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濒危植物珊瑚兰资源调查及形态解剖学研究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查研究吕梁山野生珊瑚兰生存现状、资源分布及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为建立吕梁地区濒危植物珊瑚兰种植资源库和保育性开发提供依据。采用野外调查、路线踏查并辅以典型样地取样的方法对吕梁山野生珊瑚兰资源进行实地保护性调查;并用常规实体解剖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珊瑚兰花芽分化及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野生珊瑚兰分布于111°13′10″~111°13′15″E,37°5′37″~37°5′31″N之间,海拔高度影响野生珊瑚兰分布。中性土壤和 9~20 cm土壤腐殖质能够为珊瑚兰植株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珊瑚兰的花芽形态特征与普通兰花保持一致,即由3片外轮花被片、2片内轮花被片、1个唇瓣、1个合蕊柱构成,在合蕊柱顶端有花药、蕊喙,底端为子房,特立中央胎座着生胚珠。研究发现,吕梁山有野生珊瑚兰资源分布,海拔高度、土壤腐殖质显著影响野生珊瑚兰居群分布。
  关键词:吕梁山;濒危植物;珊瑚兰;资源调查;形态解剖;花芽分化
  中图分类号: S682.31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16-0122-05
  野生珊瑚兰(Corallorhiza trifida Chat.)是兰科珊瑚兰属植物,多年生腐生草本,非光合兰花,濒危(EN)级,保护等级Ⅱ级。在我国,珊瑚兰主要分布在西北、四川等地区[1-2]。近年来,在北京门头沟百花山发现有珊瑚兰生长,成为北京新记录的植物之一[3]。珊瑚兰属约有13个种,多数种原产于美洲,1个种原产于亚欧大陆[4]。珊瑚兰是腐生植物,无叶,没有叶绿素,无法像常见的绿色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它们依靠一些真菌进行共生,以此来获取土壤中的养分[5]。珊瑚兰对土壤要求较高,要求腐殖质丰富、没有污染的林下环境或灌木环境[6-8]。珊瑚兰作为一种腐生植物,生长方式较常见绿色植物大为不同,在增加植物多样性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9]。珊瑚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与共生菌形成2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一是开花结果期,二是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期,这2个时期共生菌极大地影响珊瑚兰的生长情况。虽然其种子数量巨大,然而种子胚发育不完全,没有胚乳,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必须有特定真菌为其提供营养才能成功萌发,随后建立稳定的共生关系[10],经查阅文献可知,珊瑚兰对共生菌具有极高的特异性[2]。McKendrick等研究发现,珊瑚兰有外生菌根真菌从其他植物中获取营养并传输给珊瑚兰供其生长[11]。蒋玉玲等对珊瑚兰菌根真菌多样性做过研究[2],这为珊瑚兰根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研究基础,但对于珊瑚兰花芽的研究,鲜有报道。为研究珊瑚兰的发育过程,须要对珊瑚兰的花芽进行解剖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12-13],研究花芽的解剖结构和花芽发育进程,为研究珊瑚兰提供形态解剖学依据。同时,珊瑚兰作为濒危植物,生存状况极不乐观,保护性研究刻不容缓。
  此外,兰科植物一般分布于温暖、湿度大、通风和具散射阳光的环境,兰科植物的生境特点决定了我国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比较而言,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兰科植物多样性较低,科研人员开展调查和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兰科植物的多样性中心即西南地区,很少关注资源相对匮乏的北方地区。但对不同地区的兰科植物开展调查和进行多样性保护研究,可以保护不同的基因型和变异,为兰科植物种质基因库的建设提供更多选择。吕梁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山西省的中部西侧,境内有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山区,生物资源雄厚,符合兰科植物的生境特点。但记录该地区的野生兰花的文献资料较少,开展的相关工作匮乏,野生兰花种质资源总体分布状况不明,特别是野生珊瑚兰在吕梁地区的分布状况几无报道,所以尽快对吕梁地区濒危植物珊瑚兰种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保育性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通过提前查阅资料确定吕梁地区交城县庞泉沟、中阳县上顶山和离石区吴城九凤山等5个有代表性的,具备兰科植物生境特点的样地,采用野外调查、样本采集与鉴定、整理、分类、编目相结合,选线与跑面相结合,专业踏察与当地群众了解访问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地区、山体的生态条件、植被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等状况,采取路线踏查、抽样调查、典型样地调查等相组合的方法,进行吕梁地区野生珊瑚兰种质资源调查。调查工作从2016年4月上旬开始,2019年7月结束。调查内容包括居群分布情况、生长环境、生物学特征、生殖过程和种群发育情况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采样分析生境、物候期特征和生殖生物学特征,包括伴生植物、坡度、土壤结构、物候期(萌动、抽茎、花期、果期、枯萎)。野外用甲醛-乙酸-乙醇(FAA)固定液采样,用4 ℃ 冰盒取回,通过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粘片—烘片—染色封片,显微镜观察珊瑚兰的花芽分化及形态特征,其中切片厚度为7.5 μm。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珊瑚蘭居群分布情况分析
  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经过多次踏查,拟踏察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八水沟、八道沟、福禄沟,离石九凤山、白马仙洞景区等5个调查地均未发现野生珊瑚兰种群。在地理位置为111°13′9″E、37°5′37″N的中阳县上顶山发现有野生珊瑚兰种群分布。
  2017年4月开始对中阳县上顶山野生珊瑚兰居群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按照不同的海拔高度和经纬度,选取代表性区域作为典型样地,每个样地10 m2,重复3次记录数据。随海拔高度变化踏查,开始发现野生珊瑚兰群落的海拔高度为 1 820 m,经度为111°13′10″E,纬度为37°5′37″N。
  由表1可知,上顶山野生珊瑚兰群落分布于111°13′10″~111°13′15″E,37°5′31″~37°5′37″N,海拔高度为1 820~1 940 m,坡向为阳坡。样地野生珊瑚兰植株根际附近土壤平均pH值为6.7~7.0,平均腐殖质厚度为9~20 cm。土壤平均腐殖质厚度由9 cm升高至20 cm时,植株数量由平均 60株/10 m2 升高至550株/10 m2;当土壤平均腐殖质厚度降低至9 cm时,植株数量下降至0株/10 m2。可以看出,海拔高度、土壤平均腐殖质明显影响野生珊瑚兰居群分布。   2.2 野生珊瑚兰伴生植物分析
  伴生植物与野生珊瑚兰分布有着紧密联系,样地调查中,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野生珊瑚兰伴生植物也发生了变化(表2)。海拔为1 400~1 800 m的区域,多为华北落叶松、白皮松、油松、白桦、野山楂、山荆子、杜梨、暴马丁香、蔷薇、车前、舞鹤草、玉竹、华北乌头、藜芦、瓣蕊唐松草、芍药等。海拔为 1 820~<1 940 m的区域,乔灌木层可分为10~30 m 的大中型乔木,主要是糙皮桦、蒙古栎;还有1.0~3.0 m的灌木,主要是野山楂、蔷薇;草本层植物分布比较密集,主要包含了玉竹、鹿药、华北耧斗菜、舞鹤草等。海拔为1 940~1 960 m的区域,乔木层植物主要为山杨树、糙皮桦,蒙古栎几乎没有,草本层植物有高山野罂粟、东方草莓、水杨梅等。
  2.3野生珊瑚兰生物学特征
  野生珊瑚兰为总状花序,植株平均高度为10.43~13.41 cm,花葶高度为10~13 cm,每株小花数量平均4~7朵。海拔高度影响株高和小花数量。海拔为1 880~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南方典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功能组成的影响,设置单施生物炭(B)、微生物有机肥(OF)、化学肥料(CF)、生物炭配施微生物有机肥(BO)、生物炭配施化学肥料(BC)以及空白对照(CK)等6种修复处理方式并进行车前草的盆栽试验,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研究不同修复处理方式下退化红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微
摘要:采用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采收期指标,在苍溪猕猴桃园区,分多个采收期,根据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后熟时间、烂果率等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找出各项指标最佳阶段以确定最适采收期。研究不同采收期果实品型、品质及后熟等不同表现,分析海拔高度、品种熟性、栽培管理方式对采收期的影响,以确定最适采收期。苍溪地区海拔高度在600 m以下的园区在8月25日前后,
俗语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环境关联较大,重要性不然而喻。新的生态养殖种植模式就是探讨稻田养蟹一水两用,实现生态循环综合利用,这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种养殖新模式,稻田养蟹技术比较简单,实用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果良好。利用水稻田养殖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使得水稻田的光照充足,也能预防水稻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既保证了水稻质量安全,又收获了优质河蟹,实现种养双赢。
摘要:为明确沿海地区盐碱地沼液还田效果及其对大麦饲用品质的影响,用5个沼液水平(替代不同比例氮素)与常规、空白等处理进行对比试验,对大麦生育性状、大麦全株青贮品质以及土壤质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替代尿素,保持施用氮素水平一致的条件下,替代组可以实现常规的生产水平,在株高、茎叶比、千粒质量、籽实产量等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T100组(100%替代尿素)对全株青贮大麦粗灰分、粗蛋白、
摘要:椰树行间间距大,林下间种花生能够提高椰园非生产期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通过幼龄椰树林下栽培15个花生品种,分析农艺性状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农艺性状差异大。以当地东方种为对照,四粒红、中花12号、桂花36号、桂花771、桂花红132的植株长势显著优于当地东方种,中花26号的单株饱果数显著高于当地东方种,中花16号、中花24号、中花26号、桂花黑1号的单位面
摘要:为筛选雪茄育苗盘规格,以雪茄烟品系A4和H382为供试材料,选用32、50、72、105、128、200孔育苗盘进行育苗,对烟苗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根系发育及其干旱胁迫响应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系烟苗干物质量均随苗盘孔数增加整体呈减少趋势,50 d成苗期A4品系单株干物质量在32~72孔时明显高于H382品系,在105~200孔时明显低于H382品系。2个品系的茎高、茎围、节距和
长寿花叶片、花色、花型都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效果,开花时节为秋冬季,花期较长,是园林绿化及室内美化应用中非常好的花材。本文结合作者实践及文献资料,针对长寿花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技术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主要围绕外植体的处理、培养基配方的选取、培养过程及条件、组培苗的出瓶四个环节,希望为人们在今后长寿花的组培育苗方面有所参考。
摘要:规模化养殖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生猪饲养方式,其具有高产量、低成本、方便管理等优势,且适合大型生产设备的使用,但废弃物大量排放,由此带来的环保问题日益严重。基于前人研究,从生猪清洁生产行为机制分析、规模化养殖的外部性研究、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环境友好型措施建议4个方面,梳理了生猪规模化养殖对于环境的影响,并对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环境污染;环境友好型措施;研究
摘要:植物二磷酸尿核苷-半乳糖转运蛋白(UDP-galactose transporter,UTR)参与介导UDP-半乳糖的跨膜运输,对于高尔基体内非纤维素多糖和糖蛋白合成至关重要。为了给苦荞糖运输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基于基因功能注释与同源基因比对,鉴定到9个苦荞FtUTR基因,其序列长度在1 920~5 975 bp间,氨基酸残基在 81~352个间。FtUTR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
摘要:甘薯采后贮藏期短,在采后贮运过程中极易腐败变质,从而影响甘薯的品质,造成大量损失。因此,研究不同耐贮性甘薯的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以耐贮藏甘薯品种南瑞苕、奥墨红、徐55-2、新大紫、徐薯18和不耐贮藏甘薯品种徐薯23、大红花、南瓜薯、满村香、万二、金吊薯为试验材料,考察甘薯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ROS)含量的差异,解析抗氧化代谢与甘薯耐贮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不耐