选取背景音乐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并通过踩点配合等方式来提高练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比较易于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他们渐入佳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体育动作如平衡技术性动作训练,是不适宜配音乐的,因为这一类动作训练往往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音乐可能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干扰。由此看来,如何选用音乐是教师需要做好的重点功课。
三、巧妙安排活动场地与选用器材
在每堂课的开始,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接下来所使用的场地与相关器材布置,无论是装着沙包、垒球以及投掷靶的箱子,还是放置体操垫、跨栏架、木马等训练器材的场地,都会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授的体育活动产生好奇联想,并油然生出进行尝试体验的迫切想法。这是一堂体育课程的良好导入,同时能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于周围的所有新鲜事物都会萌发出好奇心,并将之付诸实施,当教师将新的体育器材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场地与器材的选用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兴趣,并在实际活动中踊跃参与的一项前提条件,教师需要善加利用,使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体育技能的难度更低,兴致更高。
包括器材场地的选用在内,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使活动本身乃至于方方面面都能让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这一个感性认知占主要位置的群体,在重复接触同样的活动、同样的行为后自身很容易感到厌烦无趣,也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习。体育训练同样如此,为了不让学生由于重复性练习导致对体育课程、运动项目的乐趣消失,教师应当注重教材内容与适配器材在选用搭配上的创新性、挑战性与趣味性,避免单调重复式的体能训练。在走、跑、站、蹲等姿势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发挥才智,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如为学生配发教具木枪并编排成队伍,组织他们模仿电视上或电影里的军人仪仗队进行练习,力求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他们就能够发挥出更高的积极性,动作练习也就会更一丝不苟。从教材内容到场地器材,都是提升学生运动兴趣和增加趣味因素的关键环节。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教师、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两个角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哪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影响到对方。互动则是以师生间的直接语言、肢体语言、眼神语言的交流作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就是说教师的参与是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其中所饰演的角色具有两面性的特征,既要作为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辅助,同时也需要饰演学生的“同伴”,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一起运动一起游戏,这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颇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恰当的姿态融入学生之中,和他们一起做热身训练与放松活动,一起参与游戏开展比赛,并适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运动心态,从而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在学生能够敞開心扉视老师为朋友以后,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十分流畅。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所喜爱的事物、所在意的行为、所偏好的活动等,这有助于在下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时进行参考比照。同时,学生在认可并接纳教师以后,会主动地为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而表现出积极的配合行为,遇到问题也会主动请教。这种互相尊重的双向交流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高效展开的良好土壤,唯有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树立起课堂主人公的意识,体育运动的学习质量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得到保障与进一步的发展。
快乐体育基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技巧,同时又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点,教师应当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致力于为学生构建出培养体育意识、学习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发展兴趣爱好的良好环境,让快乐体育的教学成果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一、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学会体育技能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层次从6至12岁不等,其身心特征较为特殊,往往喜好追求新奇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欲以及竞赛心理等。体育游戏作为一种趣味性的运动练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使得他们萌发出运动的激情。因此,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引入直观式的游戏活动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相关的展示讲解以及练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心态。
体育游戏既可以以单人的形式开展,也可以按团队合作竞争的模式进行组织。譬如在教导学生初次接触立定跳远这一体育活动时,单纯教授相关的动作指导就趋于枯燥单调了,学生也容易注意力涣散,学而不得其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游戏方式,将立定跳远和跳格子之类的游戏方式结合起来。这样一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体验,按照规则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学生面对游戏时往往会自主思考如何才能跳得更远、更准、更稳,教师从旁边观察情况并予以适当指导和辅助,这样学生既能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的要领与技巧,还大大提高了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基于团队合作精神意识培养的体育活动教学里,同样可以采用如夹球游戏、两人三足等游戏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和团队进行合作与竞争,在有对手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更趋于兴奋高昂,对游戏中的体育技巧也就更加注重,这也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关于集体和团队协作的概念,为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掘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融入音乐元素,营造课堂氛围
基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及重视学生情感活动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选择恰当的音乐作为背景来辅助授课,是快乐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材水平、学生特征来选取风格协调的音乐,并且在体育课堂中加以合理融入,能够为学习和训练营造出活跃的、动感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的身心体验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的选用需要和体育运动的类型、风格进行适配,不能生搬硬套、毫无针对性地选用。比方说在开展武术类体育课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抱有相应的运动激情,那么选择《中国功夫》《壮志凌云》《男儿当自强》这一类曲目更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以全身心投入的姿态参与其中,这就能让原本单调的机械式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贴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其成效也就更为显著。而在练习跳长绳这一运动项目时,音乐的节奏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两拍一节为主的音乐能够让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协同性,在相关体育技能的掌握上也会更上一层楼;在课前课后进行热身训练与舒缓放松的环节中,教师则应当分别选用旋律偏向动感活泼与舒缓柔和的音乐,前者在调动起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运动状态,后者则用于舒缓学生经过高强度运动之后产生的疲劳,使之能够沉下心来放松身体,回味感受。根据体育活动中的动作风格、技术特点来选取背景音乐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并通过踩点配合等方式来提高练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比较易于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他们渐入佳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体育动作如平衡技术性动作训练,是不适宜配音乐的,因为这一类动作训练往往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音乐可能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干扰。由此看来,如何选用音乐是教师需要做好的重点功课。
三、巧妙安排活动场地与选用器材
在每堂课的开始,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接下来所使用的场地与相关器材布置,无论是装着沙包、垒球以及投掷靶的箱子,还是放置体操垫、跨栏架、木马等训练器材的场地,都会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授的体育活动产生好奇联想,并油然生出进行尝试体验的迫切想法。这是一堂体育课程的良好导入,同时能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于周围的所有新鲜事物都会萌发出好奇心,并将之付诸实施,当教师将新的体育器材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同样也是如此。因此场地与器材的选用安排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兴趣,并在实际活动中踊跃参与的一项前提条件,教师需要善加利用,使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体育技能的难度更低,兴致更高。
包括器材场地的选用在内,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使活动本身乃至于方方面面都能让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这一个感性认知占主要位置的群体,在重复接触同样的活动、同样的行为后自身很容易感到厌烦无趣,也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习。体育训练同样如此,为了不让学生由于重复性练习导致对体育课程、运动项目的乐趣消失,教师应当注重教材内容与适配器材在选用搭配上的创新性、挑战性与趣味性,避免单调重复式的体能训练。在走、跑、站、蹲等姿势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发挥才智,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如为学生配发教具木枪并编排成队伍,组织他们模仿电视上或电影里的军人仪仗队进行练习,力求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样他们就能够发挥出更高的积极性,动作练习也就会更一丝不苟。从教材内容到场地器材,都是提升学生运动兴趣和增加趣味因素的关键环节。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教师、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两个角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哪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影响到对方。互动则是以师生间的直接语言、肢体语言、眼神语言的交流作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就是说教师的参与是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其中所饰演的角色具有两面性的特征,既要作为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辅助,同时也需要饰演学生的“同伴”,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一起运动一起游戏,这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颇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恰当的姿态融入学生之中,和他们一起做热身训练与放松活动,一起参与游戏开展比赛,并适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运动心态,从而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在学生能够敞開心扉视老师为朋友以后,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十分流畅。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所喜爱的事物、所在意的行为、所偏好的活动等,这有助于在下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时进行参考比照。同时,学生在认可并接纳教师以后,会主动地为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而表现出积极的配合行为,遇到问题也会主动请教。这种互相尊重的双向交流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高效展开的良好土壤,唯有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树立起课堂主人公的意识,体育运动的学习质量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得到保障与进一步的发展。
快乐体育基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技巧,同时又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点,教师应当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致力于为学生构建出培养体育意识、学习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发展兴趣爱好的良好环境,让快乐体育的教学成果得到最大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