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后,学生通过课堂教与学活动,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和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监督和反馈教和学实时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促进生物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造就“生存型态”的公民。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中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和终身发展的教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手段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处理多样化的信息;网络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网络具有时空不限性,Internet能够让学习者随时上网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方便等优势。生物教学非常注重直观性和形象性,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网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无疑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在生物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提高生物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其主要表现在:
一、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中的相关知识已由宏观水平深入到了微观水平,这些微观领域内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平时接触很少,缺乏感性认识。只靠单纯地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它可以展示各种有关的图片、动画、声音,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它们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感官来分析问题。利用网络的特殊效果可突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方或过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延伸和扩展,变抽象乏味的知识为形象有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细胞》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选用了几种生物细胞的彩色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和讨论它们形状上的不同点和结构上的相同点。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眼、口、脑等感官,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学生就较快地弄懂了细胞的结构。因此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认知上获得新知识。
二、生动具体,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生物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个体,有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过程,体内有物质的运输、分解、合成、分泌、排泄等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些知识教师很难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无误地展现给每一位学生,这种静止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将课堂效益达到最佳效果的。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对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各种动态过程进行“全真”地模拟,因而就能很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人体血液循环》的教学重难点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以及循环途径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这些知识很难理解。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相应的PPT课件和Flash动画,来模拟人体血液循环,随着课件的展示,人体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流动,它们各自的循环途径就一目了然;在此过程中,相应部位的血液颜色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血液成分变化。再如植物的受精过程,用纯语言的方式讲解,学生既难于理解,又缺乏动态感。所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书本上死的知识,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微观的事物宏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互动交流,有利于监督和反馈教和学实时状况
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也有划时代的促进作用,它能将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等集成在一起,能够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用来查询和检索,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使人们同步地参与相同的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在教学中的优势,能及时有效地监督和反馈教和学实时状况,通过交互式的教学,可促进师生和生生的共同进步。利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并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还能对课内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扩充,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教师通过监控能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因材施教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声情并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实施新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生存型态”的公民,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提倡培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并蓄、兼长的“全人”。运用多媒体手段,挖掘有关的素材,设计形象生动、声情并茂的情境,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刻板的纯理性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自省,剖析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自主学习精神
无处不在的网络使世界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也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不仅可在课堂上获取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并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查、协商、辩论,这样学习者个体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群体的所有成员所共享,群体共同形成的思维和智慧也会被每一个学习者个体所融合。
六、讲演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在生物实验中,有的实验操作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实验内容取得良好实验效果。利用恰当的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就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可制成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实验步骤与方法的关键之处,学生就能理解实验步骤与方法中的要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生物实验中,可以替代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选择了适当的教学媒体,能充分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时,能准确到位、正确无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七、合理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学校教育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里,学生是无法完全掌握一生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技能的,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生物学知识是极有限的,而生物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获取课堂之外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一个新型的公民。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随时获得生物学在各方面的进展,同时要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大大提高生物教学效益,对于优化生物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30~31.
[2]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子琴.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江苏电化教育.2001.(4).
[4]孙永建.多媒体技术对生物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中学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中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和终身发展的教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手段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处理多样化的信息;网络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网络具有时空不限性,Internet能够让学习者随时上网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方便等优势。生物教学非常注重直观性和形象性,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网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无疑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在生物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提高生物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其主要表现在:
一、形象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中的相关知识已由宏观水平深入到了微观水平,这些微观领域内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平时接触很少,缺乏感性认识。只靠单纯地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它可以展示各种有关的图片、动画、声音,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它们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感官来分析问题。利用网络的特殊效果可突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方或过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延伸和扩展,变抽象乏味的知识为形象有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细胞》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选用了几种生物细胞的彩色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和讨论它们形状上的不同点和结构上的相同点。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眼、口、脑等感官,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学生就较快地弄懂了细胞的结构。因此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认知上获得新知识。
二、生动具体,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生物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个体,有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过程,体内有物质的运输、分解、合成、分泌、排泄等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些知识教师很难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无误地展现给每一位学生,这种静止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将课堂效益达到最佳效果的。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对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各种动态过程进行“全真”地模拟,因而就能很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人体血液循环》的教学重难点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以及循环途径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这些知识很难理解。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相应的PPT课件和Flash动画,来模拟人体血液循环,随着课件的展示,人体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流动,它们各自的循环途径就一目了然;在此过程中,相应部位的血液颜色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血液成分变化。再如植物的受精过程,用纯语言的方式讲解,学生既难于理解,又缺乏动态感。所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书本上死的知识,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微观的事物宏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互动交流,有利于监督和反馈教和学实时状况
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也有划时代的促进作用,它能将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等集成在一起,能够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用来查询和检索,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使人们同步地参与相同的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及网络在教学中的优势,能及时有效地监督和反馈教和学实时状况,通过交互式的教学,可促进师生和生生的共同进步。利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并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还能对课内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扩充,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教师通过监控能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因材施教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声情并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实施新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生存型态”的公民,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提倡培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并蓄、兼长的“全人”。运用多媒体手段,挖掘有关的素材,设计形象生动、声情并茂的情境,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刻板的纯理性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自省,剖析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自主学习精神
无处不在的网络使世界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也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不仅可在课堂上获取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并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查、协商、辩论,这样学习者个体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群体的所有成员所共享,群体共同形成的思维和智慧也会被每一个学习者个体所融合。
六、讲演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在生物实验中,有的实验操作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实验内容取得良好实验效果。利用恰当的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就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可制成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实验步骤与方法的关键之处,学生就能理解实验步骤与方法中的要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生物实验中,可以替代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选择了适当的教学媒体,能充分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时,能准确到位、正确无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七、合理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基础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学校教育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里,学生是无法完全掌握一生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技能的,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生物学知识是极有限的,而生物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获取课堂之外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一个新型的公民。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随时获得生物学在各方面的进展,同时要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大大提高生物教学效益,对于优化生物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30~31.
[2]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子琴.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江苏电化教育.2001.(4).
[4]孙永建.多媒体技术对生物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