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榜样激励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大多数高校都在运用。榜样激励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等。通过对榜样激励的功能分析,来探讨它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榜样激励;德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211-0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被普遍认同的道理。先进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优秀的品质影响着我们,促进我们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讲,榜样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因此,长期以来,在高校的德育中都非常重视对榜样激励作用的发挥,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德育,应该在方式方法上更加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
一、榜样激励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功能
(一)导向作用
榜样激励是学校通过向学生介绍和宣讲先进人物的事迹等方式,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行为方式。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正确的行为取向,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是我国每年三月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雷锋作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引导着更多人参与到奉献爱心的队伍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凝聚功能
榜样激励教育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都充满了正能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道德认同感。这种与先进人物和事迹同向而行的情感和社会认同,能够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如在汶川地震中,勇敢走入教室救出4名学生的英雄老师谭千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模范人物,这种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闪光品质让人们看到一个人高尚的灵魂,并深深地激励着更多人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三)规范功能
榜样激励具有约束力,可以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通过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做出了正确示范,这种被社会认可和倡导的行为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典型,通过不断地推广和学习,能够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不断进行自省和自律,进而向榜样看齐,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
(四)激励功能
先进人物通过个人事迹的推广和教育者对其道德行为的不断解读,会让受教育者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认同,形成共鸣,进而学习和践行榜样的先进事迹,向榜样看齐。这种激励作用是其他德育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同时也是情感教育中重要的素材。受教育者通过对榜样先进事迹的学习,了解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规范,进而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推动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榜样激励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一)目标作用
目标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设立目标和理想,来激发学生朝着理想和目标而努力。榜样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使学习目标和行为更加明确,照着榜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采取行动。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前提是榜样具有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非常具有先进性和突破性。这就让学生与榜样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样一来,才能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动力,自觉向榜样靠拢。在学生向榜样学习的过程中,高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如果目标设置太高,大多数学生难以实现,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不仅不利于德育,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相反,如果把目标设置得太低,让学生学习起来太容易,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只有设置合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能不断接近榜样和典型人物,才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互动作用、
在传统的德育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主体,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德育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因此,当前高校也开始在德育中进行改革,开始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榜样激励可以让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差异缩小,这主要是从理解学习榜样的过程中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在榜样激励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榜样人物请进教室,让榜样与学生、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并通过教师、榜样人物、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放下对德育的偏见和警惕心理。通过不同角色的良性互动,打破传统德育中的说教形式,让德育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有助于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作用
這里的强化作用主要指的是正强化作用,榜样是社会公认的学习对象,他们的行为和事迹受到整个社会的肯定和认同,因此,自我的行为越接近榜样,则会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进而促使个人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榜样,来获得更多的荣誉感和满足感。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在德育方式上不能单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不断强化社会规范,让学生去学习、去模仿,进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彭仲生.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23-124.
[关 键 词] 榜样激励;德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211-0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被普遍认同的道理。先进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优秀的品质影响着我们,促进我们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讲,榜样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因此,长期以来,在高校的德育中都非常重视对榜样激励作用的发挥,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德育,应该在方式方法上更加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
一、榜样激励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功能
(一)导向作用
榜样激励是学校通过向学生介绍和宣讲先进人物的事迹等方式,引导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行为方式。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正确的行为取向,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是我国每年三月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雷锋作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引导着更多人参与到奉献爱心的队伍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凝聚功能
榜样激励教育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都充满了正能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道德认同感。这种与先进人物和事迹同向而行的情感和社会认同,能够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如在汶川地震中,勇敢走入教室救出4名学生的英雄老师谭千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模范人物,这种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闪光品质让人们看到一个人高尚的灵魂,并深深地激励着更多人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三)规范功能
榜样激励具有约束力,可以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通过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做出了正确示范,这种被社会认可和倡导的行为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典型,通过不断地推广和学习,能够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不断进行自省和自律,进而向榜样看齐,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
(四)激励功能
先进人物通过个人事迹的推广和教育者对其道德行为的不断解读,会让受教育者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认同,形成共鸣,进而学习和践行榜样的先进事迹,向榜样看齐。这种激励作用是其他德育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同时也是情感教育中重要的素材。受教育者通过对榜样先进事迹的学习,了解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规范,进而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推动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榜样激励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一)目标作用
目标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设立目标和理想,来激发学生朝着理想和目标而努力。榜样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使学习目标和行为更加明确,照着榜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采取行动。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前提是榜样具有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非常具有先进性和突破性。这就让学生与榜样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样一来,才能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动力,自觉向榜样靠拢。在学生向榜样学习的过程中,高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如果目标设置太高,大多数学生难以实现,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不仅不利于德育,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相反,如果把目标设置得太低,让学生学习起来太容易,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只有设置合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能不断接近榜样和典型人物,才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互动作用、
在传统的德育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主体,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德育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因此,当前高校也开始在德育中进行改革,开始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榜样激励可以让传统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差异缩小,这主要是从理解学习榜样的过程中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在榜样激励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榜样人物请进教室,让榜样与学生、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并通过教师、榜样人物、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放下对德育的偏见和警惕心理。通过不同角色的良性互动,打破传统德育中的说教形式,让德育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有助于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作用
這里的强化作用主要指的是正强化作用,榜样是社会公认的学习对象,他们的行为和事迹受到整个社会的肯定和认同,因此,自我的行为越接近榜样,则会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进而促使个人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榜样,来获得更多的荣誉感和满足感。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在德育方式上不能单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不断强化社会规范,让学生去学习、去模仿,进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彭仲生.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